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文说课稿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了解话题作文写作一般过程和话题作文试题的一般结构模式。
2、掌握话题作文一般的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重点:对话题作文结构模式的了解。
难点:对话题作文的析题和立意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话题?
所谓的“话 题”,就是谈话 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 题的 由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可以作为“话 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的议论,引发人们 抒情,总而言之,就是引出人们心中想说的话。
二、范例分析
例1 (20xx年全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们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指出以上话题作文的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并分析
三、具体步骤
1、 如何审材料
吃透材料,把握内涵、吃准材料,抓住关键
例3:
算盘对主人说:“我有十三根档,每个档还有三个空缺,上框中空一个算珠,下框中空两个算珠,请主人给我填满。”主人给它填满了,可算盘却不能用了。
请以“空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解说:材料的寓意从关键字词中得出,留有空缺,才能发展。
2、 审提示与立意
如何审提示?逐句研读,理解材料;找准角度,把握话题。、
例4:
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回青春的记忆。
即将告别高中生活的你们,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
请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
解说:感受的内容是具象的,应写具体的人事物,思考的内容是抽象的,应在感受的基础上写出感情或哲理;倾诉对应的表达方式是抒情,讲述对应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3、审话题与立意
如何审话题?
(1)、分析词语关系,弄清题义
例45(20xx年高考试题):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解说:心灵是范围,选择是议题,这“选择”必须是发自心灵的,趋向真善美的,这是关键。
例6(20xx年高考试题):
话题:诚 信
解说:并列短语,诚实、守信,必须两面兼顾,不可偏废
(2)、抓住关键字眼,弄清范围
例7(1999年高考试题):
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解说:假如是关键所在,给定假设由此展开
(3)、大话题切小话题
比如“尊严”可以切割为以下小话题: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著,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等等。
(4)、加限制词语缩小范围
如“父辈”话题可限定为艰辛的父辈、父辈的遗憾、父辈的辉煌、父辈——执着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等等。
再如“面对缺陷”这一话题,可以在中间加以限制:面对生理的缺陷、面对个性的缺陷、面对文化品位的缺陷、面对艺术品的缺陷、面对劳动产品的缺陷、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等等。
(5)、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如以“压力”为话题写作时,就可以进行如下的思考: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再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方面来写文章。
注意:话题是主题,话题是范围,话题不是中心论点,话题不是文章题目
4、 审要求
例8 (20xx年高考试题):
注意: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
注意具体限制。
四、练一练
“风:有自然界的,有人类社会的;有的可亲可爱,有的可怕可鄙……”请以“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教后记
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一般都能掌握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要点,但要进一步提高其写作的应试能力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怎样在文章的语言、结构等方面使学生得到提高。为此我简单地设想了一下如活用修辞,诗化语言;引用古诗文曲或格言警句,或流行歌词,使语言美起来。 再说文章的结构,它好比人的骨架,对身体具有支撑和定型的作用。文章的结构一般都由文题、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几部分构成。要写好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仅凭亮丽出彩的语言也是不够的。它还必需具有精巧的艺术布局,尤其要讲究开头和结尾,过渡和呼应的艺术。接下来的几堂作文课,我会着重解决写作过程中语言和结构着两方面内容。
作文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我最喜爱的小动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在这一单元里高傲的鹅、性格古怪的猫,伟大的母鸡……在作者笔下,一个个小动物栩栩如生,使学生感到可爱、可敬。在本课教学中,由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以范文指导,初步模仿进行练笔,学习运用拟人、比喻等写作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具体描绘,进一步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提升该阶段学生写动物类文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4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了解仿写的知识。
2、揣摩仿写动物的方法,从理解积累上升到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抓住动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动物写活。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教学重点是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外形,能有顺序的写下来。难点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领悟写动物的方法,丰富词汇,通过实例把特点写具体。
四、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情景设置法。2、 巡视指导点拨法。3、当堂评定法。
五、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 合作交流法。2、快速成文法。3、自主探究法。在师生和生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营造轻快愉快的课堂气氛,力求使学生从多角度抓住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五、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开路,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在这个世界中除了我们聪明能干的人类,还有美丽神奇的植物,更有活泼可爱的动物。
2、放课件《"小动物世界"》)
3、师:说一说,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生:……
同学们认识这么多的动物,那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最喜爱的动物。(揭示课题)
三、范文铺路,指导写作
(一)指导外形描写
1.范文引路: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短文)
它长着两只耳朵,四条腿,身上的毛是白色的。
学生都猜不出,再出示另一段话,这回你为什么能猜到?
它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它的一双红眼睛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窝里,像镶着两颗红宝石。两只长长的耳朵,足有二寸半,里面一层是粉红色的皮,外面毛茸茸的,我想它的听觉一定很灵敏。它的鼻子扁扁的,嘴唇分成三瓣,总是不停地耸动着,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随时在根据气味寻觅食物。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有力,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它的尾部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像是安上了个小雪球,可爱极了!
小结:是的,在写动物外形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动物的特点,(板书:抓准动物的特点)这样让人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写动物时不光要把动物的.外形特点写清楚,写作顺序也非常重要,请大家再阅读写小兔子外形的习作片断,看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按顺序)
(2)请学生讨论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汇报后。老师总结第一句话"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是对小白兔整体的描写。后面依次写了小白兔的"眼睛、耳朵 、鼻子、嘴唇、前后退、尾巴",作者的写作顺序非常明显,按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把小白兔的外形介绍得很有条理。这样的顺序使得读者读起来感觉清楚有条理。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呢?
