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考话题作文汇编6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话题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这些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优秀作文:教养的芬芳
夜幕慢慢张开,犹如一张无边的网,罩在校园的上空。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除了晚自习课间的片刻嘈杂就是寂静。透过窗户,隐约可见雨丝在灯光的辐射中轻舞飞扬,有声无声的雨滴不紧不慢地奏响着属于自己的旋律。如果此刻正躺在卧室里,静听窗外的风雨,那该有多好啊!可是,我终究是要回家的,在这黑暗的,飘着雨丝的,我最不喜欢的夜晚。
放学了,雨似乎下得更大了,吹打在脸上,冰冷。路面早已潮湿了,可是所有的一切并不能阻挡我们回家的热情,狭窄的人行道除了学生还是学生。
前面的红灯在闪动,脚下的车轮加快点转速,绿灯一亮就可以不用在那十字路口漫长地等待了。心中打着如意算盘,车子却怎么也快不起来。绿灯,闪烁,斑马线,红灯。车子只能停在可以过去又不能过去的令人焦躁的地方了。风声,雨声,自行车铃声,汽车马达声,鸣笛声,永远是十字路口不变的旋律,面对这一切,我早已习惯了。
“这个人耳朵是不是坏了!”
刺耳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虽然声音不大,却很分明,冲进了鼓膜,又钻进了大脑,摧残着心脏,一股莫名的恼怒充斥全身。不知怎的,我感觉这话就是冲着我来的,因为我蓦然发现自己正挡着了一个轿车的'右转弯,司机那张生气而变形的脸还没有缩回去呢!
“这么吵,人家小伙子肯定没有听到呢!……”又一个声音传了过来,温馨,温暖,如丝丝暖流,刚刚破碎的心在瞬间缝合。顺着声音,一位阿姨闯进我的视线,一身红色的雨衣,夹在人群中似乎并不显眼,但是那微笑的面庞,诚挚的目光,让那位司机满脸羞愧。
一定是她!
一定是这位阿姨用仁慈的心包容了我的行为!
怀着万分的感激,我不由得又回望了一眼,那鲜红的雨衣犹如荷塘中亭亭玉立的夏荷,在这样一个阴冷的暗夜,在路灯之下,显得格外分明,我似乎嗅到了淡淡的荷香,温馨,温暖!
绿灯亮了,人群涌动,我万分难舍,又不得不前进。对面汇聚的人潮也在涌动。一个老奶奶,蹬着三轮车吃力地前行。车后堆着的废品似乎有些不甘寂寞,一个塑料瓶子掉落了,一个又一个塑料瓶子跟着掉落。瓶子的掉落并没有阻止路上其它车子的前行,老奶奶匆匆忙忙下来了,在呼啸的车轮边蹲下了身子,我有了一种冲动——快去帮帮她!可是,红色的雨衣又一次闯进我的眼睛,那位阿姨已经飘到了老奶奶的身边,在一堆塑料瓶子中间蹲了下来,在老奶奶感激的目光中忙碌起来。
又一股暖流在心中盘旋,温暖了大脑,温暖了手脚,我也麻利地把剩下的几个瓶子塞进了车子。阿姨微笑着望着我,似乎是赞赏,似乎是欣慰,我的眼前再一次浮现了那亭亭玉立的夏荷,似乎又嗅到了那淡淡的荷香。
我知道,这是阿姨美好的心灵发散出来的沁人的芬芳,这芬芳温馨而持久,因为我似乎在为这股芬芳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点评:
习作紧扣文章标题,巧妙地截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充满芬芳的教养的真实含义,细节描写细腻,语言干净利落,很具基本功。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色彩是丰富而蕴藉深厚的,盎然的生机绿,宽厚的深海蓝,热烈的'火样红,娇嫩的葵花黄我们往往能够把我们的情感与象征倾注于五颜六色中,但你是否关注了简单但同样丰富的黑或白?请以黑或者白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还可以发表议论,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在人类社会中,因互动频繁,彼此互“争”或互“让”的情事是必然的。
