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征文范文>我的父亲母亲征文:父母与教育

我的父亲母亲征文:父母与教育

时间:2022-08-21 08:40:35 征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父亲母亲征文:父母与教育

  我的父亲母亲征文:父母与教育

我的父亲母亲征文:父母与教育

  原创: 莘少红

  本文在“我的父亲母亲”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一个人一生可以做出很多选择,而唯一无法选择的就是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每次想到亲子关系,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棵大树身边,一棵小树努力生长着。交互的根系象征着血缘,吸收的同一片土壤的水分和营养象征着家庭,而彼此有着独立的枝干根系象征着人格。小树的基因来自大树种子,小树生长需要的风雨和阳光是透过大树浓密枝叶洒落下来的,前者是子女获得的父母的遗传,后者是子女接受的父母的教育。这二者在一个人的成长、性格塑造、三观建立,甚至理想的树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父母是我们人生路上第一位、影响时间最久、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有的家长无证上岗,严重失职,辜负了这神圣的职业;有的父母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用无私的爱托起孩子灿烂的明天。

  我,一个多年求学在外地的学生党,二十几年的光阴里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家却成了偶尔停靠的驿站。与父母的联结从孩提时形影不离,到长大后寒暑假短短几天的温情相处,从大手牵小手走街串巷,到相隔千里只能依靠电话和微信寒暄关心。在一次次送别和欢聚里,演绎着亲情的牵绊和不舍。我总有一天羽翼丰满,离开原生家庭,去探索新的天空,而父母的目光就是一条思念的线,由我牵引到远方。

  高中的时候,为了紧张复习功课,好几个月没有回家。父母来看望我,在外面吃完饭后我自己打车回学校。我已经在车上了,父亲突然想起忘了给我生活费,可刚把一叠钱塞给我后,司机就不耐烦的开动车子载着我走了。等回到学校,我因为手机没电,便放在下铺桌子上充电,就睡午觉了,竟然忘记了给他们回复电话。我后来想,在出租车开走后,父母肯定在马路上踟蹰了很久,纠结自责了很久,而我却心安理得的睡了。当我迷迷糊糊在睡梦中,宿舍门打开了,父母出现在我的床边,面色焦急同时夹杂着欣喜,急躁的语气里又含着大松一口气的轻松。当我终于弄清什么情况时,父亲的情绪才稍稍平稳了些。原来当我被载走后,父母开始后悔为什么在车上的时候当着司机的面给我钱,万一我被拐到陌生的地方发生危险怎么办,司机看起来很凶,会不会伤害我?最后我手机联系不上更加深了他们的担忧,再加上那段时间总有新闻报道黑车司机对女大学生劫财劫色。两个人实在放心不下,又回学校找我,最后误了班车。从那张焦急的脸和责备的语气里,我读懂了父母的爱——那是想让你飞的更远,却总放不下的担心,那是根牵在你身上的绳,而绳头却不松不紧的拽在他们手里。从那之后,每一次的离别,我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他们脆弱的担心,到车站或者到目的地都勤快的报声平安,因为爱就是甜蜜的负担。

  龙应台的《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当我飞的越来越远,远到父母再也看不到的地方,迟暮的父母也再没有力气去追寻我踪迹的时候,一个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一个电话让他们安心,告诉他们我已经长大。

  父母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做人要“自信、自爱、自立、自强” ,这八个字一直是我的QQ签名。小山村走出来的孩子,只有把自立自强放在心底才能坚持走出一条自己心底渴望的人生之路,知识改变的不仅是命运方向,还有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自信自爱是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诱惑和人情世故的虚假时,不失本心,坚持自我,有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轻易被利益诱惑和强权腐蚀。父母的勤劳和本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价值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诚实勤奋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才更加踏实。父亲是修路工人,他总拿自己修路的经历教育我:“一锹一锹的加土,一块一块石头的拼接,才能修成一条平滑的路。人也是一样,要靠一步一步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半途而废和投机取巧都无法走远。”等他修好了一条又一条路,我也在学业上逐渐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那年,当收到我通过了北大研究生推免面试的通知时,一直和我守着等消息的父亲,瞬间泪流满面。那是为数不多的一次看到父亲流泪,有几次是因为他醉酒痛哭,后面的一次流泪是看到姑姑因为脑梗,刚抢救回来虚弱的躺在床上的时候。从那眼泪中我读懂了,父亲对我的期望和自豪,他分明比我还激动开心,那情绪饱满到让一个顶天立地的刚毅汉子动情的大哭起来。