①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②嘴唇分成三瓣,总是不停地耸动着,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随时在根据气味寻觅食物。(进行有趣的联想)
③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拟人的手法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趣味。)
(5)有感情地朗读,再来体味作者写作方法的巧妙吧!
2.学生练笔(看图或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动物)
现在大家都想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外形了吧,现在写吧,注意黑板上提的几点要求,写作顺序不仅限于从整体到部分,按别的顺序也可以。
学生完成外形描写后,进入下一部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描写。刚才我们已了解了怎样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动物当然要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每个动物的生活习性都有其有趣的特点。
1.范文引路: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白马王子"比那几个兄弟都健壮,而且有一点儿通晓人意,只要我唤一声,它就冲过来,斜着身子,歪着头,好像在说:"小主人,又要给我吃什么好东西?"我把食物放下,它便迅速地啄开了,还不时扇动着翅膀驱赶来吃食的兄弟,这个小机灵鬼真有点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条蚯蚓悬在一米高的空中,小鸡都扇着翅膀向上跳,展开了一场跳高比赛,可都相差十多厘米,就是扑不到,急得围着我团团转。突然,"白马王子"跳上我的膝盖借势再跳,从我手中啄走了蚯蚓。"真是个小调皮鬼!"我摇摇头,开心地笑了。
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把你认为写得具体、生动的词或者句子和大家说一说。
那么我们在描写的时候,应结合着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着生活中具体事例来描述。即叙述一件具体的事例,如写小猫捉老鼠,老黄牛耕田,小狗看家等等。要注意抓住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细节来写,并渗透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动笔练写(运用所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闭眼回忆小动物吃东西或玩耍、睡觉等生活习性的动作。
四、独自上路,写读评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在不知不觉中,文章的主干就出来了。在第三个环节,就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完善,完成一篇习作。接着就是评改,在这里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请几位同学读习作,其他同学听听写得像不像那种动物,是否抓住了特点,写得具不具体。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读完习作先自评,然后同学评,最后由老师就各方面进行评议。这样,学生能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
总结:
这堂课,我坚持读写同步,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手段,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仿写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从读中感悟写法,在练笔中模仿运用写法,达到读与写的结合,力求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作文说课稿3
一、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一幅漫画》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基础作文训练中的想象作文训练,与本组课文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紧密相关,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在这次习作中,编者安排了丰富的内容,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说话和习作的思路: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从一条警句格言、一幅漫画说起、写起。这节课是继口语交际后的习作指导,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漫画中获得的启示,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生针对漫画多交流,多讨论,多思考,挖掘出孩子内心所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形成文字。
3、学会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受到启发,并能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教学重点:根据课标“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具体”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即一要写清事实(什么事情、那句名言、什么漫画……),记事要注意写清过程;二要写明白从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针对学生“有口说不出的特点”,本节的难点就是将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恰当的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他们大部分都特别喜欢看漫画书,所以漫画中的情节对他们来说应该很容易理解。但用口语表达出来似乎有些困难,而用书面语言把其中的内容描述出来,并写出自己受到的启示,这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有一定的难度了。
三、 教法学法分析
学生大都特别爱看漫画,可是很少对内容多加思考,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再加上他们平时习作中常常是无话可说的特点,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口头表达的积极性。又把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列提纲之后紧接着运用例文引导学生恰当运用表达方法,从而完成习作。在次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四、教学流程
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分析漫画,讨论交流
明确要求,写出提纲
佳作欣赏,学习方法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我针对学生不爱深思的特点设计了由故事导入的环节,希望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使他们针对事件而不自觉的思考,尤其是三幅图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出示三幅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个小村庄的变化,由此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由此收到的启示: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然后我会直接导入今天的课: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谈了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句格言等引起的思考、受到的启示,同学们说的都很棒。今天我们要讨论大家最喜欢看的东西——漫画,请大家看下面这组漫画。
(二)、分析漫画,讨论交流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自己所认识到的东西,也就是作文中要写的内容,经过全班的交流互动,可以丰富每个同学的语言和思想,从而初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会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漫画,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名答。(让学生说出漫画的内容,由此引起的思考,以及受到的启示。)
接着,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指名答:这是一幅( )的漫画。(只要合理即可)。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概括漫画的内容或主题,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题目。
之后,我向下个环节过度:大家可真聪明,说得这么好,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写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比一比,好吗?