为争夺奥运金牌,选手无不拚全力一搏,他们是在竞技场上为荣誉而“争”;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候选人无不卯足全力竞选,他们是为总统宝座而“争”;同学努力争取全班第一名,是为求课业日益精进而争。
这类竞争,是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之下,彼此为最高荣誉而争,他们多半为求自我突破,他们保有胜不骄,败不馁的风范,这是君子之争,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礼节的表现,由于许多人懂得谦让,才使这个社会显得更和谐,如传诵千古的“孔融四岁让梨”,就是尊重兄友弟恭的传统伦理表现。
“让”,不是懦弱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为了实现更高的理想之前的短暂隐忍,是勇者的襟怀。韩信年轻时,能忍受“胯下之辱”,以后他才有机会统率大军,南征北战,为汉朝打下江山;战国时代,田单以小小的莒和即墨两城,十年生聚教训,他的暂时忍让,使他等到了最佳时机,一举光复了齐国七十多个城镇;印度圣雄甘地,为了要以不流血的方式拯救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他甘心忍受绝食,坐牢的痛苦,他的忍让,终于争得了印度光荣的独立。
历史上,为后世尊崇的伟人,他们所甘于舍命力争的,往往是维系家国存亡的千秋之业,争的是“大我”的和谐安定,而甘心忍辱退让,牺牲“小我”的利益,这种“让”的情操,又是何等高洁!战国时代,赵国大夫蔺相如奉命携带和氏璧赴秦,与秦国交换十五座城池,在秦廷,蔺相如洞悉秦王并无交换的诚意后,他无视廷上满朝文武百官,及自身性命的安危,义正词严地力争到底,他为国家尊严,为使命而“争”,是何等磅礡的气势!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封为上卿,因而引起另一位大将廉颇的不满,廉颇认为他为国出生入死,战功无数,却比不上只是动动口,略施计谋的`蔺相如,蔺相如得知此一消息后,处处回避廉颇,避免正面冲突,此时,他的忍让,更是智能和勇气的至高表现。
清朝末年,国父孙中山先生看到满清政府的腐败,民不聊生,乃毅然决定推翻满清,前后发动十次革命,屡仆屡起,终于在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满清,缔造了中华民国,国父的“争”是为国家的存亡而争,但民国成立后,为加速全国的统一,他舍弃了唾手可得的大总统位置,而让予袁世凯,这是何等宽大的胸襟。
再看看民主意识逐渐抬头,民生日趋安定富裕的今天社会,人与人互动频繁,“争”的现象日益增多,而“争”的品质却渐趋低落,以至于世界局势仍显动荡不安,社会乱象有增无减,民众倾向于短视近利,以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因此,马路上开快车,闯红灯,争先抢道的比比皆是,不排队挤公车的更是屡见不鲜。在金钱方面,锱铢必较,偶有金钱分配不均情事,甚至导致夫妻反目,兄弟对簿公堂,大部分民众扭曲了民主的真义,遇有政府政策与个人利益稍有冲突时,便纠众走上街头抗争,甚至破坏公共设施泄愤。这类之“争”,已不再是为“大我”而争,为公理正义而争,而是基于自私心而争,人心沦丧至此,实在可悲!
在校园内,偶有学生冲突事件发生,究其原因,只是为些细微的小事,或是言语上的冲突,或是肢体上的擦撞,由于彼此互不相让,渐渐形成尖锐对立,以至于大动干戈。其结果遭致校规处分,自己受到皮肉之痛外,自己宁静的内心世界也遭破坏,必须时常提防他人报复,想想是否值得呢?
好胜争胜之心人皆有之,在公平的游戏规则下,争取胜利,是人力争上游求自我突破的表现,是“勇”的表现,但为争胜而不择手段贬抑对手,或事事要求超越他人,以满足自己的自大心、虚荣心,或为一己私利而不惜牺牲整体的和谐和利益,这种“争”是绝对不值得的。想想,就算“赢得了世界”又算得了什么,小则落个“胜之不武”的骂名,大则惹来杀身之祸,何苦来哉!
