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诗歌>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时间:2024-10-24 11:29:05 志彬 诗歌 我要投稿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通用8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通用8篇)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1

  一、导入新课

  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自主学习

  1、什么是意象?

  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具体事物,意象即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不屈服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表达了诗人骨粉、倔强的思想感情。

  2、什么是意境?

  意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境是诗人描写的具体景物所构成的画面,它突出的是组合意象创造出诗的思想情感。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意境范围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单的说,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这个建筑的砖块。

  4、修饰意境的词语: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孤寂冷清,雄伟壮阔,恬静优美,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寂静肃穆

  三、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色彩描写

  四、基本思路: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五、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

  2、这首诗xx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寓意?

  3、xx句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首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5、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6、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7、这首诗围绕xx描写了哪几个画面,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8、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9、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六、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一)看画面形(组成、远近等)、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

  (1)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2)分析意象的组合,从整体上把握情感意境。

  明月醉秋风杜牧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问: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示例

  示例1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美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示例2

  日暮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前两句描绘了乡野山郭的夕阳美景图。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渲染了一种恬淡闲适的氛围。如此惬意的乡村生活并非自己的故乡风物,作者用委婉的笔法反复的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浓重的思乡愁怀。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

  教学设想:

  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

  课时要点:

  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

  例析

  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在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

  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我们在训练时不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高能力培养上达到一般能力的收效。

  二、古诗分解讲析: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北京卷)

  解题思路:

  分析诗歌所写人物形象或物象的外形(颜色、特点、形状等)和内神(品格、精神、气质等)。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能力目标:

  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

  情感目标: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人物形象类题型如何规范解答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知诗圣之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怡情田园。在诗歌的天空里,英雄、征人、游子、悲士、隐士、宫女、思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如群星闪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明确概念

  人物形象:作品中描写的人物;诗人自我形象。

  三、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分析描写技巧,抓住人物特点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四、高考链接·规范答题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参考答案:

  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形象特征)

  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具体分析)

  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形象作用)

  五、答题步骤归纳

  1、总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概说特征、身份)

  2、分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特征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结合表达技巧)

  3、评价: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六、随堂演练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

  县)。

  参考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七、课堂小结

  诗词人物形象的鉴赏并不玄虚,只要我们掌握规律,把握正确的方法,运用恰当的专业术语,按照答题三部曲,把答案完整规范地组织在一起,一定可以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八、作业布置

  阅读《出塞》,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九、板书设计概括形象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课时

  一、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雄将领的形象。

  (2)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如:元朝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3)思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情况,全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忽”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4)隐士: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诗人对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诗的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恰似一泓秋水,其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于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5)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6)悲士: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写出了一位渴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比如陆游的《书愤》

  二、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术语: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5

  教学目标:

  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例题分析

  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⑴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⑵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分)

  答案:

  ⑴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

  ⑵

  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分)。

  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分,如写“动作描写”给1分)。

  三、方法总结

  1、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鉴赏要点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

  2、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烘托、对比等。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3、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

  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③整理思路,组织答案。

  四、拓展训练

  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6

  复习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分类;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和答题组织规范教学设想:每块“诗歌例析”都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外作业”于课后完成,“实战演练”当堂展示并由学生评析老师再指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复习步骤及内容: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明考点

  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它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三、了解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描写手段(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2、借助诗中意象

  3、分析关键词句(标题议论抒情处)

  4、学会知人论世(作者、注解)举例分析:。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随堂练习: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比较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之点。

  五、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特点:(特征+身份)(神态、行动、心理、处境、情感、喜好)+身份

  2、具体分析表现:结合诗句有关描写手法,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手法+表现)常用描写手法:细节刻画、烘托渲染、对比反衬、比兴牵引,借物抒情寄托。

  3、明确指出形象意义:深层含义、特别寄托,概括作者在该形象上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

  五、实战演练研讨习题,反思修改

  练习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明确:答题三要素

  (步骤一)诗中刻画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

  (步骤二)通过刻画细节描写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债台高筑,只好卖剑偿还,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风。客居边镇听号角报晓,深居简出,向往宁静生活等形象特点。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练习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梦江南温庭筠(yún)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⑵词中

  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明确:答题三要素

  步骤一:刻画了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

  步骤二:通过拟人修辞、环境烘托描写了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无从传递相思情;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等景象。步骤三: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练习

  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请简要概括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精于儒学;智老,洪智和尚,精于禅学。固穷:安于穷困参考答案:答题三要素

  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位珍视友情、情趣高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

  步骤二: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安闲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步骤三:通过行动、心理刻画,春景映衬、友人烘托将诗人淡泊、儒雅的形象跃然纸上。

  六、自我反思:我的鉴赏存在什么问题?

