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打造沙漠特色旅游精品,推动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1、规划范围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范围为:凉州城区以东、武长公路两侧,园区中心区涉及高坝、清水、清源、长城、吴家井、武南、中路、邓马营湖、黄羊河农场、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兰墩滩原种场、皇台葡萄基地等乡镇和单位,面积约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万公顷。 2、旅游资源调查 经过近几年发展,武威城东初步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区(点)。经实地调研,该区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丰富,分18大类、35个景区(点)。 1、地文景观类 101、典型地质构造 101.1、天梯山丹霞地貌 天梯山位于凉州区南5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路曲折似梯,故名天梯山。天梯山石窟即开凿于其南麓崖壁的半腰,崖壁因砾石脱落风化出现大小不等的洞穴,呈现比较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 109、沙(砾石)地风景 109.1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位于城东23公里处的长城乡,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以红水河为界,沿岸沙丘比高2-5米,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其内遍布沙生动植物,旅游项目尚待开发,具有良好的沙漠探险开发价值。 2、水域风光类 202、漂流河段 202.1黄羊河天梯山段 为黄羊水库水峡口放水,全长约8公里,水道宽而且曲折,水流流速大,两岸有部分植被,山势峻峭,适宜开发水上漂流、探险等活动。 203、湖泊 203.1、黄羊河水库 库址位于中路乡境内,黄羊河水峡口入口处,是凉州区最早建立的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5644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的水库。 203.2、南营水库 库址位于城南20公里处南营乡南营村,金塔河出山口处。于1969年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蓄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水库上游集水面积为852平方公里,总库容2000万立方米,灌溉着920平方公里耕地。 3、生物景观类 302、古树名木 302.1、张清堡古槐 张清堡古槐位于城东武长公路10公里处,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明代移民实边的历史见证。张清堡古槐胸围6.9米,树高15米,枝繁叶茂,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精心管护。1989年原武威市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国槐定为武威市市树。 4、古迹与建筑类 403、古城和古城遗址 403.1、高沟堡古城遗址 高沟堡古城位于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是凉州区境内唯一幸存的汉代古城遗址。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35米,西墙正中有一高约4米的土台,上留有寺庙遗址。凉州民谚有“先有高沟堡,后有凉州城”之说。现当地居民出资修建了大门及寺庙大殿。登墙远眺,满目沙海植被。 405、长城 405.1、长城遗址 长城遗址是凉州区境内保存较完好的一段长城遗址,东接古浪圆墩子长城,西连永昌地段边墙,长约100多公里,主要为汉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在长城乡境内最为完整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并有烽燧20余座及兵营遗址等。这些遗址均为黄土夯筑。烽燧多呈圆锥形或方形,是长城遗址中较为罕见的建筑模式。尤其是汉、明长城的连接口处于通往黄羊葡萄庄园路口,更具引人入胜的景观。 407、宗教与礼制建筑群 407.1、百塔寺遗址 百塔寺位于城东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环小塔九十九得名。占地277亩,是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喇塔,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这座白塔是元代驻扎于凉州的阔瑞太子为西藏著名的佛教领袖萨班死后所建。700多年过去了,百塔寺遗址和大塔塔基仍然存在,塔内曾出土明宣德五年和宣德六年用汉藏文所刻的《重修凉州白塔志》和《建塔记》的碑刻。1247年阔瑞与萨班凉州会商达成西藏归顺中原条款,从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凉州会商,萨班在凉州桌锡讲经及1251年11月14日圆寂,均在百塔寺,百塔寺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百塔寺修复工程被国家列入“十五”期间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目前已复原萨班灵骨塔一座及其余99座小塔、完成原塔基遗址保护、陈列馆建设、道路拓宽及绿化等工作。 407.2、延寿寺 坐落在城东15公里的清源镇曾家堡小学旁,取延年益寿之意。该寺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后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两次补修,遂成一处规模恢弘的佛教寺院,后遭破坏,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 407.3、金塔寺 金塔寺位于城区西南15公里的金塔乡金塔村,又称南金塔寺,藏语称洛昂岱,意为“南灌顶寺”,是凉州四部寺之一。金塔寺是公元十三世纪初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给蒙古汗国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灌顶地震,其余诸多佛殿、佛像、佛经多毁于1966年。为重现历史足迹,由慈成坚赞大师及弟子筹资修建了这座280平方米的大殿,供奉有佛教圣物。 412、碑碣 412.1、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 现存永昌镇石碑沟村,此碑由碑座、碑身、碑首3部分组成,通高5.8米,碑座高1.4米,宽2.4米,厚1.6米,厚0.45米。