谦让,是高度智能与情操的表现,尤其是在争执中懂得退让,更是勇者的表现。“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并不一定就会吃亏,有时退让一步,反会使我们因暂时的退出,而有时间冷静思索问题的症结,及时调整自己的脚步,而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效。我们可以说懂得“让”的艺术的人,才是真正体会到“有豁达胸襟之后的幸福感”的人。
高考话题作文 篇4
生活中,值得道谢的事随处可见,“谢谢”随处可闻。生活中也总有些让人终身感动的事和让人从心底由衷地说声“谢谢”的人。
请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话题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谢谢”这一现象十分常见,她常常被视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灵的回报,真诚的表述,是人类真诚相处的制胜法宝,因而把握感谢的心灵性与真诚性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由此出发,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发自内心的,真诚而超越物质的,因而是纯洁而高尚的,有的感谢则非来自内心,并由于沾染了物质的欲望,因而是卑劣而可耻的;就真诚性而言,有的感谢是自由而自觉的高尚之举,有的则是非自愿的强制的卑下行为。
就文章写作而言,由于题目没有对文体作出限制;因而可以采用记叙文、散文、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予以表现;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感情的各个方面,亲情、友情、师生情、人与自然的情感,几乎无所不包;就情感而言,由于感谢一词本身的情感性色彩,因而写作时当饱含感情,真切生动,方能动人。
佳作示范
昨天刚升职为商业街保安部部长的老赵穿着新发的制服,嘴里叼着新下属送的“三五”,在商业街里挨家挨户地溜达,后面紧跟着的是跟班儿小黄。
突然他们发现不远处有人在打架,便跑过去询问情况。
“怎么回事呀?”老赵瞥着打架的人,问道。
“他打人1
“是他先骂人1眼看两人又吵起来了。
“行了,行了,吵什么吵!都跟我到部里走一趟1老赵说完扭头就走,小黄带着两人跟在后面。
经老赵了解情况,原来是小贩白侃不给顾客退货,还出言不逊,顾客性急便出手伤人。
老赵先把白侃叫进办公室,一本正经地说:“你对顾客服务态度不佳,出言不逊,还出口伤人,破坏了街上的秩序,这罪过可不轻,按街上的规矩,最少得罚个百八十块的,没准还得让你搬出去呢1
“呦,那可怎么办呀!可您想想,是他先动手的呀,我能就这么干站着等他打不行?”
“那没办法,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犯了规矩,我总不能装看不见吧!咱们都是自己人,我倒是想帮你说句话呢,可我也得说出个一二三来吧1
“这倒也是,要不这样,我那儿也没什么好玩意儿,您平时路过我那小店儿,看着什么用得着,就随便拿点儿。”
“那,”老赵故作思考的样子,“行,这事就先这样,我先替你扛着,你自己也小心点,但不保你没事。行!忙你的去吧,有空我去你那儿转转。”
“那就麻烦您了,真是太感谢您啦1白侃点头哈腰,笑眯眯地去了。
老赵又把顾客叫了进来,严肃地说:“现在这事可不好办啦!甭管是他态度不好还是别的什么,反正是你先动手的。一动手,这可就是派出所的事了,关你个十天八天都有可能1
那位顾客也有些心虚,问道:“照您这么说,事可就闹大啦?”
“那当然1老赵显出一副不屑置辩的样子。
老赵又回过神来接着说:“那白侃就是一外地人到这儿来摆摊的,您说您跟他一般见识个什么呀?再说,遇到这事我是帮你们俩谁呀?我也是爱莫能助呀1
“就是,要是不理他,也不用您替我劳神费心了。这样,您尽力,正好我刚买了一包上等茶,给您回回神儿,再好好教训教训那小子1说着,他便掏出一包茶叶,放在了桌子上。
“是,咱们都是明白人,以后别做这糊涂事。我先帮您盯着点,估计问题不大。白侃那儿,别说我,就是‘上面’也得狠罚他1
“那就谢谢您了,今天遇上您这么负责的人,真帮了我大忙了!非常感谢,非常感谢1顾客对老赵千恩万谢,然后离去了。
“谢谢”二字值千金,可这其中的.价值何在呢?
