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拯救美国大兵
历史故事:拯救美国大兵作者/王文心
一
1942年夏,缅甸北部野人山上空,“飞虎队”员雷纳德上尉驾着他的战机,与战友们护卫着完成了空投任务的运输机群,正朝东飞去,不想就在他们返航时,被几架日机发现并向他们发起了攻击。
一场小小的空战在缅北上空打响。
进攻的日本战机本来是冲着运输机去的,却不料斜刺里杀来一架战斗机,只好调转机头迎将上去。雷纳德见状,一拉操纵杆爬高,让那小子从自己机身下扑空过去,随后一个“鹞子翻身”,在上面画了个漂亮的圆弧,一下子咬着这架日机的尾巴,正准备干它时,他侧眼一看,发现自己的战友被另一架日机咬住脱不了身.便猛然转个弯去救战友。
“飞虎队”战机和日机在缅北野人山大森林上空翻来覆去,就像孙悟空翻筋斗,你画个圆圈,我拉个圆弧。若不是他们射出的一串串机枪子弹,显示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空战,还真像是在表演空中杂技呢。
双方在蓝天上纠缠了一阵,雷纳德瞅准一个机会,一梭机枪子弹狠狠射出,正中一架日机油箱。随着一团火球闪过,又一声巨响,那架日机被炸成两截,残骸像树叶子样转着圈圈栽下去报销了。
“OK!”雷纳德高兴地大叫一声,他太兴奋了。这是他来到中国后打下的第三架日机,此前他曾经击落过两架敌机,一架是在昆明上空,那架日机被他打得一头掉进了滇池;另一架是在怒江上空,那架日本飞机被他打掉尾巴,冒着滚滚浓烟,撞在山的半腰。此刻被他击落的第三架日机却是葬身在野人山的莽莽林海里。真是活该!谁让他们从那弹丸之地的岛屿跑到中国来行凶作恶呢?
雷纳德被胜利的快感陶醉,然而,他没注意一架敌机正悄悄地向他偷袭过来……
雷纳德先是感到飞机的尾巴有点不对劲,好像是抖了一下,又变轻了,他立刻意识到是被子弹打中了。随后,飞机竟像不听使唤一样,头老往下坠,任他怎么拉操纵杆,飞机竟一点也抬不起头来,一直往下俯冲,完全失控了。他暗暗叫一声:“上帝啊!”正准备跳伞,但失控的飞机如一片树叶一样,往密密的森林里飘坠。接着,猛地一震,雷纳德便失去了知觉……
二
滇西的大马锅头陈大雷,几个月前带着自己的马帮,随中国远征军到了缅甸,给远赴异国抗击日寇的部队运送军用物资。殊不知进入缅北的中国远征军受挫,溃败进入野人山,陈大雷也只得盲目地跟着逃进野人山,打算穿过野人山回国。途中经过蝙蝠洞时,他们救出了被土匪逮住的远征军梁排长等人,一起结伴往祖国方向前进。
这天,他们亲眼目睹了一场激烈的空战,正是雷纳德他们在空中大战日机的精彩一幕。只见机头上画着鲨鱼头,翅膀上有国军徽记的“飞虎队”战机与日机你上我下,追来杀去在湛蓝的天空中盘旋。先是看到一架机翼上有太阳徽记的日机炸成两截后拖着浓烟倒栽葱砸下来,接着是那架画着鲨鱼头的飞机被打掉了尾巴,坠落在他们前面不远的森林中。
这一刹那间发生的事,给这片寂静的森林带来了一阵骚乱。树丛中的大鸟小鸟就像大海里溅起的水花一样,惊慌失措地四处飞逃。
梁排长看着这架“飞虎队”战机击落了一架日机,高兴得大叫一声:“好!打得多漂亮,就是要这样狠揍东洋鬼子才解恨!”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却马上又看到这架“飞虎队”战机被日机偷袭而坠地,一拍大腿,心疼地说:“哎呀!真是可惜!”
马帮一个伙计指着远处说:“哎呀,大家快看,砸下一只‘大鸟’,这老林里就飞起千千万万只小鸟呀!太好看啦。”
陈大雷闻言,不高兴地斥责道:“你这个人呀,盟军的飞机都掉下一架了,还有心肠看风景。我的妈!这架飞机这样子掉下来,人怕是活不成了。梁排长,你说,开飞机的人还会不会活着?”
