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初一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年味初一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味初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味初一作文1
家人团聚的喜悦,在一起欢声笑语的欢声笑语,伴着外面五彩缤纷的烟花,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到了除夕这一天的下午,一家人在家里热热闹闹地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妈妈首先准备的菜是饺子,首先,妈妈把肉剁成泥,在将香菇切碎,放入一个碗里,再加上少许的味精,盐,生抽,香油,和香菇、肉拌在一块。这样饺子馅就做好了。接着我看着妈妈拿着面团用擀面杖擀平,接着又模具印出圆形的图案,做出一个后我便跟着妈妈一起做饺子皮。擀完后,我和妈妈的脸上身上都沾上了一面粉,互相取笑着对方。然后我们开始包饺子,拿出一块面皮把做好的肉馅放在中间,在拿模具一摁,一个饺子就做好了。这时,我灵机一动,想放点芥末放在其中一个饺子里,让他吃的时候出点丑。我悄悄摸摸地的.挪到冰箱里旁,拿出芥末,又悄悄摸摸的来到桌前,看了看周围的人好像没被发现,便开始了我的“邪恶计划”。“妈妈好像没买饮料,你出去买一趟吧,我来帮你包饺子。”我对妈妈说。妈妈便去买饮料了,这是我开始邪恶计划的第一步:把妈妈支开。接着我拿起一块面皮,把肉馅放在中间挖了个洞,把芥末挤了进去,迅速拿模具盖好。第二步:做上一个标记,把芥末涂在了饺子底,便放入碗里。这时,妈妈回来了,我忐忑的把芥末收起来,说着:“妈妈,你回来啦!”你怎么才做一个!走开,我自己来做吧!”妈妈说道。我便拿着饮料走到了冰箱旁,在把饮料放在冰箱的时候悄悄的又把芥末放到了里面。我内心窃喜道“嘻嘻,计划一定会成功,看看是哪个倒霉蛋会上当!”
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饺子端到了桌上,我坐在一旁,等着饺子被那个倒霉蛋吃掉。可这时,妈妈给我夹了一个饺子放在碗里,我不得不吃下。突然,鼻腔一股冲劲,不好,我吃的这个饺子啦!我面目狰狞,留下了眼泪,大家看着我哈哈大笑,妈妈说:“我早就看穿你的计划啦!特意夹了那个饺子给你。怎么样,感觉如何?”我说:“该死我竟是那个倒霉蛋!”
大家都开心得笑了,我也跟着笑了。一瞬间,外面的烟花声响起了,五彩斑斓,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真幸福。
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年味初一作文2
花灯十里报新岁,莺啼燕语送福来。满城新年笑语哗,千门万户齐团圆。
明艳灿烂的彩灯把凌晨的市街照得灯火通明,我在人头攒动的大唐不夜城中畅游,在火树银花之中漫步。
虽说已过凌晨,但不夜城依旧人山人海,明亮各色形态万千的彩灯下挤满了拍照的人,我也想去凑个热闹。忽有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循香而去,无数个小吃摊在长街摆设,如镶嵌在万千灯火中的一颗颗夜明珠。油泼辣子的浓烈、冰糖雪梨的清新、台湾鱼丸的香甜,它们在空中交织成一股诱人的浓香,推着我在美食长街间流连忘返。
不必说高挂着的红灯笼映着美食闪闪发着油光,也不必说满口方言的卖家的吆喝声如一支婉转的歌儿在街头回荡;单看那焦黄的香油在铁板上滋滋作响,一串串劲爆的红辣椒在炒锅铁铲间翻滚跳跃,就足以让人馋涎欲滴、满心欢喜。
左手端一碗烤油豆皮。薄如蝉翼的生豆皮串上竹签,在铁板间炸至中间脆黄、边卷焦黑,再刷上黄油、撒把孜然、蘸上辣酱。轻轻一嗅,一股特色酱汁的浓香与豆皮原本的馨香混在一起,顺着我的鼻腔进入全身、在血液中流动。轻轻一咬,香脆直爽之感在舌尖徘徊,甜辣满足之味在口中弥漫。一碗过后,吃得人满嘴流油,还意犹未尽,仍觉唇齿留香。
右手拿一串冰糖葫芦。一个个红彤彤的山楂紧密排列在竹签上,被一圈晶莹剔透的冰糖包裹着,在灯光的映照下似一串灯笼闪着透亮的.红光;山楂上星星点点缀着白芝麻,像朵朵白花盛开。冰糖入口即化,轻咬山楂,一股酸涩在两腮徘徊,继而是一股甜味代替了酸涩,这阵酸甜带给人的味觉冲击,刺激又让人欲罢不能。
昔日新年,全家围观春晚吃年夜饭,亲和而温暖;今日夜游大唐不夜城,品一街特色新奇小吃,赏一场流光溢彩灯展,新鲜而甜蜜。一家人的除夕夜在一场味觉与视觉的盛宴中幸福和美地度过了。虽然彩灯华丽闪耀,但我更爱这美食盛宴,中国人的年始终离不开“吃”,“吃”好了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幸福感。我们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就在舌尖上一代代传承。
我觉得这就是年“味”吧!
