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物喻人”写作手法运用指导
寻找共性,物人交汇——“以物喻人”写作手法运用指导江苏 周俊根
我们既可以单纯说明物、描写物,还可以借写物来喻人,刻画人物的高大形象,揭示人物的崇高品格,写物也是在写人,以物喻人,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运蠲这种写法时,需注意找出所写事物与人的相似点,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需要对相似点反复摹写,让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华。
技法导航
★一、细致描绘,突出重点
在以物喻人的文章中,写物是手段,喻人是目的。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其他静物或动物,关键要挖掘物与人在形象与品质上的相似之处。只有细腻地刻画出物的外在形象,并抓住其与人的内在品质相关联的突出特点,才能让读者看了文章后如见其物,能真实地感受其精神品质,进而深入地挖掘其思想与情感内涵。
如高尔基的《海燕》。作者以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气势磅礴的艺术笔触。通过对大自然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的客观景象的生动描绘,深刻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暗示了革命暴风雨的即将到来,沙皇专制统治的必然崩溃,革命事业的必然胜利。作品对海燕的描绘,其实就是对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海燕”——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最真挚、最热忱的赞颂。
★二、拟人对比,形神兼备
拟人是物的人格化,这种手法具有思维的跳跃性,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易捕捉物的意境,体味物的深意。正确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所表达的事物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产生共鸣。这种方法不仅能突出表现物的某些特点,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也有利于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通篇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涵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与感悟,自然而然地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使物与人的精神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文章因此具有了极强的感染力。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运用了对比来表现自我牺牲精神:一处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一处是行道树与沉浸子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三、联想共鸣,挖掘内涵
在以物喻人类文章中,恰当地抒情和议论能锦上添花,能含蓄真切地引起读者的共鸣,起到突出主题、升华主旨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议论要紧扣叙述描写的内容,自然贴切,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就是议论要言简意赅,恰如其分,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会喧宾夺主,影响文章中心的表达,破坏文章的含蓄美。
如席慕蓉的《贝壳》,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这一自然段议论将“我”和贝壳里的生命进行对比,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着、努力而感动。正是这些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把物的某些特点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要具有的精神、品质、思想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以物喻人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写作技法。它构思的着眼点就是由物及人,即在对某种事物进行描述之后,引起对某一类人的评价。其写法往往是先生动地描写物,再联想到人;对物写得多而细,对人则点到为止。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写作时,我们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切忌陈词滥调,牵强附会;二是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并能够运用联想,将物与人合理、有创意地联系起来;三要能根据文章主旨有选择地描写物的特点,并能将人的感情含蓄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四是要学会对物与人的相似点层层渲染,使情感能水到渠成地流露出来。
佳作欣赏
老丝瓜的故事
黄佳
春天,邻院种丝瓜,爬得满院都是,甚至越过“边界”,爬到我家院内的一棵树上,高高地悬着,风儿吹过,它悠然自得地晃着它那浅绿色的、瘦小的身躯。
入夏了,丝瓜长大了,换上了一件深绿的外衣。后来,邻院中的丝瓜都被陆陆续续地摘走了,只有树上这条依然悬着,绿油油的。浓密的树叶与丝瓜浑然一体,不仔细看竟然发现不了它的藏身之处,只有在晚风吹过时,随着树叶哗啦啦的歌。唱,丝瓜才羞涩地从树叶中间露出它的容颜。
入秋了,丝瓜的外衣变黄了,而且颜色一天天地加重,变成深褐色。这时,树上的叶子也渐渐地变黄了。秋风吹过,一只只黄色的
“蝴蝶”在空中飞舞,像是为老丝瓜开一场告别会。看到这场景,我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凄凉。秋叶飞走了,老丝瓜孤零零地悬在那里,它该怎样面对这即将来临的寒冬呢?冬天无可抗拒地来了,狂风在呼啸,老丝瓜被肆虐的狂风摔打着,然而,一阵狂风过后,它依然平静地悬在那里,颜色愈加显出经过严冬洗礼后的成熟。
我坐在窗前,窗外是光秃秃的一片,突然意识到这老丝瓜竟然是冬的点缀。虽然它已苍老、枯干,但我仍固执地认为它还活着,在与自然斗争。冬天寒冷的环境并没把它吓倒,它依然顽强,在它那干瘪的外袁下潜藏着一种深刻的美。
每天清晨,我起床后,总要打开窗帘,望一望它。于是,心中的软弱和自怜一扫而光,又充满了希望。它给我带来了一种力量,使我的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有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毫不气馁的斗志。每一天的开始,我都满怀喜悦地去迎接那满天灿烂的阳光和周围的一切。
春天又到了,老丝瓜终于落了。我把它摔在手心,仔细地端详着,它那细小的纹路是它的筋骨,它那突起的脉络是它的脊梁,它那瘦骨嶙峋的身躯表明了它所经历的沧桑,仿佛向我讲述它一生的故事。坐在那儿,静静地,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老师点评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事物,以物喻人,其构思可谓精巧,意蕴可谓深刻。从老丝瓜平凡的一生中,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感受到了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力量,作者笔下的老丝瓜把平凡的生命诠释得如此深刻,不能不令人陷入“深深的思索”。本文没有“平凡”的字眼,却处处凸现老丝瓜平凡的生命历程;本文没有“不平凡”的表白,却字字珠巩,感情力透纸背。
【“以物喻人”写作手法运用指导】相关文章:
借物喻人作文05-24
借物喻人的作文06-08
借物喻人作文02-15
借物喻人优秀作文06-30
借物喻人的优秀作文05-30
借物喻人优秀作文07-04
小草借物喻人作文03-08
关于借物喻人的作文04-05
【热门】借物喻人的作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