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刻立,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古蒙古文,此碑与高昌王世勋碑有同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14、造型园林 414.1、牛家花园 牛家花园位于高坝镇,是清代两江总督牛鉴的故居,现为农机学校所在地。花园占地70亩,以梨树、核桃树、苹果树、杏树为主,庄院居于其中。因宅旁有24株柏树,故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现故居存南、西、北三面半截庄墙。 419、墓地 419.1、弘化公主墓 位于城南20公里的南营乡清嘴喇嘛湾唐吐谷浑王室墓群一带。贞观十四年(640)二月,李世民派大将携大批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浑与国王诺曷体成婚。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改善了唐与吐谷浑的关系。清同治年间,公主墓首次被挖掘,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了彩绘的木桶、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银珠宝。1915年4月,弘化公主墓志被挖掘出土。1980年,出土了一批彩绘大桶、木马、木骆驼和丝织品、铜、陶、骨、漆器等,反映了唐代精湛的工艺。这些文物是研究和吐谷浑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419.2、王景寨墓群 位于东河乡王景寨村,墓葬区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5公里,地面有明显的土冢约30—40座。此处不仅是汉代墓群,而且是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9.3、青嘴喇嘛湾唐墓群 位于南营乡青嘴村群山环抱的青嘴、喇嘛两个山湾里,出土墓志名9方,为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家庭的墓葬,是研究吐谷浑民族的珍贵资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9.4、磨嘴子汉墓群 位于城南15公里处,祁连山北麓,杂木河西岸。在东西宽700米,南北长1000米的范围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先后从这里发掘出了一批木雕、漆器和丝麻苇编制品等重要的汉代文物,以“仪礼简”、“王杖简”就是其中的重要发现,以《武威汉简》闻名于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0、石窟 420.1、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现存石窟分三层,有大小洞窟17处。其中最大的洞窟高30米、宽19米。窟内供奉释迦牟尼坐佛1尊,高28米、宽10米。大佛左右有文殊、普贤、广目、多闻等6尊菩萨、天王造像。其建造艺术被文物专家称为“凉州模式”。天梯山石窟依山傍水,1995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立项修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目前,修复了大佛原貌,修建了围堰大坝,整修通往景区的道路20多公里,建成石窟陈列馆,水库上娱乐设施和景点绿化正在建设之中。 420.2、亥母洞石窟 位于凉州城西南20公里处新华乡,现存洞窟1个,内有金刚亥母塑像1尊,喇嘛塔2座,石盏1个,不同造型的古小塔数百座。金刚亥母是掌管生育的神,固民间常有人前来烧香以求子女。 5、消闲求知类 503、动物园 503.1、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 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是沙漠区内人工建立的世界最大的濒危动物中心,位于武威城东23公里处,始建于1987年,占地17万公顷,核心建设区1万公顷,已建成10万亩围栏半放野区,1000亩饲草料基地,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5万亩,经济林苗木基地1100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现已育有羚羊、野马、野驴、金丝猴、白唇鹿、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9头(只),马鹿、岩羊、藏原羚、蓝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79头(只),经饲养驯化,已表现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504、植物园 504.1、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基地 沙产业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挂牌,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倡导,实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产物。其实验基地位于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附近,占地40亩,引进美国超星级3000系列3500型温室一座,面积6040平方米,1998年投入运行。现以生产康乃馨、玫瑰等鲜花为主,引进栽培了仙客来、蝴蝶兰及各种月季等30多个品种,是我区花卉推广和苗木繁良基地。特别是利用无土栽培方式生产的麦绿素被国家级专家称为“冲击新世纪,引导新潮流的生命工程”,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新健康食品”,为沙产业发展找到了突破口。 505、公园 505.1、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沙漠冠名的公园,位于武威城东20公里处,1987年正式向社会开放,融大漠风光、生态保护、民俗风情、园林雅趣为一体,是展示我区人民群众治沙成果的重要窗口。公园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已建成防风林带3条15公里,防风林景观树36个品种、150余万株,沙生植物500多万株,防风固沙林近万亩,植被覆盖率为78%,并建有观景塔、沙浴场、游泳池、沙生植物园、跑马场、赛驼场、射击射箭场、人工湖、招待所、餐厅、会议室等一批景点和设施,一次性最大就餐接待能力为300人,年接待游客1万人左右。 6、购物类 602、庙会 602.1、海藏庙会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中心场所海藏寺,活动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六。 602.2、社火 区域范围是凉州区,农历正月。 