(三)、明确要求,写出提纲
在对漫画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帮助学生设计好作文的结构,我安排了列提纲这个环节,进一步攻克本节重点,为完成习作做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在写作文前要列个提纲,大家看一下要求(多媒体出示)
习作要求:
先列提纲,准备动笔把漫画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下来。的`提纲可以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介绍漫画的内容;
2、由漫画想到的故事;
3、自己看了这幅漫画后产生的思考。
在学生在习作本上试着列提纲的时候,我会巡视指导。
(四)、佳作欣赏,学习方法
等大家基本我完成提纲了,我会引导同学开始看一篇例文,以便学生学习表达方法:现在大家已经把提纲列好了,思路清晰了,我们可要大笔一挥——开写了,为了同学们能一帆风顺地写好作文,我要送同学们一阵“风”,大家请看(多媒体出示作文《文明──只差一步》)。
看完之后,全班交流,把每个人的收获拿出来共享,从而初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即在自己的作文中恰当的运用表达方式:下面请大家谈谈你如何借这阵风的力量呢?从这篇中你学到了什么?指名答。
(五)、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一切准备就绪,我就安排学生开始完成本节课的最重要的环节——写作文了:同学们真棒,说的太好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这真顺向风,扬起我们的风帆,起航吧?请同学们开始写作文,注意写作要求(多媒体出示)。
写作要求:
1、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题目自拟。
注意:你还可以写一件小事、一句格言或一个故事引起的思考、受到的教育,写作要求同上。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我认为学生会运用前面所学,大脑高速运转,组织出合格的作文,较好地完成这次习作。
作文说课稿4
我是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人,一直对上台有种莫名的紧张。当接到任务说要上作文课,让我感到十分的为难。选什么题材呢?上课时出现各种状况该怎么办呢?……还好有学科组的老师们,他们每个人都回家研究本册书八个单元的习作,然后集中起来再讨论,选出其中的几个主题后,再回家思考方案,查找资料,最后选定为与学生生活最近的童年。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本册第二单元的文章都围绕着童年展开的。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对正经历着童年生活的孩子们来说,童年并不陌生,但是要将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写出来,大多数学生仍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仍不知如何下笔、如何选材,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试图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触角,交流自己天真无邪的童年故事,感受童年的特别,并懂得珍惜童年、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下面,我就对我执教的引领童年之片段写话一课做一个汇报:
一、歌曲导入,引出话题。
上公开课,老师会紧张,学生也会紧张。而音乐的魅力真的很不小,当你静悄悄地走进教室,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沉重,而音乐却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听《童年》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也想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孩子们哼哼曲调,辨辨歌词,自然引到了今天的话题。
二、画面欣赏,再现童年。
文章不是无情物,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要让学生能顺畅地下笔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写,怎么才能让学生有话写呢?我是从唤醒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入手。课前让学生在家翻阅了自己童年时的照片,并让学生带上一张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备用。其实,选照片的过程就是一次回忆的`过程。在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一组洋溢着童真童趣的童年照片,意图再次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再现孩子们多彩的童年。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美美地欣赏童年的照片,时不时说说照片上的人、事、物,让学生们充分的想象。学生们欣赏着,快乐着,想象着,当看到最后一张照片时,他们情不自禁地笑着,议着"他们好像在比声音。" 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他们就乐滋滋地说开了,记忆深处的童年故事便慢慢地都浮现了出来。课堂上,孩子们毫无拘束地讲着,看到学生们如此的兴奋,看到这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我好高兴,我想这个过程还是很有效的。但同时我也忘记了时间,真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情地交流。
三、范文引路,明确写法。
凡事都讲究方法,写作文更是如此,它有着许多的技巧。而简单的说教,理论其实学生知道,但学生就是不会实际运用。我们的学生有着超强的模仿力,他们可以从具体的实例中提炼出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且这样的实例更加的吸引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们读一读,拿出笔在值得学习的地方圈一圈,划一划。可能学生没有提炼出写作方法,但最起码他会知道"写作文要用上怎么的词,怎样的句子等等。"课堂上发现学生划得各有不同,有圈动词的,有划形容词的,也有划整句整句。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模仿的过程。我通过学生划的,和学生一起概括,让学生们明确这样的写法就是动作描写,那是神态描写等等。这是一种侧面的肯定,肯定学生的答案——自己写时也要这样写。
四、点拨与评价,让学生更明晰。
课堂的有效引领一直说很难,而对于随机生成的做有效的引领更难。从磨课到那天正式上课,大的环节一点都没有变,然而每一堂却都大不一样。这些不同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成与自己的导向。
回想当天的课堂几处的点播,导向是很明确的,一是在说话方面,当学生欣赏完照片说自己难忘的童年故事时,开始都比较简单,当一个学生说到去云南丽江骑牦牛的时候,我追问学生 "牦牛很丑为什么敢骑上去?骑上去心情怎么样?牦牛怎么大?怎么高?你怎么骑上去的?"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学生的表达相对比较具体了,我们知道的信息也更多了。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接下来在说难忘的童年故事时都能像这样具体地说,因为老师追问的,其实我们都很想具体了解的,也正式整个故事最精彩的"接下来的学生说的就比较具体,仿佛那抓螃蟹,被螃蟹夹着,脚被困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说话中得到了提升。二是在将要写片断时,往常的习惯都是从头开始写,而这次却只要写故事最精彩的片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马上理解到的,在第一次试教时,由于自己的疏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头开始写得。而后面的两次试教和当天的引导,"像上面那段例文一样,选童年故事中最精彩的一个画面,抓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把它写下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马上领会直接写那个片断。
老师的引领确实直接关系到学生接下去要说的,要做的,但确实很难调控当分析例文时第一个学生就从"盯、舔了舔……"这些词概括到了动作的描写,如果能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快的提炼出其他的几种描写,而我却没有抓住这次生成,结果绕了好大一圈。
评价是作文课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难操作的一还,不仅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要让学生有所得,还要发现并改正错误的信息,引导学生更好的写作。第二次试教用上了投引仪,但学生却没有被上面的所吸引,出现了冷场,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课后学科组的老师给我想了很多的计策和方法。在后面的这两次课堂,学生们真的很投入,他们会认真地听,努力地看,积极地思考,发现错别字,给同学建议,为同学鼓掌,给作文打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进步着。但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好多的问题,前一节还记住了要点,方向清晰,正式上课时却忘了。
总之,在选材,准备,磨课,上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还要向优秀的教师多多学习。
作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习作内容定位
三年级《语文》(上)是学生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教材,全册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习作是每个单元必须训练的一个栏目。
第二单元讲述的是关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些名人的故事,都是通过具体的示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因此《语文园地二》安排的习作是:写身边熟悉人的一件事,这样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应该完成一篇写事的文章,所写的这件事是发生在自己熟悉的人身上的。