年味初一作文3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就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就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就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就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是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年味初一作文4
谈论起中国的春节,无疑是团圆饭、抢红包……但随着岁月的蹉跎,年龄的增长,年味反而越显得清淡。但当暮然回首之际,年味却从未曾消逝。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趁着空闲之余偷偷溜至大街上寻乐。
走出小区数十米,街道上早已灯红酒绿,繁华的街道上也只有零零星星的人群。颓秃的枯树象征性的长在路旁,一阵凛冽的寒风刮过,仅剩的败叶也簌簌滑落。几时,一辆车飞驰而过,在苍老的年轮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后又迅速消失不见,整座城市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好不凄清。看着条条纵列的商铺大门紧闭着,一种无限的惆怅油然而生。而这种少有的异样情绪像是牵引着我步步迈入万丈深渊,无所适从……
倏忽,耳侧多少传来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我寻迹找去,但映入眼眸的竟是另一番景象,这仿佛世外桃源般的发现令我欣喜不已:数十几米的街道上,左右两旁挂满了喜庆的灯笼,由进至远,由大至小都泛着熏黄的灯光,看上去只想沉醉于此。而不远处,一堆孩童正来回嬉戏打闹地燃放着各式各样的烟火,笨拙而好奇的试探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身后几米处的家长也纷纷抱胸长谈,话题不断,从往年的趣事聊到来年的计划。每个人冻的通红的脸蛋上却丝毫遮掩不住对新年的期盼。相反的,我这位不速之客愈发显得格格不入。我只好自嘲的笑笑便原路返回,又再次回到冷清的黑暗之中。两条街道却似两个世界。一瞬间,我只觉浑身上下,每个骨节缝隙中都泛着让人无力挪动的酸冷。
不知麻木的走了多远,当我再次抬头之时,竟是母亲因长年奔波在外而日益衰老的容颜,她那始终平静如死水般的眼眸中,终于有了惊涛骇浪。接着又是一个让我猝不及防的拥抱。这个拥抱似忽的将我一下拉出万丈深渊,轻触阳光。整晚的.阴霾被强行拉开一道缝,投过来的光不偏不倚的落在了心尖上。鼻尖周围都是母亲的味道,只让人无比心安。骤然,“嘣”的一声巨响,身后光芒一片,与漆黑的夜色相映生辉。难得一见的烟火看得我如痴如醉。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连绵不断的爆竹声中……虽说烟火转眼即逝,但那份永不堙灭的美丽仍会常驻心间。
年味并不是要大手笔的红包,也不是口口相传的客套话,而是那份如烟火般永不泯灭的爱与永恒。仅有这样的春节才会让长久未归家的游子感到家庭的温暖,让全家的成员感到亲情的可贵。也仅有这样的春节,才会更加的弥之珍贵……
年味初一作文5
每忆起那座小村庄,总会闻到丝丝缕缕的家乡味,从我的记忆深处传来。
家乡味就是秋日清晨荡漾在空气中的桂花香。爷爷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银桂静悄悄地生长。一早,一股浓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觉地,从门缝里挤出来,从未掩好的窗户里钻进屋里,似乎无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腻人,只会让你一夜好觉后倍感神清气爽,还夹杂着一点点早晨的湿润空气,毫无遮拦地直直地钻进你的鼻孔。这香味时常会使你忍不住顺着香味去寻它的出处,好让你尽情地享受一番。
这香味,是约莫在清晨可以闻到的,那就是它最香的时候。也许还在梦中朦胧着,只听见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准备去剪枝。我便时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里供养起来。这花香没有城市里的有时香的冲鼻,花朵也没有城里的迫不及待地想从绿叶中凸显,它们只是隐在叶子中,星星点点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顺着味道探寻。