7、产业类 701 、农林渔牧场 701.1、莫高旅游度假村 莫高酒业集团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位于城东35公里处,现拥有葡萄基地2.2万亩,年葡萄干酒生产规模达1万吨。2001年,依托基地和葡萄酒加工生产线,推出了集葡萄种植与酿造、葡萄酒文化、高效农业、田园风光为一体,吃、住、游、购、娱一条龙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兴建了18公里葡萄长廊及果园、酒吧等景点和配套设施,被省旅游部门重点推介为兰州--黄羊河农场全省精品线路,是全市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要示范地。 701.2、省兰墩滩原种场 兰墩滩原种场位于城东20公里处,北与沙漠公园接壤,占地面积4096亩,隶属省农牧厅管理。该场以原种引进、繁育及农业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主,已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有果园350亩及规模养殖场一个,人工草坪7000平方米,办公室、招待所等设施2742平方米。场区绿树成荫,碧草如茵,食宿及娱乐设施齐全,一次性食宿接待能力为80人左右。 701.3、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 区林业种苗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发展村,为凉州区苗木花卉制种基地。 701.4、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 该基地位于城东10公里的高坝镇,已形成培育白杨、沙枣、国槐、垂柳、云杉、油松、刺柏等经济苗木40多个品种的能力,产品远销新疆、内蒙、宁夏等省区。 701.5、皇台葡萄基地 皇台葡萄基地位于武长公路20公里处清源镇,为皇台集团兴建的酿造葡萄基地,占地面积近万亩。 701.6、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 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现已建成王盛寨、菖蒲村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示范点,全乡日光温室已发展到1000多亩,主要生产黄瓜、辣椒、西葫芦、西瓜、茄子、食用菌和草莓等品种。 701.7、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 全镇日光温室面积达3030亩,建立马儿规模养猪示范点,建成年产1000头瘦肉型良种猪繁育场和年出栏500头的丁家园养殖场。规模养殖户达4628户。 701.8、二坝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 近年来与省科委协作建成全镇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二处,节水面积10000亩。园内新建蔬菜日光温棚、花卉棚、常青树棚100个,现已成为全区高标准、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之一。 701.9、邓马营湖 邓马营湖位于腾格里沙漠,北部属民勤县,南部属凉州区,东部与宁夏接壤,为沙漠之中天然的绿洲。以地下水为主要供给,邓马营湖绿洲地200万亩。这里牧草丰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是沙漠腹地探险游的休闲胜地。 702、工业 702.1、黄羊绿色食品城 黄羊绿色食品城是西部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80万吨,是全区小麦总产量的2.8倍。现已形成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各类个体私营企业400多户,初步形成了面粉加工、塑料、农机、建材、化工、装潢、酿造、医药等门类齐全、实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工业体系。 702.2、荣华企业集团 荣华企业集团是全国大型乡镇企业之一,位于城东2公里处的高坝镇。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15亿元,在职职工8000多人,形成了以玉米淀粉加工业为龙头,玉米淀粉系列产品为基础,集农副产品深加工、能源开发、农资生产销售和种养一体化的较完整的产、供、销体系。 3、旅游资源分析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起步虽晚,但依托现有条件和设施,近年来已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做了前导性尝试,为构建我区旅游大产业起到了拾遗补缺、丰富内涵的作用。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资源多样化。既有以沙漠为主的自然风光,又有绿洲农业和历史文化遗迹,资源内涵丰富。 (2)独特珍贵旅游资源居多。如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凉州区保存较完好的汉、明长城相接的长城遗址,我国第一座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等。特有的沙漠地貌和沙生植物景观为生态观光旅游丰富了内涵。 (3)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高沟堡古城遗址、长城遗址及丝绸之路古道都位于该旅游区,历史积淀厚重。 (4)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良好。空间分布为组团性分散格局,景区(点)以主要道路为联线贯通,为人文旅游资源、绿洲与大漠风光融合区。 (5)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景区开发与全区其它旅游资源开发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强,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人文资源发展具有互补性优势,且地处省定兰州—黄羊河农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地段,发展空间大。 但就严格意义上的农业观光旅游区衡量,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区内行业多、领域广,经济成分、隶属关系复杂,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加之旅游规划缺乏统一性、整体性,联片难度大,聚合效应低; (2)景区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功能划分不明显,布点零乱,自发性因素多,社会资金未能很好地整合利用,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3)景区开放开发程度滞后,起点低,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差,功能不全,景点老化,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 (4)景区可进入性条件差,景区内和通往景区的道路等级低,建设滞后,缺乏专线旅游交通车; (5)自然环境恶劣,沿线景色单调,各旅游区彼此之间关联度不强,缺乏一个联系纽带; (6)生态农业特色不明显,且经营周期短,季节性气候影响较大; (7)景区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认识不足,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8)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治安防范不力等。