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优秀作文>舌尖上的美食作文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

时间:2023-03-17 13:35:04 优秀作文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美食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5篇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作为小吃货一枚,我可是对美食有过一番研究。光菜名,我就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很多哦,北京烤鸭,云南米线,山西刀削面,苏式鲜肉月饼......但是在这么多香甜可口的美食中,让我最喜欢的还是外婆包的饺子。

  妈妈是远嫁到苏州来的,她告诉我,饺子,在北方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在北方一般春节等重大节日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正可谓,舒坦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寓意,象征着团圆吉祥。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我总算可以去外婆家了。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家人井然有序的忙碌着,围上围裙,挽起袖子,剁馅的剁馅,和面的和面。待准备就绪,大家一起上阵,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笑着,一边包饺子,场面真的好温馨。外婆说,这包饺子是有说法的,第一包“钱”,寓意着财源滚滚;第二包“糖”,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的;第三包“福”,寓意着福气多多,好运连连;第四个包“红辣椒”,寓意红红火火一整年。呀。我多么想都吃到啊,可惜只有4个特殊的饺子。于是我小脑袋灵机一动,趁着大家不注意我偷偷的给它们做了小记号,哈,看我聪明吧。

  在大家的努力下,不一会一个个的饺子像听话的小鸭子在那里排着队。等水开了外婆把饺子下在锅里,那一个个都饺子又像一群不听话的小鸭子争先恐后地“扑通、扑通”跳进了水里。不一会儿饺子熟了,像小元宝一样飘在水面,瞧那晶莹洁白的'饺子,白白的,胖胖的,个个腆着小肚子,可爱极了,谁都忍不住想吃一口,那扑鼻而来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这时我悲催的发现煮熟后的饺子根本就看不出我做的特殊记号了。

  饺子总算出锅啦!大家都恨不得有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都找着幸运饺子。这时,我突然感觉嘴巴里一热,原来我吃的红红火火的辣椒啦。辣的我鼻涕眼泪都出来了,辣的我边跳脚边喊着:给我水,给我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饺子,虽然外形简单朴素,但是它能勾起美好回忆,也可以寄托人们无数美好的愿望,它代表着对家人的思念!舌尖上的美味,心尖上的家人。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2

  我匆匆向前走着,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离上课还有二十分钟。

  我稍稍松了口气,将手中的零钱放在台子上:“老板,来碗牛肉面。”

  这家面馆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巷子里,尽管这家面馆占地面积很小,尽管煮面的炊具十分陈旧,尽管这是一家经营年数老到连招牌上的字都看不太清楚的小店,但这些阻挡不了络绎不绝的食客们的脚步。许多慕名而来的美食爱好者,为了品尝这里的招牌牛肉面在舌尖上迸发出的滋味,有时甚至要排上一刻钟的`队。

  面条不是由充满钢铁味的机器做出的,而是老师傅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揉制发酵而成。手工制作的面条弹性十足,口感筋道,若是在面上再铺上一层牛肉,啧啧,不禁让人垂涎欲滴!牛肉在红油锅中炖煮得又软又糯,老师傅秘制的味道渗入牛肉的每一丝纤维中,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

  咀嚼完牛肉,后,将碗中所剩不多的鲜汤一饮而尽,再从胃里打出一个饱嗝,那便是再舒服不过了的。咀嚼之间,焦虑的心情变得放松,紧张的灵魂得到解脱。

  在这家店吃面你体验到的服务与别家可不同,老师傅从不以笑脸迎人,总是“横眉冷对”板着个脸。递面给客人时,总是将面碗往台面上一放,由客人自行拿走。也许正是因为老师傅的冷淡内向,面条的味道才能如此完美,他已将自己一身的精气神融于食物之中。

  据说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做事一向表情严肃,全神贯注地做事的人鲜少有笑容满面的时候。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精气神融进了做事当中。这样看来老师傅用工匠精神做舌尖上的这点事了。就这样,我更加敬佩老师傅,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去那家面馆吃面。

  其实老师傅偶尔也会流露出点点温情,随着我去店里次数的增加,老师傅与我也渐渐熟悉了些。现在只要我一到店里,不用点餐,老师傅就已经开始做我最爱的面了。当我从口袋中拿出钱递给他时,他已经将面放在了台子上。整个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也还是那个表情,可是我却被感动到了,在每个来来往往的食客中,我能被一个普通面馆老板记于心中。

  吃完面,怀揣温情继续踏上我匆匆的学习之路,我暗暗告诉自己:我也要以工匠精神对待学习。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3

  世界上还有几种面煮后汤清、面白、料红、菜绿呢?

