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党政资料>事迹材料>农村事迹材料

农村事迹材料

时间:2024-11-04 09:46:21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热)农村事迹材料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农村事迹材料

农村事迹材料1

  个人简介

  欧,男,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出生于1981年5月。20xx年6月毕业于zz学院数学系,20xx年8月至今,一直任职于z市z区z三小(原z小学),担任数学教师及教研主任等工作。

  八年来,一直扎根于农村教育,上默默耕耘,无怨无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中慎言笃行、言传身教;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勤奋敬业,与同事团结协作,勇挑重任,乐于奉献。作为教师业务精湛,敬业爱岗,以身作则,成绩突出,论文、教学设计等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

  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扎实,成效显着,开创新开展教研活动,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老师们乐学习、肯钻研,快步成长,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课题科研工作不断做出贡献。教育教学中,以生为友、倾注爱心、言传身教、所带班级班风好,成绩进步明显,是同事、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于20xx年、20xx年、20xx年三次被评为z区优秀教师,20xx年被评为z区“十佳师德标兵”。

  个人事迹

  扎根农村无悔青春献教育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没有惊人的业绩,只有平凡的琐事;没有显赫的荣耀,只有默默地奉献。20xx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扎根于z区最边远最薄弱的农村小学——z小学,无怨无悔地为农村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

  一、扎根农村,真诚奉献,忠于职守,教书育人。

  八年来,我一直在农村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怨无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中慎言笃行、言传身教;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勤奋敬业,勇挑重任,乐于奉献。

  二、业务精湛,敬业爱岗,以身作则,成绩突出。

  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学习成为我教书育人之外最主要的事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之余,我从多方面摄取业务知识,不断研究学习,及时掌握最新教学动态,把握教学规律,严谨治教,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及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20xx年我执教的.《工程问题复习课》在z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xx年,执教《异分母加减法》获校教学比武一等奖;20xx年,执教《圆的认识》获校教学比武一等奖。

  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认真开展教学研究,20xx年参与研究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开发利用与研究》课题被评为z省基础教育教研重点子课题一等奖;20xx年,参与研究的《农村小学农业科技体验与教育实践研究》荣获z市20xx年度中小学课题成果一等奖;有了参与这些课题研究的经历,大大提升了我的教学研究水平,我撰写的论文《如何攻克小学分数应用题》在20xx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本色教育杯”教学成果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我的教学设计《9和几的进位加法》在“z省小学数学资源库建设“总课题组组织的20xx年度教学案例与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xx年指导学生参加z市第六届“奇思妙想闯七关”竞赛活动,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20xx年,带领学生在学校进行“开心农场”社团实践体验活动,成效显着,并接受z晚报记者进行专题采访。

  三、科学管理,创新进取,工作扎实,成效显着

  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我无时无刻不在为提升学校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而努力。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研活动有校内扩充到校外,在区内开创性地开展小片区联动教研模式,我校与学情相似的z区杉木小学、东屯小学开展教研联谊活动,达到弥补不足、互相学习,共享资源效果。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坚持开展“蓝青工程”,以老带新,以强扶弱,师徒同上一节课等活动,形成“人人想上,人人能上”的新局面,调动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营造你追我赶的教学气氛。20xx年我校青年教师史颖颖执教的《一面五星红旗》获国家级一等奖;20xx年青年教师刘东屏又在课堂教学比武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xx年我校荣获z市20xx年度中小学课题成果一等奖。

  作为教科室主任,时刻在想着学校的发展,我校是z区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各方面的发展都还在起步阶段,为提升学校品牌,彰显学校特色,从20xx年上学期开始,组织老师开展“妙手童心DIY”校本课程建设,针对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占80%的生源实际,大力开展以手工为主的小制作、小论文科普活动,由于材料成本低,创造性又强,学生参与面广泛,积极性极高,在20xx的z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科学论文一等奖,还有4份作品获得市信息、模型、制作等类别的二等奖,对我校来说是一个新的历史性开端,我们将继续努力,创出我们的特色,做出品牌。

农村事迹材料2

  小鹤和爱人都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在平凡的点滴小事里奉献爱心。小鹤积极参加单位“跑腿服务”志愿小组,为长期坚守工作一线的职工家属和退休病困职工提供菜单式服务,积极参与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利用工作之余参与《津南公路》杂志编辑,带领志愿者开展乡路咨询志愿服务,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爱人孙岩是津南区优秀志愿者,慰问抗美援朝老兵,通过妇联爱心妈妈公益活动结成帮扶对子,和同事们资助病困儿童、参加“衣旧暖心”帮助贫困山区儿童,都是她经常参与的公益志愿活动。在父母的'感染下,孩子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公益活动,传递着温暖、传递着爱心、也传递着正能量。