  问题

  1、不能把握主旨及内涵:原因:不能“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抓住诗句的“景语”“情语”来揣摩诗歌主旨思想,没有良好的诗歌鉴赏思路和习惯;没有大量诗歌阅读的鉴赏积累等问题。

  2、答题概括不准确、不全面:

  原因:没有在充分抓住关键字眼与形象理解诗句基础上动笔勾画,使形象特征答题点疏漏问题

  3、答案组织混乱,没有条理:

  原因:没有读懂题干要求,没有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与步骤而不能分条规范答题,没有养成长期规范答题训练的良好习惯。

  七、课堂小结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描写手段

  2、借助诗中意象

  3、分析关键词句(标题议论抒情处)

  4、学会知人论世(作者、注解)

  八、课后反思

  略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诗歌形象的类型,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掌握诗歌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准确地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并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典型诗歌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形象分析的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进行诗歌形象分析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形象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准确地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并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诗歌形象的类型、分析方法和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诗歌形象分析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一首著名的诗歌为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

  提问学生: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2.讲解诗歌形象的类型

  人物形象:包括诗歌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等。

  景物形象: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

  事物形象:即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

  3.讲解诗歌形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诗歌中的形象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如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描写景物形象的词语等。

  结合诗歌背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形象。

  分析形象特点: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分析形象的特点。

  理解形象意义:分析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如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诗人的思想等。

  4.典型诗歌分析

  选取一首典型的诗歌,如杜甫的《登高》,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提问学生: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它们在诗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5.课堂练习

  给出几首诗歌,让学生进行形象分析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讲解。

  6.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诗歌形象的类型、分析方法和技巧。

  强调诗歌形象分析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形象分析,并写成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类型、分析方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准确地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并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深入,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方法。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学会准确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点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典型诗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思路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从诗歌形象中感悟人生哲理和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方法。

  准确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点及作用。

  2.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诗歌形象的分类和鉴赏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诗歌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技巧。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诗歌朗诵音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提问学生:在诗歌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形象,那么诗歌中的形象有哪些类型呢?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

  2.讲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人物形象:包括诗人自身形象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人自身形象往往通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现出来,反映诗人的性格、情感和人生态度;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则是诗人通过描写、叙述等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景物形象:即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景物形象可以烘托气氛、抒发情感、表达主题,是诗歌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

  事物形象:也称为“托物言志”中的“物”,即诗人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或人生态度。事物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结合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理解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

  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如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主题等。

  举例分析: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诗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的孤独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

  抓住景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声音、动态等,分析景物的特点和氛围。

  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体会景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结合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理解景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举例分析: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分析诗中的景物形象。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画卷,烘托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5.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事物的外形、特点、习性等,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

  结合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情感,理解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分析事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如表达情感、寄托志向、深化主题等。

  举例分析:以于谦的《石灰吟》为例,分析诗中的事物形象。诗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通过对石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和人生追求。

  6.小组讨论与交流

  给出几首不同类型的诗歌,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中的形象特点及作用。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诗歌形象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7.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诗歌形象的分类、鉴赏方法和案例分析。

  强调诗歌形象鉴赏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诗歌鉴赏。

  8.布置作业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形象特点及作用,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诗歌鉴赏短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形象的分类和鉴赏方法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诗歌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增加诗歌朗诵、绘画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教案01-16

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5篇01-30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07-09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04-15

(推荐)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06-11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02-09

诗歌的鉴赏02-18

诗歌鉴赏06-24

诗歌鉴赏范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