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恰当地提炼分论点
如何恰当地提炼分论点作者/ 张丹丹
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常犯这样两种毛病:一是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二是空洞无物,前后重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这样的文章,得分常在切入分以下。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同学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
要改变“言不成理,强词夺理”之类的病状,必须在提高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使自己的写作思维趋向“条理化”“清晰化”,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列出恰当的分论点。那么该如何提炼呢?
首先,要学会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同时,要弄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近墨者未必黑”的关键词在于“未必”,“争做新世纪接班人”的关键词在于“争”)。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条件,也是防止犯偷换论点、转移论题等错误的关键。比如以“自律”为题写议论文,可把中心论点确立为“自律既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又是一种锻炼好品质的方法和手段”。相关分论点可以是:
自律首先表现为自爱。自爱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自爱一方面要求我们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即注意自己的服饰打扮,言谈举止要文明、优美;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即注意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培养远大的志向、扎实的作风。自爱,还要求我们自尊和自强,要爱惜自己的名誉,经受住磨难和挫折,自强不息。
自律又表现为自省。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并改正错误。对自己的言行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自律还表现为自控。自控即自我控制,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引导和催促。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克服自己的缺点、惰性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这就是自控能力不强的表现。我们应努力提高自控能力,不让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在自己思想和行为中占上风。
其次,根据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是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分析的结果,是对各种事物、现象的相关性(包括相同、相异、相因、相反、相成等)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一种以果(中心论点)推因(分论点)的思维过程。比如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调集有关“先”与“后”的人生哲理,可有以下写作思路:“先忧”,是“天下未忧我已忧”;“先忧者”,不是“先知先觉者”,而是“先”于学习、“先”于调查的人;“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先行者”不是“独往独来”的“英雄”,而是以唤醒民众为“先”;“先忧者”不能自恃有“先见之明”“先行之苦”,就认为自己可以“先乐”;“先乐”可耻,“与民同乐”也不是最高境界,真正的“先忧者”必须“后乐”;不能“乐而忘忧”,“旧忧”过去又有“新忧”在前头;只能“居安思危”,永远当一个“先忧者”,当一个“后乐”的傻子。
其三,分论点的提炼不能落入俗套,而要力求出新、出彩。比如以“年轻”为话题写议论文,有些同学不会对“年轻”作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仅仅针对“年轻人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年轻人应多经受锻炼”“年轻人要尊敬老年人”等展开论述。很少有同学从“年轻”的优势和弱势,以及如何扬长避短、增加“年轻”的含金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更没有人想到“年轻”是一种资源,应该不断地去开发;“年轻”不能成为一种包袱,同时要警惕“年轻”的危险性;“年轻”虽然会逝去,但心灵的“年轻”应永葆,等等。
时文示范
适度地容纳对立
詹克明
哲人告诫我们:“人生的最佳状态,是保持轻度的贫困。”仔细品味,颇有深意。推而广之,适度地容纳对立,或许应当是事物的最佳状态。犹如太极图,白鱼中必须有黑“眼”,黑鱼中又需要保留一点白。事物的转化往往就从这“眼”开始。
俗话说,欲壑难填。生活中保留某种程度的不满足,不仅无害,反而有益。饭前轻度的饥饿感可以刺激食欲;劳作后轻度的疲劳感也许睡得更香;谋事时轻度的焦虑感反能时刻铭怀在心,有利于事成;繁迫时轻度的紧张感也许可防止怠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市场上某种商品轻度的紧缺反而促进人们的购买热忱;爱书人书款轻度的偏紧反能不断地保持他对书的渴望;聪明人轻度地保持点糊涂也许显得更宽厚大度;性格上轻度的固执也许不至于人云亦云地随波逐流;甚至于一个人轻度地有点“怪”,没准反能促成他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只有适度地容纳对立面,才能有利于主体的稳定存在。正如一个人若总是生活在无菌环境中,他绝不会有健全的抗病能力。为了预防罹病,必要时还要种点牛痘,打点卡介苗,人为地引进点对立物,使体内产生抗体才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事业有成之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对立方面借点灵笈,以作“添花”之笔。武将若会吟哦几首诗,便透出几分风雅,被人拱称儒将;文人再会舞弄两下剑,则更显其风流倜傥,别有一番丰采;善玩权术的若故意风传出几件呆拙趣事,便显得大智若愚。
有时过于饱满,过于纯粹反而是一种“病态”。整日饱食则心愈塞,年愈损,气愈滞;独生子女食物极大丰富反而使他挑食厌食,营养不良;买书手头宽绰(再加上有人赠书),坐拥书城也许倒不急于去读;商品极其充足,堆满货架,反而吊不起人们的购买欲;睡眠太过,人反而昏昏沉沉,越睡越懒。一个人如果样样都得到满足,什么都不缺了,倒反而造成最大的缺失——进取心。
摧毁一个人某种渴望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过度地满足他,使他感到厌腻。以前私人油酱店老板为防止伙计偷吃芝麻酱就用过这样的招数。
我们有时宣传一个人总喜欢把他夸到完美无缺、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把这个人神化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这就让人感到太虚假、太绝对、不可信、不可亲,反而失去感召力。
“水至清则无鱼”。绝对的纯粹总是最干巴巴,最缺少丰采,也是最少用途的。绝对纯的铁化学上反而很有惰性,不易生锈,用途也很少。只有加入各种不同成分后,才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的特种钢材。绝对纯的硅、锗只有经过极微量特种元素的人为掺杂才能成为半导体材料。人体必须也要有点杂七杂八的“微量元素”才能维持健康。台风、寒流有害,但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它们的调节作用,地球上将冷处极冷、热处极热,对生态造成极大破坏。尘埃可恨,但天空绝对干净,缺少这些尘粒作为凝聚中心,再浓厚的云层也不会凝成雨滴,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下雨,地球上也不会汇成江河,所有土地只能是沙漠。可以说,大气中若没有灰尘,就不会有生命,更不会有人。
事物总是“相反者相成”,看似相互对立的事物又自有其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聪明之人,自当时刻注意——在方方面面适度地容纳对立!
