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社交礼仪>社交礼仪论文

社交礼仪论文

时间:2024-06-09 17:39:37 社交礼仪 我要投稿

社交礼仪论文(优秀15篇)

  现如今,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交礼仪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交礼仪论文(优秀15篇)

社交礼仪论文1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并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的,对于我们立足于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社交礼仪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基本的社交礼仪供借鉴。

  一、社交礼仪基本定义

  所谓礼仪,就是人们为了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要求共同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中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各种方式固定下来。对个体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交际能力、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生活习惯、道德风尚的反映。从个体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高低的外在表现。从交际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门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抑或交际方法,是人际关系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表示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分为政务礼仪、服务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社交礼仪等五大类。

  二、社交中存在的礼仪问题

  曾经有个故事就谈到了礼仪问题,有个年轻人问路,遇到一个老太爷,他问:“喂,陈村怎么走?”老太爷笑呵呵地说:“不远不远,往这个方向还有三四拐杖。”年轻人走啊走,走来走去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村子里面,他意识到可能因自己没礼貌被老太爷骗了,回头又遇见了老太爷,他作揖对老太爷说:“老伯,请问陈村怎么走?”老太爷说:“这就对了,往那个方向出了村庄直走再右拐就到了。”由此可知,礼仪在社交礼仪中存在着重要作用,可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问题:比如公共场所到处乱扔垃圾、不懂排队、大声喧哗、不懂礼节礼貌等等。这就是人们缺乏礼仪意识,平时生活中都不大注重礼仪问题,不重视的具体表现。比如在比较重要的场合,如餐桌礼仪,没有专门的礼仪教程指导,不懂礼仪。人们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工作时代,都没好好的去学习和注意礼仪问题,如商务礼仪、乘车礼仪、餐桌礼仪等等,没有好好去学习、实践。缺乏礼仪,导致自身形象也会受损,工作上的升迁也可能受到影响。

  三、几种基本的社交礼仪

  1、餐桌礼仪

  (1)入坐礼仪

  如果你是以主人的身分举办宴会,则男女主人应该分别坐在长餐桌的中间、面对面地坐,身为主人的你要逐一邀请所有宾客入坐,邀请入坐的顺序为:第一位安排入坐的应是贵宾的女伴,位置应在男主人的右边,贵宾则应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如果主客之分,也没有有长辈在场,女士们可以大方地先行入坐,一个有礼貌的绅士也应该等女生坐定之后,再行入坐。需要中途离席时,有必要跟同桌的人打招呼,男士应该起身表示礼貌,如果离开的是隔座的长辈或女士,可以帮忙拖拉座位。外出用餐时,可能会携带包包,这时包包应放在背部与椅背间,而不应该随便放在餐桌上或地上。

  (2)使用礼仪

  有些人或许会担心食具的卫生问题,因而用餐巾来擦拭食具,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举动,会造成餐厅或主人的难堪。用餐完毕之后,应该将餐巾折好,置放在餐桌上再离开。使用餐巾时,等大家都坐定后,才开始使用。餐巾摊开后,应该摊平放在大腿上,千万不要放进领口,餐巾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食物弄脏衣服,以及擦掉嘴唇与手的油渍,请不要在忘记带面纸的情况下,拿来擦鼻子,因为这样既不典雅也不卫生。

  西餐的刀叉使用顺序,原则是由外而内。要先使用摆在餐盘最外侧的食具,每吃一道,就用一副刀叉;食用完毕之后,刀叉并排在盘子中央,在正式场合下转动盘子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3)食用礼仪

  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这是缺乏气质的表现,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咀嚼食物时,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食用贝类海鲜时应以左手持壳,右手持叉,将其肉挑出来吃。遇到一整条鱼的时候,先吃鱼的上层,再用刀叉剔除鱼骨,切忌翻身,吃鱼片时,可用右手持叉进食,避免使用刀具,因为细嫩的鱼肉很容易就会被切碎而变得难以收拾;吃龙虾时,可用手指去掉虾壳后食用。食用水果时,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切片的水果,应该用小叉子取食。

  2 、乘车礼仪

  (1)上下车礼仪

  当主人与客人同乘一辆轿车时:主人应为同车的第一主宾打开轿车的右侧后门,用手挡住车门上沿,防止客人碰到头。 客人坐好后再关门,注意不要夹了客人的手或者衣服,然后从车尾绕到左侧为另外的客人开门或自己上车;当和女士、长辈一同乘车:应请女士、长辈先上车,并为对方开关车门;抵达目的地时,主人首先下车,然后为客人打开车门;倘若女士裙子太短或太紧不宜先上车时;男士可主动表示坐次要位置;女士上车时:先背对车座,轻轻坐在座位上,合并双脚并一同收入车内;下车时,也要双脚同时着地,否则有失大雅。

  (2)小轿车的座次排序

  第一个上座称“社交场合的上座”:主人开车时,上座为副驾驶。把这个位置能和主人方便的交谈。如果这时你坐在后排,就有把主人当成你司机的嫌疑。

  (3)注意

  乘坐主人驾驶的轿车时,不能令前排座空着,表示相伴。主人驾车送其友人夫妇回家时,由友人之中的男士,一定要坐在副驾驶座上,与主人相伴,而不宜形影不离地与其夫人坐在后排,那将是失礼之至。

  3、饮茶礼仪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冲泡开始前,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应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以及这种茶的文化背景、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等。要语言精练,语意正确,语调亲切,使饮者感到茶道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端至客人面前,说“请用茶”。客人在主人请自己选茶、赏茶或主人敬茶时,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

  4、公共礼仪

  (1)影剧院

  出席正式的晚会时,着装要庄重、高雅、严肃。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可以选择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

  入场时间宜在演出正式开始之前的一刻钟左右,即应进人出场所。应提前入场。入场后应配合组织者的安排,持票排队人场,凭票对号人座。在走向自己的座位时,如果需要从其他已经落座的观众前面通过,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当先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随后面向对方侧身而过。

  去参加晚会,主要目的就是观看演出。在观看演出时,既不能妨碍演员的表演,也不能影响其他观众的观看。不交头接耳、不通讯联络、不进食吸烟、不随便走动、不影响他人。不提前退场。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做到井然有序。不争道抢行,制造混乱。

  (2)图书馆、阅览室

  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首先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背心、拖鞋入内,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都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尤为重要,我们都应该重视它!

  推荐阅读:

  为什么要学习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的原则

社交礼仪论文2

  摘要: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礼仪”很早就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的方法来使用。在多元化思想并行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礼仪修养严重缺失:如上课睡觉、看手机现象屡禁不止,在教室吃饭、吃零食现象普遍,在校园穿着暴露或随意,甚至在课堂辱骂老师现象频现,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建设和谐优美校园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利用现代礼仪的规范塑造大学生思想,影响大学生行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是有效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现代礼仪;素质教育

  1.礼仪的内涵和作用

  礼仪的内涵。礼仪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内化于个人修养、道德规范、交际艺术、沟通技巧、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的作用。从人际交往角度看,礼仪是建立、巩固和改善各种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从公众形象角度看,礼仪是建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前提;从职业发展角度看,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条件;从对外交往角度看,礼仪是组织形象的保证、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

  2.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培养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等素质。具有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和长效性。素质教育的'意义: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

  3.开设现代礼仪课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礼仪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规范和教化的过程。通过学习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到底是什么,涵盖哪些方面,了解学习礼仪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学习礼仪概念、原则、表现形式等,可以使学生了解礼仪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学习目的与意义;通过日常礼仪规范和专项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知礼貌,懂礼节,将礼仪规范贯彻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些对于学生自身修养提高、和谐优美校园建设、顺利地与社会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1现代礼仪与德育育人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上述四项基本任务的交织点。因为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所以,只有以礼仪教育为契机,才能带动四项德育工作的开展。学习现代礼仪有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等,现代我国提倡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都是对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这些内容在礼仪的基本原则中都有体现,要利用礼仪课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奉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要求,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领悟文明、践行礼仪。