  世界上还有几种面光臊子汤配料有三十多种呢?

  世界上还有几种面是在案板上甩成的呢?

  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桃园兄弟”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颍州(今安徽阜阳),张飞吃面总嫌太软、不筋斗、清淡无味;厨师多次琢磨,面经过上百次的试和面成功了;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厨师灵机一动,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和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张飞吃后顿感可口。由此太和板面又被称为“张飞板面。

  板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为面汤清,汤映着面,面衬着汤;二白为面条白,摔好的面条通体雪白,煮熟的面条晶莹剔透,像一条条小瀑布萦绕其间;三红为底料红,用大量的干红辣椒炸臊子汤,汤红彤彤的,像玛瑙一样,让人忍不住食欲大振;四绿为菜绿。配上绿莹莹的青菜,就像一幅漂亮的油画一样,赏心悦目。我想太和板面的这种特点应该也就寓意着我们太和人做人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事要追求至善至美吧。

  板面的做法有臊子汤和面组成,臊子汤有30多种材料做成的,如桂皮、花椒、八角、白芷……其中辣椒可不能少,辣椒炸的色如烈火,臊子汤可调香、辣、鲜;面要选用优质面粉,面如白雪,在面中如晶莹的.盐和碱,跟面粉加入“粘合剂”,加入两次,加入香油,和好之后,给它施以顿“暴揍”,打、摔、拉,面条会更劲道。最后煮好倒臊子汤,加菠菜和羊肉丁,色、香、味俱全,能把十里外的人们都吸引过来。

  漫步太和,板面馆如满天繁星一样星罗棋布,随处可见。有的食客还没进门就冲老板喊着“来一大碗,加个鸡蛋”,鸡蛋是在板面汤里泡了很久的,蛋黄里早已融入了臊子汤的汤汁,吃到嘴里口齿生香。盛板面用的是黄色的搪瓷大碗,这大碗也象征着太和人的豪爽。无论何时,你总能在板面馆发现三五亲朋或好友,几碟小菜,几样卤味,一壶老酒,几碗板面,闲话家常里短,喜乐悲欢,一切愁云皆淡化在吃完板面的笑声中。

  这就是我的家乡太和的特色小吃,我想用一首小诗表达我的心情:

  天生板面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煮面烹汤且为乐,会须一品心悦怀。

  五湖四海皆兄弟,欢迎你到太和来。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4

  老妈今天又准备“施工”做早餐了,这十几天中,她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菜肴,然而没有一样成功的。一次次的“试吃”,让我对老妈的早餐彻底死心了!

  我跑进厨房,妈妈正切着一块大年糕。她先切成条,再切成块。但是每一块都切得歪七扭八的,一点也不好看。我嫌弃地撅着嘴问妈妈:“今天要做什么啊!”妈妈偷乐着,说:“佳佳,这是糖炒年糕,妈妈小时候吃的,但就因为太费油了,所以很少吃……”哦——糖炒年糕,说起来,我还真没吃过哩!

  我满怀着好奇心看着妈妈。她一连舀了好几勺子的油,这用的油可比平时烧一个小菜费多了。趁着烧油的时候,妈妈倒了一些糖在另一个碗里,用滚水冲泡,然后把它递给了我,我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妈妈笑着说:“帮我搅拌好,这个是糖炒年糕的精髓呀!这虽然是以后才要用的,但是一定要提前准备,这才来得及!”

