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通用2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有人走的路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
人生之路千万条,我们总是走走停停,大部分人因为害怕或者懒惰或者其它原因选择了人多的路,而同样害怕的我却选择了少有人走的路,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有自己的思想。
平凡的课堂,也有不平凡的感想。
本周的星期天,本来平常的一天被一节不一样的思修课变的`不平凡了。
思修课上,老师写了几个主题叫同学上去做一个演讲,说演讲了的同学平时分至少有三十五分以上。然后,便有一大部分同学上去了。而我,并没有想上去的欲望。其实,某一瞬间,我也很想上去讨论一番,但是,我认真地问了一下自己,为什么我想上去,我心里的回答是为了分数。于是,我的心颤动一下,便不再有这样的欲望。
曾几何时的我,也是个很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大道理的人。但是,后来的我发现自己的见识有限,很多事情太过复杂,并没有绝对统一的万金油。的确,知道的越多,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现在的我,已然没有对很多观点侃侃而谈的信心与欲望。我害怕自己见识不够,不能真正认真地看待一些事情,也害怕,自己在侃侃而谈的时候会为了演讲而演讲,忘了认真思考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但是,从这件事里,我也发现自己的一个弱点。就是不够果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自己又不是智者。从之前是否就任社团的犹豫,是否参加乒乓球社团报名的犹豫,再到是否参加社管委的思考,很多事情,我总是决定得太慢。虽然后面结果都是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但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没有分析的敏锐力,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能得到什么。就像今天的课堂讨论,自己很久才认识到,自己不需要侃侃而谈,不用锻炼逻辑能力与胆量,能得到的只有分数。
如果,只是为了分数就去上去侃侃而谈,用自己不是很充足的见识去说出自以为对的观点,我真的没有这样的信心与欲望。也许,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胆小自卑,但是,我认为,这是我自己对我将要说的话的重视,也是一种责任。
希望选择了少有人走的路的自己,能拥有少有人能拥有的能力,得到少有人能得到的财富。即使,这条路并不是很多人认可的道路,即使,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如自己所愿。然而,我将带上我的千军万马去踏出我的人生之路,虽然最后不免独自作战。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2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本无论你话多大精力都值得读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心理医疗大师,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
这本书围绕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展开的:
人生错综复杂。
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在痛苦中成长
每个人都必须经过成长才能变得成熟。成长之路是充满坚信,它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关道,而是荒漠沙漠里的一条小径,遍布荆棘、仙人掌和砾石。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一些勇士正在前行,他们将超越自我,迈向新的天地。
这一部分作者阐述的其中的观点:成长不仅要学会承受痛苦,还要学会宽恕。从本质上讲,宽容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因此,宽容的第一收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
第三部分——心灵探索
这一部分是关于自爱与爱。
如果我们活着,却不知道爱自己,就如同把自己放逐到一间孤独的、被剥夺了爱的囚室。不幸的是,许多人都对自己很苛刻,都不肯赦免自己,哪怕是假释。
而爱不是依赖,也不是自我牺牲。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书上是这么说的: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着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第三部分——寻找自己的归宿
人生是有限的,我们所有人都会走向死亡。作为成长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将走向死亡,我们都将锈蚀,变成废铁、灰烬。
但是,生命并不会因为死亡而变得全无意义的。因为你与神秘的死亡进行斗争时,你将发现生命的意义。
从这本书上,我明白: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没有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现成的答案。某个人的正确之路,对另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生活之路不是有沥青铺就的阳关道,它没有通明的灯火,更没有路标,它是荒漠中一条坎坷的小径。我们必须从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3
很少有人走的路这是一本很受欢迎的心理学书籍,它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情、成长和宗教以及魔力。这本书告诉我们爱的本质是什么,帮助我们学会爱,学会独立,并告诉我们如何变得更有能力和理解父母。归根结底,它告诉我们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心智成熟。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心智成熟之旅。人生是一段艰难的旅程,而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相当漫长的。人们可以拒绝任何事情,但他们永远不能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是在逃避问题和痛苦。避免问题和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每个人都有避免问题的倾向,所以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有缺陷,很少有人真正健康。因此,作者斯科特·帕克尖锐地指出:几乎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但程度不同。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但生病的时间不同。所有逃避现实的人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所有成熟的人都是从直接面对问题开始他们的人生旅程的。
在这本书的开头,有人说生活充满了艰辛。生活是一系列的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第一个办法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谨慎、积极的态度解决生活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四个方面。
其中,延迟满足意味着不寻求暂时的舒适,重新设定生活中快乐和痛苦的顺序:先处理问题,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避免问题和痛苦反映了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直接面对问题可能是痛苦的。这个问题不会自行消失。如果不解决,它将永远存在,并可能导致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这将持续更长的时间。例如,我现在正在写这篇博文。事实上,它已经拖延了很长时间。我总觉得有些事情没有完成,这让我感到不安,但如果我不写,我就永远不会拥有它。当我面对现实,写下有趣的游戏和小说时,虽然我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但当我冷静下来写作时,我感觉很简单。也许我需要绞尽脑汁。没有简单的玩法。当我写完时,我感到很高兴,好像我放下了一个负担。事实上,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有时我们可以直接面对问题,以一种专注的态度解决问题,有时我们可以冲破障碍,拖延和混日子。你越舒服,就越不愿意用心去处理,也就是说,你不愿意推迟你的满足感。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生于苦难,死于幸福。
我记得有一次实验中,实验者给几个四五岁的孩子一块糖果,告诉他们现在可以吃了。但是如果你能等到明天早上,你就可以得到另一块糖。然后观察这些孩子。有些孩子忍不住马上吃东西,但另一些孩子却忍不住。他们坚持到第二天早上,并得到第二块糖果。之后,实验者跟踪这些孩子,发现那些坚持不懈的孩子取得了成功,长大后成为了杰出的人。如果你仔细想想,你就会明白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4
不同于其他心理书籍大部分是科学分析和症状的解释,本书里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看法,但却让人读起来感觉很温暖,且可以从中获取力量。书中阐述了爱的本质,让我区分了真爱和坠入情网。他们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真爱可以发生在任意两个身份的人身上,而坠入情网只是在情侣身上。爱可以让爱的人和被爱的人获得持久的能量,动力,勇气,而坠入情网后的感觉却是空虚。虽然它们都有自我界限的部分塌陷,但爱让人感受到的是塌陷后的向外延伸,向世界更多的探索。坠入情网常常让人提起兴趣,有利于进一步获得真正的'爱,但本质上并不属于真正的爱。爱可以给我们心智成熟的动力,让我们勇于探索世界,并向往更广阔的天地。这种感觉曾经在数学老师身边体验过,是很奇妙,当时感觉自己变了一个人,不再害怕和仿徨,而是勇于应对外界的世界。
书中还举例了几种影响心智成熟的心理病症,如“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消极型依赖人格失调”,并大量列举了作者所见过的患者的情况,指出了他们内心深层恐惧的东西。书中让我知道了“懒”是一切都原罪,“懒”会阻止我们心智的成熟,但这并不是最邪恶的,邪恶是阻止他人心智的成熟,并否认光明的存在。而我们一生都要于“懒”作斗争,它存在于人生的各种阶段,即使是心智成熟的人也不能完全将它驱逐。心智成熟的路必然要不断探索和付出,但也只有拥有学习意愿的人可以完成。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5
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在这本书里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里疾病的根源。”
本书共分四个部份: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忙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本书开篇即说: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而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用心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职责、尊重事实、持续平衡。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直面问题,会让人感到痛苦。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而且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例如:我此刻正在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已经拖了很久,总觉得有个事没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写永远不会有。当我应对现实,放下搞笑的游戏和小说,虽然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但是静下心来去写的时候,心理上却感到很简单下来。也许需要绞尽脑汁,没有了玩乐的`简单,当我写完之后,感到情绪舒畅,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而类似的事情其实经常会出现,有时候会我们能够直面问题,以用心的态度去解决它,而有时则推三阻四,能拖就拖,得过且过。而且越是安逸的时候,越是不愿意用心应对,也就是不愿意推迟满足感,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