梁排长苦笑一声,摇摇头,“这可还真是说不准,飞机从这么高的天上摔下来,我看是凶多吉少,摔不死怕也是摔得不成样子了。”
陈大雷说:“不管咋个说,我们快过去看看。他若命大还活着,我们救他一下。如果不幸摔死了,我们也把他好好安葬一下,你说呢?”
梁排长点点头,招呼一帮兄弟,顺着密林,往雷纳德坠落的地方走去。
陈大雷他们十分艰难地下到沟底。一条小溪流潺潺欢叫着从上面流下来,在岩石上溅起雪白的浪花。岩石下面有个小水潭,游着一些小鱼小虾。陈大雷他们在这小溪边洗了洗脸,再喝几口甘甜而清凉的泉水,准备从对面山坡爬上去。
突然,一个叫二犟子的伙计扯扯陈大雷的衣袖,朝山上噜了噜嘴。陈大雷抬头一看,惊得嘴巴大张开合不拢。原来,’在靠近那架飞机的旁边,露出了几个日本兵的身影。梁排长顺着他们的视线,也看到了上面的新情况。
想不到日本人也在搜索这架飞机,而且抢在了他们前面。
从沟底往上看,日本兵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团团围在那架坠机周围,在那里“哇啦哇啦”叫嚷着。
陈大雷凑近梁排长,悄悄说:“梁排长,你看咋个整?”
梁排长“嘘”一声说:“不要出声,先观察一阵再说。”
只见那几个日本鬼子在树下嘀咕了一阵。有两个小鬼子爬上树去,到了那架飞机面前钻进去瞧了半天,又钻出来,对树下的人摇了摇头,然后就爬下树来。日本鬼子站在树下叽里咕噜了半天,就离开那棵大树,向森林深处走去。 (范文网 www.fwsir.com) 等他们走远了,陈大雷他们便悄悄靠近那棵大树。二犟子自告奋勇,爬上大树,钻进那架悬在树顶上的飞机。隔了一会儿,伸出头来对树下的人说:“大锅头,飞机里面没有人,空空的。”
人到哪里去了呢?飞行员离开了飞机,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说明,他没有死,而是自己爬出了座舱,下了树,消失在森林里了。
三
雷纳德真的没有死。他的座机尾巴被打掉一边,失去控制,便从高空坠落。不幸中万幸的是,他的座机并没有垂直地砸下去,而是斜斜地冲向地面,到了原始老林的上空,便擦着密密森林的树冠,像滑草一样在树冠上滑行。巨大的冲力把树枝撞得七歪八倒,树枝折断的巨响“劈里啪啦”打破了森林的寂静,同时也给高速下坠的飞机起到减速的作用。最后,飞机卡在了一棵大树的枝丫上,这才停住不动了,高高地挂在那里。
飞机停稳后,雷纳德受到激烈的振动,顿时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少时间,雷纳德才醒过来。他试着动了动身子,全身竟像是散了架似的不听使唤。费了好大劲,腿脚四肢才总算勉强能动一动,却同时引起浑身一阵阵剧痛,显然是受了重伤。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爬出飞机,否则,在这里只有等死。
不知费了多大的力气,强忍着左脚那儿传来的一阵阵钻心的疼痛,雷纳德终于爬出了飞机,顺着树干滑到地面。这时,他已累得疲惫不堪,无力地靠在树根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望着眼前这阴森可怖的大森林,他茫然地感到一种孤立无援的无奈。
然而,只要他动一动,左脚就疼得要命。他估计那里可能是骨折了。他四处望望,在身边发现一根有手臂那么粗的树棍,于是捡起来当做一根拐杖。他咬着牙,忍着剧痛,终于站了起来,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犹如万箭穿心一般,全身就像虚脱了似的。他想起口袋里有一瓶“万仙丹”,这是一位中国翻译送给他的,说是云南产的一种治外伤的特效神药。他取出来,干咽了下去,忍着钻心的剧痛,拄着树枝,艰难地一步一挨向林中走去……
日本鬼子是在一个山泉冲出的小水坑边发现他的。