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市、区旅游“十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旅游国家投资倾斜政策的历史机遇,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主体,以观光旅游为目标,以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为范围,以现有旅游景点为支撑,以农、林、水、牧、生态等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先导,以名、优、新、特、稀、绿色农产品试验、示范、繁良、推广为重点,通过人文、自然、工业、农业、生态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互补开发,拓展武威旅游内涵,实现资源重组,激活存量资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集中全社会财力物力打造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这一特色旅游精品,使其相互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引导现代农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在更深领域的调整,在武威城东建成一个集访古、休闲、观光、游览、探险、朝圣、美食、娱乐、会务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2、发展思路 (1)规划先行,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近期做好观光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完善对现有景点、景区的规划,做好凉古公路等通往旅游景区公路的改建和沿路绿化建设等工作,以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的多领域项目建设争取旅游国债资金,以精品战略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使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真正成为凉州现代旅游经济和综合农业发展的样板和亮点工程。 (2)整合旅游资源,坚持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以民俗文化为纽带,以人文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以自然资源充实人文资源的内涵,合理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即把以白塔寺、天梯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区和以设施农业、葡萄产业、沙漠绿洲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开发结合在一起,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推出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两条特色旅游线,互补性开发,促进中发展,既体现文化的悠久历史,又反映自然的神奇壮美。 (3)多层次开发,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打造区域旅游特色新产品。点,就是围绕白塔寺、天梯山石窟、莫高旅游度假村、沙漠公园、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等主要景点进行建设和开发,同时抓好兰墩滩原种场、清源、清水、沙产业实验室、林木繁良场等园区建设,逐步发展为多个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小区,辐射带动区域内农林牧各业发展。线,就是依托武长公路、312国道等发展沿线经济,突出民俗风情、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大棚种植、道路绿化及生态治理等方面,形成融沙漠风光和绿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并以公路为载体,地方风土人情为纽带联接各特色景区。面,就是在开发点、线的同时,引导园区内的乡镇发展规模化、有特色高科技的种植和养殖业,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4)多业并举,坚持贸工农结合的原则,以工带农,以贸促工,宽领域拓展。一是充分利用莫高葡萄酒、荣华淀粉扩产机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园区内重点发展葡萄、玉米种植。二是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区内乡镇富余劳务向旅游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等三产转移,向城镇集中,为旅游农业助劲添力。三是在农业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充分发挥园内农林水牧机综合配套,资金技术信息相对集聚的优势,形成园内试验、辐射周边、示范带动、规模发展格局。 (5)多学科探索,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以产为基础,科技支撑,实现高效益目标。产,就是围绕农业生产这个基础,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突出绿色、有机、无污染,向科技和农业深度开发要效益。学,就是用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民,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加大科学技术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和素质。研,就是集中市、区农林水牧等多方面的专家,集中安排一定的项目和资金,在园区内开展农业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开发、试验和推广。 (6)全方位服务,坚持游购娱结合的原则,以游促购,寓乐于游,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游客。