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3-07-11 14:29:12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高考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1

  时事篇

  第一期作文素材

  所谓时事,乃是当前最新发生的各类新闻事件,所以本期整理的基本是20xx年1-2月份的各类时事热点。

  一、让“春节时间”刻入世界表盘

  时事评论背景:

  中国年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国家的不同群体,就在于这套价值引起的广泛共鸣。

  刚刚过去的春节,不仅搅动着中国人心中浓浓的乡愁,也带动全世界进入中国的“春节时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欢乐春节”盛装巡游把秧歌、武术等中国节目搬上街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鸡年主题展览为参观者奉上精美藏品和京剧表演;在泰国曼谷,诗琳通公主发布自己手绘的红色吉祥鸡和富贵牡丹图,并用泰语写上“中国新年快乐”……如今,农历新年不再只是中国的节日,更成为世界范围的文化现象,“中国福”贴遍世界,“中国红”映照全球。

  时事评论观点:

  醇醇年味,四海浓郁,这与中国人走遍世界的脚步不无关系。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国公民出境游总量约615万人次,同比增幅近7%。为吸引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各国景点和度假胜地往往把农历新年作为卖点,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游览体验。同时,遍及世界各地的约5000万华侨华人,更是把春节视为寻根溯源的仪式,一些地方甚至延续着或者发展出国内都少见的习俗和传统,在当地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年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背后蕴藏着独特的价值诉求。春节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国家的不同群体,就在于这一价值引起的'广泛共鸣。在国外,许多人对春联感兴趣,但更中意“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美好愿景;许多人爱吃饺子,但更青睐薄皮大馅所寓意的浓浓亲情。和谐、团圆、重视家庭,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文化对幸福美满的想象,正成为许多外国人新的精神追求。

  可以说,中国年的全球热,正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一个缩影和表现。从遍及一百多个国家、独具中国特色的孔子学院,到“一带一路”上开启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从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和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收获海外如潮好评,到莫言、曹文轩、刘慈欣等中国作家获得国际荣誉,这些年在全球文化领域刮起的阵阵“中国风”,与农历新年一样,背后不仅有综合国力作为支撑,更是中国文化所沉淀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世界人民心中激起涟漪、形成共鸣。

  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崛起,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崛起。一个全球性大国,不仅要在具体的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责任,更要从文化和思想的高度,回答人类发展中的一般性问题,为人类的社会进步提供有益方案。当世界进入中国的“春节时间”,人们更有理由相信:以优质文化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文化就能够赢得世界认同、取得世界影响、获得世界价值。

  高考作文 2

  (一)路灯下的高考

  “十年寒窗,挤过了独木桥。桥头,望尽天涯路,依旧风寒,迷茫的细雨……”

  掀开卷曲箱底13年的日记本,高考战火的硝烟,仍然弥漫;路灯下,那个修长的身影,相伴星辰,依然诵读着七月的华章!

  我是x届的高考生,也是国家实行大学扩招前的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生。那时的高考,千军横闯独木桥,残酷无情,波谲诡密。作为农村孩子,高考是一次鲤鱼跃龙门。我们都深知:十年学习尘与土,就等这次壮士行。

  高三那年,我几乎是苦行僧一个。“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古语,镌刻在书桌的抽屉,时刻鞭策自己。课室、饭堂、宿舍三点一线、枯燥乏味的生活,给我萌动浪漫情怀的花样年华,贴上了一纸封条。一日一测试、两日一小考、三日一模拟的枪林弹雨,演绎我生活的全部元素。

  课间十分,见缝插针,匆匆背两个数学公式;午休弃憩,埋头墙角,开展考点大阅兵,地毡式查漏补缺。深夜,蟋蟀蝉鸣,梳理学子的读书声。宿舍的同学经常汗流浃背,蜷曲几乎窒息的被窝里,借手电筒微弱的灯光苦读,但还是逃不过老师的火眼,电筒充公了。为了逃避查夜,我们摆起了空城计,把蚊帐放好,被子叠成人形,制造假象,让老师从窗户借且电筒查看时,以我们都乖乖睡了。其实我们早已身在曹营了,在校园偏僻的路灯下,任凭蚊虫的蹂躏,在浩瀚书海中遨游了几个钟。那时,路灯把夜幕下的温柔与明亮给了我们,她妙曼的身姿和美丽的容颜,时常激起我们早已埋藏深夜的青春骚动。看着被树叶撕碎的月光,拍打浅草的晨露,不知溅漫了书的哪一页,只知是湿了黎明。