  油熟了,妈妈小心翼翼地倒进年糕,锅子里马上“炸开了锅”了,为了防止“殃及池鱼”,她的身体离锅子很近,头却已经下腰似的躲得远远的,直到油停止舞蹈的时候才复原。她用铲子炒着小年糕们,引得它们“哈哈大笑”。炒了一会儿,年糕宝宝的本色暴露了,它渐渐变成了奶白色,一个一个粘在了一起。我一看可急了,这可怎么办?用铲子也铲不开……没想到,一旁的妈妈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架势,只见她慢慢悠悠地拿起一双筷子,轻轻往两个顽皮的小年糕中间一掐,两个年糕就乖乖听令,马上分开,就这样一掐一双,一掐一双……

  最后就倒入闪闪发光的`糖水,年糕滋啦滋啦地作响,仿佛是在为欢迎糖水姑娘的到来而欢呼雀跃着。妈妈再为年糕穿上它们黑白色的晚礼服——芝麻!这一糖炒年糕就大功告成了。

  我以美食家的口气对妈妈说:“嗯,这回的面相甚是不错,乃不知味道如何?”我用筷子夹起一块年糕,立马塞进嘴里,甜滋滋的味道在唇齿之间弥漫着,年糕酥酥的味道在在心中流淌……

  妈妈看着我,欣喜若狂,嘚瑟道:“嘿!我终于成功了!”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5

  今天终于有机会让妈妈带我去吃菜煎饼了。

  到了店门口,只见“陈记菜煎饼”的招牌分外引人注目。还没走进去,菜煎饼特有的香味已经钻进我的鼻子。走进店里,客人们可真不少呢,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空座。客人们多数是在吃煎饼,那副津津有味的样子,让我更加迫不及待想要一饱口福。

  菜煎饼店铺不算大。做煎饼的食材盒子整齐地排放着,里面盛放着各种蔬菜。收银台就在离煎锅不远的位置。靠近最里边的地方,三个煎锅整齐地排列着。其中有两个煎锅上的煎饼正在加工,散发着热气,伴随着特有的“滋滋”声,煎饼的香味逐渐弥漫开来。

  我和妈妈拿起选菜的盘子开始挑选自己煎饼的配料:金针菇、生菜、木耳,这是妈妈的.最爱;韭菜、海带、土豆丝,我也选了自己最喜欢的。装满了盘子,我把盘子递给做饼的阿姨。阿姨接过我的菜,倒进一个大碗里,然后开始加佐料:食用油、食盐、鸡精……再把这些配料搅拌均匀。阿姨接着就拿了一张饼放在煎锅上,再打一个鸡蛋均匀地摊在上面,又把搅拌好的配料倒在饼上,再接着又拿了一张饼盖在配料菜上,最后锅盖盖上去等饼煎好了就可以了。

  煎饼终于做好了!只见阿姨一刀下去,把卷好的筒状煎饼切成两段。阿姨把煎饼递给我。我的食欲已经无法控制了,赶忙伸出手就想抓着煎饼吃。手刚碰到饼,烫得我赶忙缩回来,再一看,手都被烫红了。阿姨笑着对我说:“饼刚煎好,会有点烫,吃的时候要小心。”于是,我耐着性子等,煎饼终于可以吃了。

  我一口咬下去,滿口生香。看着自己咬过的煎饼,哈哈,绿色的菜叶,黄色的土豆丝,银色的鸡蛋白,青黑色的海带丝,真是色色俱全。我细细地咀嚼着:又脆又香,又腻又滑。我一大口赶着一大口地吃着,已经狼吞虎咽了。妈妈不住地提醒我:“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我一边点头应承,一边不住地夸奖说:“真是太好吃了!陈记菜煎饼果然名不虚传!”

  走出“陈记菜煎饼”店,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我心想: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陈记煎饼果然是一道舌尖上的美食啊!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出去寻美食。说起嘉兴的网红美食地,南门头肯定是其中之一,里面有好多好吃的,味道也地道。

  一路上爸爸就嘟囔着:“北京有个王府井、上海有个城隍庙、嘉兴有个地方叫南门头呀......”听着我肚子里的小馋虫都要出来了。

  终于到了,一进门那个香啊,“鸳鸯大包”这里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了,听说这里的包子是限量的包子,饭点都要提前来排队才能买得上,妈妈抻着头不停地在看。

  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吃什么都行,一眼看去“培哥年糕”这里没人,我赶紧上前点了一碗年糕,爸爸在这里等着,我拉着妈妈走到“刘同兴的泡泡馄饨”又点了一碗馄饨,“这个好吃,皮薄的可以像泡泡一样浮在汤面上,好像能吃出棉花糖的感觉,还有他家的萝卜丝饼,真是妙呀。”我真是想一口气吃上几个。一会儿工夫我妈找不到了,原来到斜对面的“徐珍斋糕点”买糕点了,妈妈说:“这家的糕点算是很地道了。”

