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校园没有民谣的时候
当校园没有民谣的时候每当听到那些简单舒缓,轻柔抒情的校园民谣在耳边响起时,心里总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悸动。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学生还有多少人知道叶佳修、罗大佑,又有多少人会哼唱《乡间小路》和《闪亮的日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晓松,老狼等人合力掀起一阵清新旋风,让内地歌坛终于有了自己的声音。沈庆、丁薇、叶蓓们的风起云涌,更是将内地的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甚至给人一种繁荣的幻觉。至于夕阳西下的时候,大中专院校的操场旁、树林里,轻拨吉他、浅吟低唱、摇头晃脑、自我陶醉的情景不知让多少学子沉醉和向往。
校园民谣,一种青春岁月的流行沉淀、校园生活的音乐总结、青春悸动的诗性缅怀。它用旋律的方式刻录了一个时代、一种学校的文化氛围,一代莘莘学子的梦想与追求,和对易逝的青春岁月的怀念。当那些熟悉的、远离商业元素的校园民谣再度响起时,我们依然觉得那么经典耐听。
那种性情率真、绝不矫饰的曲风,往往带给人一种久违的激动,甚至能将一代人的记忆带回到那早巳逝去的校园生活和那无忧无虑的纯真年代。
有人笑谈:“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飞过来两只蝴蝶,跑来一只吃大米的老鼠;一群超级女生随蝴蝶纷纷起舞。”艳俗的词曲,造作的唱腔,交织成一种俗不可耐的味道。但就是这种味道正在大江南北的中学校园里随风飘散……
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笔者最近一直在思考今天的校园到底缺少什么。是先进的技术,还是丰富的资源,抑或时髦的理念?都不是!今天校园最缺的应该是一种深厚、纯粹的校园文化氛围。今天的社会文化肯定要比十多年前繁荣,今天的校园文化也肯定比十多年前凋敝。
看看今天的中学生课余都在热衷些什么吧!色彩斑斓、夸张的卡通影片或漫画连载,天马行空、故作惊悚的玄幻网络小说,戏说、胡说、改了又改、拍了又拍的肥皂剧,成了他们的最爱!女同学大多喜欢看一些时尚杂志,男同学则更偏爱篮球、足球之类的报刊,偶有从《读者》之类的“心灵鸡汤”中感悟人生智慧的就算有读书品味的了。中学生的阅读呈现出一种远离自身生活、回避社会现实的亚文化状态!
作为一名中学生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这种阅读状态感到十分忧心。翻翻现在的高中生的作文,张口闭口“古今名人”,闭口张口“感动中国”,抬头构思“哲思故事”,俯首写作“人生寓言”。当然,这其中不乏慷慨陈辞之作、文采斐然之篇,可无论怎么看都不像学生的作文,怎么看都像在替他人立言。中学生的作文里,居然看不见校园的印痕,没有汗水眼泪,没有甜蜜幸福,甚至没有少年的叛逆与张扬、青春的懵懂与苦涩……我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永远正确的废话,也不知道这种刻板反应何时开始在他们的脑海中顽固地盘踞,我更不知道这些习惯用别人的思维讲话的学生何时才能有所觉悟?
缺乏对校园生活的认知体验,缺乏对切身体验的梳理、提炼,是形成套话作文的重要原因。时下,许多中学生总是抱怨没有东西可写,对校园一切熟视无睹,对身边众生不屑一顾。在他们的话题作文里,根本不会出现青涩的“同桌的你”、伤感的“冬季校园”,更不会出现“一个文科生的下午”这么“寡淡”的标题,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浅显、直白的东西难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而许多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却从教辅资料中拾人牙慧充当金科玉律,空洞地告诫学生,作文要追求审题准确、立意高远、表达新颖、材料经典等等,而他们却单单忘了这仅仅是学生作文。
【当校园没有民谣的时候】相关文章:
没有睡意的时候作文10-31
关于民谣的作文08-24
民谣永流传——听《成都》有感08-24
没有就没有造句08-19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08-17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08-24
有时候...有时候的造句11-07
当的时候作文04-18
迷路的时候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