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计划方案>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

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

时间:2022-08-22 17:30:16 计划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

  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做中学”能力的研究》
  
  (实施阶段:2014.1-2015.4)
  
  板桥初级中学:
  
  一、课题研究背景:
  
  理化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要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在理化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度低的局面。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才智的舞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流行的“动手做”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典型形式。我们进行课改,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我们的实验课题。探究创新式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当今社会是知识与技能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会学习,会生存,会交流的新兴人才,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塑造,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现代的教学目标除了知识目标以外,更重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
  
  3.当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4.“做中学”理论。
  
  5.初中生的心理思维逐渐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富有创新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课题研究实验设计:
  
  1.设计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培养浓厚兴趣,使学生不仅在能力上而且在情感上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体验化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
  
  2.教师要用先进教育观念推进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用理化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理化地思考”,即通过探究学会运用理化的知识、方法去分析现象思考问题。
  
  3.课题研究内容
  
  (1)、切实完成课标要求必做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2)、创造条件完成课本家庭实验和兴趣实验。(3)、加强改革实验教学积极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实验。(4)、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研制教具,改进实验装置,提高探究能力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彰显“实验教学的功能”及课改精神。
  
  4.课题研究的的方法、手段及途径
  
  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特点:采用改进课程实验实验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课外研究性实验活动。与电教模拟有机结合创建理化学习情景,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辅以问卷观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开展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自主互动”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2.明确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3.用实验及电教模拟构成理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积极参与理化学习,培养创新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理化问题的方法,体验理化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理化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构建良好的理化课堂文化。
  
  4.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在课堂上,实行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启发小组发现问题,在理化学习中,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识联系,培养其理化感。
  
  3.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通过质疑,调查研究,分析研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理化的兴趣,培养其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总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能激发情趣,引发思考。
  
  5.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科特点:采用改进课程实验实验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课外研究性实验活动。与电教模拟有机结合创建理化学习情景,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辅以问卷观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开展研究。《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做中学” 能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板桥初级中学:张荣春
  
  我校理化学科的教师在教研员王红老师的带领下,在校领导的关怀下,确定研究课题,在五位老师的努力下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做中学”能力课题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题”代替“做实验”等现象。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特别是应用分析,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差,这就是为理化新课程的实施,创设积极活跃、动手、动脑的实践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验实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理化的兴趣及能力,就是我校理化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
  
  2.发展心理学理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
  
  3.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4.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5.“做中学”理论。
  
  6.初中生的心理思维逐渐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富有创新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向导,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新奇感。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兴趣。成功的创设演示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维, 激励学生放大标新立异,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实验方案,以此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通过实验可以使理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
  
  (2)通过加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化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理化知识。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逐步学会理化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用实验及电教模拟构成理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积极参与理化学习,培养创新探究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理化问题的方法,体验理化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理化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切实完成课标要求必做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2)、创造条件完成课本家庭实验和兴趣实验。(3)、加强改革实验教学积极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实验。(4)、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研制教具,改进实验装置,提高探究能力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彰显“实验教学的功能”及课改精神,对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可实施性
  
  1.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对本课题的研究寄予厚望。
  
  2.学校有丰富的电教资源和标准规范实验室及充足器材。
  
  3.本课题组成员:一线理化骨干,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意识。
  
  4.规范的管理制度:学习交流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制度等,确保课题正常开展。
  
  5.可供利用的平台:学校教研室QQ群。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措施:
  
  (一)时间规划
  
  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2年(2013年12月~2015年10月)
  
  (二)研究步骤和措施
  
  1.课题研究的准备(2013年12月~2014年1月)
  
  (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理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加对搞好理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2)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做好计算机维护和远程教育资源整理工作及理化实验仪器配套。
  
  2.课题开题报告会(2014年2月)
  
  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3.课题实验(2014年3月~2015年4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利用实验室教学设施拓展实验思路,通过教学示范、经验交流、课件展示、评价鉴定等形式,推动实验教学向纵深发展。每两个月将工作情况向县课题管理机构汇报一次
  
  4.汇报成果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课改教师汇报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课件、论文、材料、数据等。
  
  5.修改完善阶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
  
  在大量数据、案例、实验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
  
  6.上交专家评审(2015年9月)
  
  7.进行课题结题报告。(2015年10月)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多区域、多层次、多类别、多特征的课型状况进行充分地调查与研究。创新: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理化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构建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
  
  2.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关于课型的大容量相关文献作以收集、梳理、研究和综述。
  
  3.理论建模法--对实验课型的理论加以系统性研究,对课型的模型加以系列化构建。
  
  4.资源推广法--开发课型优秀资源,对课堂问题与现象加以集成,为课型实施与优化搭建平台。
  
  5.实证分析法--把传统课型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在多样本实证研究中完善课题成果。
  
  6.网络动态法--通过课题研究网,呈现研究过程、开辟课题博客、动态修订成果。
  
  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开放、动态、灵活,实践探索性强:即由参加课改的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探索、边进行经验总结。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突破性成果
  
  1.通过对整个初中理化的实验教学案例的梳理,拿出一套体系完整的理化实验探究的校本教材、校本学材和校本习材。
  
  2.初步形成理化实验课的评价标准。
  
  3.理化实验课的优质课范例。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 课题研究负责人:张荣春
  
  2. 理论研究负责人:岳富荣
  
  3. 实践研究负责人:韩世义 李华毓
  
  4. 课题科研管理负责人:李延军

【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阶段性个人总结01-21

小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12-07

课题研究阶段性个人总结7篇01-21

小学个人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0-08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08-24

“初中生阅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05-15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方案12-20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1-05

课题研究心得05-02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方案7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