  3.2现代礼仪与文化育人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中国现代礼仪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结合国际礼仪惯例而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相融合的一种新时代的礼仪规范。学习现代礼仪暨要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又要学习西方礼仪文化。比如宴会礼仪方面中西方的差别就很大,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通过这些文化差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热爱中西方优秀历史文化。

  3.3现代礼仪与审美育人

  良好的审美素质决定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为人处事的基本态度。现代礼仪中的礼仪美不同于自然美,也不同于艺术美,而是注重修饰美,而且是恰到好处的修饰美。现代礼仪中的个人礼仪不但包涵整洁的仪容、优雅的仪表,还涉及端庄得体的仪态,礼貌的言语和沟通技巧。礼仪贯穿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习这些礼仪规范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化学生行为的过程,通过言谈举止等礼仪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改善个人形象,自觉规范行为,塑造良好的气质,交往中有助于加深认识、增进了解,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对于培养具有形象美、姿态美、言语美、心灵美等外在与内在美相统一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礼仪教育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因此在现代礼仪课作为基础课程,对于塑造学生的行动与思想,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社交礼仪论文3

  摘 要:

  社交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相当匮乏,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剖析了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社交礼仪;礼仪教育;大学生

  自古以来,社交礼仪都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公众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是人类社会为维系正常社会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中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正逐步与世界接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已经把社交礼仪看作是走向社会的名片,是广交朋友的法宝,是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随着高校生源扩招,来自不同社会、家庭和经济背景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使他们对社交礼仪知识的掌握差别巨大,有的自小具有良好的家教并受到相关熏陶;有的成长在父母每天奔波只为维持一家温饱的艰苦环境中;有的性格开朗,爱好学习,善于交际,能从不同的人和事中学习到更多社交礼仪;有的沉闷自闭,懒惰散漫,反应迟钝,对社交礼仪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相当匮乏,在社交礼仪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在和教师相处时的社交礼仪现状

  大部分学生见面时能向教师问好,但是见到教师却擦肩而过或老远见到就改道而行的学生也不少。他们怕和教师打交道,实在不能避免时也是畏首畏尾,极不自然,能经常和教师交流的学生屈指可数。

  多数学生进办公室不懂敲门,不懂向见到的认识或不认识的教师问好,冲进去只招呼自己要找的教师,而对经过身边的人视而不见,有些甚至穿着拖鞋、吃着零食、带着耳机就进了办公室。当班主任或辅导员去寝室探访时,热情相迎并得体招呼的学生越来越少,有的学生招呼一下然后继续做自己的,有的干脆沉浸在电脑游戏中头也不抬,很少把教师当成客人接待。

  学生给教师打电话不分工作和休息时间,往往只按自己的意愿,很多都不会主动汇报自己的班级和姓名。给教师发短信咨询问题也经常不署名,教师不知道自己回答的对象是谁,从而不愿回答。

  二、当代大学生在和学生相处时的社交礼仪现状

  除了担任学生干部或从事社团工作的学生外,很多学生的社交圈子仅仅限于本班级甚至本寝室。学生回到寝室就关闭房门,相互串门也只成了偶尔为之的行为,大家相互了解少。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或是受到家庭过多的宠爱而惯以自我为中心,在和学生相处时往往个性要强,不顾他人感受或是随意贬低、打击、侮辱、中伤他人。

  学生之间相处常不守时或是不诚信,约好两点见面结果两点半还没出门,不为自己迟到而愧疚,反而振振有词编织各种理由搪塞;开班会或学生例会时,等待人员到齐的时间往往比开会的时间还长,浪费其他学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明明之前定好的事情,有的学生根本完不成,或是毫无缘由地反悔;有的学生借同学物品不还,损坏后也不赔偿。

  受当下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之间请人帮忙也越来越功利化和金钱化,请客、送礼、给好处成了必需的手段,过去只需一句“谢谢”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往往还得有附加物。部分学生提供帮助不再无偿,有的.甚至借帮忙来赚钱。

  由于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大学生情侣越来越多,在多数学生正常交往之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越来越不文明。有的情侣在教室上自习时过于亲密,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有的情侣在教师上课时也公然搂抱,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三、当代大学生在其他校园生活中的社交礼仪现状

  上课时,总有学生迟到或中途随意进出教室上厕所、接电话,也有学生穿着拖鞋、背心、吊带,啃着面包馒头就进了课堂,他们根本不觉得这些行为是对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不尊重。升旗仪式上总能看到带着帽子、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或低头玩手机的学生,不知他们的爱国之心体现在何处。空空的教室里总是能看到满黑板的粉笔字、满抽屉的垃圾和满教室亮着的灯,不知擦黑板、丢垃圾和随手关灯这样的举手之劳对学生来说有多难。

  网络对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改变都是巨大的,大学生深受影响,交流由人人对话转变为人机对话,阻碍了学生之间沟通;“脑残体”“火星文”“有木有”等在校园疯传,学生不好好写字,也不好好说话,请假条错别字连篇,QQ签名尽是看不懂的符号。

  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完善自我形象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社交礼仪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明确在社会交际活动和各种场合应遵守的礼仪规范,纠正违背礼仪规范的言谈举止,使现有行为转变为应有行为,自觉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

社交礼仪论文4

  关键词:礼仪;服务;培训

  摘要:礼仪是最基本的行为道德规范,它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读者求知的重要场所就是图书馆,在图书馆这种服务性很强的职业里提出礼仪服务是相当重要的。

  礼仪,就像空气一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要讲究礼仪,每个人都需要尊重,每个场合都需要注重礼仪。正确的运用礼仪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的运用礼仪会增加交往的信心。图书馆是服务性很强的行业,正确地运用文明礼仪,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地学习礼仪知识、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增强图书馆在行业的竞争力。

  1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图书馆员的道德修养,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准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位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工作中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如教师要有师德,医生要有医德。那么,图书馆工作人员就要遵守“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职业道德。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政府也是通过向图书馆等公益性的服务窗口加大力度投入资金,来体现对纳税人的回报和关心,而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也正和这种回报与关心息息相关。目前,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比如服务不规范、主动性服务差、馆员与读者沟通少等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如不能够有效解决,就有可能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状况,从而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成败。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状况是通过每位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表现出来的,每位馆员都代表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所以提高个人修养也就是维护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律己的行为,关键在于自我提高,任何一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制约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靠自我提高,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美誉度,是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图书馆员的文明礼仪

  21图书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最基本的行为道德规范,它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读者求知的重要场所就是图书馆,在图书馆这种服务性很强的职业里提出礼仪服务是相当重要的。图书馆员的服务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服务工作,它的服务内容是“精神食粮”,服务的群体是求知者。图书馆员应提供的是优质的服务,要求工作人员的服务讲究艺术性,同时图书馆员的形象、言语、仪表、行为、举止,对读者都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影响。普及、推广馆员的文明礼仪有很多方面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提高馆员的个人修养。②更好地对读者表示尊重。③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④塑造和维护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因此,注重礼仪对图书馆员来说非常重要。

  22图书馆员在具体方面体现礼仪

  培根说:“行为举止是心灵的外衣”。职业道德不仅是内在的素养,同时也是一个人外在形象的塑造,包括仪容仪表的礼仪、行为礼仪、语言礼仪等各个方面。在长期的文明服务过程中,馆员也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但由于缺乏对员工站姿、坐姿的训练,着装、服饰的要求,服务过程中难免会缺少一点儿朝气。