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给几个四五岁的孩子每人一块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此刻就吃也能够。但是如果能够等到明天早晨还没有吃,那么就能够再得到一块糖。然后观察这些孩子,有的孩子忍不住立刻就吃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忍住了,坚持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并得到了第二块糖。在这之后,实验人员跟踪观察这些孩子,发现那些坚持住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都获得了成功,成为杰出人士。想想就会明白,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能够应对糖的诱一惑,做到了推迟满足感,这种自律的精神和潜力在今后的成长中会给他多大的助力啊。作者是一位心理医生,所以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了许多心理治疗的例子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因此使人在看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乏味,而且作品中不乏一精一辟的观点,凝练的语言,读后令人深思。
我想这本书,它给予我们最多的是勇气,人生苦难重重,人生错综复杂,人生悲喜参半,它告诉我应以勇气,以责任感,直面属于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人生问题,而不是逃避他。只有直面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才能超越自己,自己的心智才有可能慢慢的变得越来越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6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就好像派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亦然;
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谓人性,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某种特质,其实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人们会觉得始终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视心灵;而当心灵被忽视压抑得太久,就会通过别的症候表现出来。呵呵,这篇读后感其实几乎还是抄录的派克先生的话,我不过是按我的需要把它们串联了一下。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说过其实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接受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个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
而且心理健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强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部分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7
八月的天气,闷热得让人心烦。此时的我正躲在家中,打开空调,手捧一本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沉浸其中。话说,当初看到书名时,让我想起的是鲁迅先生的那段经典语录:"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那么,这"少有人走的路"又会是怎样的一段"心智成熟的旅程"呢?细读起来,才发现,这是一部促进心灵成长的作品。阅读着这样直击人心的作品,伴着作者单刀直入的表达,我的内心被一次次的剖析,虽不忍直视,但畅快无比。本书的最后,作者说"实际上,帮助,帮助,帮助——它是这本书的主题。"而对于我,读到结尾,也有了另一个词牢牢地在我的心底里生根,那就是,爱。
因为爱,所以愿意坚持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作者的直言不讳让人叹服。"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主动要求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作者用如此残酷的字眼儿来描述自律,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它的非同寻常。大约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问题解决时,我们才会收获到更大的快乐吧。想想自己,自己并不是个面对问题就胆怯的人。还记得刚毕业那会儿,经历过班级工作的出师不利,也经历过教学成绩的不理想,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我失去信心,我用心地向身边的老教师请教,主动报名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积极地参与各类课题研究,我努力地提高自己,慢慢地成绩有了起色,自己也渐渐地尝到了自我成长的甜头。我慢慢地学会了与学生相处,我的课也开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教学成绩和考核成绩也开始名列前茅。
曾经,大家都感叹我的.幸运,甚至一度连我自己都这么认为。但是慢慢地,我终于发现,其实所有的幸运背后都是咬牙坚持。我曾经为了一节优质课连续几天彻夜难眠,也曾经为了课题的结题连续几个周加班到凌晨,午休时坐在讲台前批着学生的作业,放学后坐在办公桌前做着第二天的课件……不知道多少次这样的付出,才有了后来的收获。我曾把一切归于自律,但却忽略了它背后的原动力——爱。我爱孩子,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幸福地累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因为爱,所以选择改变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和班上的那些家长们。毋庸置疑,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来表达这份爱呢?我看到了班上很多的孩子一提起父母一脸的厌烦,让我也跟着心疼。接触之后才发现,这些父母通常是把爱挂在嘴上,一味地强调自己多么爱孩子。他们或是忘记了爱不光是事事满足,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和恰当的争论;或是忘记了爱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敦促,还要有及时的赞美和必要的鼓励。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或许不是真正的爱。"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我爱我的学生们,我愿意为了他们多花时间去提高自己,去学习他们的语言,去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爱我的女儿,我愿意为了她去改变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自己。为了爱,我愿意冒险,我愿意成长,我愿意努力。
因为爱,所以勇于成长
"我们身上确有一种原罪:懒惰。在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懒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恐惧感。"想起自己当初加入读写团队时的犹豫与恐惧,担心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担心自己写作能力不佳,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原来一切都是懒惰在作祟。好在,最终我战胜了恐惧,战胜了懒惰,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团队是个有爱的大家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偶尔争论,经常安慰,我们收获了赞美,也经历了"板砖",但这一切没有让我们放弃,更是让我们更加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写作。
特别喜欢书上的一段话:"人生是一场冒险,你投入的爱越多,经受的风险也就越大。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因为爱,我愿意挑战自己,加入读写团队,强迫自己打破安逸,去读书,去成长。而在艰难的前行中,我也收获到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获得了别样的幸福和快乐。
合上书,思考还在继续,但原本烦躁的心却慢慢地变得沉静了下来。虽然外面的天气依然炎热,但我已分明感受到了秋风的凉爽与惬意。此刻我又想到了另一句话:"成功的路上从不会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不多。"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沿着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坚持走下去,一路向前,收获心灵的成长,去追寻人生的美好。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8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撰写的一本通俗心理学著作。这本书分为四大章,分别是:自律、爱、成长和信仰、恩典。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前两章:自律和爱。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是——“自律”。自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我们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也是在教育我们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
自律背后的原动力是——“爱”。爱包括亲情、爱情、友情。这是一本爱的指导书,帮助我们学习爱与独立,以及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我们对孩子的爱经常会进入误区:创造最优越的条件、过于关心照顾孩子、一味地付出甚至“牺牲”等等,殊不知这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而任何意义的自我牺牲和放低姿态都算不上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做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传递爱与信念才是最好的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并且自我完善的。这是通往幸福的有效途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共勉之。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9
这本书开篇就说道:“人生苦难重重。”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自律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
一、“自律”就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书中有一句话“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斯科特.派克对自律的理解更加宽泛和深刻,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自律。面对问题,智慧的人不会因为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他们会迎上前去,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
“主动”“积极的态度”面对痛苦,是自律的根本。当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们要拿出足够的勇气主动的、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由此想到,来参加读书会的这些同伴们,大家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但有一点相同,每个人都是为了“主动解决问题”而来,有的是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有的是解决家庭危机的问题,也有的是解决自我智慧修养提升的问题。大家抽出时间,坚持读书,在读书会中畅所欲言,主动抛出问题,积极地交流问题的解决办法,勇于面对困难,自我反思,不断地从问题和痛苦中获得智慧,这不正是“自律”的表现吗?