家乡味是猪圈草棚里臭烘烘的,阴冷的味道。这味道虽不好闻,但时常伴随着我愉快的童年回忆。草棚里几头小猪挤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于墙角那堆黑漆漆的东西吧。偶尔会有几只睡过了的鸡从草棚里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过来。有一次,姐姐带我到后院摘了白菜,一起喂猪。不好闻的味道始终弥漫着,可乐趣却丝毫未减。白菜一扔进猪圈,几只窝在墙角的小猪慢悠悠,摇摇晃晃地走进,只听得一声声嚼白菜的脆响,欢乐极了。
家乡味是大铁锅里炒出的饭菜的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里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的食材在锅里跳跃着,仿佛就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里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里当然还会有呛人的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的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的眷念。
家乡味,这就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闻过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这一缕浓浓的家乡味。
年味初一作文6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就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就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年味初一作文7
年,在我们的心中,或许是充满爱心的礼物;或许是大家团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或许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聊这一年来大大小小的琐事;或许是窗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而我认为年是亲人们相聚在一起的快乐。
在外公外婆家,他们老早就开始准备食物,为的是过年时家人团聚在一起。
以往,家里就有只几个邻居,家里时而热闹时而冷清。但到了过年的那天,家里陆陆续续来不少人。车子在房子前排了不少,房子里也十分热闹。“嘀嘀——”又来了。外婆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车声的方向走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的那颗泛黄的牙齿也露了出来。眼睛也快眯成一条缝。外婆便会到车窗前看看谁来了。车里的人就会下车,小孩会与她问好和拥抱,大人则会把车里的礼物送给外婆。外婆有时也会与他们聊两句。外婆就会进屋里忙活。她忙着烧茶倒水,泡芝麻豆子茶。我认为外婆泡得最好,连我妈也要一边凉快去。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许是情感和稀少的原因吧!
外婆这时正在做着她拿手的芝麻豆子茶,她早已准备好了材料姜、芝麻、豆子、茶叶、盐和一些工具。首先外婆拿起一块姜,把姜洗净,露出黄灿灿的果肉,如同一个经过百般擦拭的金子。她拿出一个碗,把姜放了进去,拿起一双筷子,用大的那一头对准姜的`纹路,用力把姜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姜汁也随之流了出来,姜汁是白色的,姜、姜汁和筷子组成了一幅图。姜已经变得支离破散了,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她拿出杯子,把姜放入杯子里,再放入比较好的茶叶和熟了的豆子。加入滚烫的开水,同时,她把捣碎的姜倒进去。顿时,杯子里的水连同其他东西翻滚起来了。最后撒入芝麻。芝麻豆子茶的香气就这样流入了我的鼻子更流到了我的心里。香味中有芝麻的香脆,茶叶的清香,豆子的圆润与姜的辛辣。馋得我直流口水。
外婆端起茶,给每一个人。我端到茶就想喝,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喝芝麻豆子茶也是这样,滚烫的开水,摸着都烫。终于凉了些,我喝了一大口,满满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豆子的酥脆让人回味,茶水的味道只能用一个字来说,“棒!”