我不解,到底是什么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虚伪的谎言,失去了真实淳朴的美;到底是什么让物质原本的美好变得肮脏,甚至成为万恶之源。可我相信,世间真情还在。得到他人帮助后的感激,为人所理解的感激,受人启发后的感激等等,这些真挚的感情终会打倒邪恶的势力。
愿“感谢”能保存它原始的美,不被扭曲本身的含义。
高考话题作文 篇5
曾在高考中风靡一时的“话题作文”,如今正在渐渐让出高考作文的舞台。刚刚结束的20xx年全国高考,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20套试卷中有19套为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仅有天津卷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依旧保留着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
1999年,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开启了“高考话题作文”的时代。这种命题形式甫一出现,便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赞赏,并从此被反复使用——话题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宽松规定为考生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而在此之前使用多年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被人认为标准单一、发挥空间小,容易束缚考生的思维。
然而,随着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多次出现,其弊端也渐渐开始显露。话题作文在题面上一般没有观点、主题上的限制,形式上也往往是体裁不限,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为模式性、投机性的写作提供了可能。
受益考生 打磨作文模板“屡试不爽”
“高三一年老师让我们写了五六十篇作文,不管什么题目,我每次都用三个人物:李白、苏轼、陶渊明,最后高考时也是如此。”浙江大学的研究生(论坛)苏岳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他都采用同样的模式:先写一个题记,开头用一串排比句进行总述,然后分列三个小标题,分别写李白、苏轼、陶渊明,最后一段引用名人名言进行结尾。
“这三个人无论是性格还是经历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特点,不管话题怎么变,总是能沾得上边。”苏岳称自己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反复打磨这套作文模板,并且“屡试不爽”,从来没有失灵的时候。
随着高考临近,作文训练由原先的一周一写改为两天一写,苏岳的模板也随着反复练习而愈发稳定,不仅是文章结构和人物,就连具体内容也几乎不用做改动,只需根据话题的不同,稍微调整若干关键词即可。“到了高考的考场上,几乎就是在默写。”
与苏岳的“自主研发”相比,湖南大学的赵宇则是在语文老师的刻意训练下进行模板化写作的。“我老师的方法总结起来有三点最为核心:开门见山,巧用排比,旁征博引。”赵宇具体解释道,“开门见山”,是为了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巧用排比”,是为了显出文采和气势,“旁征博引”,则是展现丰富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
基于这三个要点,赵宇的老师为班上同学总结了一份近一百页的作文写作须知,内容可谓极其详细具体,不仅有大量排比句式和写作素材,就连文章应分几段,每段写多少字,用多少个句子,每句话起什么作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赵宇所提到的“旁征博引”,几乎是所有受访者的共识。积累背诵大量名言警句和名人轶事,是许多考生在考前一年的必修课。赵宇说,康德、尼采、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的著作,他至今没有读过,今后也不大可能去读,但在准备高考时,这些人却像是他的多年老友一般被他在作文中熟练地提起。
一位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更是向笔者坦言,他对自己在作文中所引用的著作和言论毫无了解,都是来自于高考前的突击准备。而这篇作文获得的评语,则是“知识面极广”,“材料信手拈来,令人耳目一新。”
专家学者 阅卷方式加剧“模式化”
尽管依靠自己总结的模板在高考中吃到了甜头,但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苏岳却显现出几分失落。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他,在高考过后,却发现自己下笔时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松自如,总是不由自主地写成“高考体”,而对文字的敏感度,也感觉大不如前。上大学后一年多,他才慢慢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
在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话题作文的盛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不限体裁,本意是鼓励考生们尝试各种文体,但在实际当中,考生却常常会抱定一种文体进行反复训练而不及其余,这很有可能造成了文体偏废的状况,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熊丙奇认为,高考作文阅卷过快是造成作文模式化的一大原因。他向笔者谈到,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曾在《南方周末》撰文表示,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作文评分均速每篇只有20多秒钟时间。正因如此,老师在指点学生写高考作文时不得不迎合这种“快速”评判的需要,多引用好词好句,搭好花架子,甚至不惜让学生说谎。
对熊丙奇的观点,北京某大学的学生程欣感触颇深。他毫不讳言自己在作文中常常说谎,“不是不愿意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高考毕竟太重要,实在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与诸多考生相同,程欣也十分推崇在作文里引经据典,但与不少考生下工夫突击掌握大量素材相比,他的招数则显得更有“效率”。程欣所引用的材料,常常是自己的“原创”。“引用的人一定要真实,要著名,但他说的话和做的事则可以灵活处理。”