  221馆员仪容、仪表、仪态的礼仪

  仪容礼仪要求工作人员在修饰维护个人礼仪时应注意面部整洁。女同志上班着淡妆,头发梳理干净。男同志不能留长发,鞋面干净整洁。馆员在工作时应遵守的仪容礼仪原则大致有四点:简洁、庄重、淡雅和避短。仪表礼仪也就是我们说的服饰礼仪,为了尊重服务的对象,同时也为了工作的需要,工作人员的服饰应与本身的岗位相适应。重视自己的服饰、服饰的统一与得体可以体现单位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形象,也有助于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仪态礼仪要求男女工作人员基本站姿的标准做法是:①两眼平视,略提高15度。②两肩下垂、挺胸抬头、腰部直立。③两腿立正并拢、两脚抓地,重心在后脚掌。在站姿方面男女工作人员略有差别:男工作人员站立时双脚可以叉开,大致与肩膀同宽,给人一种“威”的壮美感。女工作人员双脚可以以一条腿为中心的前提下稍微叉开,给人一种“柔”的优美感。走路时应该自如矫健、昂头挺胸、收腹平视,头要正、颈要直,两肩自然下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坐下时要轻轻入座,至少坐满椅面的三分之二,后背轻靠椅背,女士双膝自然并拢(男士可略分开)。对面谈话时,身体要稍向前倾,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如果长时间坐立,可将两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腿向回收。

  222语言礼仪

  馆员在同读者接触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双方的语言交流,馆员语言的运用既能体现自己的服务水平,又与单位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语言礼仪是指在使用语言时应表现出良好的文化修养,馆员在具体工作时,在文明用语方面应遵循一些基本礼仪规范。首先,要称呼得当,应从四个方面入手:①区分对象。②照顾习惯。③有主有次。④严防犯忌。其次,语言要标准、柔和,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不能用方言。最后,要用词文雅,应注意切实有用,切忌词不达意。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把十字文明用语“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运用到工作当中。例如在接待读者时,经常会有读者问“有没有某某书,我怎么找不到”。工作人员应耐心地回答“有”或“没有”。“有”这本书就应该告诉读者“您好,这本书在某某地方,请您到那边就可以找到”;没有这本书时应回答“很抱歉,这本书刚借出去,您可以看看这类书可不可以”。当读者问到其他的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婉转地说“对不起,请把联系方式留下,有结果我马上通知你”。当读者在开架阅览室找不到自己要的书刊时,工作人员应主动迎上前去帮读者找到这本书。图书馆工作人员热情周到、文明礼貌的服务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的。语言是门艺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与读者交流时应当有问必答、随听随答、不失尊敬。在接待读者过程中应做到积极、主动、热情、亲切,从而体现出“读者第一”的`服务准则。 3微笑服务在读者服务中的作用

  服务态度中最基本的标准是微笑,也是服务态度良好的表现形式。微笑服务已成为商家的经营之道和获胜的法宝。世界著名管理集团如喜来登、希尔顿、假日等都有着共同的经验即服务金钥匙——“微笑”。显而易见,微笑在服务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微笑服务是读者服务的需求,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在服务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微笑,那么读者就有被尊重、受欢迎的感觉。微笑服务能使读者感受到工作人员的亲和力,从而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便于与读者更深层次地交流和沟通。微笑在服务过程中被称为“无声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微笑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工作人员的微笑可以表示对读者的真诚、理解等等,一位有知识、有文化、讲礼仪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定是尊重读者的。无论工作人员的心情如何,情绪好坏都不应带到工作中,始终微笑面对每一位读者。坚持微笑服务,也是个人良好礼仪修养的外在体现。

  真诚的微笑服务关系到图书馆形象的树立,也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息息相关。所以,要掌握职业微笑的技巧。什么是职业微笑?指的是笑时只露八颗牙齿。职业微笑可以通过咬一只筷子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镜子,两唇角微向上翘,找到最佳的微笑尺度。

  微笑服务其实是一种职业的自觉意识、饱满的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的表现。作为在窗口工作的一线人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当工作人员心中有了读者时,自然而然见到读者便会笑口常开。工作人员应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掌握好微笑的职业技巧,时刻注意塑造自我形象,用由衷的微笑来面对工作、面对读者。

  4礼仪培训的重要性

  没有不好的企业,也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完善的管理与培训。每一位工作人员,原本都是晶莹如玉的米粒,通过礼仪的培训可以去除谷壳,重新绽放自己的光彩。加强礼仪培训是工作的需要。图书馆是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图书馆员礼仪的培训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馆员的言谈举止直接对读者造成影响。通过系统专业的礼仪培训,可以提升馆员的服务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让读者走进图书馆就能感受到文明的气息。

  5图书馆团体礼仪

  51文明服务,尊重读者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读者,工作的核心就是为读者服务。真诚地对待读者,主动热情的文明礼仪服务是对读者的最大尊重。馆员的优质服务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声誉。

  52善于学习,钻研业务

  这是图书馆提供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在当今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提高服务的质量,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善于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做优秀的信息导航员,才能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53通力合作,相互帮助

  图书馆事业是人民大众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配合,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团结合作,以集体利益为重,形成一个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优秀团队。

  6结语

  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为读者服务,强化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正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通过礼仪的培训,使馆员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能力。礼仪已经表现为一种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甚至是关乎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发展的一部分。对于图书馆来说,礼仪是图书馆形象、文化、馆员素质的综合体现,只有做好应有的礼仪,才能使图书馆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注重塑造自身的素质形象的同时,将礼仪升华为素质教育,在平时的读者接待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图书馆作为一个窗口单位,馆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所以,在职业活动中要自觉运用文明礼仪,加强馆员的职业修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参考文献:

  [1][ZK(#]刘红欣谈文明礼仪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

  [2]张京中华文明与礼仪[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xx(3)

  [3]成瑶从言谈细节谈高校图书馆流通环节服务礼仪[J]现代企业教育,20xx(8)

  [4]祝林专业图书馆礼仪服务初探[J]科技信息,20xx(2)[ZK)]

社交礼仪论文5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而我们以后进入社会更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学习社交礼仪、提高礼仪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礼仪;修养;礼貌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

  礼仪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个人礼仪、交往礼仪、餐饮礼仪等等。

  《一》个人礼仪,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

  1. 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一个挺拔的感觉。

  2. 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

  3. 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

  4. 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

  一、仪表礼仪

  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

  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

  3.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

  二、发型与服饰礼仪

  1.穿礼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

  2.穿连衣裙: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

  3.穿西装: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

  《二》交往礼仪,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何称呼、介绍、握手、交谈等都有许多礼仪规范需要遵守。我们在交往礼仪上存在很大的误区,这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三、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

  四、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1.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2. 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三》餐饮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

  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第三,进餐时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第五,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六,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七,最后离席时,必须要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

  总之,通过以上提到的礼仪,我们就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对于我们的必要性。礼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整个社会良好的文明风气都是靠每个人堆积起来的。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要实践,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

  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高,不用多久,我们整个社会、国家的礼仪素质都会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礼仪之邦,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

  参考文献:

  [1]于忠艳.现代商务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年

  [2]金正昆.政务礼仪[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

  [3]白燕.天津社会科学[M].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社交礼仪论文6

  [关键词]社交礼仪;培养;意义

  礼仪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是和谐人际关系,改善交际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礼仪在社会交际、个人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摘要】

  社交礼仪的内容很广泛,很深刻,它直指着我们文明修养,蕴涵着我们的文化素养,解读着我们的人格和心态,标显着我们的人生品味。

  人类礼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礼之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源于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社交礼仪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相互交往的规范,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社交礼仪有其重要的功能。

  (一)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交流、传递是时代的特点。交际过程中,是信息双向交流、传递、互动的过程。社交礼仪作为人们内在涵养、素质、意向、心态的外在显现,无不传递这样或那样的信息,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利用,成为互相了解、认识的一种手段。社交礼仪首先传递出交往个体自身形象的信息。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初交,形成最初印象的因素主要是认知交际对象的外部线索和资料,这通常经由语言和非语言的途径获得,并且以非语言为主。而所有这些信息,大多数可通过社交礼仪传递出来。而秘书在交往中的信息传递作用尤为重要,他既要负责纵向的上下级的信息传递,又要有横向的公司间的信息传递。社交礼仪也能传递出对彼此关系、合作和利益的暗示或承诺的信息。