家人就快来齐了。一屋人说说笑笑,畅所欲言。喝着世上一级的芝麻豆子茶,看着电视,真是一段惬意的时光。年味也油然而生,所以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年味才会更浓,也会更快乐。
年味初一作文8
盼望着,春节款款而来,又是一年腊月时,空气中开始若有若无飘起年的味道。
年味,究竟是怎样的。恍惚中,我度过了12个年头,这个问题还真说不清。年,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像一幅油画,有着不一样的色彩。
我说,年味,就是家里忙忙碌碌的一桌年夜饭。吃惯了外面的山珍海味,特别的,除夕夜奶奶煎的带鱼,爷爷包的饺子,总是吃不腻。爷爷包的饺子,皮薄馅多,在碟中蘸些醋,含入嘴中,香溢满口,妙不可言。奶奶煎鱼,煎了十多年,手艺已是炉火纯青,火候正好。十年来,我从小时看奶奶煎鱼到今天帮奶奶完成,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全揉在这年夜饭中了。一张小桌,围着八九个人,碗挨着碗,其乐融融地吃年夜饭,这是年味,有爱的年味。
我说,年味,就是窗外烟花璀璨。“嗖”一声响,无际黑夜中,绽开一抹美丽的烟火。闪烁的火花在空中倏然落下,划落之际,变成一刹金黄,而后也一同消失。年来了,大街小巷车少了,取而代之窗外烟花多了。除夕夜,点亮小城的不是街灯,是天际的金黄,天空中的飞跃又落下的火花,看痴了,再揉下眼,竟觉其是一派春日中群芳斗艳的景色。站在窗前,凝望远处广场上空释放的烟花,越是觉得烟花绽放的不但是绚丽的色彩,而是新年的味道,不错,这是繁华绚丽的年味。
我说,年味,就是看街角挂起来红灯笼。红红的灯笼点起来,生动而富有喜感,两头边缘处镀上一层金边,灯笼底部系上一串流苏,夜里来风摇曳着,十分好看,红色灯光点亮了周围,更是将年味燃得更旺。走到哪儿,瞧一眼这红灯笼,心里便觉得踏实,暖和,欢喜,过年了;走到哪儿,瞧一眼这红灯笼,便能觉到过年的紧锣密鼓,一切都十分充实,这就是年味,喜庆而踏实的年味。
我说,年味,就是走亲访友拜年,邻里间关切的问候。“过年好”“新年快乐”常挂嘴角。初一那天,大家出去拜年,逢人便说些过年话。彼此的交心问候中,无形便给人带来了幸福感,为他人在春节送上祝福的幸福感。见面,即使不说话,一个微笑也令人心一暖。简单的'关怀,虽朴实,却也可以在寒冬时予以人莫大的力量,这也是年味,同其他一样,是温暖的年味。
我眼中的年味,各种各样,但全部来自于生活,我徜徉在大街小巷,发现年的味道,品析年的味道,不同的体验,不同感受。
年味是怎样的?
还真说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年味初一作文9
春节的大钟在一年的忙碌之迹悄然敲响,我坐在桌前,看着少许来往的行人,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沐浴着那温暖的阳光,和身边的亲人有说有笑,我不禁陷入了回忆。
除夕夜灯火通明,暖色系的灯光照亮了屋内每一个角落,聊天声和笑声从屋内时常传出,与窗外小孩嬉戏声相互映衬,奏响着动人的冬日之歌,在欢笑中迎来春天的到来。冬日依旧略为微凉的风吹动了树叶,树叶沙沙作响,在路灯下的树影摇晃不定,但这风却怎么也吹不散那抹温情。
夜晚似乎并不同往日一般,没有了沉重的乌云,明月也不再躲藏在云层之后偷偷观察世间之事。现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带有喜庆的色彩,皎洁的月亮带着慈祥的目光看着欢闹的人们,门口早已高高挂起了火红的灯笼,每家每户门口的对联与倒福都渲染着热闹温馨的气氛。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在空中划落,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行人都驻足于此,抬头看着这美好的.景象,点点光斑洒落在他们的脸上,即使烟花一瞬即逝,却也为新的一年送上了最真挚地祝福,点缀了空旷而单调的天空,像油画一般,挥洒下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屋内的我们围坐在火炉边,尚且还小的孩子们摆弄着玩具,玩具小汽车满屋跑,狂奔的小孩从房内蹿到客厅,一秒都不曾停歇,后面紧紧跟着的是他们的家长,满脸慈爱的笑容,交谈着小孩的一些趣事,目光却从未离开过他们的孩子,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关爱与欣慰。再望去,则是一些稍微年长的长辈们聊着家常,电视里播放着充满年味的春晚,精致的小品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长辈们分发着红包,时间又在一点一滴地流逝了,十二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春晚的倒计时考试了,邻居们都早早等候在广场处,掐准时间燃放那吉利的鞭炮,一瞬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充斥着整个小区,还有那些一不小心错过了的人们,正飞快地跑出大门,相互着祝贺,灿烂的笑容将冬天的冰溶解,一点以后一切都静下来了,忙碌的一年又来临了。