雷纳德在离开飞机坠落地后,拄着树棍,一跛一跛地向东走了大约两里的距离,来到这个小水坑边。这个小水坑虽然不大,但在密林中却保持着清澈透明的身影。他刚才干咽了一颗药,此时正想喝一口水,润润喉嗓,于是俯下身去,捧了几口泉水痛快地喝了个够。
雷纳德是个乐观而活泼的小伙子,听着鸟叫,他陶醉了。这个长着一头浓密金发的小伙子,一双深凹的蓝眼睛,显得十分机灵而顽皮。他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父亲是个农场主。雷纳德在美国招募飞行员时,毅然报名参加了支持中国抗战的耐空队,来到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昆明。雷纳德从战友们和中国同事们的嘴里,还听到许多日本鬼子骇人听闻的残暴罪行。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多打下几架日寇战机,为中国的老百姓报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在鸟声中陶醉的雷纳德突然听到一阵踩动树叶的轻微的声音。他睁眼一看,顿时傻眼了。几个日本鬼子已经把他团团围住,用黑黝黝的枪口对准了他。
四
日本兵是顺着滴在地下的血迹找到雷纳德的。陈大雷他们几个也是顺着血迹追过来的,但是雷纳德已经被小日本带走了。
一队日本鬼子押着美国飞行员走在前面,一队中国远征军和随军的马帮伙计跟在后面。两队人马相距不过几百米。然而,在密密匝匝的原始森林中,彼此都还没发觉。森林太密了,足可以掩盖一切。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相遇了。或者准确地说,是陈大雷他们发现了日本鬼子。当他们翻过一个小山包,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几棵高高的望天树。在这些树下,日本鬼子聚在一堆休息着,一旁就躺着疲惫不堪的美国飞行员雷纳德。陈大雷他们在高处,隐蔽在密林中,所以日本人没有发现他们。他们倒是把小日本鬼子看得一清二楚。
只见几个日本鬼子头对头围在一起指指点点,一会儿指指地上的一张像是地图一样的东西,一会儿指指森林。隐隐约约传过来一阵叽里呱啦声,仿佛正在激烈地争吵着。
陈大雷、梁排长他们远远地看了半天,也不知这伙日本鬼子在干什么。又看了一阵,陈大雷恍然说:“噢,我晓得了,他们一定是迷路了。”
梁排长思索了一下,点点头道:“唔,有点像,这些杂种准是摸不着回去的路了。”
陈大雷说:“如果现在我们趁他们不防备,冲下去干掉他们,救出那个美国人怎么样?”
梁排长思索了一会儿,说:“你看,我们与他们之间有一片开阔地,不容易隐蔽。此外,我们人数上不占优势,这样子进攻是会吃亏的。”
陈大雷有点不服,说:“他们此时没有发现我们,我们就是要乘他们不备,来个突然袭击,打他个晕头转向,这肯定是会成功的。救这个美国人此时是最好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了这个良机”
梁排长摇了摇头,说:“陈大锅头,救这个美国飞行员是完全应该的,不仅应该,而且我们一定要把他救出来。人家来帮我们抗日,被日本鬼子逮着了,当然要想办法救他。但是,我们的办法要可行,要有效;硬拼是不成的。再说,枪一响,万一附近还有更多的鬼子,岂不是给他们报信了吗?况且,这个美国兵还跟他们在一起,子弹不长眼,万一误伤了他,岂不更糟!”
陈大雷听听他说的也有道理,可仍是不太服气地说:“那你说,我们咋个去救他?”
二犟子在一边说:“哎,如果他们是迷路了,那么有人去给他们引路,牵着他们的牛鼻子引到我们好打的地方,不就行了吗?”
梁排长说:“哎,这也是个办法。不过,去的人最好是先把美国人带开,我们再伏击鬼子兵。可是,哪个去引他们呢?”
