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于丹在北大被呛的作文素材 昆曲盛宴上的意外插曲
于丹在北大被呛的作文素材 昆曲盛宴上的意外插曲作者/ 福建程必荣
[焦点回放]
2012年11月17日晚,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里举办了一场大师云集的昆曲盛宴,成了媒体的焦点。然而人们聚焦的并不是昆曲艺术本身,而是一个跟演出关系不大的插曲:演出结束主办方邀请北师大教授于丹上台对大师表示感谢时,现场许多观众都高呼“下去、下去”,也有观众大喊“你没资格代表我们,不用你代表”。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 此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明星与传统文化、道德建设与文化涵养的大讨论。
[观点摘要]
海外华文媒体评论称:
“明星学者”于丹为国学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但明星效应是把双刃剑,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必须把握好尺度,过度包装与炒作不仅会亵渎高雅的艺术,也会损害学者的形象。
欧洲时报网评论称:
于丹在北大被呛,问题的实质是媒体和于丹本人过度消费了“明星学者”的光环。于丹当年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论语》一炮走红,同时带热了国学。然而,伴随她的走红,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此外,媒体的热捧以及她越来越商业化的出场,都让民众产生了逆反心理。
文章指出,多元化的社会不会要求只有一种论调,希望越来越多的明星学者在忙碌赶场之余能停下脚步,多听听内心的声音,听听其他的声音,不要透支了自己,也不要透支了公众的信任。
美国《侨报》刊出评论说:
作为观众,大喊“请下去”是不礼貌行为,缺少了对发言人最基本的尊重。在笔者看来,如果不能苟同发言人的观点,大可一走了之表示不屑,没必要用起哄的方式哄人下台。如此,不仅有失名校“兼容并包”的光荣传统,也给本可以享受美好艺术的夜晚留下了些许遗憾。
文章表示,面对这场昆曲国粹,观众、主办方和于丹都应反思,尊重艺术、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这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应当有的修养,也是这场事件留给所有人的警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
狂热地捧一个人和粗暴地哄一个人一样,都是非理性的发泄行为。
新农学派联合创始人马达飞认为:
所谓文化,贵在“兼容并包”。李泽厚曾说: “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昨日一幕只能说,文化复兴,文人素质,还需假以时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成新认为:
北大学子一般不会无端地对大师无理,如果大师真有出格的言行,遭受清纯学子的洗礼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太顺当且不知道天外有天时,正是需要旁人警醒的时候,应为北大学子的举动喝彩。
[多维解读]
本则材料可以从“于丹的角度” “观众的角度” “主办方的角度”入手,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进行多维解读:
一,于丹的角度:
1.于丹的学术水平与台上的昆曲名家不相称。
昆曲盛宴上,面对“呛声”,以大谈道德文化而闻名的于丹,无疑是尴尬的。于丹有没有资格谈昆曲,暂且不论,但于丹绝对不是谈昆曲的最佳人选。如果于丹真的在昆曲上有造诣,且事先被公众熟知,主办方请于丹总结,恐怕就不会遭遇如此“冷遇”了。 (范文网 www.fwsir.com) 如果主办方请的是一位对昆曲有研究的名人做总结,想必也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只能说,主办方请于丹谈曲昆不太合适,至少不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而于丹之所以到场,或许一方面是由于盛情难却,另一方面是以为自己谈昆曲没有问题。确切地说,于丹的出现让观众有一种失落感,进而出现了尴尬的场面。