又回到了现实,今年似乎变得冷清了不少,鞭炮声少了,人们吃完饭后看着的永远是那冷冰冰的手机,抢着那些所谓的红包,轻轻一点便可获得,说来是那么的轻松,隔着屏幕却远远不能传递着人间的亲情。
如今,我是多么的怀念曾经那些欢乐的时光,怀念那曾经的年味。
年味初一作文10
老家的年味,与其它地方相比较,确实没什么特别。但不知为何,我却觉得,即使是没什么特别的传统,也有它的价值。那是古人们所传承的念想,里面所蕴含的,是一种传统的气息……
我的老家是在一个小村庄。每逢年三十的晚上,大家都坐在电视的前面,看着央视的`春晚,等待新年的到来。
过了十二点,新年来到了。在城市里的人们已经准备上床睡觉了。但我们村里的人们并没有就这么结束,而是穿好衣服,去拜庙。我曾记得,我们一家人,带上一个红色的篮子,一起去拜庙。路上,总是能够碰到几个熟人。但我们到了寺庙时,庙堂前已是人山人海的景象,寺庙的门口不断有人出入,我看了一下手机,时间才零点过五分而已。不管是进去还是出来的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表情,他们都希望自己是今年最幸运的一位。进去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关公像,在像的下面还有一个桌子,这个桌子,是用来给我们放供品的,将酒杯,鸡肉,糕点等东西摆放在桌上后再去插香,据说这样可以获得好运气。可每当到这一步是我都会疑惑:这关二爷吃的鸡可是生鸡呀,他哪会给我们好运呢?接着敲三下钟,为这一年所积攒的坏运气送终。做完这些事情后就可以到外面来了,可这还没完。
门外有一座高炉,要向里面扔一些值钱还有鞭炮,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炉子温度高,这炮还没扔到炉子里就炸了的情况还时有,因此,这一般是由大人做的工作,我记得一次:我看着我表哥,用纸钱把炮包裹起来,一只手拿着它,一只手则拿着一根棍子,他将那一团东西往炉口一推,另一只手用棍子一戳,然后整个向后一缩,只听见炉子里发出霹雳啪啦的爆炸声,这项困难的工作就完成了。同时,新年的高潮也就此落下。
我认为,年味,是传统的习俗就能够体现出来的。同时,也只有传统的行为,才能体现出最纯朴的年味,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永恒不变的纯朴。即便是几代人的时间,它也没有变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许会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但是,它绝对不会消亡,那些充满气息的古建、道具,无一不记录着它的存在,哪怕那已是被我们所遗忘的东西。
我所认识的年味,是一种纯朴的传统。
年味初一作文11
本来,在记忆里春节是这样的。
老屋里很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的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的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的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的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了。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除夕夜,人是团圆了,但吃完了团圆饭,人们便各自活动,大人们打扑克,孩子们奔向网络,以往家人围坐看春晚的日子不复存在。大年初一,传统上是要一起床就去拜年的,但是本该如此的我还是像是机械般起床,过我的.学习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了,还是我长大了?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的祭祖的简化、焰火的渐少,还有我看到的各种新奇的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的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的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的时候点燃。现在的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的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里归家只为一聚的艰辛,我没有像是他们一样的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的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的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的变迁,但也不像是老人般怀古伤今似的,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是传承的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的力量,这就是我无法否定的。仅仅从我的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