  (二)感情交流的功能。感情是维系人们相互关系的黏合剂。在社会交往的大多数场合,施礼并非纯粹的礼仪之举,而是借以表情达意的方式。交往中,人们也常常有意无意地由他人对社交礼仪的遵照履行以及自己所受到的礼遇,来分析和判定这其中折射出的对方的心态、情感和意向,而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

  (三)行为调节的功能。社交礼仪侧重反映人们的外在行为规则,对交际行为具有规范、调节的功能。在社交礼仪形成、演变过程中,任何礼仪的出现都是以现实社会中最符合当时价值标准的模范行为为原型,以此加以衍化,从而发展成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程式;任何形式化了的礼仪,又反过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明人。可见,行为调节是社交礼仪的重要功能。

  社交礼仪不仅在信息传递、感情交流、行为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而a且在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对个人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社交礼仪是道德的示范。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社会道德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判别是非、好坏、善恶、荣辱、褒贬、尊卑的标准,它通过社会舆论、教育宣传等手段,形成一种无形的确是强大的力量,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使人际的社会交往活动更加规范化。社交礼仪正式伴随着人类频繁的社交活动而产生,属于这个庞大的道德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礼仪是行为的准则。社交礼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它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交往中,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知道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正所谓反映道德,行为代表礼仪,礼仪自然是行为的准则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掌握社交礼仪,严格用各种符合多数人意愿的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交往对象心目中保持良好的形象,赢得尽可能完美的社会信誉。

  社交礼仪是交往的枢纽。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沟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社会交际是人们相互接触、加深了解、沟通意见的一种最普遍、最常见的行为方式。社会交际十分重视人际交往效应,社会心理学用人际心距来研究人际交往程度,认为人际心距增减的因素有交往的有效性、交往品质、交往的需要度,这三者,无一不联系着人际交往的礼仪。人与人进行交往,双方第一个见面礼是握手问好,面带温和笑容,彼此从眼神中传递、流露出诚意,此即为构成人际交往的首要礼仪条件。

  社交礼仪是文明标志。社交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环境,遵守社交礼仪的状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之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施行礼仪,是以对他人的尊重为前提,以自重、自尊、自强为基础,以满足交流知识与信息、寻求友谊和理解的需要为目的。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文明的生活态度,坚持最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重视社交礼仪,讲求文明礼貌,培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风范,蕴成举止得体、谈吐优雅的仪态、从而有益于保持人际关系的纯洁性,有助于人类的文明进步。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好坏,对一个在事业上或生活上的成功与否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际关系是走好人生的关键,也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社会的发展中,为了个人的得到充足的发展,有必要提高个人的礼仪素质。

  礼仪修养的形成是自我认识、自我养成、自我提高的过程,是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模仿、积累而形成的,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在无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群,只要把礼仪修养看做是自身素质的一部分,是生活和谐、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个人完善人格的重要组成,才会真正有自觉意识,主动地锻炼和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礼仪修养。

社交礼仪论文7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礼仪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礼仪教育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们通常会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与个人的素养联系起来,因此,学校不单单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反映出一个人的礼仪素质与道德水准。礼仪素质也是用人单位招聘时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标尺。因此,高职院校开设的礼仪课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礼仪课程能够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与岗位竞争力,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等,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载体。

  1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现状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增强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者进行了一些改革,整体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礼仪课程开设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必修课主要是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必修课很少涉及礼仪课程,主要在一些服务型的专业领域开设礼仪课程,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其次,社交礼仪课程基本是大班、合班教学,上课人数多达一两百人,教学安排不合理,礼仪训练难以实践,只能进行讲座式教学,教学效果较差,很难发挥礼仪课程应有的德育功能;再次,由于师资队伍的缺乏,礼仪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又没有专业的培训与进修,一部分教师很难胜任课程的教学。

  1.2礼仪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不够明显

  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礼仪知识的传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而情感德育目标则没有有效实施;内容上也是重点关注一些热门章节,教学内容停留在实用内容的表面,忽略礼仪追求的思想境界,尽管学生确实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礼节,但却忽视了礼仪的本质特点———尊重,这样的内容是不科学的。礼仪的本质要求人们不仅仅只在表面上做到礼尚往来,而且还有能深刻理解礼仪的核心要求,注重道德修养。因此,在进行礼仪课程教学时,要明确礼仪课程不仅是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素养与内涵。

  1.3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礼仪课程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礼仪内容为主,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违背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从整体上看,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仅满足于拿到课程学分,而没有进行实践,做不到“知行统一”;礼仪课程教学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授课方式呆板、不灵活,被动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德育的渗透力度。

  1.4学生对礼仪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高职学生只关心礼仪表面上的光鲜,没有认真思考礼仪背后的内涵。他们对社会规范认知度不够,没有深刻理解怎样更好地做人、做事,没有理解礼仪需要“内外兼修”的深刻内涵。

  1.5礼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到位

  一些礼仪课教师自身对礼仪的本质都没有深刻的领悟,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传统礼仪知识缺乏继承、发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基础礼仪,重点讲授“交谈礼仪、仪表礼仪”等,对礼仪发展史则介绍较少;第二,缺乏专业的培训。大部分礼仪教师的专业与礼仪不相符合,只因为长相身形漂亮,就模仿视频,给学生上课,没有经过专业的礼仪培训,对礼仪知识的理解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第三,缺乏实践经验。一些礼仪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礼仪规范,没有结合社会、行业的礼仪需求,与现实严重脱节。

  2加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对策

  2.1有效转变教育理念,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教育不仅教给人系统化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其周围的世界,让其有尊严地生活,进行正常的交往,并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实施良好的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礼仪教育,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礼仪课程的建设,真正实现学生“学礼、懂礼、守礼、用礼”。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高职礼仪教育要与时代、国际接轨。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一部分学生对传统的错误评判,传统礼仪几乎荡然无存,很多学生已经不能理解礼仪的真正内涵,失礼行为比比皆是,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各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为我国礼仪赋予了新内容,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不能完全照搬,要结合时代特点,针对不合时宜的礼仪内容,要进行改良,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2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礼仪修养

  正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也[1]”。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感、言行举止、工作态度、文化涵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礼仪来实现,因此,学院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礼仪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2.2.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完善自我

  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换言之,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学习科学、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时刻保持新鲜,富有时代特征,进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当中树立礼仪典范形象。

  2.2.2极力塑造礼仪教师专业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礼仪教师的专业形象是教师内在素养与外在表象的结合,它能够反映出礼仪教师的思想素质、工作态度、职业技能等素质,在整个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专业水平,在学生心目中塑造起良好的职业形象。礼仪教师是个特殊的岗位,是语言美、行为美的传播者与实践者,教师自身的`谈吐文明,仪表堂堂,穿着得体,风度翩翩,举止得当等都能体现礼仪的美。礼仪教师要从自己做起,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诠释良好礼仪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文明的氛围。

  2.3完善高职院校礼仪课程体系

  2.3.1将利益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中

  礼仪是道德的外化,道德是礼仪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于礼仪的养成,首先是以“知”开始的,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终养成自主、自觉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作用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实现人性的和谐。因此,将礼仪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中是切实可行的。

  2.3.2开发高职院校校本礼仪教育课程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教育还比较薄弱,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常常停留在表面,没有设置专门的礼仪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礼仪教师,礼仪教育仍处在薄弱地带,没有引起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学生礼仪认知低下,礼仪行为不端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反映出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局面。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有较强的职业性,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固然是没有错的,但在保证人才职业性的同时还要兼顾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对校本礼仪课程进行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校本礼仪课程不是单纯的书本课程[2],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风俗及自身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将礼仪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做到三个结合:第一,将礼仪知识的基础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第二,将礼仪知识有针对性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第三,将礼仪知识的操作性与道德性相结合。

  2.4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家长认为学生步入校园之后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通常,家长的态度、情绪、价值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行为,专制或者放纵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礼仪极为不利。因此,家庭教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要紧跟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看待孩子的家庭教育,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激励,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形成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这种平等的家庭教育引导下,孩子能够较好的养成自立、自尊、谦逊、坦诚、友好等高尚的礼仪品质。