  记得高考的前夕,周边的人和物,似乎云烟过眼,激起不一丝的围观欲望。烂漫鲜花没有恋蝶翩跹;草长莺飞,没有燕舞相伴,七月的季节褪却了色彩。只有课室那块高考倒计时牌,分分秒秒跳动的指针,才能触动心灵,顿感时光在流,时不我待。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身上的尘埃和躯体的疲惫,锈黄了路灯曾有过的美丽容颜,乳白的外衣锈迹斑斑。岁月的风雨也砺粗了我细腻的肌肤,可是我依然载满希望——挤过了高考的那根木桥。

  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是一条汹涌波涛的大江,我虽然冲破浪尖,却跌落在波谷。那年的高考我失败了,失败得没有准备。在六年的中学生活里,一直名列年级前十名的我,高考却掉到了班级的三十名。还在埋怨老天的不公时,更沉重的打击又当头一捧,我从入围本科的分数,退档到了市大专学院录取。拿通知的那晚,我再次来到熟悉的校园,冷冷的雨夜,曾支撑我无数黑夜的路灯,投下修长忧伤的身影。倚望,远处路灯照亮的星星,等待天明后阳光的手来拭干那行泪,继续上路。

  云卷云舒,时光如一川逝水,把高考的那杯浊酒冲洗得淡如水,暴风暴雨的黑色七月,已是西风调碧树的时节。记得高三的班主任曾为我们鼓劲加油时曾说,“没有经历高三生活、没有经历黑色七月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寒窗生活,是一次人生孤寂、更是一次人生励志。

  (二)高考生跳的“龙门”在哪?

  人们常说,读书人如果可以高中状元,就如同鲤鱼跳过了龙门,从此脱离凡胎肉身,飞黄腾达。这对于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扭转命运的学子们来说,的确是形象的比喻。那么,北京城里究竟有没有这样的“龙门”呢?

  北京城外有城,城内建城的建筑布局,使得连接内外各城之间的城门成了极为重要的设施。在北京众多的城门当中,的确存在着所谓的“龙门”,当然,这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

  由隋朝起创建的科举制度,取代了过去一直以来的世袭制度,由此,学子们得到了通过求学考试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是相对公平的社会育才机会,使得封建王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稳定。科举考试分为很多个级别,在历经各地区主持的考试之后,通过层层选拔的胜出者会取得到京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机会。在京师的考试有两场,会试和殿试,而最终能够冲进殿试,并取得名次的,就拿到了进入仕途的入场券,成为国家的栋梁。也就是说,原本平凡无奇的鲤鱼越过了“龙门”,晋级龙族,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完成这一象征性加冕仪式的就是长安门。长安门分为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长安左门位于大明门(清代改大清门,辛亥革命后改中华门,1959年拆除)内东北角(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前稍东),长安右门位于大明门内西北角(今中山公园正门前稍西)。长安左门和右门是皇城通往中央官署衙门的总门,门前均竖立有巨大石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诫语,并有禁军站岗。平日,百官上朝都要从长安左、右门进入,并且无论官级大小、爵位高低,都要下马下轿,步行进入长安门,经天街(今天安门前的长安街),经金水桥,入承天门(今天安门),继而进午门,上朝觐见皇帝。

  并非两门都是“龙门”,只有长安左门被称为“龙门”。明初时,曾在承天门(今天安门)外金水桥畔设案举行殿试,后来移至太和殿。清沿用了这一形式,但后将殿试的场所改在了保和殿。殿试以后,凡考中进士的人,都要在殿上广布姓名,然后将名字写入“皇榜”,捧出午门,在鼓乐御杖的导引下,经承天门穿过广场,张挂在左面的“龙棚”内。参加殿试的贡生们在这里集结看榜,无论考中与否,都经由长安左门离开。所以,长安左门被称为“龙门”或是“生门”,靠中进士的人成为“登龙门”。