二、培养孩子的自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
书中这一观点,我特别赞同。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是众多父母的心愿。但事实上,我们能看到身边很多孩子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尤其到了初高中阶段的青春期这些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经常一言不合就鸡飞狗跳,他们只会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到孩子头上,不是打,就是骂,根本不愿意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合适。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把本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上。
孩子从出生到十七八岁,这漫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能投入足够的时间“陪伴”在孩子左右,尤其在孩子规则意识、行为习惯、处世方式等形成的关键期,给予必要的指导,恰当的敦促,来巧妙的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才能会学会自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的每一个暑假,在漫长的无人监管的六十天里,如何指导孩子制定计划,严格执行,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养成自觉学习、阅读的好习惯,这都需要父母动脑筋想办法,花费时间引导孩子加强自我管理。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以忙为理由,放任孩子不管,或把孩子寄放在长辈、亲戚家里,孩子的自律能力较难养成。
培养孩子的自律不是一日之功可以完成的,需要父母大量的精力和耐心去培养,而且越早意识到越好。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正确的榜样,让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良好的熏陶,很难想象那些缺乏起码的自制力、生活邋遢、行为不检的父母怎么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在投入足够的时间的同时,父母无条件的爱和长期给孩子的安全感至关重要。注意是“无条件的爱”,那是一种宠辱不惊、细水长流、不带任何控制欲望的爱。当孩子面临痛苦和困难时,父母真心实意地与孩子站在一起去经历痛苦和折磨,并时刻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给予的坚强后盾,这让孩子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的起点,这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根基。
三、自律的原则之一: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中提出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这里先谈刚刚共读完的第一个原则。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有足够的自制力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享受更大的快乐。推迟满足感,通俗地说就是“忍耐”,它既是自律的原则,也是自律的表现。
著名的.“糖果实验”表明:那些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延迟满足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成功机会。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前几天接触了今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一个文科女孩,她说起自己学习经验,“延迟满足感”这一点在她身上充分体现:比如,在所有科目的学习中,她会在难度最大的数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优先解决自己的棘手的问题,高三一年的错题本就整理了七大本,而且错题积累一日不间断;
在学习地理、历史等科目时,她自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他人,背诵并不擅长,于是她想办法画图、做表、简笔画等极尽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有时候这种画图和总结比一目了然的记忆会麻烦很多,经常加班熬夜,看似很苦,但她对知识结构的记忆和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延迟满足感”是一种能力,刚开始要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但在这个过程中,以极强的自制力坚持过来,就会发现,自律能带给人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就像这个清华女孩说起自己的经历,一脸的自信和满足!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0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是一位美国的心理医生,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他所写的这本书很通俗,没有特别深奥的语言,也没有特别有趣动人的故事,仅仅是平凡的语言和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讲述给我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学道理。使我们能够从书中体会到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
文章的开篇就提到了我们的人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成长的,了解到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当我们了解到人生的苦难时,或许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与快乐。在书的第一部分讲到了自律,人生其实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是具有非凡价值的。自律可以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而在第二章中我们就可以发现爱是自律的原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中。在书中作者讲到了自己童年的例子,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为他制定好了人生的道路,上了最好的学校,可是后来作者最后厌倦了这种生活,勇敢的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我们不难看出,父母的爱过于压抑了他的自身发展,这种过分的爱被称为依赖,它与真正的爱有着相反的作用,只有真正的爱才会成为自律的原动力,指引我们走向心智成熟的道路。
在第三部分中讲到了成长与信仰,我们对于人生都有各自的认识,有着或广阔或狭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虽然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但这是确凿无疑的事实。这里所讲的信仰,在我看来更多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有许多人称自己并没有信仰,只是及时行乐罢了。或许是他们暂时的没有了解自己内心深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么他将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大多数人无法体验到自己的潜意识思维,以及对世界的真正看法和整体的观念。从人的一生看来,这些都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的,有时我们需要改变一下人生的地图,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增进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这就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只能说,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世界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从而走上心智成熟的道路。
在第四部分里讲述了一种不为人知的神奇的力量。生活中总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有些只是我们头脑里一闪而过的念头,有时候却对事情本身有着重大的变化。这种神奇的力量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给予我们帮助。但我们未必在生活中都能注意到这一神奇的力量,或许就仅仅是归于运气好之类的。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的不仅如此,如果用心去发现生活,你会知道他的存在。
《少有人走的路》让我们知道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这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恰恰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1
暑假期间,经老师推荐,阅读了这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少有人走的路》。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一名杰出的心理医生。读毕,便觉着要是不为它写一篇读后感,心里总是痒痒的,像是欠了什么似的。
全书分为“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四个部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部分中的“过时的地图”。这一章主要写了一个男性电脑技术员,三十多岁,因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去而向作者求助。男子坦白:失去妻子并未让他痛苦,但失去孩子却让他无法接受。在他的心里,孩子的意义远远大于妻子。作者在书中提到,他读书时曾因为打架、斗殴等罪名三度入狱,他却毫不在意:“那些老师都是伪君子,和警察没什么区别。”他头脑灵活,却频频更换工作,他总说:“你不能相信任何人。”这个男子的心病就是心灵地图过了时。
原来,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总是违背对他的承诺,甚至忘了他生日,却不认为有多严重。父母的漠不关心,让他的童年充满阴影,开始认为父母是不可信任的。于是,一切的根源便从这里开始。“不相信任何人”,这是他的心灵地图。即使妻子温柔贤惠,可那样的心灵地图始终充斥他的每一根神经,他不愿敞开心扉,再一次信任他人,因为他胆怯与修订自己的心灵地图,害怕再一次受到伤害。
不止书中,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父母过时的心灵地图:要给孩子最好的,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晚上为孩子收拾书包,吃饭靠喂、吃菜靠夹,早晨还背着书包一直送到校门口。这样的父母表现看来不放心,实际是没有勇气修订过时的教育心灵地图。这样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让他成为了一个社会的“巨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寄生虫一样的生活,成为一个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妈宝男”、“妈宝女”。最近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变形记》里的一个女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十六岁的大姑娘了,吃饭还要靠姑姑来喂,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花父母的钱也觉得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恩。
同样,一些我们常说的“直男癌”也是这个这样。这一类男性保持着封建的传统的观念,只忠于自己过了时的心灵地图。“女人不就应该呆在家里好好带孩子吗?要那么高的工资、那么好的工作干什么?”“女人要什么化妆品,素颜才最美。”“什么?发烧?多喝热水。胃痛?多喝热水。扭到脚了?多喝热水就好了啊!”这些经典语录便是他们所信仰的心灵地图。即使他们找不到女朋友,也从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只会抱怨现在的社会风气败坏,没有他们心目中所谓的“好女人”了。殊不知,这些过实的观念组成的过时的心灵地图,才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真正的绊脚石。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正视自己,忠于事实。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要想修订自己的心灵地图,就要有勇气面对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学会自律吧!只有通过自律,完全地牢牢地控制住自己,才能克服现实的痛苦,产生修订心灵地图的勇气,逐步成长。
然后,是最重要的坚持。尽管会带来暂时的痛苦,但是请别灰心,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破茧成蝶。正如老师常常说给我们听的一样: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最后,“什么?还有一步?”也许你会这么想。别紧张,一生还长,做一次自由的深呼吸,然后好好调整继续前进的姿态,忙碌的蜕变过程中千万别忘了身边重要的人。邂逅更好的自己的同时,牵紧他们的手,回忆起从前的点点滴滴,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妙的幸福呢?