年味初一作文12
总感觉这些年,春节的年味淡了。
过春节,中国人称之为过大年,可见老百姓对春节之重视,场面之宏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中有钱了,年味却淡了,让人遗憾。
从前,过春节时间比较长,从腊月的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春节就已经来到,这一天老百姓吃火烧、送灶君,祈求来年的富足。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灌壶酒,年三十包饺子等。大年初一到处作揖,即给人拜年,大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这是春节最为隆重的时间段。从初六到正月十三,是春节的延续其,人们仍然陶醉在春节的气氛中,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之后春节过完。
从前,春节是隆重的,刚到腊月,人们就开始“慌春节”,即心中就天天想着春节,腊月二十三之后,开始准备春节的吃的、用的,无论家境富足和贫寒,都要尽一切可能,让家人吃好、穿好、玩好。
从前,孩子们期盼春节的到来。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儿时渴望春节的到来。为什么那个时侯的孩子都渴望春节的到来?因为那时,物质还不是非常丰富,只有到春节才能够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当然,家中的大人也会向孩子许诺,只要努力、听话,春节给你买新衣服、玩具等。
从前,人们过春节需要鞭炮声助威,需要烟火添彩。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非常多老百姓不再钟情于鞭炮、焰火。没了鞭炮、焰火,似乎春节也不热闹了。
现在的年味确是淡了。虽然过春节还要准备,由于物质丰富,手中有钱,随手都可以买来,春节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费非常多时间就可以办齐;平时,老百姓的餐桌不缺肉食品,也不需要到春节大吃了;从前,走亲访友才穿新衣服,现在,谁也不再穿旧衣服、补丁衣服,平时穿的衣服和春节没什么两样;从前娱乐单调,庙会、元宵节是人们娱乐的好地方,好方法,现在,有电影、电视、网络多种娱乐媒体,传统的庙会、元宵节没了往日的魅力。
年味的确是淡了。
年味初一作文13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条晃晃悠悠的乌蓬船,把我从他乡载回了魂牵梦萦的故乡——绍兴,也拉开了“年”的序幕。
故乡的年味藏在那喜庆的对联里。每到除夕,我都会为家人写一幅春联。毛笔饱蘸浓墨,在禧红的纸上行云流水般尽情挥洒,渗透着,勾勒出春节的身影。泼墨邂倾心,那对春联红如火,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照暖了每个人的心头。我们把它贴在门上,祈盼着新的一年福星高照、吉祥如意。
故乡的年味藏在那团圆的饭菜里。早在我回乡的路上,外婆就给我准备好了一顿丰盛的菜肴,可爱的妹妹欢笑着迎接我的到来。那一桌的年夜饭,满满都是“家”的味道:糯糯的粽子、软软的年糕、香气四溢的酱鸭、腊肉、鱼干……这些外婆亲手制作的绍兴美味,不仅勾起了我的食欲,也勾起了儿时的记忆。我可等不及啦!赶紧用手抓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塞进嘴巴里。就当我心满意足地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饭时,一盘炸得金灿灿的春卷上桌了。那春卷的皮脆脆的,嚼起来“咔嚓、咔嚓”十分带劲。可此时的我,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美食而兴叹”了。
故乡的年味藏在那鼓鼓囊囊的红包里。年夜饭后,最开心、最令人期待的时刻终于到了。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舅妈一人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红包上面印着“福满金春”四个金笔写的'大字,在灯光的照耀下闪动着,红得锃亮。而此刻,我却觉得,那红包里装的不仅是钱,更是家人那一份浓浓的爱,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故乡的年味更是藏在那独特的味道里。它是甜的——安昌古镇的扯白糖,从一锅焦黄的糖汁冷却后经人的拉扯,竟然变成了白色。放入口中,便会慢慢漾成一缕甜香。它是醇的——“女儿红”顾名思义:从女儿出生时埋入地下,直到出嫁时方才取出。饮上一杯,满满都是父母对女儿未来幸福生活的祝福。它还是“臭”的——漫步街头巷尾,一股熟悉的“臭”味儿扑鼻而来。循着“臭”味儿找过去,尝一块煎得外焦里嫩的臭豆腐。真是“臭”在鼻腔,香在舌尖,美在心田。
这就是我的春节,我那看似简单却又饱含着亲情和乡情的春节!