【品评】
开篇由“轻度的贫困”引出“适度地容纳对立”,二者的同一性建立在辩证法之上。太极图白鱼中必须有黑“眼”,黑鱼中又需要保留一点白,正是这一观点深厚的文化渊源。主体部分,先从正面作阐释——“生活中保留某种程度的不满足,不仅无害,反而有益”“只有适度地容纳对立面,才能有利于主体的稳定存在”,再就反面进行论述——“有时过于饱满,过于纯粹反而是一种‘病态’”“摧毁一个人某种渴望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过度地满足他,使他感到厌腻”“绝对的纯粹总是最干巴巴,最缺少丰采,也是最少用途的”。正反两个层面的论证中,分别提取、分化出多个分论点,且这些分论点之间呈逐层递进之势,如此多角度、全方位作剖析、讲道理,就使“看似相互对立的事物又自有其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聪明之人,自当时刻注意——在方方面面适度地容纳对立”这一中心论点极具说服力与启发性。
任何哲理的阐发都必须具有社会学意义,本文也不例外。作者对宣传工作中的夸大神化,对某些人追求“至清”的完美主义给予了委婉的讽刺,确能引人深思。
请你演练
题目一
请以“栽树与乘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提示】
中心论点可确定为:乘凉不能忘了栽树。先立足于“是什么”设问自答,明确内涵:乘凉就是享福,栽树就是造福。再立足于“为什么”设问自答,寻找原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是前人的后人,又是后人的前人,既要乘凉,更应栽树,只乘凉不栽树,就会贻害后人。然后立足于“怎么办”设问自答,得出结论:乐于栽树,多作奉献,才无愧于历史使命。
题目二
请以“生活中许多机会的得到,是与胆识分不开的”为中心论点,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提示】
分论点示例:一、胆识是一种机敏;二、胆识是一种洞察力;三、胆识是一种创造性。篇末得出结论:“机会总是献给那些有胆有识、果敢奋争的人们,优柔寡断者,便免不了常常为其失之交臂而兴叹”。
题目三
请以“谦卑”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在800字以上。
【提示】
本题立意参考:一、谦卑的做人态度,也许有时让人吃亏,但学会谦卑,是一种大智慧;只有懂得谦卑的人,才有博大的胸怀,才能达到做人、做学问的更高境界。二、谦卑不是能力,可它却凝结、酝酿了力量;谦卑不是爱,呵它却在与人的互动中孕育了爱;谦卑不是博大,可是欲致博大,必先学会谦卑。三、谦卑,并不意味着盲目的顺从;谦卑,并不代表着懦弱无能;谦卑,并不等于不自信。相反,谦卑是一种自我的磨砺和忍耐;谦卑是有绝对的实力却不事张扬;谦卑是一种不显露的自信,在自大者夸夸其谈之时默默凝聚力量。四、谦卑,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正因为谦卑,中华民族遭受过屈辱;也正因为谦卑,中华民族从绝境中一次又一次地站立起来,靠着这种温和的智慧,使我们的文明和国家得以延续和发展。当然,也可以否定“谦卑”,提倡张扬自己的个性。
【如何恰当地提炼分论点】相关文章:
如何对习题进行整合提炼04-06
青春恰自来作文02-20
青春恰自来初二作文03-23
清代宁古塔流人对当地文化经济的作用08-23
浅议小学低段如何分角色读好对话08-24
如何做一分钟自我介绍05-05
如何做好一分钟自我介绍11-14
分一分教学反思08-25
《分一分》教学反思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