  与长安左门相对的,长安右门则是刑部主持全国“秋审”、“朝审”的地方,被称为“虎门”。每年农历八月中旬,皇帝派刑部官员会同大理寺、都察院或九卿、王公大臣,在这里设案“秋审”,联合审理犯人。每逢此时,由东到西,横列几十张大八仙桌,上铺红毯,判官面北端坐,互审各犯判文,然后再呈皇帝,皇帝只要红笔一勾,该犯的死刑就确定了。“朝审”则是委派兵丁,将刑部监狱内的死罪犯人全部提出来,押送到长安右门,排成整齐的队列,由长安右门的南门洞走入,一字形地跪在“朝审”公案桌前,听候审问。期间,每个犯人不能倾诉冤情,等到这一年冬至的清早,用囚车把犯人押到刑场砍头。犯人由长安右门提解进广场,不免悲伤哭泣,犹如身进虎口。所以,长安右门会被称为“虎门”。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长安街的交通问题,遂于1952年8月将长安左、右门拆除。虽然,现在已经找不到长安门了,但是,同为改变人命运的“龙门”和“虎门”却永远在历史上留下了传奇的故事。

  (三)民国如何考“高考”

  现如今,每年高考都牵动着天下所有父母和孩子的心,让人神经紧张,那么我们回过头看看民国的高考是什么样子的呢?

  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题目不难,但其中有一道怪题“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孙行者”大家都熟悉,不就是保护唐僧上西天取经的那个猴子孙悟空吗,可让大伙对对联,就有点难为这些莘莘学子了。据说后来只有三人答对了,他们对的是“胡适之”,“孙”对“胡”(猢狲),“行”对“适”,“者”对“之”,答案用的是时髦人物胡适的名字,十分有趣,大大出乎出题者的预料。但后来据一位考生透露,这样答其实也不是十分准确,“胡适之”的“胡”与“孙行者”的“孙”平仄不协(都是平声),最标准的答案应该是“祖冲之”(南北朝数学家)。

  这道怪题的“始作俑者”就是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陈寅恪(1890—1969)是江西义宁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和语言学家,时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国学导师。当时人们都认为“孙行者”的标准答案就是“胡适之”,而且还都以为是陈寅恪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调侃一下胡适,其实陈寅恪拟定的标准答案是“王引之”(清代学者)和“祖冲之”,也确实没有调侃胡适的意思。

  陈寅恪如此出题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但社会舆论对于这种考试形式却很不理解,当时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已推行白话文十余年之久,尽管社会上坚持使用文言者还依然不少,但作为整体的教育体制而言,白话文已占据了主流地位,“对对子”在当时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已销声匿迹多年。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陈寅恪此举是有意复古开倒车,后来甚至还有人将这次考试当作笑谈,所以以后“对对子”这种形式再没有应用,更没有推广。

  还有一个是闻一多先生录取臧克家的故事。臧克家当年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时,国文考试有两个题目,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是《杂感》,两题任选一道,但臧克家两题都做了。他写的《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三句杂感虽然短小却饱含哲理,后来臧克家在回忆文章中说:“它是我尝尽了人生的苦味,从中熔炼出来的哲理,也是我在政治大革命失败之后,极端苦痛而又不甘心落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悲痛消沉心情的结晶。”闻一多对此极为欣赏,从中看到了臧克家的内心世界,于是便给判了98分的高分,将数学考试吃了“鸭蛋”的臧克家破格录入了青岛大学。据说当年闻一多报考清华时,也是其他学科成绩平平,唯独作文文才并茂而为主考老师所赏识,这次破格录取臧克家,可能是一多先生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多多少少有点惺惺惜惺惺之意吧。

  臧克家开始读的是外文系,因记忆力差想转到闻一多先生的国文系。当他走进先生的办公室,看到不少想转到国文系的学生全被拒绝了,不禁有些胆怯,孰料闻一多一听到他的名字便高兴地说:“你来吧。”从此臧克家便成了闻一多的嫡传弟子,与著名诗人陈梦家并称为闻一多门下“二家”。

  第三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1946年度的联合招生国文试题,这份试题可以说是简单至极,让人看了有不可思议之感。题目共两道,一是作文:学校与社会;二是解释成语的意义:指日可待、变本加厉、隔岸观火、息息相关。

  看着这些当年的老试题,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感慨良久,与这些简洁、精炼的试题相比,我们今天的考试还能让孩子领略到学习的快乐吗?与如今那些动辄长达十余页、似是而非的高考题目比照,究竟哪一种更接近我们教育的初衷呢?