勇于修订自己的心灵地图吧!趁着咱们正年轻,一生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自己走。生,就要如夏花之绚烂。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2
你一定不会想象我正在听一堂关于财务战略的培训课,而此刻却是左手一本书,右手一个本,一支笔。昨天卫老师带领大家的讨论太热烈了,我迫切地希望把读书会的一些心得加以整理。
哈哈,这本书你一定知道。是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条路,我们一起走,走的艰难,走的不知所措,却也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脚步。《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直接点题,人生苦难重重,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回避问题,逃避痛苦,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通过自律,解决人生问题,消除人生痛苦。
所谓自律,其原意是常人理解的自己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而在本书中所理解的自律是升华的,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根据自己的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法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看似简单的概念却引发了书友们的不同理解,而昨日读书会的一个词打开了我的一些思考——地图。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是一张地图,每个人都有一张自己的地图。我们希望这张地图抑或完美,抑或有缺撼,都是属于自己的地图,都由自己来完成绘画。但现实中,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或成长环境的不同,工作性质的需要,尤其还会受到时代的变革、各种文化理念的演变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冲击,地图本身又需要不停修改。
当我们用已形成的地图,已形成的处事模式,已形成的潜意识理念对待世界、对待身边人和事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些痛苦,而自律自然就成为个人成长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一旦用适合自己的自律规则去面对世界,面对生活,我们就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地图,这张地图会发生移动和变化,最终变得丰满而又充满力量。
让我们值得关注的是,现实中几乎没有一张地图是完美无缺的,通过自律不停地去修复属于自己的这张地图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所以这里我们再次回到参加该书会的初衷,大多数妈妈都是带着问题、带着希望改变和孩子的相处模式,甚至是如何能改变、改正孩子目前的不足和问题前来的。
我们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妈妈和孩子各自拥有自己的地图,各自描绘和修改自己的地图,不能越界。在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相对成熟的颜料色彩引导孩子去绘制他的地图。彼此的努力加在一起绘成一张更加美丽的地图,这样的自律使我们的内心不再焦燥,也让孩子充满自信的同时获得真正的自由。
老师正在敲黑板,关于企业的本质,传统意义是以获得利润、企业最大化为目标,而现代管理中企业的本质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组织,为社会创造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客户和员工为中心。
哈哈,是不是听起来有些道理?当我们的目光不再紧盯着孩子的成绩,不再敏感地发现孩子的各种问题,而是聚焦自己的成长,甚至学着去帮助、影响他人的时候,共赢的效应自然而生。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3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初读无趣却耐人寻味的书。内容上毫无铺垫一针见血,语言上简单明了,但逻辑缜密层层深入,读起来更像教辅书。
开篇第一句:“人生苦难重重。”这真是一个我不喜欢的论调,潜意识里我喜欢阳光的、充满爱的、积极乐观的语言。随即作者讲:“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不愿正视人生的苦难。……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提到自律蹦进我脑子里的词是:苦行僧般的修行。也许正因为这种频繁的碰撞,让我饶有兴趣地继续较真儿。作者讲“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这四条的解析是我反复读每次都会非常受益的部分。
1、推迟满足感,绝不仅仅是先苦后甜式的自我要求,还有如何看待问题,首先问题永远存在层出不穷,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走向成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不能幻想问题会很快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问题自行消失。推迟满足感就是要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一样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2、承担责任,任何问题得不到解决都会像山一样横亘在那里,阻止心智成熟。唯一的办法是:承担!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想躲开这种痛苦。我特别喜欢作者举的自己加班的例子,没有所谓的不得不,一切行为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3、忠于事实,“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如果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如果地图信息失真,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道理很简单,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能持续到绘制地图、修正地图、丰富地图。尤其是当修订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恐惧的时候。绘制地图的关键是保持学习和反省。
4、保持平衡,这部分是我在感情上最易接受的部分。“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的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他的最高原则是放弃,放弃会带来痛苦,但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痛苦!平衡被我视为生活的最高境界,貌似和“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要我给每个部分加一个微信表情,“自律”应该是[奋斗]第二部分“爱”则是[坏笑]。第二部分用了很多笔墨在说坠入情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并不是真爱而是一种幻觉,呵呵。我喜欢这论调,像一位智者用最简洁的话传递真相而不管对面那些在荷尔蒙作用下的人怎么想。当然我喜欢这章更重要是因为它为我解惑。人生苦短为什么我不能活的更肆意?更自我?更任性?难道只有有钱才能任性吗?为什么要自律?作者以一贯的简洁告诉我:爱是自律的原动力!因为爱自己,所以觉得自己有价值;因为自己有价值,所以珍视自己的一切;因为珍视自己,所以会珍惜时间、会千方百计丰富自己、会想方设法充盈人生。那么,就必须自律,必须有目标、有行动、常反思。爱,不是意愿,是行动。自律当然更不能停留在想象,应该落实到点滴实际。追求人生的多姿多彩当然没错,但只有自律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第三部分《成长与信仰》是很落地的一章,“我们都不是超人,无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在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似乎不做任何改变更符合我们的惰性。我们更容易保持现状维系旧地图。……只有怀疑和挑战才能使我们走上神圣的自由之路。”
可能因为宗教的原因,第四部分《恩典》并不是一个让我很有感触的章节。但其中“熵与原罪”部分却是我特别喜欢的。作者直言,阻碍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碍是:懒惰。“只要克服懒惰,其他阻力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无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我们都无法取得成功。……我们的人生似乎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忙!忙!忙!…但只要用心观察,你一定可以看到自己懒惰之处。懒惰与你花多少时间工作无关,如何对别人尽职尽责无关,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恐惧感。……我们害怕改变,害怕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想起之前章节里我喜欢的一段话:“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意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勇气。勇气,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能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成熟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4
最近在读美国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书中处处透露出沟通和理解,帮助人们找到爱是什么,亲情是什么,引导我们学会长大,走向成熟。总而言之,这本书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我,教导我们独立。
正如书中一开始就提到,人生苦难重重。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就是一场艰辛的旅程,一个人成长、心智的成熟过程往往都是漫长而苦痛的。但是,作者并不是一味的让我们品尝痛苦和恐惧,而是带着我们去经历这一系列艰难而痛苦的转变,最终认识自己,走向成熟。