(二)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进入三年级后第二次习作,对于写人写事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习作很有难度。本单元的课文看似都是写人的,但是前四篇课文都是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名人故事,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很难有真实而深刻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有个性的素材。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习作中的问题,修改润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发现生活中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小事,并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设计为:初步体会到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的写法,学习大胆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
难点设计为:通过与同伴交流,发现自己习作的问题,并认真修改。
二、说教法
三年级上学期是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此的要求是“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因此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想写、敢写。我设计的教法是:
1.回味生活,抓住人物。这一环节采用创设情境法。
2.品读例文,概括方法。这一环节采用引导点拨法。
3.评议交流,修改润色。这一环节采取讨论、展示法。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回味生活、讨论交流、相互修改的方式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铃刚响,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无法一下子从课间休息调整到上课状态,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彩又符合学生认知年龄的导入必不可少。因此我采用的是图片激趣导入法。
出示一组学生熟悉的本组课文人物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对图片中的哪位人物身上发生的哪件事印象最深刻,这件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接着由图片中的故事转入本次习作的课题:写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二)写作六步走
第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一篇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就是符合题意,因此必须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提示,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找出本次习作提示中的要点。然后由学生汇报。(教师强调:熟悉的人 一件事 值得写)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次习作并没有规定文章的题目,需要我们自己根据所写的内容来命名,让学生认识这就叫自命题作文。(板书:析要点)
第二步:回归生活,精选材料
三年级虽说是作文起步阶段,但一定要让学生有写真人真事的意识,不能胡乱编造,选材要源于生活。
1.创设情境,自由交流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看,自己想写谁?想写发生在他身上的哪件事?
学生想好后自由交流,老师指导表达。(板书:忆生活)
2.紧扣要求,强调“值得写”
新奇有趣的事值得写,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值得写,深受触动的事也可以写。
3.筛选材料
按照“值得写”这个标准请学生在小组里选择一件你觉得最值得写的事,和大家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师小结:作文写得好,关键在选材。选材要新鲜有趣,即便是普通小事,也要写出不普通的生活细节。(板书:精选材)
第三步:品读例文,学习写法
1.出示例文《我不能失信》。并思考两个问题:
(1)作者想表现宋庆龄的哪一点?
(2)文章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值得写?
选择教材上的文章一是为了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二是为了加深对略读课文的印象。
2 .指导习作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作者是通过语言、动作及神态的描写,把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表达出来的。(师板书:善表达)
第四步:构思草稿
尽情诉说与欣赏佳作后,让学生尽情表达。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步:评议交流
只有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恰当的点评才能促进作文的进一步成熟,因此我设计了当堂展示与点评。
1.学生展示作文。
2.集体评议,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好作文所具备的.条件?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并出示星级评价方案:内容具体 中心突出 条理清楚 语言流畅 用词鲜活 想象丰富
3.师生共同评价一篇习作。
第六步:同桌互改,加工润色
每个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潜质,在给他人修改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得很多东西。有了上一步集体评议的铺垫,学生的相互修改也水到渠成。
1.同桌交换,参照评价标准欣赏同学的作文,标记出写得好的地方,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汇报:用修改后的文章与原稿进行对比,并说说自己觉得改得最得意的地方。目的是强化“三分文章七分改”的意识。(板书:细推敲)
(三)当堂总结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新学的知识必须有一个反复记忆的过程,因此我的小结就是总结写人记事的方法: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作家,只要我们做到:动笔之前,先仔细分析习作提示(析要点);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积累的素材(广联系);认真筛选新奇有趣、与众不同的素材,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精选材);用最恰当的方式把值得写的地方表达出来(善表达);并且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细推敲)。最终我们的习作越来越精彩。
作文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6各方面说说《杨修之死》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
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板书设计。6、说说教辅手段的运用。
一、首先谈谈教材
《杨修之死》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而《杨修之死》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训练重点的极好例子,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对杨修死因的争论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立为: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确立为: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引导点拨法,设疑激趣法,同时将创设情景法,指导学生自读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及想象体验法作为辅助教学。
三、学法
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教材采用以下学法:
质疑提问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法,朗读理解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感悟达到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从5各方面设计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二、指导方法,轻松预习
三、讨论交流,重在激励
四、直奔重点,集中理解
五、拓展延伸,学生小结
第一环节是: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由《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4分钟的视频资料)导入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又通过声音画面等直观手段吸引学生,营造气氛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是:指导方法,轻松预习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此在上新课以前,我要求学生运用老师教的学法做好预习,准备好两个记录本,一本收获本,一本问号本,将在预习中读懂的问题记录在收获本里,如对作者的理解,背景的了解,生字词的了解,收获一收获二不懂的问题记录在问号本里,问号一问号二,其实这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读书批注法
三、讨论交流,重在激励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首先要求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交流预习情况,这时师参与其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重在激励唤醒接着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了解情况,虽然到了初中,但对字词的了解仍然是基础再检查课文内容的把握情况,之后在之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对于问题师要做的心中有数,分别处理,对于不涉及文章重点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对于引领全文中心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流到下一集中阅读环节,重点突出
四、直奔重点,集中理解
到了这一环节,我没有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带领学生从以下方面着手:
⑴把握情节
提问:杨修因犯何罪被杀?
