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风俗的作文三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俗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风俗的作文 篇1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数不胜数,如引人入胜的京剧,独一无二的书法,还有激情四溢的赛龙舟......这些都会令许许多多中国儿女引以为荣,浮想联翩,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而我,则痴迷于一种传统的习俗——舞狮。
舞狮已盛行一千多年了,经久不衰。相传,舞狮本是西域习俗。狮子本是文殊部落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也成为一种庆祝形式。当然,我所痴迷的是舞狮绝无仅有的外形及表演形式。 “铛铛、铛铛......”锣鼓声连绵不断,此起彼伏。
这时,台上氤氲显得神秘兮兮的。三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眼睛里似乎冒着火光,要决一死战的样子。只见一只“狮子”摇头摆尾,昂首挺胸,给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感觉。另一只“狮子”则像猴子似的蹦蹦跳跳,时不时绕向其他“狮子”的背后,想发动先发制人的偷袭。还有一只“狮子”则身披一件赤红色的铠甲,优哉游哉地踱来踱去,不时抖抖长毛,似乎在等待大战来临。
大战开始了,只见“狮子们”先动作娴熟地开始跨栏,以躲避敌人的.攻击。接着,它们开始了危险的钻火圈表演。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然后,“狮子们”便露出狰狞的一面,厮打在一起,似乎在为保卫自己的领地而背水一战......看着这一切,你仿佛就置身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嘭嘭嘭......”掌声越发热烈了! 这场舞狮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也来学习舞狮,为继承发扬这优美的中华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吧!
风俗的作文 篇2
请帖是一条彩色纸板制成的小鱼,活泼别致。餐桌用绿色和白色桌布装饰,中间摆放鱼缸和精巧的小钓鱼竿。鱼竿上系着绿色飘带,飘带上拴着送给客人的礼物,如鱼形工艺品、装满糖果的小篮。宴会上,主人端上以鱼为原料精心烹制的菜肴,煎炸烤烧,应有尽有。
愚人节这天人们会举办鱼宴,主人在节前向客人们发出邀请。
请帖是一条彩色纸板制成的小鱼,活泼别致。餐桌用绿色和白色桌布装饰,中间摆放鱼缸和精巧的小钓鱼竿。鱼竿上系着绿色飘带,飘带上拴着送给客人的礼物,如鱼形工艺品、装满糖果的小篮。宴会上,主人端上以鱼为原料精心烹制的菜肴,煎炸烤烧,应有尽有。
根据传统风俗,主人往往在宴会上给客人们做假菜,有人对最典型的愚人节菜谱作过描绘:
最先一道是“色拉”,嫩绿的莴苣叶上撒满胡椒,但拿开莴苣叶,露出来的却是牡蛎鸡尾酒;
第二道菜为“烤土豆”,其实为甜面包末和鲜蘑菇,还有用西红柿色拉掩盖的冰淇淋等;以蟹肉“伪装”的烤鸡。
这种假菜宴更增添了轻松欢快的节日气氛。宴会结束后,主人以糖果招待客人,不过,糖果不是放在果盘中,而是放在药盒里。
对于“贪吃”的读者来说,4月1日是一个值得留意的日子。这一天是“吃书节(EdibleBookFestival)”:一年一度“吃书”的`日子,全世界图书馆、书店、画廊和个人家庭都要庆祝这一节日。
愚人节里的吃书节
1999年感恩节时,美国收藏家兼评论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与3位书籍艺术家相聚,当火鸡伴随美食、美酒下肚之后,她心生一念,若是书也可以吃,不知能做出什么样的书来?她选定千禧年的愚人节为首届“国际吃书节”,鼓吹爱吃又爱书的个人与团体,制作出可食用的书,在4月1日下午2点到4点(以每个人的时区为准),将“作品”公之于网站或特定场所,然后在4点整,动手将它们祭入五脏庙中。
把“吃书节”定在4月1日“愚人节”,自然带有幽默色彩。有别于以纸、油墨为原料的传统书籍,历届吃书节的成品运用了巧克力、糖、奶油、海苔、饼干、蛋、果冻、鱼子酱、通心面、各色水果与蔬菜。
这一天,大多数能吃的书都是做成书状的蛋糕,另外的一些能吃的书就不那么受欢迎了,但是,至少你可以翻开那些用面包片、海带做成的书页。
《圣经》也记载着“吃书”的故事。在旧约《以西结》里,上帝给了先知以西结一卷书,书卷的两面上都写着“哀悼、悲痛和悲叹”。上帝让以西结把这卷书吃下去,他吃后答道:“它在我的口中像蜜一样甜。”
据说埃塞俄比亚的皇帝莫内里克二世,每当感到有罪时,就在口中嚼几页经文,最后这位皇帝死于用金过量。
风俗的作文 篇3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将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将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将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够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够去瓜地,说一去就将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风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风俗的作文02-13
家乡风俗作文03-06
有趣的风俗作文03-25
风俗清明作文12-30
端午的风俗作文12-14
清明的风俗作文01-20
家乡的风俗作文05-02
家乡风俗作文02-25
风俗的优秀作文11-23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