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经典语录>中华,语录35条

中华,语录35条

时间:2024-02-21 09:21:05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华,语录集合35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中华,语录35条,欢迎大家分享。

中华,语录集合35条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5、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千字文》

6、孝悌为先务,本立而道生。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增广贤文》

7、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是日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8、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9、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易经·系辞上传》

10、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易经·同人卦》

11、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墨子《修身》

12、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墨子《鲁问》

13、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墨子《天下志》

14、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1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孟子·离娄下》

16、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离娄下》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1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2、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

2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

24、"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论语·学而》

25、"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2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27、"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荀子·荣辱》

2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

29、"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公孙丑上》

30、"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3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3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则不惧。" 《论语·子罕》

3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4、"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35、"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中华,语录35条】相关文章:

关于中华美德的经典语录07-25

中华!中华!_650字07-25

爱我中华08-17

爱我中华为我中华作文800字05-02

爱我中华教案08-12

中华谚语大全08-23

中华礼赞作文08-19

爱我中华作文08-24

中华民族08-15

中华传统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