  众所周知,民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但同时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那个时期学者文人的许多文章至今仍令我们怀念不已。之所以如此,我想这与当时那种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古代也有“高考”录取通知书

  在现代,学生高考完毕后,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一般会通过快递到学生的手中,而古代有专门的政府官员通知。古人科举应试及第之后,县州府都会派遣特定人员前去通知报喜,这样的报喜在古人眼里称为捷报。所以可以这样说,捷报就是古人现代版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古 人参加科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牵扯到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据说古代参加科举应试,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 报的到来。也有比较聪明的人专门等候在门口,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就前去向这家人报喜,碰到富裕的人家能得到点碎银花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沾上点酒喝。这 样的等待在古代称之为候榜。这些场面在《儒林外史》里有过详细的描述。

  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捷报,只要你合格了被录取了,就有人来专门为你报喜。捷报的格式大都比较简单,除了写有应试考取功名者的名字以及考试的名次,此外就是某某县府的名称了。

  浙江仙居县皤滩镇有一个始建于南宋时期的何氏里大学士府在国内颇为著名,何氏家族在历代历史上出过许多达官贵人以及文人学士。康熙时期的帖学四大家之一何焯就隶属这个大家族。何焯25岁时以拔贡生的身份进京,后因直言耿直的性格而受到排挤,以致六次应考不第,直到四十一岁时,康熙南巡,后因朋友推荐为官,而后参加考试才成为举人,不然又要遭到他人的陷害。何焯次年参加考试,顺利考取为进士。何氏里大学士府有关于何焯的捷报。

  官 报厅在学士府的正南面,两边的木板墙上就贴满了当时的捷报,有中举人的捷报,有中得头等状元的,也有中进士第四名的捷报。这些捷报上端印有一条欲飞的腾 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捷报正中央写有某某年高中乡试或者殿试第几名。捷报的样式因朝代的不同而略有异同,但总体而言是差不多的。

  古人收到捷报之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可以让来访的客人一眼就能目睹到,如同现在的奖状一般。从这个细小的细节同样可以看出古人如何重视科举考试,科举几乎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唐代高考移民 白居易参加宣城州试

  (四)“高考移民”白居易

  古时士子参加考试,必归于本籍,也可在本籍与寄籍中做一选择,投考不得越籍赴试,但有的士子为了取巧投机,假冒他省之籍投考,称之“冒籍”。

  隋文帝开创科举,唐代有发展,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唐朝科举,报名后,先要在县府进行考试,然后再到州府考试,合格者送至尚书省。因为长安、同州、华州录取比例最大,名单上列为前十名的,有时全部及第,一般也十得七八,而两广等地的录取率正好相反,十之能中一二就不错了。录取率如此的悬殊,出现“冒籍”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冒籍”现象,朝廷有对策。《新唐书·选举志》载:“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繇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户部集阅……”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下,士子一般应在家乡报名应试,以进入本地的县学或府学,而县学、府学的生员都有确定的名额限制。

  有个叫白居易的考生写了一篇叫做《送侯权秀才序》的文章,以和侯权秀才同在一个叫“宣城”的地方考上进士为由头,套了一番近乎,惺惺相惜,以叙同窗之情:“贞元十五年初,予始举进士。与侯生俱为宣城守所贡,明年春,予中春官第。”

  只是,这个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即今天的陕西渭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与河南新郑县令交好,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便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

  白居易原籍是山西太原,曾寄居河南下邽、巩县、新郑、洛阳,但白居易没有选择在这几个地方参加“高考”,而是通过私人关系,在大哥幼文和叔父季康引介下来到宣城,拜见了宣城观察使崔衍,走了后门,当年秋天参加了宣城州试,被选为应贡进士。

  到这里,不难看出,白居易“冒籍”了。最为有趣的是,这竟然是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一次“高考移民”事件。

  古代科举并非高考

  很多人将高考比为古代的“科举”,民间乃至媒体也将各地各中学高考的第一名誉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既不伦,也不类。科举不是考学,而是考官,是古代国家的文官考试,更类似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而不是高考。