  “再打包几个‘三阿姨糕团’吧。”妈妈比我还能买,又买了几个鲜肉团子。“文虎酱鸭”那里站着爸爸的身影,我知道他肯定在买他最喜欢的酱鸭。刚才点的美食都做好了,我们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看到对面的叔叔在吃生煎,我实在也好想吃,又去买了两个“鼎有名”的生煎包,一口咬下去,喷出油水出来,里面的肉好足,真好吃。我也圆鼓鼓的肚子已经撑得不行了,我一边抚摸肚子,一边说:“这里的美食太好吃,还想吃就是肚子不行。”爸爸看我那小馋样儿,就打包了“潮乡宴球”、“张萃丰的酱芒果”等美食,几乎把我没尝过的'买了个遍。

  里面除了好多好吃的,我还看到了妈妈小时候的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上的雪糕箱子,都是爸爸妈妈小时候那个年代的样子。

  这里的东西新旧交替,小吃也原汁原味,全是舌尖上的美食,人山人海的,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在这里令人念念不忘的不仅是小吃,还能看到一些青春岁月记忆的碎片吧。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7

  陕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上古祖先“华胥氏”“炎黄二帝”,到“夏、商、周”“秦汉隋唐”,都与这片土地有关。这里的美食,也是让人流连忘返。

  一说到陕西,你可能想到的就是古都西安。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西安。西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又将现代化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整个城市洋溢着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还有那街头小巷里飘散的美食的香味。

  陕西的小吃,也是有悠久历史的。尤其是各种面食,那叫一个绝。比如赫赫有名的裤带面,也叫Biangbiang面。Biang这个字无法输入电脑,一共有57画,关于这个字的写法还有一个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正宗的Biangbiang面特别香,宽度有差不多一根手指头的长度,所有的口感和面的劲道配合得天衣无缝,端上来油还会滋滋作响,被油泼了之后蒜的香味和辣椒面非常与众不同的香气完全融合,让你食欲大开,吃着吃着一碗见底,还想再来一碗!

  除了Biangbiang面,我们还吃了臊子面。臊子面--顾名思义就是猪肉面,但是实际可没那么简单。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而不腻,其中含配菜有豆腐、鸡蛋等。色、香、味俱全,既好看又好吃。

  西安的名小吃中,羊肉泡馍也是其中之一。西安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羊肉泡馍馆,有名的没名的数不胜数,酒香不怕巷子深,你顺着飘香就一定能找到好的店。它烹制精细,每一块肉都煮得很熟,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食后回味无穷。羊肉泡馍的名气特别大,历史上出名还有一个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有趣的传说,现在它已经成为陕西美食的“总代表”,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锅盔像锅盖,面条像裤带,辣子一道菜,碗盆不分开,不坐蹲起来,帕帕头上盖,房子一边盖,秦腔吼起来”,陕西八大怪中有五个是关于美食的,不亲身体验和品尝,你感受不到其中的美!从西安回来已经快四个多月了,我们想起最难忘的华山脚下老马家的羊肉泡馍和大唐芙蓉园旁的福茂源陕北铁锅羊肉还会流口水。

  陕西美食,等着你去探索!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8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的到来,美食也接踵而来而来,那就是青团。

  青团既是南京的美食,也是清明的代表,让我最难忘的美食当然就是青团了。

  “青团来了!”随着服务员的喊声响起,我从门外三步化作两步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上,服务员手拿抹布,提着蒸笼的拎带,随之映入眼帘的是十几个青如松树,犹如台下石阶的颜色,绿中杂着丝丝的黑。这十几个青团,就如十几个软乎乎的胖娃娃般地端坐在木色的笼子中。

  我忙用手抓起一个青团,青团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皮,我一把将它撕下,闻了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中间杂着一股股淡淡的`艾草香味,让人心旷神怡。