所谓“灵活处理”,就是写作者自己编制出符合话题需要的观点和事例,安排在一个真实存在的`著名人物身上。程欣对自己的方法很有自信,“阅卷老师在那样的快节奏下不可能花时间进行核实,他反而还会觉得考生的知识面很宽。”
后话题时代 应试作文的先天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话题作文问世之初一片叫好,随后质疑声频频的情况下,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又在悄然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连续出现,考生渐渐摸清了它的套路,模式化的写作越来越多,而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命题者、评卷者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创新”一步步地成为了“俗套”,也不再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高考作文已经进入了‘后话题’时代。”北京精华学校高中语文教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生马昕告诉笔者,20xx年高考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全国15套试卷中,共有14套试卷采用了话题作文。而在此之后,话题作文所占的比重便逐年降低,到了20xx年,全国18套试卷中,仅有2套试卷依然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到今年,更是只剩下了一套试卷。
与多数省份纷纷采用话题作文,又逐步回归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北京卷却一直对话题作文说“不”。自20xx年起,北京市高考开始自主命题,除当年高考为话题作文外,从20xx年的《转折》、20xx年的《包容》直到20xx年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xx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近8年来,北京高考一直采用命题作文。
相比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由于命题和材料选取的不可预测性,能够较为有效地遏制“套作”的现象。然而,人们对其产生的质疑也一直从未停止。由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写作必须建立在透彻理解题目和材料主旨的基础上,如果考生与阅卷者对题目的理解稍有不同,整篇作文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在很大程度上,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话题作文有话题作文的问题,命题作文有命题作文的弊端。”马昕说。
熊丙奇认为,这种两难处境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得到有效的化解,“一刀切”的高考制度注定了高考作文的困境。学生在平时用一套思维体系、表达体系,到了考场上,却必须用另一套思维体系、表达体系,按照出题人、阅卷人的思路写作文,难以做到“我笔写我心”。在熊丙奇看来,目前情况下,考生不应将作文训练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应该加强日常的写作与积累。
高考话题作文 篇6
一部新电影上映了,你去不去看?
先别去,拖着。通常,拖几天,就会有无数人告诉你:千万别去,不值得浪费那两个小时和几十块钱。当然,也有的时候,拖了几天,有无数人告诉你:这电影你得去看看,还是不错的。这时候应該怎么办?应该继续拖。拖几个月,再问他们,还觉得值得看吗?或者干脆拖几年,再回头看,还觉得那电影不看不行吗?
到那时候就根本不用问他们了。问问自己就够了:几年都过去了,我没看那电影,觉得有什么损失吗?有什么遗憾吗?真遗憾也没事儿,再找来看也没那么难。但基本上,没几部电影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拖延症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非常智慧的生存策略。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只要拖一拖,都会自行化解。如果没有,那是你拖得还不够久。
很多人认为拖延症耽误事,其实真的不是那样。
一般只有两种事儿你会拖着:你不喜欢做的和你觉得拖拖也没问题的。喜欢的事儿你不会拖着,不能拖的事儿你也不会拖着。所以说,拖延症其实是一种辨别、筛选机制,这是一种本能。因为你本能地觉得人生应该用在自己喜欢的事儿上,应该用在更紧急更重要的事儿上。生命只有一次,那些无关紧要的、使人不愉快的烂事,让我们拖着,拖没了就好。拖不没,也至少把我们跟它们相处的时间压缩到最少。
拖延是拖延者的通行证,着急是着急者的墓志铭。会拖延走遍天下,爱着急寸步难行。为什么?因为越爱着急,越一步一个坎儿。很多坎儿是急出来的。“自扰”是庸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不拖延是把问题留给自己,拖延是把问题留给时间。时间很厉害,至少比你英明、强大多了。都说“时间能治愈一切伤痛”“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那怎么让时间解决?还不就是拖着吗?
怎样获得成功的人生?从拖延症开始。拖延症是成功人生的必需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怎么才能笑到最后呢?答案就是最后再开始笑。真的,根据我的经验,最后再开始笑,笑到最后的概率会大很多。
我觉得拖延症应该有一个“症歌”,可以照着《夕阳红》的旋律唱:“最美不过拖延症,温馨,又从容。拖延出晚开的花啊,拖延出陈年的酒。”
你想啊,晚开的花、陈年的酒,不拖延,怎么“晚开”?怎么“陈年”?
【素材运用】
拖延,未必就是“消极”的同义词,因为拖延需要时间。而在拖延的这段时间里,人们可以尽情思考事情的.价值,回望做事的初衷,为自己的行动厘定方向。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行程过快时,请拖延一下自己,等等我们的灵魂。
【速用名言】
1.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2.人类的历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印度诗人泰戈尔
【适用话题】等待的价值;思考需要时间;沉淀人生
【高考话题作文】相关文章:
高考话题作文11-09
高考话题作文08-29
坚持高考话题作文05-16
2021高考话题作文05-17
高考满分话题作文03-21
以高考为话题的作文07-19
高考话题作文指导07-03
高考话题作文(15篇)05-10
高考话题作文(15篇)11-11
高考话题作文15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