  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形式等,历代有所不同,所同者,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此前朝廷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各地负责考察发现人才的“中正官”,将本地人才分为九个品级,向朝廷推荐,朝廷量才录用。这种选官制度,貌似很全面很客观,但在重门第讲关系的中国,只要是地方推荐,就会逐渐演变为家族势力的较量,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格局。科举这一制度创新,打破了这一格局,为平民子弟进入主流社会提供了机会,古谚有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夸张,却非虚语。《儒林外史》中有个广东穷秀才范进,住茅草房,吃了上顿愁下顿,却通过科举考试,而举人而进士,最后做了朝廷高官。范进是被小说讽刺挖苦的人物,呆头呆脑,不学无术,完全是凭“狗屎运”考上的;但从另一角度说,范进没有富爸爸官爸爸,也没找关系通关节勾兑考官,而是自己考上的。现实生活中,更多如范进那样贫困低贱却有真才实学的平民子弟,正是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尽管科举制度弊端丛生,但从隋唐至明清,历经千余年而不能废。明太祖和清康熙,鉴于一考定终身选拔的人才有不少是“高分低能”者,曾一度中止科举考试,但旋即恢复。这不是古代中国人因循守旧,不思变革,而是实在找不出比考试更公正的方法。

  科举是国家大典,以明清两朝为例,三年一考,考试分三级:第一级,省级,分省考试,叫“乡试”,录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级,部级,全国统考,叫“会试”,录取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第三级,国家级,皇帝亲自主考,叫“殿试”,录取的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麻将游戏中的“三元会”,牌中极品,可遇而不可求,就来自科举考试的名目:解元、会元、状元,“三连冠”。科举考试连中“三元”,更是珍稀动物,明朝仅两人,清朝仅三人。

  举人和进士都不是官,古人叫“功名”,今人叫“文凭”,不仅是做官的资格,而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晚清留洋的“海归派”,无论学什么专业,必须通过“学部”的分科考试,获得“工科进士”、“法学进士”、“医学举人”、“农学举人”等资格,才能在国家部门任职。今人也许觉得好笑,其实这只是名词翻译问题。假设最早就将洋学位doctor译为“进士”,master译为“举人”,现在也就习以为常了。

  有些读书人生性恬淡,家境富足,不想做官,但也非要考个举人文凭进士学位。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道光年间,有个103岁的广东老大爷,都快考成“烈士”了,还去参加乡试。皇帝听说,破格授予他“钦赐举人”。老大爷不服老,又去参加全国会试,把北京城轰动了,全城人扶老携幼,争相目睹这位科举史上“最牛考生”的风采。皇帝特地授予他“精神鼓励奖”,“钦赐国子司业”,也就是“太学荣誉副校长”,当时传为美谈。

  为什么古代读书人这么迷恋科举,迷恋举人进士学位?看看今天公务员考试之火爆,公务员争戴硕士帽博士帽之蔚然成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考作文 3

  自古至今,成大事者,皆为沉稳之人。没有沉稳,方可披荆斩棘,迈步前行。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高考面前,沉稳显得愈加重要。

  沉稳的心态乃收获之本。

  齐鲁长勺会战。“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公问其故,答曰: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胜利的喜悦,没有冲昏曹刿的头脑。他依旧沉着冷静地分析可能的风险。“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后,才放心让军队追赶。如果曹刿不够沉稳,而敌军又居心叵测,战事的结尾极有可能是陷入圈套,反胜为败。

  只有拥有沉稳的心态,才可致胜。一个心态浮躁的人,必定成不了大事。

  当年武侯兵出祁山,其实因马谡失街亭导致满盘皆输,武侯仍能沉着弹琴退仲达。若是没有这沉稳的.气派,又怎敢大开城门,独上危楼抚琴?而曹操意识冲动,才中了周瑜的离间计,误信了蒋干的假情报,斩杀自己熟习水战的蔡瑁、张允两员大将,为赤壁大战的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沉稳之势,在当代中国的建设者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他们的沉稳坚定不浮躁,我们的祖国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断地发展强大。比如航天人员沉稳务实, 终得中国航天事业之辉煌。

  唯有沉稳,方可前行。越是困难面前越要保持沉稳。在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更应紧急时不惊,忙乱时不慌。以沉稳之态面对高考,以沉稳之态战胜高考。

【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素材07-31

安徽高考作文08-10

优秀高考作文11-12

辽宁高考作文12-25

高考作文倾听12-20

江苏高考作文09-03

高考作文指导09-27

高考作文范文09-08

有关高考作文09-14

双赢高考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