  我轻咬了一下青团旁边的面皮,那面皮黏黏的,才刚咬下就黏在了我的口腔之中,嘴里似乎夹杂着草叶的清香,扑鼻而来。突然,什么东西从这黏糊糊的青团里流泻出来,甜丝丝的,嘴里夹着一颗颗沙粒般的小豆子,脑里突然一亮,原来是红豆!我细细品味着红豆在嘴里上下流动的感觉,像是条小虫在嘴里上下地爬着。我忙把剩下的青团一口咽下,青团顺着我的咽喉滑过,感觉身体里充斥着、洋溢着一股股清甜的豆沙味、略带苦涩的艾草味……

  我吃完了青团,只见旁边的叔叔也在狼吞虎咽地吃着青团呢!只见他提起一个青团,将皮扯开,高高昂起头,把一整个青团放入嘴中,低下头来,还没看那青团在嘴里咬几下就“咕噜”一下滑进他的肚子。他吃完了还打个饱嗝,边摸肚子边说道:“真好吃!”一个阿姨进来了,问道:“你吃的青团是什么馅的?”叔叔歪着头想了想,然后疑惑地问:“什么?什么馅的?这青团,恐怕是没有馅吧!”阿姨呵呵笑了,说道:“你可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识其味啊!”看看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我和阿姨摸着肚皮哈哈大笑,最后,叔叔也很有兴致地笑了起来。

  这就是南京美食——青团,下次,你也可以来南京一起享受吃青团的乐趣哟!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9

  “哇,好香啊!"“金黄金黄的,真好吃!"一看到喷香松软的面包新鲜出炉了,我的口水直流三千尺。

  亲自动手做面包这事,还要从那天我路过蛋糕店说起,闻到面包散发出的香味四溢的味道时,“咕噜噜”不争气的肚子开始抗议了,没钱,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倒不如回家自己做一个香喷喷的大面包,一口气吃个够。

  回到家,我兴致勃勃地拿出制作面包单一一地念了起来:“牛奶、鸡蛋、黄油、白砂糖……咦!"怎么少了酵母?要知道那酵母可是让面包发起来的主要材料!"可那时已是中午,为了梦寐以求的美味,我只好顶着大太阳去买酵母。一路飞奔到超市,又经过卖面包的'地方,我的肚子一直咕咕叫,那些馋虫好像在说:“买一点吧!买一点吧!我都快饿死了!"可是一想到可以品尝到自己做的面包,我只能擦擦快流出嘴边的口水……

  到家之后,我把买来的材料按照说明书的操作全放了进去。但是,我竟然发现了单上印刷出现的小错误:鸡蛋怎么会是一只鸡蛋呢?不应该是一个鸡蛋吗?于是,我调皮地把面包单上的一只鸡蛋改成了一个鸡蛋。因为是第一次操作,兴奋之余难免会出小差错。看,由于没有看到量勺,接下来可糟了:单上明明写的是用量勺量三勺盐,我却用了家里的盐勺,要知道家里的盐勺可比里面配的盐勺大了许多呢!之后放的油、糖、酵母……都比里面提示的配料多了许多!当我一倒面粉,谁知机器显出了重量超重!这可把我急死了!手忙脚乱下,我只好把面粉倒出来一点。

  机器开始工作了!可是等面包做好需要三个小时呢!我只好待在客厅里,眼巴巴地瞧着烤炉工作,以十二分的意志力耐心等待着……

  “滴滴滴"面包做好啦!我打开门,哇!香味四溢!满屋子都是诱人的味道。我迫不及待戴上手套,把面包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取了出来。哇!这面包色泽鲜亮,蓬松柔软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大嚼上一口!在我肚子中的馋虫没有涌出小嘴之前,我得留个影,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咔嚓"一下,妈妈为我拍下了——舌尖上的美食,这一刻,我自豪!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饮食文化最为见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就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足够的重视,而仔细探究起来,中国菜更有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特色。

  可口的食物被称为美食,但美食并不单单是指食物本身的味道之美和色泽油亮的品相,还有此情此景下用心品味、柴火慢慢烹煮过程中食材的变化融合以及文化的积淀。古人对吃是很讲究的,单说以孔府菜为主的鲁菜,讲究的就是一、二百年的老酒,老汤。吃饭犹如品茶,皆有一套相当讲究的礼仪,这赋予食物本身极大的尊重,也会使食物变得更美好适口为人们所享用,同时也体现了食用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正所谓形神兼美者,美食也。

