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垂钓客”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其他的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你却将大鱼丢回河里呢?”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思维角度
一、从赞颂钓客的角度。
立意1:知足常乐或戒贪。
这个材料中钓客的确与众不同。“只耍比尺大的鱼”,“因为我家的锅子只有尺这么大,太大的鱼装不下”是材料的关键句。钓客的轻松回答体现出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有这样一句名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学会知足,则会常乐。不贪求,不奢望。从一定意义上说,鱼就是“欲”,欲望太大是承载不了的,克制欲望,知足自省,适可而止。读完这个故事,让人想起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柳宗元的寓言《蝜蝂传》,这个名叫虫蝜蝂的小虫子,总是很不知足而且自不量力地背负重物,即使有人把重物移开,它也会重新背起,最后精疲力竭而死。另~个是《文艺类聚》中的故事:“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用语言来表达)者,偏袒(露出一只手)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如蝜蜥-样,贪得无厌最终被利欲压得粉身碎骨,如齐女一样贪心想占尽天下的好处,而如钓客一样懂得戒贪、克欲、知足的智者又有几人?小故事后边隐含着大道理,这是看淡世事的笃定从容,是彻悟人生后的成熟睿智。只有卸掉欲望的心灵才能轻松,只有懂得知足常乐的人才能快乐。“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修炼。立意2: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钓客不求大鱼,只求适合自己锅的鱼,能根据自己所需取舍。据此立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也是符合题意的。但是,这个立意之下的文章却不太好写,如果行文中不想走题,应该紧扣“节制欲望”来写,不求过多的权位、财富,只求适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此立意还是从属于第一个立意“戒贪、知足”。
如果行文中列举“刘翔原来练习跳高与短跑,最后知道适合自己的是跨栏;菲尔普斯最后知道适合游泳……”,则属于举例走题,偷换了“适合”的内容,变为了发挥特长。
二、从批评钓客的角度:墨守成规不足取,应学会变通。
因为材料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也可以批评钓客的做法。其他的钓客批评的并非没有道理,“为什么你却将大鱼丢回河里呢?”何必拘泥于一口锅呢?锅是死的,而“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为什么不动动脑筋想想别的办法呢?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大师用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央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其实,大师的智慧就在于他头脑灵活,凡事没有必要钻牛角尖,结合实际,灵活变通,方能收获七彩人生。能结合实际,灵活变通的成为智者,一味固守不知变通的沦为愚人。同样精通兵法,诸葛亮草船借箭,妙施空城;赵括一味纸上谈兵,固守兵书,拥兵四十万葬身乱箭之下。再看那个钓客,如果把大鱼剁开不是就能放到锅子里做美味吗?如果因为锅小,又为何不能换一口大锅呢?为什么不能冲破思维定势,学会变通,换一种方式呢?这种扔掉大鱼的做法与“削足适履”又何其相似?实为愚蠢的举措。
此外,立意为执着于一个目标、挑战机遇放飞成功、张扬个性、找准位置(虎啸深山,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鱼翔浅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等,这些都属于离题万里。
佳作示范
当荻花飞白了长江的额头;当瓦尔登湖畔梭罗和他的小木屋与我们渐行渐远;当心灵被日益膨胀的欲望塞满,光阴之蝶逡巡秋风掠过的心,它早已无了香气。
智者执尺悬钓,扔掉的是大鱼,背回家的是一篓子快乐;愚者屏息垂钓,收获了一颗紧张躁动的心和几尾吃不完的鱼。孰得孰失?