  3礼仪教育策略可行性分析

  我们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礼仪课堂上以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用到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开展教学,例如在乘车礼仪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驾驶员是专职司机,为什么要将身份尊贵的人安排在车辆后排右侧座位上?如果主人自己驾车为什么将其安排在副驾驶的位置?讨论之后,学生做简单陈述,老师给予一定指导与总结,学生便对乘车位次的相关礼仪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本专业礼仪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调查发现,教学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因此,实施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既有客观现实的必要性,也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还具备实践的可能性。

  4结语

  礼仪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部分。高职教育如果一味地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可能会造成学生人格的偏失,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需要完善高职学生的礼仪教育。然而,高职学生礼仪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社交礼仪论文8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高专学校大多开设《社交礼仪》这门课,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也都积极开展礼仪培训,大环境的需要,使得礼仪课的地位起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管理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与风俗学等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优秀成果,内涵非常丰富,对学生人际交往信心的树立、能力的提升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礼仪课的讲师也多起来,他们组建团队,研究如何在高职高专学校上好礼仪课,结合岗位的需要,明确定位、目标清晰、教学内容合理、教学方法得当,使得这门课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社交礼仪课得以快速成熟起来。教学工作中,在对礼仪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及多次操作训练中,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学,如何展示礼仪中的美,是礼仪学习能否成功的一个标准,而将美学融入到礼仪的学习过程中,甚至用美学来指导礼仪教学,这门课才可以更上一个台阶,显示出礼仪的灵魂与魅力。

  一、打造个人形象美

  如何从外部形象上来塑造自己,这是大学生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学习礼仪要从仪容、仪表、仪态入门,教师们展示一些图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来阐释礼仪的含义,如:礼仪小姐、空姐、旅游服务部门等从事礼仪工作的美丽形象,她们着装统一、发型简单大方,有着甜美的微笑和划一的举止,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这种对美的欣赏是对礼仪的初步认识,是吸引学生并产生兴趣的第一步,学生看到的是“亮丽、年轻、活力、统一”的画面,看到的是仪表(服饰、发饰、化妆)的外部修饰,仪容(面部表情、神色、目光、情绪)的调整,仪态(心态、语态、体态)的充分配合,三者相辅相成、浑然天成,才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欣赏这些画面时不忘展示另一组图片,这一切是付出劳动的成果,她们微笑时咬着筷子,站立时头顶着书,双腿夹着薄纸,时刻记着“头正、肩平、胸阔、背平”,甚至要花费整整六周的时间来纠正习惯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到美是收获于劳动和坚辛的付出的。

  二、习惯运用举止美

  不只是在社交场合中,礼仪才显示出用武之地,如何遵从握手、介绍、接待、拜访、用餐等礼仪,这是考验一个人是否掌握礼仪知识的关键,我们说礼仪是为了表达尊敬的行为规范,在彬彬有礼的行为中你会感到,原来规范的举止给人文明、舒适的感觉,相反,在用餐中的大呼小叫、旁若无人、刀叉乱用、说话喷饭等现象看起来只有一个感觉,丑。用餐是一种公共场所礼仪,从中体现的是对饮食文化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在安静中体现的,是对美味享受的增值。

  再如接待,它展示的是一个单位、部门的形象,让来访者感受到如沐春风,受到尊重和重视,是现代企业、部门的形象展示,在信息灵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美好的形象是各部门的活广告,让人们在舒适、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工作效率也会倍增。

  小到个人印象,大到国家形象,在公共场所礼仪(交通礼仪、乘车礼仪、游览礼仪、电梯礼仪等)中展示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素质。礼仪并不仅仅代表个人,它是集体的约束和要求。举止美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约束,是一种小我尊从大我的奉献。

  三、说话尽显沟通美

  社交场所中最重要的举止是“沟通”,可以说形象、其它举止都是服务于“沟通”的,学习礼仪后的成败标准,是看他学习礼仪知识后,是否更利于合作,更有效地沟通,包括:文字沟通、语言沟通、体态语沟通、眼神沟通、心灵沟通。“怎样说话,如何交流”,是与人合作的能力,语音美首先会让人心里舒服,其次,适当的场合恰当的讲话,使交往变得简单而高效,减少误会、获得双赢。

  沟通,是学习礼仪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教学中通过做游戏、分析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来练习,学生掌握了初步的沟通理论,拿破仑说“ 成功的基石是口才、交际和心理”,因此要求学生练习时首先要从语音美练起,注意讲普通话,第二练习语言美,要讲文雅语,第三要注意谈话礼节,不打断,不补充,不纠正,不质疑等。

  只有那些雅俗共赏、不带有个人攻击性的、不存在个人偏见的、不带有个人强烈的政治和宗教观点的、不具有性别歧视的、不带有淫秽色彩的、不给人们的灿烂情绪上播散忧郁的内容的谈话,才不会抹杀你优雅的形象。沟通美是智慧的象征。

  四、过程蕴含人文美

  礼仪知识“细而多”,这时,不断地出现文学的排比句来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礼仪课堂中感受到人文魅力,彰显素质教育的目标。

  如:学习之初,以讨论孔子的名言“不学礼、无以利”开篇,学习基本的仪态后概括为“细节之处见风范,点滴之处定乾坤”,学习说话礼仪后,学生喜欢说一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练习举止前使学生懂得“未曾学艺先习德,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开口先有礼”的道理。而通迅礼仪中讲的就是“闻其声可知其德,阅其辞可知其人”,公共场所礼仪让学生思考“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让礼一寸 ,得礼一尺。”的道理,最终学生感受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我们国家本来就是礼仪大国,与国际礼仪的接轨,使中国礼仪国际化,国际礼仪中国化,礼仪中的人文美更加体现出我国礼仪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坚持在于心态美

  没有对世事人情的.乐观宽厚、淡泊名利,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感恩的心情,是不能常具备好心态的,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美,那么礼仪图有其表,没有魅力,不具感染力,只是昙花一现。有了好的心态才会保持微笑的面容、明朗而清澈的眼神、宽广的心胸、大方的举止。

  礼仪的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要有外表的形象塑造,练习基本功,通过发型、面容、服饰、装饰、体态等呈现一个美好的外在形象,而内在美更需要修练,充实内涵,提高素养,不断学习,不停思考,是一个长久的功夫。外在美能够短时获取,内在美则需要时间的锤炼,先有外在,或先有内在,都是可能的,而两者同时出现,是完美的结合,是礼仪追求的最高境界。心态美决定其它范畴的美。

  礼仪学是要研究人际关系的,其目的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均感舒适、和谐相处,决不是什么请客送礼、互相利用的庸俗关系学。礼仪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借助礼品表达诚挚的情感是必要的,但如果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送去价值超过一定限度的物品甚至金钱,那就有行贿之嫌,也就完全背离了礼仪的本义和宗旨,玷污了礼仪的形象。招待朋友及宴请也是交流情感的需要和礼节的要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简朴盛情,“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自然、惬意、舒适成为千古美谈。那种“离欲望利害之念,而自然感愉快者,名曰审美学”,“体现美学生命力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即大美”。

  参考文献:

  [1]刘天际.浅谈21世纪的教育美学[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xx,(22).