  在现实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我们享用着这一切,却渐渐失去了以往对食物的敬畏。同样的食物也吃不出同样的味道了。

  刚入春时,大地上的各种生命迅速复苏,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尤其见那野菜生长最为迅速,不几天只几场毛毛小雨,便让其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妈妈是个念旧的人,带我去远郊的田地里挖野菜,找寻童年的记忆,采来野菜后,将它们带回家,喜悦的心情,爱戴的眼神,像与它们交谈一般,轻轻抚过每一片叶片,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褒一锅野菜汤,清香四溢,我盛了一勺,夹着绿叶的白色汤汁有种莫名的诱惑,一口下肚,穿肠而过的汤汁让胃得到一丝慰籍,这看似粗陋的菜肴远远胜过平时的大鱼大肉,味道决不输大饭店里琳琅满目的美食,芳香在口中释放,这自然的馈赠,竟有如此大的诱惑力,我细细品尝着,多么美妙的滋味呀!妈妈也尝了一口,却疑惑地说:“还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是啊!少了点什么呢?少了当时的心境啊!生活变好了,谁还会把曾经的救命粮做宝呢?这种食物的美味,是要用心去品味的呀!

  舌尖上的美食,就是站在人舌尖上俯瞰人类的精灵,你待它入心,它便给你养料,你怠慢它,它则寡淡无味,只需静下心来品味,它便释放出丰富的滋味,一切灵气都弹跳在你的味蕾间,成为真正的舌尖上的美食。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上的美食千千万万,可是我却对家乡的特色安义米粉情有独钟。

  别看一根根粉条身形纤细,它的做法可不简单。首先准备好一团米粉,然后整块放进锅里,把水煮到沸腾,揭开锅盖,如雾一般的水蒸气朝脸上扑来,还带着米粉原汁原味的大米清香。这时可以把米粉先捞起,淋上少许汤汁,再加上各种佐料:一勺香菜,一勺香醋,再铺上一层肉末,最后撒几颗花生米点缀,一碗汤粉就出锅了。

  看着面前这盘热气腾腾的汤粉,一股诱人气味便占领了我的鼻腔。有陈醋的酸爽,肉末的油香,有汤汁的鲜美,米粉的清香。就这一碗粉,整个饭馆便笼罩在香气中,我不禁使劲抽动鼻翼,整碗汤的'香味就充满了全身,直冲我的大脑。

  再观摩这道汤粉,一根根粉条仿佛是晶莹剔透的绸带轻飘在汤上,花生米就是一座座褐红的小山,香菜好像是一丛丛碧绿的草坪,那肉末就是一条条小路铺开,这哪里是一道菜?这分明就是另一个美丽的世界。

  面前摆着一道如此诱人的美食,谁能不心动?我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轻轻挑起几根粉条,只见它半透明,仿佛是晶莹剔透的工艺品,把它轻轻塞进口中,香菜的浓香,肉末的酱香,花生的清香从我的舌尖划过,仿佛春风拂过草原,瞬间占领了我的口腔。我牙齿一张一合,花生米的脆落,米粉的Q弹,肉末的松软,在我的牙尖散开,顺着我的喉咙舞动,直达我的肠胃。我又扶起汤碗吸溜,喝了一口汤汁,鲜美的味道,仿佛在为的舌头按摩,又在我的肠胃中回荡。

  一碗汤粉,看起来平平无奇,可是在我的心里,就好像是朱自清对白水豆腐的回味,蔡金密对烧饼的喜爱,丰子恺对螃蟹的情有独钟。自从秦始皇吃鱼须发明米粉以来,米粉这道菜便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一直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传承家乡美食,保护家乡的非遗文化。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2

  海鲜面,顾名思义就是海鲜和面条做成的。海边人一提起海鲜,光是想想就口水直流。

  海鲜面的制作过程并不是特别的难:首先要洗干净所有食材,香葱切成小段,大虾用牙签在尾部第二节挑出虾线,再冲洗干净,螃蟹对半切开,花蛤一定要提前浸泡在盐水里,那样它才不会有沙子。然后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待水煮沸后将面条放入,面条变软后放入大虾、贝壳、螃蟹等(食材由个人喜好加入)。虾和螃蟹入锅煮至颜色变红,下入小青菜煮一会儿,待青菜变色立即关火。加入适量的细盐,少许生抽,少许葱花等各种(爱吃的可放,不爱吃的可以不放)调味,迅速出锅,否则蔬菜就会变烂。一锅令人垂涎三尺的海鲜面就诞生了。它的制作过程最多也就二三十分钟吧。