在文中,作者多次提到两种心理上的问题——人格失调症和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调症,为自己的过错找一切可以找的理由推卸责任。神经官能症则是相反,所有的不好都是自己造成的,过度的责怪自己。这两个心理的`症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天人交战,比如说,这一次考试没考好,都是我的错,是我自己没有好好地复习,明明会解答的问题却因为粗心总是出错,这就是一种过度的责怪自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过度的责怪自己和逃避责任。在文中诸多的篇幅都是举例说明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最终归结——人格的自律。
过度的自责和过度的推卸责任都是自身不自律,无法自我约束的体现。回想起我自己的一些事情,体会非常深刻。在上学的时候,每一个孩子最盼望的就是寒暑假,最痛苦的莫过于寒假、暑假作业了。每一次寒假暑假的作业对我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记得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每天只顾着玩,剩下三四天左右才去写作业,最后写不完作业,我情愿去苦求着父母帮忙写,也不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作业也不是很多,每天十道数学题,练习二十个字,每周一篇周记。如果每天都写一点,只需要安安静静认真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任务,却最终无法完成。我在无法完成的情况下不仅不去反思,努力弥补,还去依赖父母,在父母不帮助之后,责怪父母。这其实就是由于我的不自律,缺乏对自己的约束,因为我没有承担起自己应该负有的责任。
看过这一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自己不自律的一大表现就是无法做到推迟满足感,明明可以先写完作业再去玩却挡不住玩乐的诱惑;明明打算工作之余学习一门外语却迟迟不曾开始背单词,练习口语;明明应该完成的工作却总是要拖到最后交差之前加班完成……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变不自律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制定一些培养推迟满足感的练习计划,来帮助自己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学会长大,学会推迟满足感,让自己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美好的未来。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5
少有人走的路,摘抄和一些看法!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但有些时候却又慢下脚步变得懒惰,面对困难,我也经常自我麻痹,想把他抛在脑后,但其实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反而会成为我日后的烦恼,带来更大的痛苦。
我们的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它使我们沮丧,懊恼,有的人选择承受和去面对问题所带来的痛苦,迎难而上把问题解决,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在我们思考该怎么去解决和在解决的过程中又有更多的烦恼,可谓是困难重重,作者认为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他给予自律的一个定义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地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其四个原则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1,延迟满足感就是先苦后甜,坦然面对问题带来的痛苦,解决了问题后就能拥有更加多的快乐。这条建议很简单,但其实做起来挺困难,我们都喜欢先做自己开心的事,因为要去解决面前的那一堆难题,意味着承担痛苦,而逃避痛苦,又是人的一个天性,因此就形成拖延症,希望书中的一些建议你我不只停留在认可的层面,更要知行合一。
2,直面问题会给人带来痛苦,如果你忽视问题的存在,它是不会自行消失的,甚至阻碍前行的步伐,唯有正视问题,主动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放弃暂时的.安逸去体验加大的痛苦,才是对待问题最好的方式。
3,我们的一生都在绘制属于自己的地图,努力程度越高,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不能一成不变,或对新的信息视而不见甚至指责,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观察世界的角度,使地图的内容更准确,不断修订地图。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这也是唯一能确定我们的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的方法。有的人故步自封,逃避挑战,这可以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人之为人,或许就在于我们可以改变本性,超越本性。
4,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中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是不可避免的。
暂时放弃自我:“兼容并包”,是“保持平衡”这一原则的一个子类型。
“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作者第二部分讲的是爱,这对于我来说,冲破了我原有的认知,所以收获还是蛮大的。
第一部分所讲的自律能让我们直面痛苦,解决问题,同时我们的心灵也不断成长,这样做,我们会承受这些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一直以来我好像从未认真思考过爱是什么,可能见识有限,也不能说清爱是什么,都是在生活中去感受爱。其实,爱多神秘啊。
作者认为迄今为止,不曾有谁给爱下过满意的定义。作者对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限制,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这一定义,于我而言,还是挺新鲜的。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潜意识在第三部分有所提及。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需要付出努力。爱是一种意愿,行动。
之后作者用不同的角度去诠释爱是什么,让我觉得爱既复杂又神秘,有好些我承认还不太能感受得到,基于作者的观念和道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和体会,可能会更有感受和觉悟吧,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也会有自己新的认识和看法,毕竟,它确实很复杂。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6
回想那晚《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捧在手中之始,我仿伄在茫茫沙漠上,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了一支骆驼队,在条件恶劣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这是在我脑海中闪现出的“丝绸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等等历经多少磨难,将中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传入中国。他们用生命普写了“丝绸之路”的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书中第一部分写的“自律”,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现实、保持平衡。对于推迟满足感,我们不要贪图暂时的安逸和一时成绩的满足,工作时要先难后易,克服自己工作拖沓的毛病,延长满足感;而对于承担责任,我们对待问题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我从《少有人走的路》书中的“吃蛋糕的习惯”,看到自己时有拖延的习惯,特别是时限宽松的事情,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有时对自己认为不重要的问题或小事视而不见,或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联想到我的工作职责中有项业务是每年7—12月到质监部门年检证件,可是每次都是等到最后一个月才去年检,虽然没有影响到工作,自己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去年检呢?假如未能按时年检,必然造成工作上的被动,还会直接影响到有关企业相关工作的年检。这可是“吃蛋糕的习惯”心理模式。其实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工作,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确实变的相对轻松,工作一天下来心情也轻松。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这是我人生旅途上又一个学习成长的新起点。在慧达读书会首先收获的是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对爱的全释,让我学会爱,并且有爱他人的能力,知道如何去爱成为我人生必修课;再就是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用平凡的语言和一些生活中的琐事,让我身临其中,踏上人生艰辛之旅,让心智成熟之旅相当漫长,但是这并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恰恰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书中说“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成熟的人、一个正在成熟的人、一个因拒绝成熟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人,那么,请你勇敢地翻开这本书吧!只要你有勇气翻开这本书,你就一定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只要你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问题,你就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我想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走出自己的“丝绸之路”。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7
杨绛先生曾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我深以为然。
我常想生活的道路道阻且长,如何与自己和解,舒适度过一生呢?