  一家人互敬互爱、团结和睦,在奉献中收获着温暖与快乐。

农村事迹材料3

  小杨一家五口,温馨和谐,阖家欢欣,蜜里调油,幸福美满。小杨,46岁,是云龙县长新乡长春村的一位普通妇女,也是全村赞不绝口的绿色模范和致富能手——从事妇联工作多年,以身垂范、身体力行引领群众绿色生活,美化环境。因自家种的重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全村看齐学习的致富榜样。同时积极调解村上的家庭矛盾纠纷,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挨家逐户宣传引导全村村民自觉学习落实有关妇联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以及维系保持淳朴勤劳、乐善好施的民风良习。

  全家上下用朴实无言的实际行动和一以贯之的执着精神深深影响着全村的村容村貌和文化氛围,使得长期以来全村乱排乱放和乱倒乱扔的生产生活陋习得到根本性地解决和向好向上维持。

  环境保护是每个家庭应负的责任。让绿色走进家庭,开展家庭环保活动,享受现代绿色生活,不但是每一个家庭的执着追求和自觉选择,而且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康社会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长新乡长春村小杨家庭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

  一、以身垂范,热心公益

  小杨母亲李阳凤是老一辈的妇女主任,工作上、生活上都得到了上辈的认可,自退休后,其女小杨接替了母亲李阳凤的工作,这也是一种传承,俗话说优秀的人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耳聋目染。工作上,小杨热衷于关注并尽可能地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她和丈夫心底无私、不求回报地为村上的文化广场、公共厕所等集体活动场所开展不定时的卫生清扫。她本人积极响应“爱国卫生行动”——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大扫除活动,清理运送村组干道沿线的垃圾杂物,热心帮助村民群众激活“爱国卫生行动”钉钉APP,主动详细地向村民群众宣传解读有关“爱国卫生行动”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以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实际行动践行作为一名村上从事妇联工作和光荣党员的使命职责和带头表率。曾荣获:20xx年大理州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十年竞赛活动“先进女能手”,20xx年长新乡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云龙县优秀共产党员,20xx年被评定为长春村20xx年至20xx年老年协会关爱老龄事业奖。

  二、高雅情趣,绿色回报

  生活中,小杨还有最大的爱好——种养花草。养花能够陶冶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完美的生治情趣,使人赏心悦目,心境舒畅,消除紧张,舒缓疲劳,给人美的享受。在小杨家里,种养的多种花中,她最爱重楼。重楼别称华重楼、七叶莲、铁灯台等,为百合科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度增加,长期掠夺性采挖使野生重楼越来越少。重楼从种植到收获利用需8-10年的时间,制药企业为获取更多原料,大幅度提高重楼收购价格,收购价格达800元/kg左右。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对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症有治疗作用。在重楼背景的衬托下,小杨一家人亲亲亲热热,和和睦睦,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生命活力的`同时,深深感受着花草树木带给她们的无穷无尽的美感和益处,用花草美化环境,改善环境,传递亲情友情。

  三、生活点滴,绿色环保

  近年来,小杨家里在洗衣物、洗浴时,尽量使用香皂、药皂、洗衣皂等,在清洁餐具卫生设施时都选用无磷洗衣粉和含氧清洁剂,她经过自我使用的效果和经验,经常向亲戚朋友们及周围熟悉的人们讲解如何使用环保型卫生用品。小杨总把家里打扫得整洁有序,她们小小的家虽没有闹市广厦的豪华,却有小楼庭院之幽雅,花园零零碎碎的种着些小树花朵,屋内主要是放些小盆栽,既不占地方,也美化了家里的环境,净化了家里的空气。只要到过小杨家的人都会为她家中的优雅环境所吸引,小杨不仅仅乐于向邻居教授养花之道,还经常鼓励邻居在各自的房前屋后种些花木以美化环境,同时热心肠的她还无偿为别人供给花草,并在栽培技术上予以指导。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也就不忍心在路上乱扔脏物和废弃物了。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在营造绿色家园的同时,引领着整个村子的绿色家庭创立,构成保护绿化人人有责、家家参与的社会风尚。

农村事迹材料4

  XX以一个农村妇女的勤劳和朴实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小家园,也在默默地用自己行动去教育感染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多年来,XX家在洗衣服,洗浴时尽量使用香皂、肥皂、洗衣皂、无磷洗衣粉,她通过自己使用的效果和经验,经常向亲戚朋友及周围的人介绍如何使用环保型卫生用品。她总是把家打扫地整洁有序,院子里的'小菜园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借此机会向他们介绍绿色有机果蔬的种植经验。平时出门尽量坐公共汽车。买菜时提前备好布袋。

农村事迹材料5

  现居住在洮南市黑水镇旭日村门良山屯,全家共2口人,自洮南市黑水镇深化“美丽庭院·幸福人家”创建活动以来,一直积极配合镇村委干部的工作。目前每个家庭成员都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日常处理生活垃圾采取垃圾桶装化,并按时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点,落实了“户投村收”这一良好的卫生制度。

  从大门口进入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结满果实的李子树,再就是种植的许多应季青菜。老两口庭院内从不随意堆放杂物,物品摆放整齐,家里老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把庭院打扫干净。