突出农业观光旅游特色,顺应现代人们亲近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超前性创意,精心推出具有观光性、参与性、奇特性的景观和项目,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节、会、展等旅游活动,营造“春天踏青、夏天纳荫、秋天尝鲜、冬天观景”的季节特色风情游;围绕葡萄酒、沙生植物、花卉、盆景、糯玉米等已有产品,开辟“园内超市”,研究开发具有浓郁乡情、乡味的“农字号”产品,满足人们自助采摘、临池垂钓、就地尝鲜、旅游购物、领略沙海、体验农风、露营野炊等多方面需求,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三、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和定位 1、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1)从近几年凉州区旅游行业接待游客情况看,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游客为主,旅游方式为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休闲等为主。旅游者消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由静态的参观转变为动态的体验,即为追求可参与性、互动性、能够展示个性、放松城市紧张节奏、享受自然乐趣而旅游。 (2)双休日和“五一”、“十一”长假的实行,加之我区兰新铁路复线、312国道西陇海线等一批重点工程纷纷上马提速改造,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交通更加便利,使城市之间往返时间明显缩短,省内短途游客如兰州、白银、西宁、张掖及周边县市人们来我区旅游观光的几率将大幅度增加,来凉州观赏自然风光,呼吸纯净的空气,感受沙漠的粗旷与博大,以轻松的心情体验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的乐趣,势必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去处。 2、定位 (1)客源市场定位 以周边县市居民和省内短途旅客为重点,积极做好国内旅游团队的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海外旅游市场。 (2)旅游形象定位 建成一个富有文化气息、民俗风情浓郁,由现代农业、沙漠绿洲和探险寻奇为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游览区,着力营造一个功能区分布有序、基础设施健全、人民生活淳朴、大漠风光粗犷神奇、旅游项目独特刺激的旅游新形象,从视觉角度给人一种一路风景如画,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感受,再现昔日“凉州不凉米粮川”和“塞外江南”的盛世景观。 四、发展目标 依据市、区旅游“十五”发展规划,把生态旅游和沙漠探险作为凉州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建成一个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为主线,由历史文化风景区、工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稀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民俗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共同发展。力争到2010年,游客在凉州区旅游的停留时间提高到1—2天,实现: 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20%,年增长率为12%; 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万人次,占全区接待总数的15%。年增长率为10%。 五、旅游产品开发 1、白塔寺遗址。建成见证西藏佛教领袖萨班和元太子阔端举行“凉州会谈”,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白塔寺原貌,突出“百塔”规模,逐步美化周边环境,建立以寻古、朝圣、观景、踏青、游览、购物为内容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响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这张牌。 主要工作:修复萨班灵骨塔和99座小塔及周围寺院;新建白塔寺遗址陈列馆;景区内种植各种观赏性花木和草坪;通往景区的2.5公里道路建成50米宽双行道,道路中间及两侧间种刺柏、云杉和柳树,并设置大型旅游灯箱广告和彩色路灯;在白塔寺遗址与312国道交汇处修建能容纳20辆旅游中巴车的停车场;道路两旁全部建设体现藏汉风格的旅游娱乐、购物场所和高标准农宅;道路作为步行街,仅供游客步行、驼队和电瓶车使用;联系史实挖掘整理每个塔林的传奇故事,以碑刻的形式雕刻在相应塔身;人行道着重以绿化美化为主,为游客提供踏青、赏花、观景、纳荫的步行绿色通道。 2、天梯山石窟。修复天梯山石窟原貌,建立佛教文化,做好水面的文章,打造天梯山石窟与黄羊水库为一体的风景区,打响石窟鼻祖这张牌,再现石窟辉煌、盛极一时的历史场景。 主要工作:向省博物馆申要原搬迁的壁画和佛像,修复其余洞窟及通往各窟的栈道;建设餐饮、购物和娱乐场所;完成周围荒山的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通往石窟的道路改造和油面铺设;建立旱码头3个,购置水上游乐设施;挖掘开发罗汉洞和观湖映古雪、仙湖睡佛等景观。 3、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建成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生产园。 主要工作:高标准、成规模地建成既具观赏性又能感受温棚超市特色的高效日光温室1000座,按品种分块、联结;新上节水灌溉设施。 4、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突出智能化特点,体现高科技成果。 主要工作:建立以名优新特蔬菜为主,食用菌为补充的日光温棚,形成多品种培育基地;搭建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提升生态农业的水平,建成以电脑全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农业体系;建立特色规模养殖示范点,重点发展养殖美蛙、肉狗、七彩山鸡、贵妃鸡等特种养殖。 5、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突出生物技术应用,提高观赏性。 主要工作:完成制种面积8000亩,突出苗木花卉特色品种的种植。 6、建立农、林、牧新品展示区。以凉州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中心,以省兰墩滩原种场和凉州区良种繁育场为两翼,浓缩凉州区农、林、牧发展的成果,建成设施农业、高效林业、特种养殖、新品种展示、成果展现的农优新品展示区。 