社交礼仪论文9

  摘要:

  社交礼仪课程是对人在社交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及规范的学习并应用的过程。社交礼仪课程知识点相对容易,实用性强,对课程教学操作却提出较高要求。情境教学法是基于情境构设,结合礼仪课程知识点来搭建相应的演示与答疑环境,引导学生从中来获得具体的礼仪能力。

  关键词: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情境模拟;应用研究礼仪是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应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从表现形式来看,礼仪主要有礼节、仪式、仪表、礼制等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社会交往的发展,对社交礼仪的学习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礼仪课程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岗位就业的必修课。由于社交礼仪课程自身实践性较强,同时与理论与应用结合较为紧密,传统的礼仪课程教学多从知识上进行灌输,缺乏实操性,导致学生对礼仪课程学习热情不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从社交礼仪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问题中来融入情境教学法,关注大学生从模拟真实的应用环境中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学习环境是构成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课程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衔接、师生互动中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情境教学法是利用具体的课程情境,将学生、会话、环境、协作作为激发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有效动力,最终实现学生从知识、意义的建构中提升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法在构建中需要架设生动、具体的知识情境,并从问题的导入、分析、解决中,依托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生从中来学以致用。可见,情境教学法将“教”与“学”、“学”与“练”、“练”与“用”进行了统合,克服了传统课堂学习的被动性,推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二、情境教学法课程设计

  根据情境教学法的要求,在课程组织上需要把握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第二步是课前准备;第三步是课堂演示与答疑;第四步是总结归纳。

  (一)创设情境

  情境的构设是基于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知识点,在课堂组织上要注重三点要求。一是要贴近知识点,特别是礼仪知识要与学生需求相结合,适应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要贴近学生就业实际,特别是增强学生的临场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二是要注重简洁,对于情境的设置要便于操作,要能够在课堂时间完成,并能够通过课程演示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适当引入一些疑难性强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营造多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情境;三是要注重知识的不完整性,对于情境本身并非是课堂的主体,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来增进知识与能力。

  (二)课前准备

  情境的构建需要进行前期准备,该项工作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侧重于明确情境教学的知识重点、目标,分析学生实际和课程组织现状问题,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如角色分工、情境实施、设备操作等。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预演或实际演练来模拟各环节的实施情况,并对不足和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学生主要工作是模拟分组,各组在组长的领导下进行角色扮演,推进师生协同;另外,对情境教学重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如明确小剧本内容。

  (三)课堂演示与答疑

  从情境教学现场来看,课堂演示是主体,各小组在预先安排下参与到情境中,并在教师的组织中实现对具体礼仪知识的学习与演练,梳理其中的问题。演示结束后针对问题展开答疑,各小组、各成员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及想法,由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师主要从三个方面给予引导:一是鼓励各成员积极发言,尽量避免干扰演示过程,防范对学生思路的破坏;二是在演示过程中不评论,避免对其他小组带来影响;三是在答疑环节要控制场面,既要发挥学生的热情,还要避免跑题,影响教学实效。

  (四)总结归纳

  对于情境教学演示完成后,要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特别是对各组的演练效果进行点评,梳理各组的'演练问题,指出优缺点,便于各组学生进行相互学习;教师要对模拟情境进行分析,对各小组的演练方案及演示过程进行评判,那些是值得肯定的,那些是不足的,对于闪光点、创新点要给予表扬,也要对问题的出现进行查找根源,启迪学生。

  三、情境教学法在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实施

  本节以求职礼仪教学为例,将求职过程进行分解,招聘现场设计、应聘现场设计,以及各参与角色的扮演与分工,组建由师生共同参与的评委组进行各组演练成绩考核。在具体实施上,第一步,对进行前期准备,设计4家企业,明确各自的单位、地址、电话、经营产品、规模、社会影响力及企业文化、宗旨等内容;明确各自公司的招聘信息,包括岗位需求、应聘条件、岗位待遇、面试主要问题等。第二步,明确招聘、应聘环节中的社交礼仪知识点,以及相关注意问题,并从分组扮演中,根据角色不同来进行情境参与。如由学生搭建招聘模拟环境,并承担招聘职责;由师生共同组建礼仪知识评审团,负责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全程跟踪、认真记录,并为演练结束后的课程评价做准备。第三步,招聘应聘环节实施,根据学生对各自角色的扮演,从中来梳理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对于模拟演练中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对于不足进行指出并告诫学生如何克服和改进。第四步,总结,通过对招聘应聘活动的模拟演练,以具体情境为基础,从礼仪知识的渗透中,让学生能够从自我服饰、言行、眼神、坐、立、行等环节进行体验,并得到有效的规范,增强了课堂教学氛围,也让学生能够从直观的礼仪实践中获得预期效果。

  四、结语

  针对情境教学法在礼仪课程中的实施,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对“领导”岗位的人员设置,由于模拟演练中人数限额,很多学生无法从中获得亲身体验,可以通过课程角色分配,以分项替换等方式来进行轮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情境演练中。二是对情境教学的现场指导,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发挥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衔接,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仪表仪态、语言表达,以及随机应变等能力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能。

  [参考文献]

  [1]阎芳.高职院校“社交礼仪”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实效性探讨[J].职教通讯,20xx(15).

  [2]赵莉.高职“社交礼仪”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01):2400.

社交礼仪论文10

  ”不学礼,无以立。”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良好的礼仪风范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自身的良好修养。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良好的礼仪是领导者智慧与人格魅力的体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自身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集体、事业,甚至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领导礼仪关乎国家形象。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使领导者在公众场合、国际交往中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被媒体追踪,不同举止往往会引发人们众多的揣摸、猜测。媒体的解读、公众的理解,使领导者的礼仪举止成为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领导人物的礼仪举止是否得当,关系重大。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作为一个大国的领袖,在一次国际会议发言时,用皮鞋敲桌子,这一不文明之举顿时让世界哗然,也引来媒体和公众指责。可见,领导者的行为举止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不容忽视。

  领导礼仪是职场学习的表率。礼仪昭示着文明素养水平,特别是在政治场合中,一个有亲和力、公信力的领导者,礼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领导礼仪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角色对其所做的要求,也应是其职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西方学者这段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懂礼仪的领导者必然懂得尊重所有人。

  领导者学礼仪,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谦和待人。一个礼仪周全的人,其人格的魅力也必然得以提升。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是否懂得和运用礼仪,不仅反映着自身素质,而且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单位的形象。所以,不管在什么场所下,领导者一定要做到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领导者学礼仪,必须提高对生活、对文化全方位的理解,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懂得自制、自律。第三,要通过运用文明礼仪性的语言和行为,通过得体的文明仪容服饰和外表形象,通过在实践中加强对文明行为举止的锻炼,不断提高文明礼仪知识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唯其如此,领导者的礼仪风范才能成为公众和部下的表率。

  礼仪,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也具有不竭的生命力。领导者只有学礼仪、懂礼仪、守礼仪,才能体现领导者的无限智慧与人格魅力。总之,只要我们领导干部平时多注意观察,多注意学习,多注意实践,多注意讲究礼仪修养,就会给大家展示出自己良好的形象,进而树立机关部门良好的形象。

社交礼仪论文11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本文在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教学创新;社交礼仪;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显得陈旧与落后,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教育创新为核心,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1 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和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第一要素是创新人格,属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自主性、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坚韧性等;第二要素是创新思维,属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第三要素是创新技能,属于工作系统,包括创新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获取和利用新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等。创新教育就应在培养学生的这三种创新素质上下功夫,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放在首位。

  所谓教学创新,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产生出新颖、独特教学价值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可见,教学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学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学革新和教学发展的价值追求。这就意味着,教学创新要给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创造条件。创造了条件,还要发挥其作用,而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选择、改组和利用,即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好的条件也不能发挥真正作用和收到好的效果。所以,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创新

  2.1 转变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

  教学观念指导、制约着教学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势必导致僵化、机械、千篇一律的教学实践,也势必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死板教条的书呆子,而不是当代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应确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把教学改革的重心转向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而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教”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想、新见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不断地为现代化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创造型人才的“源头活水”。

  2.2 改革教材与教学内容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从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弱项,但它恰恰是提高学生素质、牵动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基础环节。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应实行“超本教学”,也就是说教育中以教材为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社交礼仪是一门古老且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在提升学生人格修养方面,具有思想道德课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现在许多大、中专学校大都将其作为公共选修课,大多只开30多个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安排丰富的内容,这需要精心考虑,认真取舍。近几年,笔者针对现在国内礼仪文化氛围淡薄,认识仅停留在片面、肤浅的层面上这一现状,将礼仪文化的渊源与内涵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中华礼仪的悠久内涵及礼仪的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尽量提高学生的礼仪文化修养。针对当代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而对如何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较为匮乏的现状,在教学中并不拘泥于学生礼仪知识。而把教给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自律敬人,作为礼仪课的重要内容融入每个章节,既传授知识又传授人生的真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2.3 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传统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将“消化不良”。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启发式、研究式、自学式、专题式等教学法,给学生以活动的空间。以下几种方法是我们在礼仪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