  从大门走进屋内,屋内家具虽然看着有些陈旧,但是擦拭的一尘不染,家具摆放错落有序、窗明几净,厨房物品摆放整齐、气味清香。一家人都有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喝完的饮料瓶子和可以再回收利用的东西都会整理存放起来,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无论在屋里还是屋外看见垃圾,各个家庭成员都是及时地放进垃圾桶,以保持整个家的整洁。

  老两口的生活态度积极健康,家庭和睦、互敬、民主,一直秉持着“和为贵、慈为本”的生活理念,尊老爱幼,深得邻居的好评。他们全家始终以健康积极的实际行动投入生活,他们在平日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影响着周围邻里的家庭,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余热。

  自从倡导农村庭院门前“三包”以来,这家人随时保持着庭院内外的卫生。一家人积极配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的“环境整治工程”活动,为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起到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事迹材料6

  做给乡邻看,领着乡亲干,泰兴两千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成为百万农民致富路上的“灯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10月,该市农民在专业大户的辐射带动下增收4500多万元,预计占农民全年增收总额的四分之一。

  农村专业大户多有效益好的项目。泰兴农民张继忠1998年租赁姚王镇的'一座闲置厂房办起了种鸽养殖场,当年20xx对鸽子给他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附近的林祝山、黄习生、毛幸福等13个农民看到他养鸽发了财,也大胆进厂搞起了鸽子养殖,去年,效益最好的一户纯收入达3万多元。闲置厂房中一下子冒出14个种鸽养殖大户,名声不胫而走,前来观摩的农民络绎不绝。短短一年时间,姚王又冒出了80多个养鸽户,饲养总量5万多对,年产值达600多万元。镇上为了把这块蛋糕做大,还成立了特种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专门为养鸽大户服务。

  随着分工的细化,专业大户的优势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农民与其配套,使项目走向产业化。黄桥镇小二房村的猪头加工堪称一绝,一只不起眼的猪头竟能分解成13个产品。村民张桂萍是这个村猪头加工的第一人,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涌现出60多个猪头加工户,年创产值20xx余万元,每年消化猪头近10万只。围绕这一项目,在60多个大小老板的指挥下,近千个农民有条不紊地从事市场采购、猪头分割、真空包装,从事产业配套的农民一年收入最多的有2万多元。

  专业大户不仅教会了泰兴农民赚钱的本领,更带动了农家思想大解放。闻名全省的“鸡司令”——分界乡农村专业大户曾小明,靠在苏南搞特禽批发,生意越做越大,引得四乡八邻刮目相看。一开始只有五六个农民跟在他后面做鸡贩子,在后来的两年时间里,又有100多个农民聚集在他周围,一天购销家禽数万羽。曾小明牵头的这个家禽购销联合体成功地打进沪、苏、锡市场。

农村事迹材料7

  一般说来,妯娌之间关系比婆媳关系更难相处,因为婆媳间多为生活琐事纷争,其中一方还是长辈,并且双方还会看在儿子(丈夫)的份上忍让。而妯娌关系就不同了,妯娌间辈份相同,年龄相仿,除了生活琐事,更多的还有利益的纷争,因此有“亲兄弟、仇妯娌”之说。

  可是,在大徐村周水德家,两妯娌间的关系更像是姐妹。xxx和xxx两妯娌,自xxx嫁入周家已过去9年多了,妯娌俩性格不同,但却和睦相处,有喜共乐,有难互帮,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都为彼此分忧着想,待公婆似亲爹亲娘,待家庭其他同辈成员如同胞兄弟姐妹,做到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等、宽容,关心儿女成长,遵纪守法。这俩人虽是妯娌,却更胜似亲姐妹,她们用自己的善良、贤惠和勤劳,守护这个三世同堂八口之家大家庭的xx。

  xxx嫁入周家一年,生了儿子,由于娘家远在与松阳交界的农村,娘家人来一趟不容易,身为大嫂的xxx,同样来自偏远的山区,深知娘家人的不易,因此一边拉扯着刚满周岁的儿子,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xxx的生活起居,并把自己养育幼儿的经验传给弟媳,住院期间旁人都以为是两姐妹。

  多年来家里以种植香菇为业,公婆大量精力都用在这上面。由于工作关系,xxx支配的时间要相对充裕,便主动承担起俩孩子的`抚养教育重担,对俩孩子一视同仁,视同己出,有好吃的买两份,购新衣服也是两套。每天她都从早忙到晚,生活工作两不误,她嫁入周家十多年间,一家老小始终同居住,共吃饮,小叔和弟媳在她眼里都是自家的小弟和小妹,平时在生活上给他们照顾,在工作上给他们鼓励。“姐妹”俩的亲情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两个孩子也如亲兄弟,一起游戏一起玩耍,视两“姐妹”同样为亲妈。去年5月初,xxx生病了,在丽水医院住院治疗十几天,xxx放开玩具厂的工作,到丽水全程陪同照顾,如同照顾自己的亲姐姐,旁人看了无不交口称赞。