鱼者,欲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壁无欲而人有欲,但对待欲望的态度则决定了我们人生层次的高低
追逐的脚步厚本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无限制、永不停息地追赶则是毁灭人生的毒药。曾记否,那鹿台上熊熊燃烧的烈火,商纣的穷奢极欲使其山河破碎;曾记否,那审判台上微微颤栗的眼神,官员的贪欲使其身陷囹圄;曾记否,那雪地中瑟瑟发抖的身躯,凤姐的利欲熏心使其昏惨惨似灯将尽,好不凄凉惨淡。
世上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但贪心却使我们不停地伸出手去强取豪夺。然而“贪”来的东西却永远填不满我们的欲壑。于是生命就消耗在了无休止的奔波中,而无限膨胀的欲望也挤走了我们心中的幸福感。正如罗马政治学家、哲学家塞尼加所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有多少人已然位极人臣却偏要登上至尊。成,则惶惶不可终日;败,则身败名裂。苦苦追求,到头来空空如也。倒不如放手归去,心有尺,戒贪欲,享得自在逍遥。
做人,切记不要太贪婪,要学会知足。知足是以退为进,知足是幸福的“鱼竿”。.古人有“三立”,这其中亦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大丈夫志在四方,或跃马扬鞭,或文治天下。但位极人臣足矣,岂不见王维半仕半隐,官至右丞,又兼得诗画双绝,可谓洒脱快乐。能够立业固好,但立身也不错。君不见魂晋竹林之中,刘伶醉酒,阮籍佯狂;君不见唐风宋雨之中,李太白戏弄权贵,柳三变奉旨填词。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克欲、戒贪、知足当我们怀着感恩、珍惜的心情去看身边的一切时,目光就变得温柔了,生命也充满了暖意。
知足常乐,阳光中,幸福的花香氧氲。
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深刻、非常有才气的文章。开头三个“当……”的句式排比切入就不同凡响,语言雅致、灵动。第二段紧扣材料提出问题。主体部分更加精彩,第三段和第五段的分析说理深刻透彻,时有警语出现,如“壁无欲而人有欲,但对待欲望的态度则决定了我们人生层次的高低”“知足是以退为进,知足是幸福的‘鱼竿”’等。举例时善用排比铺陈,“曾记否……”“君不见……”多种形式灵活运用,事例典型,高度凝练。结构上思路清晰,且首尾呼应,从“了无香气”到“花香氤氲”,非常谨严。
唐山一中高三(9)班/郝思嘉
笼子里的飞鸟,永远都不知道,张开双翅,它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驯兽场里的雄狮,永远都不知道,它曾是那样威武地被称作百兽之王。那个以锅子为尺度钓鱼的人,永远都不知道大鱼的美味
框、框、框,框住了希望,框住了雄心,框住了思维,面对条条框框、那些所谓的尺度,思想被禁锢了,插不上翅膀;眼光被放短了,看不到远方;创意被封印了,暗淡了很多色彩。
流传已久的两个故事对比起来格外鲜明。郑人买履,贻笑大方。那固执地以鞋样为度量而忘记亲自试鞋的郑国人,终于一无所获,上演了圈死在条框中的悲哀,人们说他蠢,笑他愚司马光砸缸,有口皆碑年幼的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碎水缸的那一刻,同时砸碎了人们头脑中“爬上缸救人”的这条框,砸了缸,救了人,人们说他巧,夸他敏二
一个是固守陈规,一个是打破常理;一个是墨守成规,一个是大胆创新,逆条框而行,结果大相径庭。其实世上本无“框”,是人的心中有“框”,不能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不知变通,不能灵活应对世事。这些条条框框禁锢人的思想,扼杀人的创造性,钳制了开拓与进取。
正是因为不知变通,所以我们赞美衔石子喝水的乌鸦“踏实肯干”,批评用吸管喝水的乌鸦“偷奸耍滑”;我们赞美愚公移山的坚持不懈,却不去考虑搬家出山的睿智;我们赞美铁杵磨针的毅力,却从不去想买针绣花的高效:何必让“小锅”框住自己?赶快行动起来,或换大锅,或剁咸鱼段,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与其因为那些规矩、模式而被束缚,倒不如踏破直栏横槛,勇敢去尝试。青少年的我们,应该让思维飞翔在辽阔的天际,让双手伸出屏障去触摸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不要因为拘束于一条一框而不敢大步向前,不要因为思想的僵化而丢掉人生的“大鱼”。
打破条框,是在找不到出口急促不安时点亮一束光芒:打破条框,是在平庸无奇无法突破时打开一个宝盒:打破条框,是在百思不得其解时获得一线灵感勿让自己束缚于条框,灵活变通,让生命轻舞飞扬!
点评:
这篇文章能独辟蹊径,从批评钓客的角度立意,紧扣材料,揭示思维僵化的弊端。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开头以物类比切入,点明“框”的危害性,紧接着正反对比,突出观点,然后就传统的乌鸦喝水、铁杵磨针的故事逆向反弹,翻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最后联系青少年实际,呼唤灵活变通,突破思维禁锢。整体思路环环相扣,有理有据,评析到位。语言运用娴熟,能够将枯燥的道理说得形象化,且非常深刻、透辟,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如何理解“垂钓客”】相关文章:
垂 直08-16
浅谈如何把握与理解教材08-23
如何理解“收入-费用=利润”08-07
垂 线(教案)08-16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08-17
如何理解与适用《劳动法》之我见08-05
如何理解与适用《劳动法》之我见08-05
星垂平野阔02-28
如何解答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