这时,古伊娜开口说道:“我去。”古伊娜是个华裔缅北山民,她的阿公前几天刚被土匪害死,便跟着陈大雷他们。
陈大雷望一眼古伊娜,摇摇头说:“你?不行!这太危险了。”
古伊娜信心十足地说:“陈大哥,你放心,没有事。我就是这一带的人,会说缅语,又是个女人,他们不会疑心的。而且,我还会几句简单的英语,可以跟美国人说两句。”
陈大雷诧异地问:“你还会说英语?”古伊娜点点头,说是跟教堂的神父学的。
梁排长沉吟了一会儿说:“我觉得古伊娜去引他们,倒是个不坏的主意。”
古伊娜高兴了,她说:“陈大哥,你看,梁排长都同意我去啦。”梁排长想了想,又慎重地交代说:“古伊娜,你最好还是要设法先把美国人带了离开他们,与我们会合,然后我们再找机会动手。”
陈大雷也说:“你离开鬼子,就学鸟叫,我们就知道你在哪里了。”
五
日本鬼子还真就是迷路了。缅北这一片原始老林有参天大树比肩而立,有爬地的小草滋生蔓长,但对于从外面进入的人,却就是一个绕不出去恐怖的迷宫。那些不知生长了千百年、生生灭灭的植物,让你进来的时候容易,可要摸出去,七绕八绕,还真就是绕不出去。陈大雷若不是常走这一带的马锅头,也是同样要迷路的。
押着雷纳德的日本鬼子在绿色迷宫里像无头苍蝇一样兜圈子,这可叫雷纳德吃够了苦头。他的脚越来越疼,越来越肿。毫无人性的日本兵反而不住地用枪托揍他,不住地用“猪猡”、“杂种”这些恶言恶语咒骂他,催他快走。突然,放哨的日本兵发现林子深处有人影一闪,急忙追过去,从前后将那人堵住。被他们堵住的就是古伊娜,她露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
两个鬼子把她带到大树下,一个会缅语的鬼子问她:“你的,什么的干活?”古伊娜显得十分恐惧害怕,胆怯地用手指指身后的小背箩说:“我、我,上山采药。”鬼子看了一眼,那里面装着一些山茅野草,有点相信她了。
盘问她的鬼子和另一个像是头儿的鬼子耳语了几句,转身对她皮笑肉不笑地说:“你的,带我们走出去,皇军大大地有赏。”他装出来的笑容却掩盖不了本来的凶相。
古伊娜显得有些不情愿,站着不动。鬼子见她不动,便不耐烦了,用枪逼着古伊娜,说:“你的,不听话的,就死啦死啦地!”古伊娜叹口气,只得带他们走。
在路上,古伊娜偷眼瞅瞅那个美国人,只见他拄着一根树棍,神情沮丧。古伊娜暗想着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个美国人晓得自己是来救他的。突然,她想起梁排长帽徽上那个中国远征军的标记。于是,在中途休息时,她悄悄接近雷纳德,在地上画了帽徽上那个图形。
雷纳德一看,这不是中国军队帽徽的图形吗?他疑惑地望望古伊娜,古伊娜微笑着,雷纳德明白了,这附近有中国的远征军,正在设法救他。雷纳德兴奋起来。感到了一种生的希望。
突然,在他们的左侧,响起一声清脆的枪声,鬼子立刻转身,警惕地望着老林深处。一会儿,老林又复归平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鬼子便派出四五个人前去搜索。他们刚走,右侧又“叭叭”响了两枪,剩下的鬼子赶紧转身向右,又派出几个鬼子前去搜索。这一来,鬼子们晕头转向,乱作一团。就在这混乱的时候,古伊娜用英语对雷纳德说了句:“快跟我走!”
雷纳德料不到这个小姑娘还会说英语,他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跟着她向密林深处逃跑,不料脚步声惊动了鬼子,他们喊叫着追了过来。
古伊娜边跑边学一种鸟的叫声,立刻,她听到了陈大雷他们的循声接应。然而,雷纳德走不快,更无法跑,眼看日本兵就要追上来了。古伊娜四处一看,发现了一个好去处。不远的树丛里有一个很大的树洞,而且,吊在大树的半空中是一个硕大的野蜂巢。她拖着雷纳德钻进树洞,又拿起一根粗树枝狠狠地朝蜂巢打去……
就在这时,追他们的鬼子兵也冲到树洞口,还没等他们弯腰钻进树洞,迎头就撞上了成千上万只愤怒的野蜂,它们向日本兵发起了攻击。
鬼子兵顾不得追赶的目标了,被野蜂蜇得惨叫着抱头鼠窜。有好几个慌不择路的鬼子正好撞上赶来接应古伊娜的陈大雷等人,他们中有的被刺刀捅死,有的被远征军士兵用石头砸开了脑袋……
陈大雷杀得性起,正想乘胜追击,却被梁排长制止了。梁排长说:“日本兵还很多,我们不能和他们硬拼,找机会再收拾他们吧!”
古伊娜与雷纳德虽然也被野蜂蜇得脸肿头大,但与陈大雷他们会合了,别提有多高兴了。雷纳德与这些衣衫不整的中国人紧紧地拥抱着,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救出了美国兵,还杀了几个日本鬼子,陈大雷带着弟兄们又撤到了密林深处,朝祖国的方向艰难前行……
【历史故事:拯救美国大兵】相关文章:
拯救大兵瑞恩英文影评08-23
历史教案-美国的建立08-17
大兵经典语录07-26
历史教案-美国的独立战争08-17
大兵相声台词集萃08-24
奇志大兵相声台词08-22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08-24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11-04
寓历史故事于历史课堂的实践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