  自从xxx嫁入周家以来,家庭越过越红火,房子也历经加层、装修、翻新等多次变动,每次变动都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姐妹”俩从没因为谁多出钱、谁多出力的事计较,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力相帮,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想着的是大家庭的和睦。“姐妹”俩不仅相互间和睦相处,待公婆也如同亲爹亲娘,日常生活中给家里两位老人贴心的呵护,逢年过节心里也孩子有新衣服,也不忘给两老添置新衣。两老没有女儿,却跟人说有两个生活在一起的“亲闺女”。

  xxx和xxx,两个山区长大的农村闺女,两个朴实善良的普通妇女,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同样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胸怀传统美德,在这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里默默付出,一起生活近十年,共同谱写出新农村大家庭的xx风貌。村邻乡亲说起这两“姐妹”,无不竖起大姆指赞一声“好样的”!

农村事迹材料8

  谢xx,1988年嫁到新疆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三组,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拥有着不幸却也是幸福的八口之家。她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还有些不幸,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坚强、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

  谢xx刚嫁过来时,其公公就去世了,剩下一个瘫痪在床的婆婆,还有智力出问题的大伯哥和嫂子。二十多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家庭里。

  身为人媳、人妻和人母,谢xx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孝顺和勤劳,尽心尽力的做好一切,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的`同时,关心体贴丈夫,还照顾着她的大伯哥和嫂子。通过自己的女里,给予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的家庭变得更加温暖。

  谢xx跟婆婆的关系很好,婆婆把家里传下来的金银首饰都送给了她,平日里也对她慈爱与包容。谢xx也很感激,在婆婆瘫痪在床的时候,给婆婆喂饭,擦拭身体,端屎端尿,尽自己所能照顾好自己的婆婆。每当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谢xx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

  为了让丈夫能安心种地,平日里,谢xx会主动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务,同时协助丈夫灌溉除草等。每逢农忙时,往往从凌晨5、6点就要出门,一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她倍感欣慰。她的丈夫虽然种地忙碌,但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等大事小事,他总会主动与谢xx商量,相互配合,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两人相处的非常融洽。

  就这样一家其乐融融的过了十几年,似乎命运的磨难并没有放过他们,在20xx年,谢xx的丈夫得了脑瘤并进行了手术。手术过后的丈夫,其智力也出了一些问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谢xx却并没有被击垮,她不向命运低头。全家的重任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不堪重负的她无法做到照顾家庭与种地兼顾,于是她把地包了出去,在三组开了一个商店。早上起早贪黑起来做早饭,做家务,白天一边照顾婆婆与大伯哥嫂子,一边靠商店做小生意。为了丰富丈夫的生活娱乐,她还经常来村委会与丈夫打乒乓球。

  谢xx育有二女,说起女儿,是谢xx和丈夫最大的骄傲。两个女儿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若是碰上农忙的时候,更是会主动地去帮她。现在大女儿已经大学本科毕业,小女儿还在技校学习。虽然女儿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两个女儿总是常打电话回来提醒谢xx和丈夫注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他们。看到孩子如此孝顺,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谢xx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谢xx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我们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所以平时哪怕再苦再累,谢xx也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争取做到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让其养成良好的品德。教育孩子要付出许多,但是也可以获得许多幸福。

  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谢xx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谢xx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她的努力也让她收获了幸福和温暖。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农村事迹材料9

  有一首歌《婆婆就是妈》的歌词中这样写到:自从嫁给了他,就走进了婆婆的家,婆媳相处在一起,我们就是母女俩。细细想来,现在又有多少儿媳妇能将自己的婆婆当成亲妈去对待呢?可是,郑村的好媳妇陈莉娟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婆婆就是妈”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陈莉娟,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聪明能干的农村干部。1977年4月出生于王范乡王范村,1996年与郑村第二居民组的小伙子卫永强结婚,并生育一儿一女。近二十年来,她始终不畏辛苦,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德孝,还亲切的被大家称之为“微笑媳妇”,因为在和她的相处中,她始终面带微笑,会让人觉得很亲近,不会有任何压力,她的孝顺事迹也在村里广泛流传,都说她就像鲜花一样,走到哪里都会留有余香。