机缘巧合看到了这本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由美国作家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著作的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入门级的心理学著作,内容生活化且浅显易懂,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来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理解自身、改变自身。主要讲了要花足够的时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冷静分析问题,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长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又要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比如作者讲到了惰性,每个人都有惰性,有大有小,惰性就是我们内心的熵,因为惰性,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关于选择平坦的道路。我们害怕失去当前的.地位或者角色,所以才害怕转换成新的角色,达到新的地位。我们害怕改变现状,害怕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我们惧怕为恢复健康而承担责任。书中说心智成熟是一个艰难而孤独的旅程,我们需要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脚踏实地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自省。最后慢慢变得成熟。最后结论唯有“自律”才能变的更好。
第二部分讲的是爱,夫妻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第一,坠入情网、过分依赖、自我牺牲和爱的感觉都不是真正的爱。爱是为了促进他人和自己心智成熟不段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意愿。爱需要直面各种风险,面对恐惧仍然能够坦然主动,勇敢的探索未知世界。爱需要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第三部分,讲的是成长与信仰。这部分讲的内容主要是与宗教有关的案例。在成长和宗教信仰中,我们不应该被信仰困住,信仰不是宗教,是宗教背后的东西。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信仰,只是信仰的东西不同,价值观就是一种信仰。在信仰中,我们应该有科学的信仰。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到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我们必须消化和吸收新的信息,扩充眼界,敢于涉足最新的领域。
第四部分,讲的是恩典。在这部分作者讲了一个人类心灵进化的现象,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
心智成熟是一个艰难而孤独的旅程,我们需要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忍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脚踏实地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自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些人一些事通过历练最终慢慢变得成熟,进而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8
少有人走的路是我一直以来想读的一本书,今年给孩子在卓越网买书的时候,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讨论关于人的心智与心灵成长的书,书大约写作于70年代,他和现在流行的一些励志类书籍和他一脉相承,想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潜意识的力量等。都和他有相同之处。
这本书主要论点,一是人的心智成熟需要自律,自律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处理人生中各种问题的四项基本纪律:延迟享受、承担责任、直面真实和保持平衡;二是自律背后的基本动力是爱,爱的实质不是单纯一种情感,也不是依赖,而是一种促成自我和他人的精神和人格不断成长的`意志;三是个人的信仰的力量,(这里作者将世界观定义为个人的宗教);潜意识的力量,带来好运,通过承担责任、诚恳和坦率,使潜意识和意识统一起来,你就可以做一切事情。
另外作者将精神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全自我的阶段,典型是两三岁之前的小孩,而有些人则终生没有超出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盲目信仰权威,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善与恶的阶段,典型者如稍为大一些,以父母为最高权威的孩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盲目信仰权威的“好”公民,还有对“上帝”坚信不移,对“信仰”从不质疑的虔诚者;第三阶段是“科学怀疑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不会不加质疑地相信,而只是在被合乎逻辑地说服之时才相信,但是对精神性和超自然性的力量持怀疑态度;第四阶段是开始享受自然与存在的神秘与美的阶段。这些人虽然非常理性,却能够领略自然与存在中更大的意象,对于善与恶,仁慈与宽恕,热情和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力。他认为第四阶段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
总体来讲,这本书是一本励志的书,以自己的心理医疗经验为基础解决人生的困扰,分析人心理疾病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一定的治疗方法,就是自律、爱、尊重你的潜意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人生基本处于开放和未完成的阶段,致死未休。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19
《少有人走的路》是心理医生派克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在目睹了各式各样的人生苦痛、困扰后写出的一本书。“人生苦难重重”,是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本书带给我的一个最大启迪。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这本书中,我记得索达吉堪布说人生本来就充满痛苦,快乐是暂时的、无常的,一切痛苦的根源来于自我的执着,那本书中我接受到的是用“无常”的角度去接受苦难。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我对痛苦的人生普遍性又有了更深的感悟,不管是自己“心生”的痛苦还是外界带来的痛苦,面对痛苦要有一个全盘接受的态度,并不是只有你一人的人生充满痛苦和挑战,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面对的,逃不掉的。接受它,释然了,才不会陷入绝望和逃避,才能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做出更多自由的选择,并坦然接受选择的结果。
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并不意味着问题的消失,也不意味着面对痛苦时那种无力、沮丧、焦虑的感觉没有了。面对痛苦,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方向——自律,即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自律包含推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其中先苦后甜,延迟满足,是指“重新设置痛苦和快乐的次序,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孩子应从小养成这种习惯,如果成年后弥补通常是事倍功半。
说到延迟满足,不得不说一说在读书会上大家谈到的,被歪曲的延迟满足,有人认为延迟满足就是在物质需求上“知道你想要,偏不给你,你不想要了,我再给你”,以此让孩子知道东西是来之不易的,不能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可以即时享受,要有条件获得等等,也有人在孩子的精神需求上搞延迟满足,即使可以肯定、赞赏孩子,也要给予沉默甚至打压孩子,以此让其更坚强、不骄傲,避免其自我感觉良好而沾沾自喜。
我认为这两种延迟满足,只会让孩子忽视自身需求,压制需求。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在精神上求认同、求赞赏的渴望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应用这种所谓的延迟满足造成心理上的扭曲。作者主张的延迟满足是指面对懒惰和贪图安逸的人性时,例如我们的问题拖延症,延迟满足可以让我们及时看清人性弱点,及时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自律的习惯,避免问题像山一样衡桓在心,阻碍心灵成长,心智成熟,当我们接受了痛苦的现实,并能有效的处理痛苦,我们对痛苦的承受力自然便增强了。
面对问题和挑战应敢于承担责任,但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你是否评估过自己的责任呢,你是否把问题中他人该担负的责任,完全揽到了自己身上,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或是把问题都推到他人身上,忽视了自身的责任,而让别人活得很痛苦呢?所以面对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责任所在进行评估,整件事情中,我负有哪些责任,其他人负有哪些责任,在局势中哪些是可掌握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在觉察中保持平衡,让我们可以做出更适合的决定,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除了在责任中找到平衡,我们还需要在肯定自己与否定自己之间找到平衡,也是在接纳自己和修正自己之间找到平衡,在忠于事实的前提下,不断对固有的思维进行觉察、质疑、修正。作者在文中举了一个帮人修车的例子,来说明只要你愿意试着去做,你也可以做到,但通常我们要么直接放弃,这事超出另外我的能力范围,要么抱着等待问题自己消失的态度,置之不理。看了这个小故事,我也拿起工具,仔细研究了下二宝坏了一段时间,一直等着周末找修车的地方修理的滑板车,最后我在工具箱里找到了和螺母对应的工具,自己修好了滑板车。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只要你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和耐心,你就可以解决一些自己知识、社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自律是我们面对人生痛苦和问题的一种方法,但面对人性中的懒惰和童年已形成的策略,要做到自律是需要毅力和勇气的,作者认为爱便是自律的源动力。我们来自于不同的原生家庭,当我们组建了家庭,我们的家庭也是千差万别的,千差万别的夫妻、父母、孩子,没有一种方法和工具是通用的,只有从爱的根源出发,我们才愿意去关注自己、关注对方,愿意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心灵地图,找到自己的频率,再帮助我们的伴侣、孩子找到他们各自的频率,然后像不同的琴弦共同奏出和谐的旋律。