  (1)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讲授现代交际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时,我们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的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和演讲。这样做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细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印象十分深刻。

  (2)讲课式教学法。根据教育学中“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规律,我们在礼仪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如问候、守信、打电话、各种场合的秩序等礼仪问题,提前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备课,然后由学生上台讲课、演示,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台下听课,最后教师点评给予指导,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对学生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提升。

  (3)训练式教学法。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应用科学,笔者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训练,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讲到站姿、坐姿、行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的礼节规范时,先讲理论知识,然后进行适当示范,让学生了解所讲礼仪规范的具体做法,再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安排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纠正不雅行为。同时我们还布置一些模拟情景题,如应聘面试、推销产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自己设计台词、活动内容,演示合乎礼仪规范的活动,老师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最后结合礼仪知识强调礼仪要求。学生对礼仪训练大都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颇佳。

  (4)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对案例分析的点评与总结,不应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即兴发挥能力及较强的控制局面的应变能力,所以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陷入尴尬的无法控制的局面。

  (5)项目式教学法。该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免费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项目工作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要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训练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教学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期确保高水准的教学质量。

  2.4 改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必备手段

  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一块黑板是不少专业教师使用的全部教具。其缺点有以下两方面:①授课缺乏直观性、主动性、形象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授课要用大量时间书写板书,课堂信息量少,难以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因此,各种现代的传播媒介引进教室,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材料,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幻灯片等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对一些具有较大背景的事件,可以通过放映专题片使学生一目了然。实践证明,这种电化教育信息量大、学生兴趣高、效果好。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教学手段。

  2.5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是教学创新的关键

  传统教学一贯以笔试成绩定优劣,以往礼仪课的考试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题型基本上采用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死记硬背成了通病。传统考试方法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了礼仪就能真正懂礼仪,自觉运用礼仪知识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我们在教学中对礼仪课的考试方法做了合理的改进,将成绩考评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30%),二是期末卷面成绩(50%),三是面试考核(2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情况,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求,书面作业,参加活动情况,及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时,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礼仪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总结归纳来回答问题,比如试题:“请你谈谈导游人员在工作活动中应注意哪些礼仪礼节?”、“应从哪些方面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等,这些题目贯穿了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失为较好的试题。

  面试考核中,我们给每一位学生出一道演示题,由学生自行演示设计,回答问题,教师评分。考核内容包括:接待客人,向领导汇报工作,求职,办公室打电话,组织会务等场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在特定的场景下加以运用,以语言、行为活动是否合乎礼仪规范为标准。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考试时大多数学生举止大方,表达得体,彬彬有礼,取得了良好的考试成绩。

  3 结束语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

社交礼仪论文12

  欧美国家的人们在社交和旅游、娱乐休闲等公共场合,十分注意礼仪风度和各项礼节,因此,出行欧美旅游、探亲、访友的国人,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以免发生尴尬、不愉快之事。

  首先要注意衣着整洁。纽扣一定要扣好,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胡须应修剪好。

  和人交谈,要端庄和蔼,彬彬有礼。双方不可靠得太近,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坐时忌跷“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谈话要专注,忌在大庭广众面前耳语。初次交谈切忌打听对方的收入、家产、年龄和婚姻;异性之间交谈时眼睛不能老是盯着对方;在路上与妇女交谈应当边走边谈,不能停下站着说话;与妇女同座时不要吸烟;同相识的妇女打招呼,男方应起立,女的可以坐着回答。

  到人家家里做客,要先脱帽而后入室。雨天走访,雨具应放在室外,不可穿雨衣入室。夫妻同到人家做客,告别时应当由妻子先起身告辞。

  出行坐车,要让客人坐在驾驶座旁边的位置上,以此为上座。走在街上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可乱扔东西与随地吐痰。

  到餐馆就餐,如果与别人同桌,须征得先到客人的.同意后方可入座,否则,会被视为粗鲁。在美国的餐馆,若用餐巾擦拭刀叉、盘子,服务员会马上换一套餐具,在服务员看来,顾客擦拭餐具是被认为餐具不干净。

  男女同行,男的应走在外侧,即靠车行道一边,使女的多一分安全感;开始行走时应让女士先行。

  出入商店等公共场所,男士应该为女士开门;年轻的应该为老年人开门。乘车坐船,男士应向女士让座;男女同座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小动作。如翘拇指,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表示称赞、了不起、第一的意思,而在美国、法国表示拦路搭车;伸食指和中指,在我国表示第二或数目字“2”,在英国则有两种含义,当做这一手势时,手掌朝着对方,表示胜利,若手背朝着对方,则表示侮辱;单伸食指在我国表示数字“1”,还用于提请注意,而在美国表示请对方稍等,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在我国,食指作弯钩状表示“9”,在日本表示小偷;在泰国、菲律宾表示门匙、上锁;印度尼西亚表示心肠坏、吝啬;在新加坡是死亡的表示、还表示拳击比赛中的击倒。

  拇指与食指在我国表示“O”,中指、无名指、小指翘伸直表示“3”。这两个手势合在一起,日本、韩国、缅甸是表示金钱;美国则表示同意、了不起、顺利;印度尼西亚表示什么也干不成和干不了;突尼斯用来表示傻瓜、无用。

  在我国,人们习惯用点头表示同意、认可,摇头表示否定、反对。但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等国,人们却以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各国之间、一国不同地区之间,有些民俗大不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到境外旅游,掌握这些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社交礼仪论文13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社交是一个时尚名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促成了社交活动场合,在这样的场合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们的着装。服装在社交礼仪中具有重要作用,着装是否得体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在社交场合中,得体合理的着装,不仅可以展现个人魅力和气质,不失风度的轻松应对各种社交活动,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也体现了对礼仪的注重。本文对社交场合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社交场合中礼仪性服装款式的选择,探讨了社交礼仪中服装的搭配和种类,让人们从中了解基础的着装礼仪,在社交礼仪中得体合理的着装。

  【关键词】社交礼仪;服装;搭配;运用

  前言

  社交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场合中,人们非常重视着装,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如何搭配服装和选择服装种类,以致因着装不当陷入尴尬境地[1]。服装也可称为服饰装束,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国家标准中服装指的是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在一定生活程度上,服装是国家、民族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的反映,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要重视服装穿着,尤其是社交活动场合[2]。重视社交场合中的着装,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社交礼仪的体现,不管以什么身份活动于社会上,必须做到仪容仪表方面的要求,穿着得体合理,给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1.社交场合概述

  社交场合是指工作之余交往应酬的场合,通常是在公众场合和同事、商务伙伴进行友好地交往应酬,这有利于和朋友、同事联络感情,典型的社交场合主要有宴会、舞会、聚会等,在这些场合中,人们必须注重着装仪态。虽然与朋友、同事相聚吃饭叫宴请,但实际上是一种交往应酬行为,在这样的场合中,得体合理的着装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情感交流。通常情况下,社交场合有严格规范的着装要求,不能随意乱穿,以免陷入尴尬境地,影响自身形象。时尚个性是社交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这样的着装可以展现个人魅力,引领时尚前沿。

  2.社交场合中礼仪性服装款式的选择

  2.1男装款式选择

  在社交场合中,男性礼仪性服装款式单一,着装选择较为简单,通常为西装。西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主流西装文化被人们打上了有文化、有教养、有风度等标签。近年来,时尚风潮不断变化,世界各地逐渐流行中国元素,蕴含中国元素的服装渐渐出现在社交场合中,而且我国很多人也在正式社交场合中穿民族服装,向人们展示民族的文化,中国的魅力。在正式社交场合中,常见的含中国元素的男性礼仪性服装有中山装、唐装,对襟夹袄也是不错的着装选择。