  一、对公婆: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自从嫁到郑村,她就将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去对待,百善孝为先,她不仅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地孝敬公婆,同时还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尊敬老人,将我们的德孝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20xx年的一天,公公骑着电动车带着婆婆去赶集会,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电动车出了问题,车子倒地,将婆婆的腿重重地压在车身下,动弹不得。当时把公公吓得都说不出话了,婆婆还在苦苦挣扎,得知这样的情况后,陈莉娟立马在隔壁借了一辆电动车飞奔到现场,看到受伤的婆婆,她哭得像个孩子似的,赶紧给还在地里干活的老公打电话,借车将婆婆送到县人民医院。一路上她不断安慰受到惊吓的公公,同时始终拉着婆婆的手,一刻也不曾松开。当时婆婆的.腿受伤严重,疼痛难忍,她就一直鼓励婆婆说要坚持要坚持,还给婆婆按摩减轻痛苦。到了医院后,丈夫去办入院手续,她就赶紧找到医生了解婆婆的受伤情况,并不断恳求医生能够尽量保住婆婆的腿,她觉得老人太可怜了。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婆婆的腿保住了,陈莉娟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在婆婆住院的这近一个月里,她每天都悉心照顾,从不嫌苦嫌累。为了让婆婆能够吃的好一点,她从来不在外面买饭,每天都是自己在亲戚家亲自做好饭然后送到医院,再一口一口喂给婆婆吃。同一个病房的阿姨看见后说:“你这闺女可真是够体贴的,我只有儿子,可惜没生这么个闺女来伺候我呀。”婆婆听后笑着说:“这是我的儿媳妇,嘿嘿。”这更让阿姨羡慕了:“你这儿媳妇可真是孝顺呀,忙前忙后的照顾得多好,你可真是有福气呀。”陈莉娟听了两位老人的话,心里也暖暖的,她说:“婆婆就是妈呀,这些都是我这个儿媳妇应该做的。”

  在陈莉娟的悉心照顾下,婆婆很快就出院了,但是还要在家里进行恢复训练,她认真的将医生的嘱咐记在本上,回到家中按照医生的要求一项一项得帮助婆婆训练。老人年纪大了,恢复得也要慢一些,可陈莉娟从来没有觉得麻烦过,婆婆的腿难受了,她就按照医生的要求帮婆婆按摩,婆婆训练累了,她就不断鼓励婆婆再坚持一下,一定要完成医生嘱咐的动作数量。就这样,婆婆的腿慢慢的恢复得可以自己走路了,陈莉娟看到婆婆终于可以自己走路了,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太心疼婆婆了。

  二、对丈夫:相濡以沫共担当

  陈莉娟的丈夫是村里公认的老实人,对老婆也是疼爱有佳。刚嫁过来,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吵架斗嘴,总是同风雨共患难,从无怨言。她是个勤快的女人,是个能干的女人,总是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不嫌脏不嫌累,为了这个家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都是最重的时期,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谐,令人羡慕。虽然收入不高,但在平时生活中从不浪费,提倡节俭,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现在一双儿女都长大了,大女儿在盐化中学重点班读书,学习非常刻苦,二儿子现在也已经上五年级了。她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尊敬长辈,践行德孝,她的种种行为也潜移默化得感染着两个孩子,孩子们都非常懂事。

  三、妯娌之间:和谐如同亲姐妹

  陈莉娟有一个嫂子,一个小姑,在她的眼里嫂子就是姐姐,小姑就是妹妹,妯娌之间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相处的很融洽。陈丽娟的脾气很好,微笑总是挂满她的脸,嫂子和小姑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二话不说一帮到底,心里有什么委屈了也会找嫂子或小姑子聊聊天说一说,他们之间就如同亲姐妹般,和睦幸福。

  四、对工作:热情细致又认真

  20xx年12月13日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当天,她再次高票当选为郑村村委委员,这是全村村民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她自己努力工作的最好体现。

  陈莉娟是个热心肠,自从她当选了妇女主任后,村里的妇女们就活跃了起来,麻将不打了,闲话不说了,矛盾也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在干什么呢?哦,原来大家都在跟着这个热心的妇女主任跳广场舞呢。在她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德孝文艺演出队”和“志愿者服务队”,闲时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广场舞,并在春节期间为村民送上节日的问候,同时在村里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也经常会看到她的身影,带领“志愿者服务队”的妇女们帮老人打扫房间、洗头发、剪指甲、做饭等等,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德孝、传承德孝,并时刻用行动感染着村里的好媳妇们。

  她就是这样普通的一个女人,都说做人难,我觉得做女人更难,在陈莉娟的生活中,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有价值的人,要做个孝敬公婆、关心丈夫、疼爱孩子、和睦邻里、认真工作的好人,在她的人生字典中“孝顺媳妇”是她要学习的榜样,也是她将永远努力的方向。

农村事迹材料10

  熊小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近几年来,东岸村在熊小宁的带领下,不仅自己跃上了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全村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播种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86户。粮食生产在该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他带领群众摆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率先奔上小康生活。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乡第一,达到人均7369元;实现了100%的组通公路, 100%的农户通自来水,用卫生厕,100%的农户拥有高等家用电器和农用机械;在外包田居全县之首,达到一万亩;群众在县城购买商品房30套,在村庄户户建有楼房。 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

  一、诚心、热心、积极发展粮食生产

  03年刚进入村委会工作,本地粮食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打工农民骤增。有的土地荒芜,有的庄稼种后无劳动力管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生产。熊小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与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的他盘算着:这么好的.地荒芜了多可惜啊!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市场的疲软应该是暂时的。古人曾说“逢俏莫赶,逢疲莫懒”,我何不把外出打工人员的土地承包过来,既使