真正的爱是一种自我拓展,是帮助自己和他人实现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不是自我牺牲也不是对他人的控制。说到爱,我曾自责自己无法做到无条件的接纳和爱,掌握不好自由与放任、限制与控制的界限。孩子上小学后,越怕限制和控制了孩子,反而没考虑到中国教育体制的实际情况,不但没有帮助孩子走好自由的路,还忽视了父母应承担的责任。
如作者所说,婴儿时期,父母对孩子通常是无条件的爱和满足,这时的婴儿通常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到了幼儿时期,父母对孩子的爱通常变成了有条件的爱,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父母会不接纳和生气,这会让孩子了解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这也是孩子形成自我界限的一部分方式。
作者说“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无原则的.接受,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回想自己在孩子成长阶段对自由理解的一些偏颇,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适当管束不等于限制,适时的干涉也不等于包办,在家庭教育方面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并给予孩子恰当的管教、批评、提醒、帮助、敦促,这是每个家庭需要不断摸索的,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管教方法。当一种旧有说话方式、思维方式、关注方式不再起作用时,不要再一味坚持,应该思考、改变、调整,既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盲目地坚守执着。
作者提到真爱的本质,是自我扩展而非自我牺牲,也让我更理解了付出的意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个人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需求”,我们为孩子所做的,其实也是满足我们肯定自己的需求,而非都是自我牺牲,“自我牺牲的抱怨,潜意识蕴藏的更多的是一种恨,渴望得到发泄”。
你是否有很多有惊无险的意外,是否有很多机缘巧合的惊喜,你认为这只是偶然好运吗,有没有想过这是一种在背后护佑着你的强大力量呢?如果真的有,你现在是在拒绝这样的恩典,还是已经做好了接受恩典的准备?在信仰和恩典的章节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内心的上帝”,蕴藏在我们每个人潜意识中那强大神秘的力量,想接近它,需要我们放下自以为是,心中的浅薄,不断地去学习,去质疑传统宗教、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等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成长的路上我们并不孤独,那个强大的力量可以给我们足够多的好运,只要我们多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少用臆想去控制大脑,便能迎接恩典的降临。
如果说心中的爱是上帝,那么人性的懒惰就是魔鬼,它是爱的对立面,阻碍我们成长,阻碍我们接近内心的上帝。我们发出成长的意愿,是受到爱(内心上帝)的召唤,所以我们才愿意忍受痛苦、放弃幼稚,走向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20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
就好像派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我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亦然;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所谓人性,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某种特质,其实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人们会觉得始终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视心灵;而当心灵被忽视压抑得太久,就会通过别的症候表现出来。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说过其实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接受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个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而且心理健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
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强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部分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21
很多朋友给我推荐过这本书,去豆瓣或者知乎,也能看到呼声很高。终于被我选定为2021年首本阅读材料。
作者是一个心理医生,全文主要讲述他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经验案例,以及怎样一步步治愈了具有心理问题的上千万个病人中的典型。
据说这本书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大概还是因为很多人读后具有共鸣吧。
我读后感受并不特别强烈,没有达到震撼的地步,也没有很喜欢这本书,可能是读的不够认真?也可能是没有太多的类似经历,所以没有引起共鸣。
总之,读这种讲述心理学的`著作,对我来说兴趣不大。
阅读的过程挺费劲的,很容易走神和乏力,不过每天坚持读几页,一本书倒是很快就看完了。前后大约十五天左右。
人生苦难重重,心智成熟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希望自己不但能从书中汲取经验和知识,反思自我,也能在平时的真实生活中,学习,思考,进步,从而让心理更加健康,心智更加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22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关于心智成熟的心理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走向心智成熟的方法,而看了本书我确实有很多的收获。
人生苦难重重,而只有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我们才会释然,也不会再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苦难,是可以开启人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的。
有许多家长,学生,甚至我自己,也曾经埋怨过,小学阶段学生学的东西是不是太难了,我认为小学应该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地方,不应该让学生过早的接触太难的问题。但是看了这本书,我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其实小学阶段的问题与难易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会发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照样有学生不会,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之所以会出现差异,在于学生有没有主动的去面对学校为孩子们设计的各种问题,学生有没有动脑筋,没有想办法解决问题。正常情况下,正如富兰克林说的: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其实,如果深入到学生中去,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后进生,只不过是面对问题不停的拖延时间,或者视而不见,希望问题自己消失。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玩游戏,甚至沉迷于游戏?也许就是为了躲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自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担痛苦,解决问题。而自律则源于爱,后进生更需要父母以及老师的关爱。富有爱心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要给学生一种意识或者提示:“爸爸妈妈,老师都愿意陪我忍受困难,困难也没有那么可怕。”当然父母的爱必须是表里如一持之以恒的。
对爱的理解其实有很多,但是有时候我们都不太懂什么是爱,作为老师,我时常反思自己,质问我自己,是不是真的爱我的学生。
我们学校有爱心义卖,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实在我的意识层面我深刻的知道,应该把爱心义卖交给学生全权负责,我只需要从旁协助就可以,但是,出于某种担忧,我几乎包办了爱心义卖的许多事情,在班级义卖上是获得了成功,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我的做法是爱他们,帮助他们吗?他们需要的是这样的老师吗?这个活动对学生有什么帮助呢?他们体会到爱心义卖的意义了吗?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答案,爱,应该是倾听学生的需求,该放手时就放手。我们应该时刻记住纪伯伦的诗句: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首诗对老师也适用,我们应该时刻警惕。