  小山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确实很艰难,除了这一路我自己付出的努力,还有父母的辛苦和期待。父母的勤劳和善良的大半生同那八个字,让我在接触了更真实的社会面貌,更艰辛残酷的生活压力,感受着身边的各种悲欢离合后,依旧没有改变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希望,反而形成一种原始淳朴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平凡的父母,没有给我优越的生活资源和教育条件,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感恩和珍惜的能力,使得我在更复杂的人性社会里,保持一颗赤城善良的心,在越来越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论调里,坚守人道关怀和共情怜悯的底线。

  不过,每个父母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就像在父母口中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也会常把“别人家的父母”挂在嘴边。因为血缘的关系,我们没办法选择什么样的父母和家庭,只能学会理解、沟通和宽容。像孩子一样,父母也需要时间和经历慢慢成长和成熟。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与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我的原生家庭对我人生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性格上的过度敏感和对婚姻的悲观态度。

  小时候,父母经常当着我的面吵架,语言暴力、肢体暴力,对一个小女孩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父母却从没有反省过。父母的婚姻并不是很和谐,两个年轻的人,精力旺盛还没学会包容理解,沟通不了几句就擦枪走火,火爆脾气瞬间就能将战火引燃。目睹了太多次父母的相互伤害,我的无助和哭泣总被淹没在他们激烈的争吵里。每次吵完架,母亲总会赌气很久,不做饭也不吃饭,这时父亲则只会讪讪的把我推到跟前,让我哄母亲开心。在这种冲动暴力和冷暴力的夹击下,我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听话,如何哄父母开心,如何在他们争吵完后收拾屋里的一片狼藉,如何安抚父母的情绪,如何挽回破碎的感情。我渐渐习惯了小心翼翼的做个懂事的孩子,承受着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精神恐惧,怕家庭破裂,怕父母真的会离异,变得敏感小心,学会了从别人的表情和语气里揣测想法。

  等长大后融入集体,我特别羡慕身边那些没心没肺,性格开朗的朋友,他们可以随性自由的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任何决定,可我总是顾虑太多人的感受而犹豫不决;别人随意开的玩笑,做的考虑欠妥的小事,也会让我感觉受到伤害,时常玻璃心。在生活中我也渴望友谊,渴望别人的亲近,但又怕受伤,怕真诚的心错付,就习惯了逃离人群来保护自己。而留在身边挚友,也有不少,都是相互理解了彼此,才去敞开心扉接纳。敏感细腻的心理却让我更能与人共情,更包容别人的负面情绪,做一个真诚的朋友,被信任和依赖。对于感情,我一直都不是很成熟,一边满怀期待,一边又悲观消极。

  母亲面对单身的我,经常说:“等结婚了,你就会发现跟谁结都一样。”母亲的婚姻曾让她很挣扎,曾经把这种思想包袱归在我身上,现在的家庭和谐只代表着她已经麻木,而不是成熟。她的悲观态度也影响到我,从书中我看到的是爱情的坚贞伟大,现实的生活却总是泼我冷水。婚姻和爱情到底值得不得用心等待,去作为一个信仰去坚持,是随着岁月慢慢变质还是永恒不朽。或者说,我对爱情是感性的期待,对待婚姻又是消极的沉默,毕竟书里渲染的美好爱情故事也常常从两人爱情终于修成正果就戛然而止,至于婚姻的苦楚,却被文人写进另一些书中,压抑绝望,鲜少是美满永恒的。长大后的我渐渐接触一些心理学的书,才明白现在我在感情上遇到困扰和短板,来源于童年受到的精神伤害。所以,对于每一对父母而言,孩子虽然是你们爱情的结晶,但绝不是你们婚姻问题的受害者。两个成年人的感情,需要理智和包容,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也因为童年受够了家庭冷暴力的伤害,痛恨本来亲近的两个人非要怄气来相互伤害,在遇到矛盾的时候,我总尽力用沟通解决,包括与父母,与朋友和恋人的矛盾。这个方式让我更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温和的方法总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次矛盾化解之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纽带也联系的更紧密。父母的歇斯底里没有传染给我一身的戾气,相反,在劝解他们的过程中,我学到了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化解矛盾,解开心结。因为性格的敏感,同时也善解人意,一些深陷在情绪苦恼的朋友总会从我这获取解决问题的法宝。不管什么问题,沟通的魔力都会让看起来棘手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亲则生隙,越是亲密的关系,越会对对方要求更苛刻,经常会把包容留给别人,把坏脾气留给亲人。有一种“刺猬法则”强调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像刺猬们那样找到了一个适中得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而有效的沟通帮助人与人找到一个亲近的距离,不至于怕伤害而过于生疏。