  他们能安心地在外工作,又能增加我的收入。当年就承包耕地100余亩。由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当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尝到甜头以后,熊小宁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至20xx年种植面积突破20xx亩,粮食产量达180万公斤,他的示范带头作用,立即为当地群众吃下“定心丸”。他们纷纷找到书记,要求熊小宁牵头走出东岸,来到了与其相隔一岸的成新、朱港农场,找到他们的领导,逐年把两个劳改农场的田全部承包过来,转给本村群众承包,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种植面积突破10000亩。他的事迹,很快引起了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以他为榜样,在全镇广泛宣传和推广。目前我镇已涌现出规模种粮户722户,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规模种植已构成我镇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熊小宁重视粮食生产,更注重对土地的珍惜,不让土地闲置,想尽办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每年科技下乡、农机推广,他都热情欢迎。陪同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要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每年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村民中有思想不通、不乐意接受新技术的,他帮忙做动员工作;有没领会技术要点的,他用认真听讲、勤奋实践得来的知识无私地帮助别人弄懂。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殆。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由于他的勤劳加智慧,获得粮食产量达1000公斤的好收成。

  二、无私、诚信,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

  熊小宁书记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却比任何人都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年农技部门安排在他那里的试验田,他都欣然接受,在试验中,有的品种因为适应性差,或者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而导致减产,农业部门按惯例要对他进行补偿的时候,他都说:“我不要你们补钱,那样就见外了。我把你们当作亲人,让我和你们一起做点事,筛选出哪些品种适合我们这个地方,哪些品种好,我们老百姓照着买,买到放心的品种,我只有高兴的份,哪儿会要你们的钱。”一席话,说得农业干部们心里热乎乎的。熊小宁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私、诚信的人,他良好的公德意识确实也感染了一些村民,大家纷纷消除成见,乐意跟农技干部聊天了,乐意跟干部们接近,学技术了。东岸村的粮食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产量突飞猛进,成为当地粮食生产优质高产示范村。

  为了解决劳动力严重匮乏和机械紧张的矛盾,他率先购进了排灌机械和收割机械等机具6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在他的带动下,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助,先进购进了小型收割机、化肥深施器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共238台(套)。探索出了适合该村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强了该村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年机耕作业面积可达98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5%,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村党支部连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个人连年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南昌市劳动模范。

农村事迹材料11

  11月3日夜晚,县委书记王兆军在新蔡县脱贫攻坚专业组第十一次推进会上指出,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付出了很多努力,涌现出许多像原玉荣一样的先进典型。我们每天都要宣传在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争取电视上有影、电台上有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每个战区都要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真正在全县形成“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的生动局面。

  今天我们选登涧头乡4名脱贫攻坚网格员的先进事迹,他们是全县近万名脱贫攻坚网格员的代表。他们在入户走访中,兢兢业业,扎实工作,走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为民实干的新形象。

  一、吴楼村委网格员xxx

  我是1999年参加工作,在教育事业上工作18年,有幸参加“新蔡县脱贫攻坚战”成为一名光荣的网格员。

  一个人,一方格,一双腿,穿梭在农户之中;一个包,一支笔,一个本,记录着我与农户之间的情意。我首先掌握和宣传扶贫政策,熟悉和收集农户信息,排查和上报各类问题,及沟通感情,培养每户的明白人。

  10月5日接上级领导的安排,我所包的是涧头乡吴楼村委徐寨自然村。6日清晨5点开始走访,我穿着胶鞋,一路泥泞来到村里,喊开一户一户的大门,向他们说明我的来意和宣传政策,当我走到五保户耿某某家中时,看到一位老大爷,他一人居住,房檐下堆了一堆花生已经发霉了,因为天气连下了半月雨了。党和政府给予了他帮助,给他盖了三间瓦房,还给他置办了家具,解决了吃不愁穿不愁,住房有保障的问题,帮他整理一下房间,打扫一下卫生,又帮他干了一会农活,临走时,老人口中念念有词,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干部好……

  临近中午,我又来到常某某家走,喊了半天门也没有人应声,推开门走进屋子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妈,告诉我她今年快90岁了,一只眼睛失明,耳朵也聋了,儿子徐某入赘到外村去了,几天回来看她一次,住的是危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我听了她的述说,把资料记录下来。回到了吴楼大队,找到了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廖洪洋书记反映了情况。

  当第二个星期六我来到常兰英老妈妈家中,危房已经拆除,老人也得到了安置。第三个星期六又到她家走访时,新房子已经在建。老妈妈紧紧握我的手,又给我倒水,又给我搬凳子,流着眼泪说:“共产党好,你们真好……”

  “你们真好!”一句朴实的话语既是对我们的理解和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期待,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着,践行着…….