其实读了这本书收获很多,可以说是这本书是开启人心灵的实操书,能够点亮我们内心的黑暗,正视自己的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23
最近读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书中说:“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而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网上真人赌博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做成功一件事情能获得满足感,多次的成功有可能让人内心膨胀,从而止步不前,很难再获得更多的成长。推迟满足感,并不是永远不知足,而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生活,为了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有坚持向前进的信心。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面对并且感受被问题缠上的苦恼,冷静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体会网上真人赌博结束后的快乐之感。推迟满足感是自律生活这条道路上极为重要的一步。
本书的作者认为“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种意愿”,同时“爱也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养不教,父之过”,父母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责。专制和控制的教育方式用在孩子身上只会产生负面的作用,其结果往往是孩子会产生不安的'恐惧,而且这网上真人赌博份恐惧或许会从童年时代延续到成年以后甚至更远的时间段。相反,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将爱灌注进去,会催化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更容易将大人的教育听进去,使得自身获得成长。
不是一味地追求,不是执着于痛苦,而是尊重事实,微笑面对,然后接受,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这就是网上真人赌博生活一步一步教会我们的,最终也使得我们的心灵走向成熟。
自律是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爱是促进自我和他人心灵成熟的方式。“成熟的心灵必须保持中立,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网上真人赌博矛盾和悖论,特别不要轻易收到伦理观念的影响”,只有将自律和爱相结合,使两者在我们的生活中保持平衡,才能使自己获得成长,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你只能自行选择人生的方向,忍受艰辛和磨难,最终才能达到新的人生网上真人赌博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 篇24
深入心灵,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也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打开这本书前几页看到一些名人名家对此书的评论,整整占据了两页半,每个人都用一小段话或者三言两语道出了自己对此书的看法,因为经历不同所以视角不一样,关注点不一样,感悟也不一样,但是大家都一致肯定了这本书对自己心灵成长的帮助,让自己的思维更睿智思想更成熟。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心理医生,他在多年对病人的心理治疗接触中,以及自己生活中所得出的一些看法、直觉、感悟。就像他自己说的,读者之所以会为这本书感动,是因为他说出了别人长期的思考和感受,但缺乏勇气,不敢说出来的东西,就像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这是一本心理学范畴的书籍,以我现有的水平看这本书其实是感到了一点困难的,一些专业的心理学甚至一些物理范畴的名词,我看不太明白的时候需要去百度一下,这让我想起了我很小的时候,喜欢看故事书,但是经常在书中看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常常会去翻字典,后来这让我翻字典的速度比别人快很多倍,上小学有一次查字典比赛得了第一。这就是因果关系,有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管是好事坏事其实追根到底都是有原因的,就像书中所说,来接受治疗的一些病人,很多人患上了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但却不敢诚实面对,当医生让他们说出生病原因时,一些人闪烁其词或者避重就轻,其实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了,却被自己说成只有这一点点焦虑而已,因为不敢坦诚自我剖析,追踪真正的原因,所以常常会耽误病情而导致长期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反反复复,而医生有时候需要在病人的潜意识里面去发现挖掘真正的原因,一个人的潜意识可能是某天说的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眼神等等,所以心理医生就需要仔细观察聆听病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从而去发现病人潜意识中的真实想法。
本书开篇说到了自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最重要地方法。自律就是推迟满足感,比如我们知道的棉花糖效应,一群两三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一块棉花糖,然后大人离开前,告诉他们如果坚持三十分钟不吃的话将会得到更多的棉花糖,几分钟之后就有的孩子吃了,有几个孩子也忍不住要吃,但他们有的用唱歌来忍住糖果的诱惑,半小时后大人回来,寥寥无几的几个孩子得到了理所当然的奖励,后来人们还跟踪发现这些忍耐力强的孩子,在成年后事业更成功生活更幸福。而我们现在作为成年人,推迟满足感也是很有必要的一种能力,比如我自己,当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堆积如山,我却不想去做的时候,总是在想等吃完东西再去弄,等看完电影再去弄,等……反正就是假装自己还有很多其他很忙的事情,每每要到临交工作任务的时候不得不去做,而且在做的时候觉得极度痛苦,心情非常不好,这种拖延症,其实就是不自律的'表现,推迟满足感的原则就是,学会先苦后甜,拥有足够的自制力,比如把困难的事情做完再去吃东西看电影,这样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会更放松更愉快。
书中提到的恩典,一个人对于恩典意识和接纳的态度,就是一个人走向心智成熟的旅程。仔细回顾自己的生活很多“千钧一发”的时刻,带给人神奇的体验,记得在单位,有一次我的工作伙伴来接我班的时候,比以往早了一会儿,等我下班离开没多久,电线突然短路一阵火光乱窜,后来听说当时情况非常混乱,而我是个特别胆小的人,当时还在想,幸好当时不是我当班的时间啊,觉得好幸运,其实现在想起来就是恩典的降临啊!再比如网上报道有人因为临时取消航班而幸免于一次空难,还有比如在天灾人祸中幸存的人,书中提到的交通事故中原本可能成为牺牲品的人,竟然从破破烂烂的汽车里爬了出来,而且伤的并不重。生活中我们也见到过有人从高楼坠落下来,却毫发无伤的事情,这种近乎奇迹的好运,神奇到我们人类无法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的事情,其实就是一种恩典的存在。但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常常都有的,因为大部分的人没有意识到恩典的来临而拒绝了恩典,不相信奇迹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心智的不够成熟的人,是不会意识到恩典的来临。
潜意识也是恩典的一种形式,比如心理医生有时要对病人做催眠的治疗手段,让病人在潜意识中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人的梦境其实也是一种潜意识,这点我深有体会,记得读书时有一次重要的考试,我梦到了自己的分数,也梦到了另一位同学的分数都合格了,还有一位与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我却没有梦到她得分数,后来那次她考试不合格,而我和那位我梦到的同学的分数居然和梦境中一模一样,当时在想,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我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的时候,有些建筑物风景区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时我真的觉得是件不可思议,而且很神奇的事情,现在才明白这就是人的潜意识。本书作者描写第一次去新加坡旅游看到一个建筑,他的妻子问他这是什么地方,他可以马上说出“新加坡板球俱乐部”,而一说出口自己也被吓到了,因为他从未来过新加坡,也没有见到过任何一家板球俱乐部,后来他们朝前走,走到了建筑物的正门看到“新加坡板球俱乐部”。这让他无比惊奇,“我是如何知道自己本不该知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思维常常不承认奇迹的存在,但是思维本身就是个奇迹。恩典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实存在的一种力量。在心理学类的书籍中,字里行间感觉是在宣扬一种东西,但这东西中蕴含的力量又是人们不可抗拒的,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如何把这种力量转化成让人幸运的奇迹,这就需要我们意识的觉醒。
书中说,心智成熟之旅艰苦卓绝,无论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这几点都是需要我长期好好学习的品质。做一个自律而勇敢的人,让心灵的力量不断汇集,慢慢的融入自己的血液里,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像有句歌词“门外惊心动魄,门里我泰然自若”。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冷静分析,积极思考,妥善处理,这就是一种睿智。
读完此书,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我感觉自己迈出了一小步,收获了一点点内心的充实感。
【少有人走的路作文】相关文章:
走自己的路作文08-24
走泥泞路作文06-05
走正确的路作文05-25
走自己的路作文02-07
走自己的路作文(经典)01-22
走自己的路02-17
走自己的路08-25
路靠自己走作文03-14
走自己的路小学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