  别看它制作的过程十分简单,但需要掌握许多技巧。比如:水一定要在烧热沸腾后才能下面条,并且下面之前还要将面揉几下,那样吃起来更有劲道。我其实之前也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揉,只是问了妈妈之后才知道的。然后火候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太旺也不能慢火,要不然面就不好吃了,菜也黄了。最重要的是螃蟹和虾必须是活蹦乱跳的,否则那就不能叫做海鲜面来了。

  每次望着冒着热气的海鲜面,都先欣赏它姣好的姿容,只见那一根根又细又滑的面,静静地缠绕着,犹如蛟龙在指挥着虾兵蟹将呢。威武的蟹将军和神气的虾兵此时已经握手言和了,还有花蛤在面条里亮相,使我舍不得破坏这美丽的画卷呢!尽管如何舍不得,我还是忍不住馋虫的勾引,拿起筷子,挑起面条,两唇一吸,面条便滑入舌尖,咀嚼几下,那面条的味道,无法形容它的美味。我怎么也忘不了,鲜、嫩、滑在我的舌尖上演绎着触感的交织。面条都那么鲜美,那香嫩的虾仁,美味的螃蟹更不用提了,我一口一口吮吸着蟹壳中的白肉,鲜味在我的'舌尖上献媚。美味的汤汁诱着味蕾,咕噜咕噜就半碗鲜汤下肚,一滴滴如豆般的汗水从我的额头上流了下来。我不顾形象放口大喝,不时发出了“咻咻……咻……”的声音。半盏茶的功夫,一碗色味双美的海鲜面就这样被我风卷残云般入了我的肚,

  居住在东海之滨,能常常吃到美味的海鲜面,就是最大的福气!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3

  车子沿着蜿蜒的公路行驶,眼前闪过的是摇曳的竹林,扑鼻而来的是阵阵清新的气息。车窗外大片绿色的农作物,透着丝丝田园风情。随着大巴车的轰鸣声,我们来到了新昌回山镇拓前村爸爸的朋友家,去体验悠闲快乐的农家生活。

  今天乡村游的重头戏,就是体验做麻糍的快乐。麻糍是新昌特产,是一种软糯喷香的米类食物。叔叔的爸爸是做麻糍的高手,他今天要为我们一展身手。只见老爷爷将上蒸桶蒸熟后的热气腾腾的糯米粉倒入石臼中,然后高高举起石榔头不停地捶打松散的粉团,一旁的老奶奶手上沾了水不停地翻捣糯米粉。在老爷爷的重力捶打和老奶奶的'不停翻捣下,糯米粉渐渐变得有黏性、有弹性,也渐渐粘合在了一起。

  这时,老奶奶把煮成糊状的艾草倒入石臼中,老爷爷又继续抡起大榔头捶打起来。在旁边观看的大人们也都跃跃欲试,想大展身手。大家轮番上阵,力气大的捶几下,力气小的抡两榔头,许多阿姨也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纷纷加入了打麻糍的行列。

  看到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就连瘦弱的我都有了尝试的冲动。可惜我细胳膊细腿的,连石榔头都提不动,又何谈打麻糍呢,只好扛着石榔头摆了个Pose,让爸爸给我拍了张照片,过过瘾。在大人们的齐心协力下,石臼里的糯米粉成了个油光闪亮的大面团子。

  随后大面团子上了桌,被平铺成了一个规整的正方形,然后老爷爷把它切割成均匀的长条状,用长棍子在中间压出一条“沟壑”,填上馅料,包裹成圆柱形,再滚上粉,切成一段一段的,麻糍就做好了。麻糍糯糯的、香香的,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好吃极了。

  吃着美味的麻糍,我不禁想:如今有许多传统美食都已渐渐失传了,我们作为青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祖国的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样古老悠久的美味!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4

  今天太阳公公虽然藏起了他的笑脸,但我们东方红学校四年级的小记者个个喜笑颜开,因为我们一行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去参观张师傅烘糕厂,并亲自体验烘糕的制作过程。