  二、马庄村委网格员xxx

  xxx自分派到马庄村委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工作,态度端正,思想觉悟高。入户走访仔细认真,访贫问苦,为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扶贫。走访期间,xxx逐户入户走访,详细记录每户群众的基本情况,需求。最后把走访群众分类,以便我们驻村干部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遇到不满意群众,xxx紧遵工作纪律,不随便承诺,不呵斥,而是微笑聆听并记录下来,待走访结束后到村委如实详细汇报。

  (二)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为此,xxx在走访过程中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马庄村委田营村贫困户田某某,年近七十,体弱多病。六七年前老两口捡到个孙子,自己来扶养。儿媳妇精神有异于常人,生下的孩子得了脑积水,目前儿子在家种地。儿媳妇不愿和老人住一起,现在老两口和捡来的孙子生活在一起。老人整日忧心忡忡,思前想后,心态很悲观。xxx耐心倾听,经常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开导他们看开一些,一定要把身体照顾好。在驻村书记和帮扶队员的帮助下,再加上xxx的开导,现在老人的生活改善了好多,思想也开朗许多。

  xxx这种踏实工作,为民服务的精神,一定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三、曹庄村委网格xxx

  xxx是新蔡县涧头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xx年10月5日被单位选派到涧头乡曹庄村委赵庄担任网格员,分包29户农户。近一个月来,她进村入户白天走访,为群众讲解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夜晚把收集来的资料汇总,绘制农户分布图,整理重点户支撑材料。通过扎实细致的走访,掌握了详实的农户数据资料。

  虽然平时课业繁重,她积极参加乡村组织的网格员培训学习,把相关知识和政策、标准和程序烂记于心,为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前段时间阴雨连绵,她感冒发着高烧,可是又到了周六走访的时间,老公劝她请假在家休息,可是她想到还有几户群众的情况没摸清,肩上的责任驱使着她依然进村坚持走访,当她踏着泥泞站在老乡门口时,老乡惊讶的说:“下着雨恁咋还来走访啊”。xxx把该户的情况问清楚资料收集齐后,又将贫困户识别、进入、退出标准程序和政策给农户详细讲解,看着群众露出满意的笑容时,她感到满身的病痛烟消云散,成就感满满。目前xxx已经完成全部重点户的支撑材料,正在完善一般户的支撑材料,内容准确,证据扎实。

  同时,她利用担任英语教师的便利条件,为她分包网格内的农户子女辅导英语知识,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扶贫不在朝夕,却只争朝夕。脱贫攻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长征,xxx满怀激情的`说:“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人民教师,既然有幸加入了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脱贫攻坚战中,就是要坚定愚公移山志,扎实工作攻克贫困堡垒,用实干干实彰显责任担当,扎根农村,访民情,听民意,缓民急,解民困,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气,将青春之歌献于扶贫路,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履好职尽好责”。

  四、程庄村委网格员xxx

  我是xxx,涧头中学教师,程庄村委网格员。自从接到乡政府的通知,让我去当网格员的时候,我一肚子的怨气,总认为那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对这一工作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通过领导开动员会后,才对扶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也端正了工作态度,到村委之后我们每人包了三十户,为了便于走访,我与另一名网格员商量我们俩个一起走访,在第一次入户时,遇过很多问题,在村民组长老杜和老刘的帮助下,我俩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才把农户基本情况摸清楚,并做了详细记录。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走访时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吃午饭,只能在街上随便吃点东西,而自己的孩子也只能放在家中吃方便面。虽然苦了累了但看到老乡期待的目光我也值了,通过走访工作也给了我信心和鼓励。

  在平时教学工作之余,我把走访过的农户,进行了详细的汇总和分类,并根据村委制的农户分布图,对所包农户又进行重新摸排,找出边缘户,进行详细的了解,为了尽快掌握和熟悉政策,每天工作之余我都在看扶贫工作手册,力争对扶贪政策有精准的掌握,由于我的努力,我能按时按量地完成村委布置的任务,并在网格员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我的工作日记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农村事迹材料12

  王老师是莱溪乡东方小学的一名普通的教师。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32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从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他认真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他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他知道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少年儿童在观念和习惯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完美的人格,无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他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他在教育教学上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孩子是花,那么他就是雨,滴滴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如果孩子是树,那他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他是一位教师,他心甘情愿把一生放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收获的明天。

  “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他教书育人的座右铭。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在数学教研课上,他打破常规,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兴趣。在今年全乡统考中,以总评第一,赢得广大教师好评。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在三十二年的工作中,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他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五尺讲台上,他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业务精湛、投身课改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他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他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他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他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他所教班级多次被评为乡、县先进班集体。

  他勤于学习,精于业务,乐于奉献。时逢课程改革,走在课改的前列,作为学校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上网搜集最新教育信息,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写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教育论文,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在自身学习上,他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

  三、严父慈母,关爱每一个学生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王老师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王老师用一颗朴实的爱心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魏书生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也是王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班级中有一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王老师常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他们补课。让每一位同学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四、积极探索,勤奋教学显功绩

  王老师几十年来他一直奋战在山区小学,他平时教学卓有成效,有些班级从原来倒数跃居年度年级第一、第二。他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积极参加语文教学公开课展示,与同行切磋。他还在本校和学区内带教青年教师,主动关心与他们共同磋商教学中的难点,所带教的青年教师在参加县、乡教学优质课上获得好成绩。