回答:惑乱军心。
提问:若没有这一事件,杨修是不是就不会被曹操所杀?
回答: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提问:课文用哪几件事表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回答:“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点破梦中杀人”、“告发曹丕阴事谋”、“教曹植斩门吏”、“为曹植作答教”
(此环节意在锻炼学生的概括事件的能力)
同时通过这几件事也了解了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杨修——恃才放旷、锋芒毕露。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
⑵探讨死因
此环节为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展开辩论,教师应适时点拨,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说法,只要能找出依据即可。
再要求学生习作,杨修问:“主公,我何罪之有呀!然后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原因这样从读到写,读写迁移读写迁移法的运用让学生对杨修死因的理解就更加透彻了。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一方面我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又深刻的体会,真正的体现了学习自主性而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现了互动性。
⑤拓展迁移,学生小结
既然是延伸就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学生各抒己见)真正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及时引导,结合本文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这节课里我们收获了哪些人生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因此我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总结你的收获,总结你的感悟,总结你的问题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遵循美观,实用,简洁的原则。
杨修之死
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
杨修(恃才放旷、锋芒毕露)
六、教辅手段的运用
本节课之所以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是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图片、声音的选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到课堂情景中;二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清晰明了,更易把握。
作文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作文,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在不断地研究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也用过一些具有创意的特色教法,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称得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重写法指导、轻内容选择仍然是常犯的毛病,小学生怕作文仍是当前小学作文中的一大突出问题。
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自主交际和习作,为学生留下更大的创作空间,我选择了此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它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四。这是在学习了第四组以"他们感动我"为主题的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一则公益广告,和一件感动的故事片段,引出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说说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感人的事。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感动的材料,并用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叙述具体,表达清楚,感情真实。
情感目标: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以学生学会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详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事情
中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二、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要求和新理念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教师则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继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写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①激趣导入法。先通过导入谈话、联系身边的事交流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②分组合作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③点拨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诱导。帮学生指出、归纳写好记事作文的方法,而不是将写作方法强加给学生。
2、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习作任务,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我采用下列四种学习方法:
①讨论法。仔细阅读习作要求,让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感人的事。
②归纳式。归纳式是指学生在接触了较多的具体材料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同类的若干例中归纳出某种学习方法。
③修改法。学生个人修改后,分小组互改。小组改后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④评定法。让学生对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说流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从旧知中去总结,去发现,给空间让他们运用新知去判断,去说话、去写作。为了追求实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六)、评议习作,悟得方法
第一环节: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这个环节是基础点)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一种内驱力,习作指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开门见山谈"感动"。师三言两语引出"感动"一词,然后播放身边耳熟能详的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再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搜寻,寻找生活中的"感动"。这样习作就有了源头,学生才能产生动笔的欲望。
第二环节:审清题意,明确要求(这个环节是指导学生如何审题)
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后,我便引导学生读作文要求,把握写作的中心,掌握作文的重点。从而学生能正确地把握题意,明确写作范围,确定作文的写法。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①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②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
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第三环节:开拓思路,精选题材(这是整节课最重要的环节)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我开始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①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接着问:
②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⑤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这些问题的设计,从易到难,能够激起学生的回忆与乐于叙说,符合循序渐进学习的原则。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第四环节: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习作主要是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事,激发他们学会感恩,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我通过先出示相关问题,再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最后抽学生说说感动自己的事,以此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
第五环节: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第六环节:评议习作,悟得方法
①选取一两个学生的习作,让他们自己读,幻灯展示,大家评议,指出好的成功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意见。
②课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具体
真实
五、自我评价
在本次习作教学中,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围绕教学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整节课注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激活学生练。
作文说课稿8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看图作文《胜似亲人》。
一、说教材