主要工作:建立酿酒葡萄、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区;培育、开发和推广农、林、牧新品种;建立沙动物特种养殖基地。 7、莫高旅游度假村 主要工作:新建参观酒窖、钓鱼塘、网球场、游泳馆、跑马场及小康住宅;加快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环境绿化美化;在交通要道、路口设立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立游客接待站;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能够接待不同语种游客的导游讲解员队伍;大力挖掘和整理历代名人学者关于凉州与葡萄美酒的诗词或传说轶事,既可在休闲区以此造景,也可传插在景区的讲解和游览过程中,丰富景区内涵。 8、黄羊绿色食品城 主要工作:加快绿色科技园区建设进程;修建可供住宿、餐饮及娱乐的别墅区;修建高档次旅游厕所;美化镇区环境,开发开放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参观区。 9、建立长城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依托长城乡的地域优势和现有的养殖规模,按照“以牛为主,长短结合,‘五良’配套,科技增效”的思路,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长城乡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一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 主要工作: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年出栏5000头肉牛的生产基地。 10、沙漠公园 主要工作:完成植物园扩建500亩,利用现已形成的沙生植物园114亩,依托沙生植物管理技术,集中体现西北沙区沙漠植物资源和主要固沙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果;加大景区的美化、绿化力度,各旅游景点周围培育常绿乔木和花卉灌木,招待所等场馆厅进行装修美化,设置标志牌、宣传牌和简介牌;完成区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行车道硬化油路面,嵌路沿石,两旁植柳树、松、柏等常绿景观树种;步行道铺筑为砖道和彩瓷砖道,两旁栽植常绿树和花卉灌木,部分立体绿化,形成绿色长廊;对已成材防护林木进行间伐换种,代以槐、榆、松、柏等可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建成长5公里、宽40米的新型防护林体系;修建500平方米餐厅,招待所增加床位60张,购置相应配套设施,完善餐饮、食宿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档次,逐步发展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会务为一体的旅游区。 11、兰墩滩原种场 主要工作:对现有设施进行维修,更新部分树种;扩大开放度,开发农业新品种科研室和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供游人参观;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延长经营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兴建野生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场、沙生植物繁育场及动物标本馆;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建立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商店。 13、沙产业实验基地 主要工作:依托现有花卉种养基地,兴建一个成品花卉品种的加工和销售场,培育珍稀花木盆景或标本;建立游客接待中心。 14、腾格里沙漠 主要工作:在沙漠深处选址新建滑沙场、沙浴场、观景塔;修建具有沙漠特色的中高档旅游厕所;购置沙漠滑翔器、探险越野车、探险专用全球定位仪、中途休息及安全保护等设施和装备;进行景区内各旅游点的布点规划,统一导游讲解员服装及接待规范,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长城遗址旁树立介绍长城历史来由的简介牌,特别标明明、汉长城遗址。 15、沙生动植物养殖、美食园(新建) 主要工作:建设占地2000亩沙生植物园和占地面积5000亩的沙生动物培育和养殖园;修建占地500平方米可供500人就餐的餐厅一座;修建办公用房30间,修建占地100平方米的游客娱乐中心1间;完成园区10公里道路硬化和沙石罩面、园区绿化及防风林建设。 16、邓马营湖 主要工作:建立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改造周围农舍,使其基本具备住宿、餐饮接待能力;建立沙生动物养殖场和狩猎场;修建高标准旅游厕所,建成以沙漠绿洲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 17、沿途农舍 主要工作:近期重点搞好农舍的规划设计、改造,不断扩大接待能力;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带动周边羔羊、犊牛为主的养殖业发展。 18、景区道路沿线。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沿路观赏风景带。 主要工作:武长公路两侧建成小康住宅和高新农业示范风景线;武威──武南镇一级道路两侧建成反映武威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灯箱文化风景线;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沙漠公园──武长路两侧建成高标准住宅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鲜明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置指示牌,标明所在乡镇及反映的主题;沿线各乡镇设立游客接待站,提供咨询,就餐及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六、旅游功能区划分与策划 为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经比较分析,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划分为8个旅游功能区、1条旅游线。 1、历史文化风景区。细分为白塔寺风景区和天梯山风景区2个小区,范围包括高坝、六坝、武南、中路等地区。主要展示历史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 项目策划: *邀请全国知名的藏传佛教僧人来白塔寺住持,讲经说法,不断扩大景区藏传佛教的影响力。 *不定期举办萨班学术交流和研讨会,邀请全国高僧大德和知名佛教人士参加。 *举行白塔寺大型开光仪式,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吸引周边地区人们前来参观膜拜。 *天梯山风景区充分利用水上优势开展水上赛艇、垂钓、攀山等项目。 *邀请佛教高僧来天梯山讲经说法。 2、工农业科技示范区。细分为工业观光区、花卉种植区、智能农业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和设施农业展示区等5个小区,即以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清源高新科技园为主,以张清堡古槐和延寿寺为连接点,突出该园区农业高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食品生产和生物、节水、信息等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的特色。 项目策划: *组织开展以参观工业生产为主的工业旅游活动。 *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3、莫高旅游度假区。细分为葡萄长廊观光区、绿色食品开发区、葡萄鲜果品尝区和葡萄酒城参观区4个小区,主要以莫高酒生产基地为重点,以纯净的大自然、新鲜丰富的绿色食品为基调,以摘葡萄鲜果、品葡萄美酒等为形式,在现有基础上精心规划建设,形成全季节全天候休闲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一体化的葡萄庄园特色。 项目策划: *组织开展以参观面粉加工生产为主的旅游活动。 *以观沙漠风光、寻长城遗址为主线,举办观葡萄长廊、摘葡萄鲜果、饮葡萄美酒为内容的旅游活动。 *以家庭为单位,举办自驾车沙漠探险旅游活动。 4、沙漠绿洲游览区。细分为公园区、葡萄长廊观光区和治沙成果展示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漠公园、兰墩滩原种场为核心,以大漠风情、沙漠绿洲和治沙成果展示为特色,突出综合性、娱乐性和全景式旅游特色。 项目策划: *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 *举办果园观赏风景、自采鲜果为内容的旅游活动。 5、珍稀动植物观赏区。细分为野生动物观赏区、珍稀花卉种植区和古遗址观光区3个小区,主要以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为核心,以高沟堡古城遗址为联系点,以名新奇特花卉采购、濒危野生动物观赏为主,融南北方珍稀花卉、盆景、各类沙生植物为一体,突出种类齐全、小巧精致和生态科普特色。 项目策划: *加大驼鸟等动物的饲养数量,推出骑驼鸟游沙漠旅游活动;饲养并放养部分不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举办沙漠狩猎活动。 *举办花卉名品、盆景展销活动。 6、沙漠腹地探险区。细分为长城遗址观光区、沙漠探险区和沙漠绿洲游览区3个小区,主要以长城遗址、沙漠景致、邓马营湖娱乐项目为重点,以原始沙漠及狩猎、滑沙为主要内容,以刺激性、猎奇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色。 项目策划: *举办沙漠驼队探险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少量饮用水和通讯器具,在沙漠体验历险的感受。 *举办沙漠越野车比赛;举办坐飞机观沙漠和低空跳伞活动。 *组织“沿丝路古道,访西域风情”旅游探险活动。 *组织沙漠狩猎及野炊活动。 7、沙漠生态旅游区。细分为沙生植物种植区、沙生动物养殖区和美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沙生动植物养殖、观赏和美食为主,充分利用沙漠沙生动植物的分布和习性,依托现有管理技术,建设一个大量繁育既可供观赏又能食用的沙生动植物观光游览区如黄羊、骆驼、野兔、沙鸡,沙米、沙葱、沙盖、黄毛菜籽、锁阳、沙枣、瓜果等。 8、农耕民俗饮食区。细分为清源镇饮食区、高坝镇饮食区和长城乡饮食区3个小区主要以清源镇、长城乡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主,以清源镇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基础,以沙区羊肉为品牌,以民俗风情为主线,突出乡情、乡味、乡土、绿色、传统农家食品特色。 项目策划: *举办游客自采蔬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游客就地学习农村生活,品尝农家风味。 七、旅游线路设计 根据各功能区划分,编制一日游线路2条,二日游线路1条。 一日游线路: 1、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黄羊农场(午餐)──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长城遗址──苹果园(晚餐)。 2、市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张清堡古槐──延寿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沙漠生态观光园──沙漠腹地探险区──邓马营湖──长城遗址──农耕饮食品尝区(晚餐)。 二日游线路: 市区──荣华企业集团──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白塔寺遗址──天梯山石窟(午餐)──长城遗址──黄羊绿色食品城──莫高酒城──十八里葡萄长廊──葡萄园──苹果园──黄羊农场(晚餐住宿)──沙漠腹地──高沟堡古城遗址──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产业实验基地──邓马营湖──沙漠生态观光园(午餐)──兰墩滩原种场──清源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漠公园──延寿寺──张清堡古槐──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市区(晚餐)。 八、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凉古公路全线长约59公里,前5公里改建已在2002年竣工,后续54公里按改建标准立项,并力争于2003年完成征地和路基建设,2004年完成油路罩面工作;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普通油路;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普通级县级道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道路15.2公里路面改造;黄哈路黄羊岔路口至天梯山石窟道路21.5公里路面改造。 2、水利建设。在观光旅游区内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全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大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水利保障。 3、通讯、电力。电信部门编制统一规划,建立通讯基站,扩大电话覆盖面和入户率;电力部门提出配电方案,对现有电网适度改造,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需要。 4、其他设施配套。治安管理机构,金融网点,主要景点给排水等设施,按照需要合理布局建设。 