2.以娱乐明星的包装兜售披着文化外衣的“心灵鸡汤”让人反感。
这些年来,从讲坛,到名利场,常常可见于丹忙碌的身影。她的讲座适合消费时代快餐文化的特点,符合快节奏生存状态下寻求灵魂安宁、寻找生活意义的人们的心灵需求。但是,任何一味心灵鸡汤,不可能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心理补剂。于丹以娱乐明星的包装,兜售披着文化外衣的“心灵鸡汤”,引发了众多人的反感,诚如有人所说:有些人要当青年人的“人生导师”,自己功成名就之后,偏偏不把当年的奋斗秘辛向后辈传授,倒是鼓捣出心灵鸡汤、人生哲学来误导后人,如不要在乎工资,要懂得成长;要慢生活、要简单生活、要倾听心灵的声音……
3.身份和角色扮演的错位,公众形象受到质疑。
这些年,于丹的角色五花八门,她代表着国学大师、代表着心灵鸡汤、代表着文化超女、代表着学术权威。每到一处,她总是抑扬顿挫、侃侃而论,知识的碎片在于丹的巧舌下,纵贯上下五千年,横穿中外政经史。于丹代表完学术代表政治,代表完文化代表反腐。这回,于丹代表昆曲艺术的表演者与欣赏者时,她的“代表权”不仅不配,而且错位。为了推销新书,于丹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论是上杂志封面,还是在知名网站点评高考作文并向考生送祝福,抑或是在多个城市开讲座,她总是千方百计地迎合着潜在的消费者。学者身份和角色扮演的错位,公众形象受到质疑,才是于丹备受争议的关键。
4.人要有自知之明。
如果在北大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或研讨,我想或许不至于出现于丹被观众集体“炮轰”的局面。于丹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试图进行一次不恰当的讲话,才是尴尬的根本。这提醒各类名人,不管你的成就有多高、名气有多大,也要正确认识自己。术业有专攻,术业也有盲区,不分场合地对任何主题都试图推销自己的观点,把价值判断范畴的东西强加于别人,只能自毁形象。商业也有追求,娱乐也有底线,否则,离尴尬上身就不远了。
5.做人还是低调些好。
于丹作为文化名人,凭媒体声誉,涉猎太多并不精通的领域,对自己的知识和名誉都过度透支。从表象来看,作为明星,这是娱乐时代的产物,谁也不会保持永远的热度,必然有退出舞台的时刻。从深层次分析,中国缺少真正的学术大师,而有人喜欢听别人吹捧自己是大师,好像自己就是那全知全能的权威了,什么场合都非己莫属,都应该由其出面总结、指导……做人要低调一点,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发表感言,不要动不动就口若悬河地乱侃一通,如此于丹大概也就不会遇到如此尴尬的局面。
二,观众的角度:
1.面对权威,敢于质疑。
昆曲艺术盛宴,艺术大师济济一堂,主办方让于丹代表观众向大师致谢。昆曲不是于丹的主要研究领域,但不妨碍她谈昆曲,可出乎意料的是却被观众“呛”下台。
于丹没有经过全体观众同意就代表全体观众显然不合情理,对于不愿意“被代表”的观众,于丹一直是宣讲道德观、精神理念的代表,当大家被这样的理念灌输到忍无可忍之时,终于在百年大讲堂上爆发了。笔者认为,观众们的举动算不上过分,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被代表”,对此发出质疑,应该得到理解。当“被代表”变成了司空见惯,这样的反抗之声更应该得到声援和支持。
不论你是谁,你只能代表你自己,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是错误的。尊重别人的观念,也是尊重自己。
2.多一些宽容,少一点责备,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
观众不再迷信所谓的经典和学术权威,更不再迷恋被媒体包装得有些浮躁的学术明星,他们更希望看到纯正的昆曲艺术和原版的古典文献,他们需要有自己的解读和理解。但是在文化领域,无论大师还是平民,都应该对彼此多些宽容和敬畏。文化领地,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唯尊重别人自由,方自得自由。
三。主办方的角度:
1.打“名人效应”的招牌要分场合。
主办方邀请名人于丹做总结,其目的只不过是想通过“名人效应”提高商业演出的知名度,扩大商业演出的影响力。但戏迷是来听大师的昆曲的,他们只对昆曲感兴趣,无法忍受戏外的“杂音”,不管于丹的昆曲艺术素养有多高,也没有那晚昆曲雅集水准高吧。因此,主办方请名人出场有风险,要特别谨慎。
2.盲目追捧名人亦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现在主办各种活动的人,时常陷入一种误区,就是以为名人万能,而不管其与活动本身有没有内在联系。相信如果这次他们请的不是于丹,而是一位在昆曲研究方向颇有建树的专家,哪怕不那么知名,也断不会出现这样的不愉快。于丹是无辜的,她其实早已被主办方不经意地放在了炮口之上。这件事提醒主办活动的人:盲目追捧名人亦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要小心,不要取巧。
[时文选粹]
评于丹“被哄下台”:当昆曲国粹遭遇世俗的谦恭
乔子鲲
一台几个小时的昆曲国粹,一队国宝级艺术家,昆曲迷们被深深感动。当文化名人于丹上台要代表观众向老艺术家鞠躬时,观众们喊出“我们不需要被你代表”,把她哄下台去。
不能说北大学生素质低,尽管有解释说观众“大概一半是北大的,一半是校外的昆曲迷”,但不妨看成是学子对艺术的真诚。因为热爱,因为崇敬,所以容不得任何其他形式的对艺术的僭越。有观众称“在一排镇国之宝面前,任何心灵鸡汤式的东西都是亵渎”,更何况这所高等学府早就有把不合格学者嘘下台去的传统,那些没有“金刚钻”的专家根本不敢揽在北大登台讲演这个“瓷器活”。
也不能说被称为“文化超女”的于丹是在借机附庸风雅捞名声,她的行为同样应该被看成是文化学者对艺术的真诚。于丹在微博中回应称,她只想鞠一躬,说一句话: “中国昆曲600多年,老艺术家们年纪加在一起也是600多岁,戏以人传,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传承着中国昆曲的血脉,对这份心甘情愿,我们所有爱昆曲的人深深致敬!”这份对昆曲国粹的热爱与崇敬,亦足见其赤诚。
双方的“冲突”,更多的是因为世俗的谦恭所致。这种谦恭,极为常见于演出、文艺晚会、电视节目。说不完的感谢,表不完的祝愿,让观众陷入没完没了的虚情套话之中。说者或许真心,但听者早已不耐烦了,没有人有足够的耐心去听那种低水平重复、没有一点儿技术含量的致谢致敬词。即使是奥斯卡颁奖典礼引入幽默风趣的表达以调适气氛,人们也远谈不上欣赏而只能说是忍受罢了。
寻常时候观众也许就忍了,毕竟这种世俗的谦恭无孔不入。就像鼓掌一样,往往不代表内心的真诚,而只是机械性的动作。但这次在观众心里却非同寻常,面对昆曲国粹,人们的崇敬之情不愿意被世俗的谦恭所打扰。显然,主办方没有把握这一观众心理,让于丹上台,于丹也未能把握观众心理,一厢情愿代表观众表达内心的崇敬。
其实,对国粹艺术表达崇敬的最好方式,不是用世俗谦恭的方法,也不是用人们听滥了的套话,而是用对艺术的真诚欣赏去表达,让艺术家们自己说话,根本不需要别人代言。
“当时已经快散场了,观众们非常希望能听听老艺术家讲话,和他们沟通,所以一听有嘉宾讲话,就开始不耐烦了。”世俗的谦恭还是留给世俗的场合吧,面对崇高的艺术,还是用崇高的方式。在一些神圣的场合,无声更胜有声。
(2012年11月19日,《京华时报》)
[赏析]
文章言简意赅地指出问题要害:面对昆曲国粹,人们的崇敬之情不愿意被世俗的谦恭所打扰。然后从观众角度、于丹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双方的“冲突”,更多的是因为世俗的谦恭所致。紧接着联系社会现实指出寻常时候观众也许就忍了,但这一次非同寻常,对国粹艺术表达崇敬的最好方式,是让艺术家们自己来说话,根本不需要别人来代表、代言。全文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娓娓而谈,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令人信服。
【于丹在北大被呛的作文素材 昆曲盛宴上的意外插曲】相关文章:
关于昆曲的作文08-20
昆曲的优秀作文08-12
“盛宴”作文06-01
盛宴的作文10-15
关于北大保安的作文素材:有梦想谁都了不起08-18
精神的盛宴作文08-24
盛宴的作文【精品】12-21
烟花盛宴作文02-23
王的盛宴影评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