《胜似亲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训练之一。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单元 "人间真情"专题要在孩子们的心田上撒上爱的阳光,盛开爱的花朵,淌过爱的溪流,点燃爱的烈火。书上这幅《胜似亲人》的图画就描绘了一首爱的赞歌,通过习作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互相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画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只木盆,周围晾着已经洗好的衣服;墙角靠着一根拐杖。由此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在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中体会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话能力。进行独立写作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由于孩子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或是留守儿童,再加上生活条件的优越,很多孩子对爱的体验不是很深刻,不少学生往往畏惧习作,甚至无话可写,习作语言干巴枯燥,内容空洞不丰满,一篇文章就像一具"木头人",缺乏个性和生命的灵性,作文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常常令我们读起来索然无味。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
看图习作,主要通过大胆想象、猜测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本节课上,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
2.问题交流法。引导学生从图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找到可能性的答案。学生在各抒己见、畅说欲言的'氛围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拓宽写作思路,为自由而有创意的习作丰富材料。
3.指导点拨法。在学生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和语言上需要及时修改的地方,老师要适当点拨引导。
4.点评、借鉴法。引导学生用自评、他评等方法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进一步修改习作。欣赏范文,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请学生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说说听音乐后的感受,引出"爱"的主题。
接着让学生自由说说生活中体会到的爱,老师加于引导,逐步明白有亲人的爱,也有别人给我们的爱。
至此,我已经引出了本课的课题。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加深学生对爱的体会,引导学生进入人间真情的情感氛围,为学生的真情流露做好铺垫,相信孩子们心中一定会受到深深地触动。
2.明确目的,导入主题: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下面,我们来观察一幅图画,看看画里面表达的又是谁对谁的爱。
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体现目标导学理念。
(1)认真观察图画,注意图中画了哪些内容。
(2)从图中信息猜测老奶奶和小姑娘之间的关系,想象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补充完整画面之外的内容。
(4)发挥想象,将画中看到的内容和画外想象到的内容联系起来,完成一篇习作。
(二)观察图画,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看图画上有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归纳画中的内容:画面上的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只木盆,周围晾着已经洗好的衣服;墙角靠着一根拐杖。
2.讨论: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她们之间的关系:老奶奶是少数民族,小姑娘却是汉族人,她们不是亲人。这时出示本课的题目——胜似亲人
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这一环节应该能让学生明白画中反映的事情: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小姑娘,为写作奠定基础。
(三)拓展思维,丰富内容
1. 发挥想象: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
要求学生动笔写写:
①用上"先……再……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经过写清楚。
②把小姑娘洗衣服的动作、声音和心理活动等写具体。
根据学生情况,相机出示参考词汇:
动作描写: 系 背 蹲 浸 擦 搓洗 捶打 刷 漂 拧 展开 搭
声音描写:哗哗哗 嚓嚓嚓 唰唰唰
心理活动:呀,这些衣服可真沉。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洗衣服多累呀!可我年纪轻,有的是力气。
细节描写:细细的汗珠渗满了额头 溪水溅湿了小姑娘的布鞋
2.当小姑娘洗好了衣服,把衣服和床单晾晒好后,老奶奶回来了,看到此情此景,老奶奶会怎么感谢小姑娘呢?小姑娘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发挥想象,把当时她们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写下来。
3.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2)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3)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你有什么想法?
(四)深化主题,拟订题目
在合理想象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小姑娘与老奶奶之间的爱,更加明确"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主题,并确定文章的中心,围绕中心去选材;在拟定题目时,引导学生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作文,又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
指导学生列好习作提纲,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自主作文,教师巡视,相互点评。
板书设计:
看图习作《胜似亲人》
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
仔细观察 周围的环境
判断她们的身份、年龄
可能是什么关系
展开想象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总之,只要我们努力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写作内动力,就能使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使作文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儿,从而迎来一个收获的冬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作文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写身边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本次习作是在让学生以“名人故事”为主题的单元学习,以在搜集“名人故事”,讲“名人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口语交际后,让学生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第二单元讲述的是关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些名人的故事,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本次习作就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说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习作教学应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应注重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三、说学情分析
本次习作是学生进入三年级后第二次习作,对于写人写事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习作有一定的难度。本单元的课文写的是距离学生很遥远的名人故事,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很难有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可以通过本次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写他的一件让你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事,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课标要求,结合单元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把句子写通顺,学习运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分自然段写。
五、说教学重难点
把事情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学习正确运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分自然段写。
六、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创设情境法——回味生活,抓住人物品质。
2、引导点拨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适当点拨、引导。引导熟悉的人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值得写。
3. 讨论、展示法——评议交流,认真修改。从学生说身边熟悉的人的事入手,从口头说到书面写,有序的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学法:
引导学生运用“说、写、评”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回味生活、讨论交流、相互修改的方式学习。
七、说课前准备
1、课前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本单元课文,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
2、布置学生访问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了解熟悉的人的品质。
3.准备课件。
八、说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第二组课文,回忆一下本组课文都讲了谁的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第二单元的习作:写生活中你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板书: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1页,齐读习作要求。老师根据习作要求归纳了本次习作要点。(板书:明确要求)
出示学习目标:
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把句子写通顺,学习运用常用标点符号,学习分自然段写。
设计理念:(用例文,用好教材,教材就是学生习作中最好的范文,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也是学习习作方法。)
(二)品读例文,学习写法
出示例文《我不能失信》,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写作方法。(师板书:善于表达)
设计理念:选择教材上的文章为了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习作方法。
(三)回归生活,精选材料
1.创设情境,自由交流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看,自己想写谁?想写发生在他身上的哪件事?