九、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各类道路全部实施通道绿化,种植较高档的绿化树种,沙漠区植防沙固沙类灌木,全面改善沿路环境;大型沙丘在保持原貌的同时,在移动沙丘区域实施网格状固沙工程;农业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全面推广以微灌、滴灌、喷灌为主要形式的节水工程,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我区的实施,加快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和沙区治理的速度。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托现有的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这个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城东荒漠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在“东沙窝沙生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东沙窝荒漠濒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把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建成一个生物走廊带。 (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建设较大面积的城市周边生态保护区域。在区域内的各乡镇实施生态小康村镇建设计划,通过村庄乡镇森林化、山川农田林网化、沟渠水系林带化、荒山荒地林草化等方式,实现“千村万户一片绿”的生态小康村建设目标。 十、实施步骤 该旅游区建设期十年(2001—2010年),分二个阶段进行。 1、近期(2001—2005年)为建设开发阶段。形成旅游区基本框架,旅游接待设施初具规模。重点做好白塔寺景区、天梯山风景区、沙漠腹地、沙漠生态观光旅游区、沙漠绿洲游览区及珍奇动植物观赏区等的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农耕饮食区的配套基础设施,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智能化农业基本建立并产生较好的效益;完成通往景区和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色通道的建设;在重要的交通要道、路口及景区设置中英文对照交通路标、公共标识和导游示意图;进行前期宣传推介等。 2、中期(2006—2010年)为成熟完善阶段。旅游基础设施更趋完备,内容更加丰富,充分具备观光旅游的条件。 白塔寺成为佛教圣地;生态农业成为旅游者的首选之地,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治沙防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向沙漠要效益已成为现实;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野生动物基地;沙漠探险项目趋于成熟,行业秩序规范;公路沿线已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沙生动植物养殖和美食成为旅游风景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旅游项目不断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已经合二为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十一、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针对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资源状况及确定的开发项目,地点、规模等因素,按照造价标准和项目论证,近期重点景区建设项目投资额估算为36266万元,其中:景区建设投资25550万元,道路建设投资10716万元。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该观光旅游区综合各旅游游览项目、农业科技示范、沙漠风光及探险等体验旅游为一体,具有较高的休闲、娱乐、考察、游览的价值,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游客的回头率较高,开发前景乐观,必将有很好的效益回报。 2、社会效益 (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既巩固了西北沙区治沙成果,又找到了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民俗风情为综合开发的突破口,充分利用了沙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创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以旅游开发来保护环境的路子,对西北沙区沙漠生态工程建设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2)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既丰富了生态农业和沙漠旅游的各项接待设施和功能,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生态环境评估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游览、观光、美食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区,树立一个全新的沙漠绿洲形象,增强沙区水资源涵养功能,保护沙漠生态和植被,使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明显改善,为农业及周边乡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近期(2001—2005)重点景区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表一 近期(2001—2005)重点道路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表二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相关文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议书08-23
玻璃观光台作文11-22
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大障碍08-08
发展生态农业的几大障碍08-08
土地利用需总体规划08-05
海南观光导游词通用01-13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08-08
生态农业自查报告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