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过年是在过什么
过年是在过什么我们回家过年,实际上是在寻根。这些风俗习惯,慢慢发生变化了。但是融化在里面的精神内核从来没变,这是从祖辈上遵循的传统,是我们文化的沉淀,情感的传承,是一代代的,我们家族区别于其他家族,我们地域区别于其他地域,我们时代区别与其他时代的见证。
文 | 余芳倩
我小时候是极其盼望过年的。
腊月二十八开始,家里的长辈们就开始准备这顿年饭了。坐在外婆家客厅里那把破旧的沙发上,看着长辈们忙碌的身影,畅想着美味佳肴,吞几口口水。
我喜欢过年,只有过年,家里才有成箱的碰柑,成篓的柚子。我妈还会给我买两大袋四川的灯影牛肉。枣红色的肉丝,辣辣的红油裹在上面,鲜亮得像大姑娘的红指甲。最妙的是,点点的白芝麻撒在上面,不光好看,嚼起来又香又脆,融合了肉的韧劲,竟有芬芳的口感。这零食很高档,平时少有,只有过年才买来解馋。
年夜饭格外丰盛。我记忆深刻的只有两样。一是外婆的炸豆腐炖肉,肉焖得烂烂的,酱油香料已经入里,棕褐色。油豆腐外皮焦黄,内里嫩白,扑哧扑哧地往外冒热气,外面再撒上一层翠绿水灵的小葱。这是外婆的拿手菜。另外就是除夕的那条鱼,只知道除夕碰不得它。我家住沅水流域,平时吃鱼太平常了,可偏偏除夕的鱼是不能动筷子的,因为要取“年年有余”的寓意,留到第二年。夜里十二点前,必须把垃圾倒出门,初一一天是不能倒垃圾的,免得漏财。
新衣要在初一才给穿上。大概八岁那年,大年初一,我从头到脚一身新,脚踩着雪白的波鞋,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外婆看到我波鞋的颜色就皱了眉。原来,白色犯了过年的忌讳。没办法,我妈拉着我回家换了双鞋再来。从初二到初八,来家里拜年的亲戚朋友,只要一进门,外公就会让我们上茶,上蛋。蛋是荷包蛋,里面要放红糖。长辈煮好,我抢着双手奉给客人,要是只用一只手,外公就会假装训斥道,小女伢不懂事,要双手端。
我妈妈和姨妈们,对外公给客人奉蛋的习惯不屑一顾。“爹,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谁还吃不上鸡蛋,您老这样,惹人笑话了。”但外公依然坚持要端上荷包蛋,固执得很。
好像外婆去世后,家里的年味就不那么浓了。那道炸豆腐炖肉,本来不稀奇,再加上没了外婆的手艺,随外婆一起消失在年夜饭的桌上。有那道菜时,也不觉得有多好吃,但真的再也看不到那道菜时,我就分外想念。
家里的长辈年纪大了,已经随着他们的儿女天南海北的各自过年了。90多岁的外公也轮流去各个儿女家过年,不仅不再主张奉蛋,还因为听力退化得厉害,话都少了。
从前春节那种在物质享受上的诱惑力消退了,但是我们还是盼望过年。就那么几天,中国千里迢迢回家的人数,加起来随随便便就比一个欧洲小国的人口还多。
因为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判断。
我们回家过年,讲风俗习惯,实际上是在寻根。这些仪式也好,风俗习惯也罢,慢慢发生变化了。但是融化在里面的精神内核从来没变,这是从祖辈上遵循的传统,是我们多少文化的沉淀,几多情感的传承,是一代代的,我们家族区别于其他家族,我们地域区别于其他地域,我们时代区别与其他时代的见证。
我们在春节里寻找血缘、情感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钢筋水泥的森林里靠着血缘和文化的指引,回到各自最初的坐标。如果有一天,当天南海北的人真的都在除夕一起吃饺子,而不是你吃汤圆、他吃粽子时,我们的春节就跟我们过圣诞节一样,在哪里过都无所谓了。如果我们身边的亲人不在,我们的春节就可以跟长假一样,最讲究的是个人体验了。
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回家过年的故事了。
如果说回家过年是这个追求个性的年代里,一件最没有个性的事儿,那就从以下园长、老师们的回忆里咂摸一下其中的滋味吧。
【过年是在过什么】相关文章:
不要活在过去的句子10-23
一什么就什么造句03-24
什么就像什么造句07-25
什么像什么造句10-09
什么是什么造句汇总11-30
什么像什么似的造句06-03
既什么又什么怎么造句03-24
用像什么像什么造句10-31
我喜欢什么的什么作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