学生想好后小组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2、紧扣要求,强调“值得写”
新奇有趣的事值得写,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值得写,深受触动的事也值得写。
3、筛选材料
按照“值得写”这个标准,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4、小结:作文写得好,关键在选材。选材要新鲜有趣,即便是普通小事,也要写出不普通的生活细节。(板书:精选材料)
设计理念:三年级虽说是作文起步阶段,但一定要让学生有写真人真事的意识,不能胡乱编造,选材要源于生活。
(四)动笔起稿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动笔起稿,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交流
1、学生展示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制定标价标准:从习作内容清楚,句子通顺,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评议。)
(板书:内容清楚 句子通顺 学用标点)
设计理念:只有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恰当的点评才能促进习作的进一步成熟,因此我设计了当堂展示与点评。
(六)同桌互改
1、同桌交换,参照评价标准修改同学的习作,用波浪线划出写得好的地方,对内容、句子、标点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汇报。(板书:学习修改)
设计理念:每个学生都有当小老师的潜质,在给他人修改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得很多东西。有了集体评议的铺垫,学生的相互修改也水到渠成。目的是强化“三分文章七分改”的意识。
(七)总结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小作家,只要我们做到:动笔之前,先弄清楚习作要求,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值得写的身边熟悉的真人真事,用最恰当的方式把值得写的地方写出来;并且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就能写出生动、具体的好文章。
设计理念: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九、说板书设计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明确要求
精选材料
善于表达
内容清楚
句子通顺
学用标点
学习修改
设计理念:这样的板书,直观、紧扣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十、说作业布置
我布置学生把自己写的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读给父母听,让父母分享他们习作的快乐。我设计布置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今后进行更加优秀的习作。
十一、说教学预期
本节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初步学习写事文章的写作方法。
作文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须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并且能有创意地进行表达。本堂作文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有创意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范文及当堂写作训练,能了解运用各种修辞进行拟题及运用整句进行开头的方法;
2、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在写作实际中运用各种修辞进行拟题,运用各种修辞进行拟题,运用整句进行开头;
3、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在反复阅读中感受题目及开头是否符合作文要求,是否具有美感,并且使形式美和内容相结合。
(二)教学重点:通过训练,让学生能运用修辞拟题,运用整句开头。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的写作既具有形式美,又有实际内容,和写作要求相符。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运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及学法:
1、阅读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找出范文拟题及开头的特点。
2、比较法:指导学生通过不同文段的比较,找出运用修辞拟题,运用整句开头具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
3、提问法:通过提问,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教学内容。
4、练习法:A、给一语段,让学生进行拟题,然后和作者题目进行比较。
B、给出话题,让学生进行拟题及开头训练。
5、讲授法:教师讲授需要注意的问题。
6、揣摩法: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揣摩自己写作的题目、语言是否恰当。
7、学生修改法。在揣摩法的基础上,采取学生个人自改、小组互改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2分钟)
问:在考场上,大家想不想自己的作文能一下子吸引老师的眼球呢?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学生可能会有内容精彩、有真实的感情、语言优美等多种答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切入正题:大家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从形式上创新,设置有创意的题目和的开头。
用问题进行导入,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可以为本堂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
将内容定在设置有创意的题目及的开头,因为
(二)题目比较(约3分钟)
给学生两组题目,一组运用了修辞手法,一组没有运用修辞手法,让学生说出哪组题目更能吸引自己,并找出吸引自己的原因。
例:A组:《我渴望老师的阳光》、《芦花河在哭泣》、《承诺,连缀成美丽的水晶珠链》《锻造心情》B组:《我渴望教师的关心》、《芦花河被污染了》、《要遵守承诺》、《快乐心情》
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找到两组题目的差别在于一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方法,从而使题目更新颖。
(三)拟题及评题训练(约15分钟)
给出不同的话题(如童年、青春、回味、感动等),要求每位学生仿照例题,用不同的修辞方法对每个话题拟出三个以上的题目,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拟题完成后,先由个人进行揣摩,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题目是否与话题相吻合,进行修改,然后分学习小组共同交流,从本小组中挑出最具有创意的题目,在全班进行交流。
给出一篇范文,隐去题目,由学生拟题,然后和作者的题目进行比较,然后对两者进行简单评论。教师进行点拨。
该环节比较容易操作,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相互借鉴,提高鉴析的能力。
(四)开头段落比较、片段写作及评价(约25分钟)
第一步,下发阅读材料,其中的一组以整句开头或以整散结合开头,另一组以散句开头,由学生比较哪组更能吸引自己,并找出两组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运用整句及整散结合开头的好处,教师进行点拨补充。(这一步主要是加强学生对开头运用整句具有错落有致的美感的印象)
第三步,让学生在前面所拟的题目中选取2-3个,运用整句或整散结合的方式写一段开头。
第四步,反复阅读自己所写的语段,揣摩自己的语段,看看是否与话题要求及题目相符。
第五步,个人修改后,每人挑出一篇小组互批互改,然后每小组推选一篇语段进行全班交流。
第六步,全班互评,教师点拨。
(五)总结
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是使具有创意的方法中的一种,但是一定要在具有真实的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而且题目及开头一定要符合作文所给出的要求,而且作文一定要有充实的内容,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美而忽略了内容。
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项作业的设置让学习不再停留在课堂内,而是学以致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
(六)作业布置
以青春、美丽、风景为话题,给每个话题拟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在每个话题中各挑一个题目,用整句或整散结合的方法写一段开头。
五、板书设计
如何使具有创意——设置有创意的题目和的开头
题目: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拟题 具有真实的感情
符合作文所给的要求
开头:运用整句或整散结合进行开头 具有充实的内容
作文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文霞,来自红鱼学校,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学习。我说课的题目是《发散思维与作文》。所选择的教学年级是八年级,我的说课将从选题思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选题思路
新课标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在写作方面:“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的环节。”这四个环节中尤以“构思立意”最为重要,它就像一篇文章创作的灵魂,决定着全篇的精神,反映出创作者的内涵和思想境界。然而这往往又是学生认为最难的地方:怎样构思?如何立意?立意,即指命题。命题是指对作文确定主题。主题确定得是否新颖、是否有深度是决定文章水平高低的关键。而确定新颖、深刻的主题要靠独特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新课型,其中又将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课作为一个重点。新课标同时还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我希望通过这项思维训练,不仅能对学生作文构思立意有指导,而且能帮助他们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去认识事物、思考社会和人生。
二、学情分析
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无个性、无思想、无新意。症结何在?主要是由于陈陈相因、循环往复的惯性思维所致。这种被人为地同化了的单一的、线性的、机械的思维定式,在作文的起始——立意就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又怎能使学生在后面的选材、结构、表述上新风扑面、妙语连珠呢?因此,作文训练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立意上冲破低层次的惯性思维的藩篱,飞向高层次的创新思维的天空。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提高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看动漫,结合成语片断赏析以及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去立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人生。
四、教学重难点:
本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去立意。古人云“意高则文胜”,由此可见立意在写作上的特殊地位,可以说,明确立意方向是写作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在审题时能多角度立意,一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文章主旨加以表现。
本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难点是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时往往会被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局限,因此如何打破常规,培养学生在作文时的发散性思维就成为本堂作文指导课的一个难点。
五、教学方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多角度立意,我将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动漫导入法。通过观看动漫《小乌鸦喝水》导入,激发学生思考。
2、赏析法。在教师针对“杞人忧天”的反向思维习作中学习立意技巧。
3、 讨论法。让学生就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以激发创作灵感。
4、深入浅出讲解法。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发散思维是一个比较深奥的知识,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知识的系统讲解,多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和故事,使学生能形象地理解发散思维的相关知识。
3 5、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
6、当堂评定法。对学生的见解当堂进行评定,集体点评。
六、教具准备:
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发散思维与作文》。
七、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导入、学习发散思维、教师习作片断示范、探索体验、课堂小结、课后习作练习六个板块。
(一)、导入
1、由观看《小乌鸦喝水》得出启示: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写作文时都不能墨守成规。
设计意图:《乌鸦喝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观看《小乌鸦喝水》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并得出启示。
(二)、学习发散思维
出示发散思维的概念和主要表现形式,使学生在理论上对发散思维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对这一内容的学习,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我在对发散思维的讲解过程主要采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先举出学生熟悉的或容易理解的事例,再归纳得出发散思维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教师习作片断示范
学生一边赏析教师根据发散思维写出的关于“杞人忧天”的片段习作,一边思考发散思维在作文练习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杞人忧天”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成语故事,我联系5.12地震中学生同样熟悉的实例加以反驳,教师下水作文,既能带动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能为学生在大显身手的训练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四)、探索体验
1、思维大冲浪 教师:出示虎、蚕、哭、笑四种事物,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它们。
4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我主要采用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学习,共同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而得到启发,以便共同提高。
2、大显身手
请以牛为对象,联系现实生活,写出1——3篇不同立意的文章提要。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练笔情况。
教师当堂点评学生所写片断。
设计意图:以《牛》为主题进行的立意提炼,则是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立意的体现。经过了思维的发散和充分的酝酿,然后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认识、体会等变成文字的过程,为学生的主题思维构建了再度发散的平台。
3、教师小结:发散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说写结合,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发展,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散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巩固知识:发散思维及其表现形式、如何将发散思维运用到作文练习中去。 设计意图:温故才能知新,对本课理论知识的必要巩固,可以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发散思维并将其运用于平时习作中。
(六)、课后习作练习:
出示材料:东施效颦
请根据这则材料,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先构思立意,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名《也说“东施效颦”》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真正内化,因此我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发散思维的命题。
八、板书设计
1、发散思维的概念:
多向思维。
2、表现形式:侧向思维。
反向思维。
3、发散性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作文说课稿12
古人将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增彩不少,必将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理。人们称好的的结尾为“豹尾”,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写记叙文开头、结尾的几种方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察古今中外的,其基本结构以三段为主,即:头、中、尾。元人乔梦符说过,写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 :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尾” :干脆利索、收束有力。今天我们就看看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
二、具体方法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掌握的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一) 开门见山法
开篇即点明要叙事件,不多加修饰,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出之感。
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口头练习:《良师》《第一次 》
(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如: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 ——《离别的礼物》
口头练习:《我的挚友》《我尝到了—— 的滋味》
(三)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点题法
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 ——《谁是最可爱的人》
口头练习:《童年忆趣》《成长》
(四)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如: P45《最先与最后》P48《这是在前进》
口头练习:《榜样》
(五)引人关切悬念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口头练习:《意外的收获》
(六)抑扬相衬法
即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开篇的感情基调和正文的感情基调相对或相反,以开头对比给文,使感情色彩丰富,九曲回肠,耐人寻味,艺术效果强烈。适用于抒情散文。如《荔枝蜜》。
口头练习:《我的 》
三、开头遵循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 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四、开头常见的毛病:
1. 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开头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3. 追求花样弄巧成拙。写得很好,表达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写记叙文结尾的几种方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称好的的结尾为“豹尾”,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结尾技巧。
二、具体方法:
1、自然收束式
即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如《我的叔叔于勒》
口头训练:《良师》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又如《秋天的小树林》。
口头训练:《我》
3、画龙点晴式
即在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如:《拜谒史公祠》
口头训练:《童年忆趣》
4、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秦俑漫笔》、《尊严》。 口头训练:《我尝到了 的滋味》
5、意犹未尽式
不直接收尾,留有余地,可运用省略号,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给人以无限的遐思的。
如P101《凝固的微笑》、《离别的礼物》、《生死抉择》
口头训练:《意外的收获》
6、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如《在长城上》
口头训练:《榜样》
二、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
1、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2、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3、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的主题。
三、小结: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临场发挥,存在于我们的“诗外之功”。
【作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作文说课稿08-16
白鹅说课稿08-23
小草说课稿08-23
《项链》说课稿08-16
《吆喝》说课稿08-16
《过秦论》说课稿08-16
《咏柳》说课稿11-19
《故乡》说课稿11-17
《赵州桥》说课稿03-11
说课稿模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