  听老师说,湘乡烘糕有史记载是清雍正元年,鼎盛时期是曾国藩组建湘军把湘乡烘糕作为军粮,湘军在全国作战屡建奇功,班师回京后被钦赐“贡糕”,直至抗日战争约近一个世纪。

  想着我们湘乡烘糕曾经的辉煌,听着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我们搭乘的汽车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位于市内南津路的张师傅烘糕厂。

  下了车,小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随工作人员有序地走进了包装室。一阵淡淡的清香从里面飘来,只见一位工作人员动作非常麻利地把刚刚烘好的烘糕码得端端正正,旁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包装盒。我想,这些烘糕不久就会走进超市,走进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饮食吧。想着想着,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工作人员似乎看到了我的馋相,拿了一些新鲜出炉的烘糕给我们。我拿起一块,闻了闻,香香的;尝了尝,脆脆的。

  吃着香脆的烘糕,我们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了会议室,想了解关于烘糕更多的知识。技术人员告诉我们,烘糕主要是由大米、水、蔗糖合成的。有同学问:“叔叔,现在你们厂主要生产哪些类型的烘糕?”“除了传统的烘糕,我们还生产黑芝麻烘糕、秘制花生烘糕,并准备开发无蔗糖烘糕以及各种口味的烘糕。”“那准备生产水果味的烘糕吗?”“烘糕的保质期有多久?”“可不可以把几种东西同时放到烘糕里?”?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叔叔帮我们一一解答。

  接着,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体验室,让我们亲自体验烘糕的制作过程。我们雅兴大发,当了一回烘烤师。首先,我们把已经准备好的原料放进烘烤模里,然后根据叔叔的介绍调好时间。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烘糕就大功告成了。叔叔把我们亲手做的烘糕奖给了我们。吃着自己做的烘糕,觉得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时间不等人,几个小时一下子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美美的心情,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烘糕厂。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5

  最近俞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做一道美食,我做的是“布丁”。

  有人拿鸡蛋都会碎,但是我家有养鸡场,鸡蛋如果都拿不好,不是给我们养鸡场丢脸吗?

  开始做布丁了,我先打一个蛋鸡蛋,不过蛋清和蛋黄粘在一起了,我用手一拉蛋黄的那层膜破了。只好重新来了。我把工具洗干净,原来是过滤器没洗干净,第二次我把什么工具都洗干净,果然成功了!我立马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就要放著名的甜宝____糖了,于是我用勺子抄了一勺10克的糖,甜宝却像不情愿化掉似的,还沉在碗底。

  又要放面粉了,我抄了10克的面粉,倒入碗中,有些面粉粘在了碗的边上。碗就像火山,这些面粉就像在逃命的人一样,死死不肯下落,突然一阵180克的牛奶瀑布从天而降,把那些逃命的人给冲了下去,而岩浆也被冲成了暖流。

  这个可是太难了,我不停地搅拌,但一些东西却死活不肯融化,后来外婆对我说:“不能像你这样硬搅,要有顺序地搅拌。”于是外婆又给我演示了几遍,我又自己开始搅拌,终于搅拌好了,我又倒入过滤器中,再放入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和坚果,在200烤30分钟。啊!美味的布丁马上就要做好了!

  端过去给妈妈尝一尝,妈妈又评价:“好好吃啊,但是颜色有些黑,外形不太美观。”妈妈又打分:“让我来打分嘛”妈妈一下子露出可爱的'眼神“好美味呀,口感当然100味道也很好100分,至于外形嘛!除了有点黑都挺好,90分吧,”妈妈又做出上通天文,下懂地理的样子,“平均分:当然是96.666666666667分。怎么样,你老妈厉害吧。”其实他早就计算机算好了。

  后来我又知道我的布丁黑,是因为我烤了33分钟,多烤了3分钟,下次我一定要更加认真、仔细,把黑色不拿出来,留给烤箱。

  下次我一定要做更多,更美味的美食。

  这次活动不仅为了吃,为了写作文,也更让我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快乐。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02-22

舌尖上的美食优秀作文04-08

舌尖上的美食优秀作文03-06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12-03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精选30篇)02-10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5篇)02-20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精选28篇)02-18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15篇)03-26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合集1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