  三十余年来,王老师扎根山区,为了贫困农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奉献了无数的精力。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书育人,以忘我拼博的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堪称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教学的“博”家。所撰写论文独具特色,并多次指导学生参赛获得一、二等奖。他获得上级领导、学校同事和当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走近王老师,你会发现,他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他把自己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他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仔细阅读分析年轻老师的创新课、研究课,帮助年轻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每次听课后,他都会认真评课,帮助授课者找出优缺点,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可以说,东方小学里每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都洒有王老师辛勤的汗水。

农村事迹材料13

  在三茅街道永和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美环境。这就是丁恒井一家。

  一、爱国守法、热心公益事业。

  丁恒井同志创业近三十年来,坚持勤奋学习、忠于职守,以一颗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深受同事的好评。丁恒井一家人热心于公益事业,用心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主动和学生帮困结对,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忙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不参加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致力于环境保护,用心参加健身锻炼,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表现得更细致入微。经常能看到丁恒井女儿女婿带着孩子玩耍、学习,和他们二老更是亲切交流,营造平等的家教氛围。

  三、勤俭持家,注重搞好邻里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全家衣着朴素大方,生活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忙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

农村事迹材料14

  朱xx,男,19xx年出生,和妻子一样都是普通的农民,一直以来,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自20xx年担任18组村民组长以来,坚持落实街道、村委会布置的各项任务,认认真真配合村两委,为群众始终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十几年如一日。20xx年1月新冠疫情,作为组长朱xx首当其冲,排查外地来扬人员、发放防疫宣传资料,每天坚守在防疫卡点,对进出南区居民点的人员进行测温、登记,戴着薄薄的口罩、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在疫情防控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一直担任着“宣传员”、“战斗员”。

  今年创文创卫工作是市重点工作之一,南区居民点也是作为第三批创建示范小区。为了提升居民点整体环境,朱xx谋划出整治方案后,挨家挨户走访动员本组党员、群众,号召大家一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在朱xx的带领下,18组已多次开展了挨门逐户清洁整治行动,南区居民点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女儿、女婿都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经营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的美好家庭。

农村事迹材料15

  家乡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柑桔,到20xx年,全乡掀起了种植柑桔的高潮,种植的柑桔果汁丰富、酸甜适中,味美可口,已成为区内的知名品牌。他看到了商机,觉得自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专

  业知识,加上刻苦钻研,一定能成为柑桔种植大户。他开垦了113亩山地种植柑桔,刚开始由于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苗树的选购,农药

  化肥的购置和请工人上,但经济效益要等三年才能见效。资金一下子周转不够来,他刚开始很苦恼,但他觉得一旦做了,就要做大做强,一定要坚持下去。所以他放下面子去向亲戚朋友借钱,但不是理想,后来听说乡上有惠农政策,可以无息贷款,他觉得他的坚持有希望了,到村上、乡上反映了情况,得到了乡上的支持,同意他贷了5万元钱。他也在乡上工作人员的宣传下,参加了柑桔协会,他和协会的成员一起参加科技培训,与他们一起探讨种植技术和经验。柑桔投产第一年就收到了不错的效益,使他更加坚决了创业的信心。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近年来乡内的柑桔品质明显下降,质量好的柑桔,数量明显偏少。但他靠着自己的经验技术和不断创新,他种植的柑桔仍然能保持好的品质,产量不减反而递增。20xx年他租下了一个店面,开始卖起了农药、化肥,这也成为了种植柑桔外的一笔收入,他也借着乡亲们来买农药化肥的时候,给他们讲解种植经验和农药的配方、化肥的使用技术等,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他也是众心所向,成为了柑桔协会的会长,协会现有9户种植户组成。他不能辜负乡亲们对他的期望,积极联系外地的市场,做好自己的品牌包装及销售。他要求严把果品的采收、分级和包装小和品种分级处理,再进行不同规格的包装。采用5公斤包装,10公斤包装,20公斤包装三种规格,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在稳定柑桔品种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他有方案的发展一些优良橙类。现他的柑桔已在外地大量销售,还有局部优质产品运销国外。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到目前已经成为了乡内最大的柑桔种植户,已有三名长工,遇到种植繁忙的季节,还要请大量短期工人,解决了局部充裕劳动力的'工作问题。20xx年柑桔产值已经到达了21万,他走上了致富道路,20xx年至20xx年他荣获了科技局颁发的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奖,成为了乡内青年创业的典型,也是青年学习的典范。他自己致富,不忘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按他的理念讲“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就像一部皮带运输机,不仅要靠电机做动力,还要靠许多托轮做传导〞。他以虚心的态度,扎实的干劲,合理的思路和掌握的经验,传授种植方法,言其身教,率先示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出一个发奋向上的柑桔种植队伍迈向成功。

【农村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农村事迹材料11-04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10-09

农村最美庭院事迹材料01-13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01-17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01-12

农村先进网格事迹材料01-17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03-20

农村好婆婆事迹材料10-14

农村好妯娌事迹材料03-22

农村和谐家庭事迹材料【经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