  记得小时候,因为妹妹淘气弄坏了我最宝贝的书,我特别生气而骂了她。当妹妹哭着向妈妈告状后,妈妈做出的第一反应不是对我的安慰,而是责备。当时也是孩子的我心底肯定委屈极了,觉得妈妈一点都不在乎自己,也开始讨厌妹妹。两三天,我都赌气不和他们说话,觉得这个家我是多余的。在那个倔强又叛逆的年龄,妈妈的做法伤害了我的脆弱的情感,更没有及时的去化解我心中的委屈。类似这种情况在很多家长与孩子中发生,由爱生恨,常常会引发孩子做出叛逆的举动,选择逃避家庭和父母。但那时候我却用写信的方式,把心中的委屈和对妈妈处理方式的不满,甚至后面累积的更深的误解都用文字表达出来。一边写一边哭,把那几天压抑的情绪都发泄出来,我想如果当面的话,我可能也会像父母那样被情绪所操控,扩大矛盾。当妈妈读完信后,才知道我敏感的小心思承受了多大煎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诚恳的向我道歉。因为我写信过程已经把不满的情绪发泄了一大半,看妈妈认错态度很好,母女才又重归于好。因为父母的暴脾气,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次。我渐渐学会了避开大家盛怒时刻,给彼此一个平复的时间,再理智的沟通,说清楚彼此的问题和误解。

  与父母的代沟,会随着我长大有更自主独立的意识,与他们更加迥异的经历和知识体系,本来存在的年龄和时代背景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道尽了这种代沟留给父母的失落:“父母,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既然我们是最亲近的人,代沟不应该成为两代人交流的阻力。那些关系恶化的父母与孩子,本来是关心,一出口却是相互中伤,渐渐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些朋友圈对父母的屏蔽,那些冷嘲热讽居高临下的言语,都是粗暴的隔断了本来亲密的亲子关系。而恰如其分的沟通,理解和包容,才让我们可以心灵相互靠近而不至于刺伤彼此。亲情是甜蜜的爱,也是沉重的责任,作为子女,更需要做出努力与父母和解,与原生家庭和解。爱是打开封闭的心门的钥匙,可不要只藏在心底,因为骄傲或者羞涩而不拿出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如此吧。

  多年后,回想起那些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有温馨,有愧疚,有羞涩,有自豪,这些承载着爱的记忆,构成了我成长的底色,装点了我人生的蓝图。父母虽然不完美,却在我在人生迷茫痛苦的每一个时刻给我最大的温暖和支持,因为有他们,家不再是一间房子,一个坐标,而是爱的港湾,温暖的巢穴,供疲累的游子休憩心灵,重整斗志。在“家庭教育”这所学校,我们一起入学,一起毕业,只有相互支持配合才能高分毕业。

【我的父亲母亲征文:父母与教育】相关文章:

我的父母征文11-22

我的父亲母亲03-18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08-24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09-09

【“我的家风” 征文】 母亲的野菜汤04-05

我的家庭教育心得征文07-26

父亲节征文10-25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15篇03-17

我的父亲母亲作文(15篇)03-17

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征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