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书香社区】“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书香社区】“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作者:孔息魁
“衣帽间怎么会有这么多衣服的?”母亲一边为我整理衣柜一边小声嘀咕,转而又无比羡慕的说:“真欣慕你们这代人,生在了新中国,赶上了改革开放,打小不愁吃不愁穿,就像蜜罐子里泡大的,瞧瞧,你一个人的衣服比以前我们一家人的衣服加起来还要多。以前家里的衣服一个衣柜就绰绰有余了,嚯,你们倒好,一个大衣帽间还放不下!”
母亲的话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从前。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衣柜是母亲从娘家带过来的,家乡的习俗,家里生了女儿,身为父亲都要种下一棵香樟树,并树下埋上一坛酒。等十八年后,请木匠打成家具作为女儿的嫁妆,酒就用来宴请亲朋故友。母亲出嫁前,外公亲手砍倒了那棵期盼了十八年的香樟树,请十里八村最好的老木匠打造的,连桐油都是刷了三层的。香樟木不生虫,而且结实耐用,是当时普通人家打造家具的上等木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衣柜也没什么造型上的讲究,一般都是四四方方的一个柜子,方头方脑的,乍一看活像一个放大版的火柴盒。主要是那个年代家里衣服也不多,所以衣柜也不需要太大。母亲是个勤快的人,衣柜里的衣服叠得很有层次感,最底层是冬天穿的棉袄棉裤,中间是春秋两季的外套毛衣,最上层是夏天穿的短袖背心,一个小小的衣柜就收纳了四季,尽管如此,衣柜里面依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因为毕竟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穿的方面自然能省则省。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父亲对这个衣柜还是有很大意见,因为他那件重要场合才穿的中山装总是被叠得经纬纵横,穿在身上横一道竖一道的,活像个粽子。每次总要让母亲用输液玻璃瓶子灌上开水烫上好几遍才能服帖的穿在身上。
其实那时候家里的衣柜除了存放一家人御寒保暖的衣物以外,还兼具保险箱的功用。每当家里需要用钱的时候,母亲总是先锁上院子门,再关好堂屋大门,再紧闭房间小门。然后从衣柜上面的梳妆盒里取出一把小钥匙,再用这把小钥匙打开衣柜上的铁将军,小心翼翼的掀起衣柜的顶盖,一件一件的取出衣柜里的衣服,夏衣,春秋衣,冬衣,按照顺序在床上铺好。在衣柜里最低下,有一个灰色方巾包裹。母亲像剥粽子一样,层层剥开。最里面是一块粉色的手帕包裹。再层层叠叠的打开,里面是各种面值都有的钞票,自然是大面额的少,小面额的多。需要多少,母亲总是要数上多遍才放心的交给父亲,然后不厌其烦的把剩余的钱包进手帕,再包进灰色方巾中,放在衣柜的最底层,然后再像电影回放一样把冬衣,春秋衣,夏衣层层放好,整个过程颇具仪式感,而母亲的动作也虔诚得像教徒一样。
改革开放后,父母做起了服装生意,家里的生活也日渐红火。母亲压箱底的方巾包裹越来越鼓,后来干脆换成了存折,随着存折上的数字年年增加,父母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等到我大学毕业时,父母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大平层,在装修上,有一点家里人达成了高度一致:建一个衣帽间!父亲早就为他那几套魅力四射的西服无处可挂苦恼不已了。因为生意形象需要,父亲的西服都是在专卖店量身定做的,穿在身上既时尚又有型,走出去非常的有气派,把父亲俊朗的外表衬托得成熟而又富有魅力。有了衣帽间,他的那些心爱的西服就可以扬眉吐气的安居于衣帽间中,不用再像以前的中山装那样缩手缩脚,受尽背心短袖的压迫了。父亲也可以随穿随拿,不用经常熨烫了。细心的母亲还在衣帽间的衣柜里面嵌装了一个小小的保险箱。随着生活日渐富裕,母亲的担忧也总是与日俱增,她总是担心存折放箱子里不安全。现在有了保险箱,母亲的担忧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衣帽间装两面大镜子则是妻子的主意,这样不仅可以看到自己正面,而且可以看到背面。每天妻子穿戴整齐了总会在镜子面前左顾右盼,孤芳自赏。为此我常常打趣她:“怎么这么自恋的,每天都自我欣赏?”妻子总是回眸一笑:“女为悦己者容嘛,我每天还不都是为你打扮?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就应该每天都光鲜亮丽才能对得起这么好的时代啊。”对此,我总是嘿嘿一笑,说实话,妻子的身材真的叫婀娜多姿。特别是穿上那件结婚时定制的旗袍,更是把东方女性的娉婷袅娜,仪态万千衬托得淋漓尽致。虽然结婚多年,但是每次看到妻子穿上那件旗袍,我都会有种初恋的心动。
新中国让中国人站了起来,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富了起来,变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小小的衣柜见证了我们家的变化,见证了社会的变化,更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化。(通联: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北园新村6幢401)
【书香社区“我和我的祖国”征文】相关文章: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05-17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11-05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光荣门第08-09
初中生我和我的祖国征文05-17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那年那月08-12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心中的天安门08-11
我和我的祖国08-20
我与祖国征文 我与祖国05-12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