年味初一作文14
前日里,陈可辛导演用iPhoneX拍摄的微电影《三分钟》一时间刷爆朋友圈,我也挤进去凑了一伙热闹。
其实,我之前就已在新闻里刷到了影片的原形——由乌鲁木齐开往深圳的Z229次列车的乘务员刘钟。这对列车单程4666公里,往返需要5天,这次值乘任务完成后,刘钟只能在深圳稍事休息,又要接着值乘临客列车。年关将近,刘钟担心工作繁忙,难以回家团聚,便让老公带着5岁的儿子于第5天中午在衡阳站的站台上短聚4分钟。
不得不说,影片的改编略有一点瑕疵。即使南宁和哈尔滨之前有直达的旅客列车,也不会经过凯里,超越实际的创作让人看了难免有些怀疑。实际上,由昆明开往哈尔滨西的K726次列车是停靠凯里的,而这对列车单程也有4598公里,往返更是需要7天,也许更加适合影片需要。
不过,不得不说影片比新闻更加感人。计时器的加入,为这三分钟相聚增添了一些紧张气氛。“如果记不住乘法表,就不能上我们镇的小学,就更见不到妈妈了。”这种严厉中隐含着的,其实是母亲对儿子最真切的爱。母亲虽然工作繁忙,同儿子相聚的时间甚少,但是依然不忘,对儿子的教育和抚养同样重要。她深知,处在这样的工作岗位,对于事业和家庭是难以平衡的`。值乘时,她心里无比牵挂着儿子。她希望在这短短几分钟站台上的会面,见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儿子,更是一个勤奋刻苦、前途无量的儿子。
正如刘钟在采访中提到的,她的同事们一样回不了家,只是她比他们幸运,能够路过家门口看看孩子,其实他们比她更想家。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常年在家生活,需要外出求学、务工、创业。由此,“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春运,应运而生了。网络上有言,中国办好奥运算什么,办好春运才算本事。40天春运,两次客流高峰,数以百计加开的大巴、列车、航班,无数名公路、铁路、航空职工在为我们的回家路保驾护航。我们都可以按时、顺利地抵达温馨的故乡,可是他们却只能无数次地往返于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送走一波又一波旅客,而不知自己能否回家一聚,吃上一顿年夜饭。
但愿我们在举杯欢饮之时,能够忆起归途中相遇的那位最美“火车头”,能够用心体会一次他们的年味。
年味初一作文15
快开学了,对寒假还真有点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啊!过年时候的味道在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品味。
年味三部曲——酸
除夕夜,老家每家每户都开始放起了礼花,我的耳旁全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望着满天繁星被爆竹烟雾遮盖,我的心里竟然有丝丝烦躁流过。家庭烟火晚会逐渐接近尾声,声音越来越小。我转身回房间,经过桌旁时,迷迷糊糊间手碰倒了什么东西。只听见“碰”的一声,弟弟的奶瓶子被我打碎了。妈妈闻声而来,看到一片狼藉,忍不住一边清理残局,一边念叨“你说你走路怎么都这么不小心,弟弟的奶瓶子打了,他用什么喝奶?”我揉了揉晕乎乎的头,看着地上的碎片,心里愧疚还是抵挡不住脑袋的晕晕沉沉,便轻一脚重一脚地走回了房间,脱了衣服,蒙上被子就睡了。
“咕噜咕噜……咕噜”我的肚子开始唱双重奏,止不住的痛意袭来。我打开手机,看着手机显示3点。一边揉着肚子,一边在床上数羊催眠。过了会便又进入梦乡。这个梦,好像有点酸……
年味三部曲——甜
”呕……“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口里索然无味。太阳穴突突地跳动,我在黑夜里摸索着,终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手机。眯着眼睛点开电话呼叫姐姐们。躺在床上等了一会儿,门外就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和开门声。大姐一面给我揉肚子,一面不停地询问我,“是这里痛吗?”。大姐确认我是胃不舒服,没什么大碍后,就放下心来。二姐端着热水让我漱下口。胃里清空后,我的肚子还是一阵阵的绞痛。这时天也渐渐亮了,爸爸决定开车带我去诊所看看,两个姐姐穿着睡衣就陪着我上了车。
到了诊所,医生看了我的'症状后确定我是吃坏了胃。在诊所治疗的时候,爸爸和两个姐姐不停地嘲笑我,要给我马上再去买点麻辣吃。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带着“嘲笑”的陪伴有点甜。
年味三部曲——苦
“咿咿呀呀”一阵阵声音在我耳边围绕。原来是妈妈抱着弟弟给我送来迟到的关心。经过一上午的休养生息,我已然满血复活。在妈妈和二姐的催促下,我的第二顿药下肚了。万万没想到,我的苦涩才开始。因为医生叮嘱我今天最好空一下胃,不吃东西。看着奶奶家一大桌子的美食,我只能无语凝噎。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我再也不胡吃海喝了。
【年味初一作文】相关文章:
年味初一作文(集锦15篇)02-13
年味是团圆的味作文08-20
年味的作文08-18
年味作文05-29
年味02-21
年味浓浓作文08-18
我家的年味作文08-21
古镇年味作文08-20
年味话题作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