  2.2女装款式选择

  女装款式千变万化,仅一条长裙就能穿出百变花样,并显示出不同的风采。在大型社交场合中,女性礼仪性服装通常为礼服,这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一般不会出现失仪情况[3]。我国女性较为保守,选择的礼服款式简单大方,虽然长裙过膝,但简单飘逸,不仅体现了女性的温柔似水,也体现了女性身材的婀娜多姿。礼服有中式和西式,风格各异,中式礼服高贵典雅,塑造特有的东方风韵,西式长礼服袒胸露背,呈现女性风韵,女性参加社交场合时,可根据社交性质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款式。一般情况下,女性应选择保守、内敛的礼服,尤其是参加隆重、严肃的宴会时,应以旗袍、晚礼装、长裙为着装首选。

  3.社交礼仪中服装的种类和搭配

  3.1社交着装礼仪原则和选择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交着装礼仪遵循TPO原则,即社交场合中着符合时令的服装;着符合身份、所处场合环境的服装;根据社交目的、交往对象选择适宜服装。在参加隆重的社交活动场合时,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服装和搭配饰品,才能穿着得体,常常出现矛盾思想,既想装扮得年轻活泼,也想搭配得成熟稳重,以致变得不伦不类,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大多数人在服装选择、搭配方面,会出现矛盾,不想放弃任何一件好看的服装,既想戴珍珠项链,又想搭配钻石胸针,到最后全都搭配在一起,虽然满足了虚荣心,但却造成严重后果,让人觉得没有品味,完全是一个暴发户俗不可耐的形象。可见,选择服装和搭配饰品时,如果过于矛盾,会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庸俗不堪。所以,必须遵循社交着装礼仪原则,合理选择服装和搭配饰品,得体合理的服饰搭配,会提升整体的造型的档次。

  3.2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服装

  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服装,可以给人和谐感,尤其是根据年龄、体形、肤色选择服装。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着装选择,对青少年而言,应选择可体现青春气息的服装,以朴素、整洁、清新、活泼为佳,不宜选择过于新潮、花俏的服装。对年长者而言,尤其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应选择与身份年龄相吻合的服装,即选择款式虽简单,但讲究面料质地的服装,不宜选择过于新潮的服装款式。此外,形体条件是影响服装款式的选择的重要原因,不同形体条件的人有不同的服装款式选择,如脸形方的人,适宜选择小圆领或双翻领服装;脸形圆、颈粗、身材矮胖的人,适宜选择深色低“V”领或大“U”领套装;脸形长、颈细、身材纤细的人,适宜选择浅色高领或圆领服装。

  3.3根据社交场合、环境选择适宜服装

  选择的服装与社交场合、环境相适应,可以让宾主尽欢,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因此,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参与人员着装不宜浮华,应庄重大方,体现出对社交礼仪的注重和自身素养。在晚会或喜宴场合上,应着明亮、艳丽的礼服,符合该场合的氛围;若是参加节假日里的聚会,可选择随意、轻便的服装,拘谨的西装革履则不适宜该类场合;如果参加家庭聚会,服装选择以轻松自然为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的聚会氛围,从而促进和家人间的沟通交流和感情。

  3.4根据自身职业选择适宜服装

  根据职业、场合选择服装,是社交着装礼仪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参加酒宴时,参与人员的着装应端庄、整洁、稳重,给人留下愉悦、庄重的感觉[4]。着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一个企业的工作作风和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企业员工着装中体现出现来,这也是这个企业精神面貌的体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的着装,以约束员工,使其自觉注重精神面貌,从而体现出企业的风采。

  3.5根据交往对象选择适宜服装

  在社交礼仪中,服装的选择必须和交往对象相适应,如有外宾、少数民族的社交场合,必须重视并尊重其习俗禁忌,着得体合理的服装,以免影响民族之间的友谊。

  4.小结

  综上所述,社交场合中的穿着,不仅是一个人精神面貌、文化素养的反映,也是其是否懂礼仪的重要体现,不得体合理的穿着,会降低身份,给周围的人留下不良印象。在社交场合上,应以体现“和谐美”为选择服装的基本原则,而且选择的服装要和谐呼应,搭配适宜饰品。得体合理的着装,会让人在社交场合中增加信心,游刃有余的进行交际,若着装不当,饰品搭配不宜,会得不偿失,起到反效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很多人开始盲目的追求名牌服装,有些人甚至在服装选择上花重金,这是不理智的做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服装才是最好的,才能在社交礼仪中体现出服装应有的价值。

社交礼仪论文14

  摘要:在学习了《社交礼仪》这门课程后,对礼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得出的相关心得体会。

  关键字:礼仪、微笑、人格魅力

  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的我,虽然小时候对社交礼仪的了解没有现在这么深刻,但是一般性常见礼节还是接触较多。而且父亲从小就培养我们压迫以礼待人、热情相待……用父亲的话来说,礼仪就是做人的基本常识和道德习惯,他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例如从说话做起,不准讲脏话,见到长辈要主动称呼问好,并且要笑脸相迎。客人来了,先要称呼,然后请坐,再泡茶、发烟(男士)等等招呼客人。吃饭的时候,必须时刻用手托住碗,当有客人的时候,作为晚辈先要让客人先坐,夹菜只夹自己面前的菜,不允许端起菜碗到菜汤和大大咧咧的在桌子上闹等等。学过《社交礼仪》后,觉得自己虽然还有很多地方要加强,但是也有很多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从小就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

  马上要走出学校,融入社会,社交礼仪在以后的生活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位从小就要求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讲理懂理要从自身做起,且不说要发扬,至少要继承这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素质,以礼相待,使自己在这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保持应有的绅士风度,能在和人交往中保持着愉快的交往方式,而不是因为一些基本社交礼仪细节而毁坏别人多自己的印象。

  礼仪是交往中的一张名片。

  文明友好的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人尊重,可以在和谐的交往中得到友谊,在自己奋斗之路上,遇到挫折亦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从而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

  正确的礼仪方式让人对自己有了第一印象,就像别人接过名片了解了对方第一信息一样。首先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分,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增加了“人和”的筹码,别人乐于接受有教养的人,可以让别人带着轻松的心情交流,促进双方友好往来。为下一步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要做一个能给别人好印象的人,先要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学会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理解自己!

  礼仪是交往中的一瓶润滑剂。

  交往是一种互动过程,不当的礼仪会造成气氛尴尬,而友好恰当的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障碍,起到和对方互动的'作用。俗话所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就从侧面反映出懂得礼仪的好处。

  良好的礼仪方式可以与人舒心的相处,别人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热心,使对方心里感到温暖!

  礼仪是交往中的一座桥梁。

  正确的礼仪给人传达一种很热心的信息!让人觉得礼仪方式恰当,别人当然非常认可自己,从而为下一步沟通建立一个友好的相处环境,为后面的交流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沟通你我,从自己做起!用热心的利益方式切断隔阂,是敲开心门的敲门砖,打开心门的钥匙;是建立交流,连接双方心灵的桥梁。

  礼仪要从小处做起,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在交往过程中,别人可以从微小的礼仪中观察一个人的品德能力,以小见大,就知道个人能力如何了。

  见面的时候哪怕是小小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向人愉快地打招呼,也是提升生活乐趣的一种礼节形式。相反,若对熟人不打招呼,或者不回答别人打的招呼,形同陌路,态度冷漠,则非常失礼。

  小细节小礼节可以展示自己的以下的面貌,以微笑为例:

  微笑,自然大方,真诚友善。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1、表现心境良好。面露平和欢愉的微笑,说明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善待人生,这样的人才会产生吸引别人的魅力。

  2、 表现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积极向上,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人交往,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

  3、 表现真诚友善。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使人在与其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心理距离。

  4、表现乐业敬业。工作岗位上保持微笑,说明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克尽职守。如在服务岗位,微笑更是可以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服务对象倍感愉快和温暖。

  真正的微笑应发自内心,渗透着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毫无包装或娇饰的微笑才有感染力,才能被视作"参与社交的通行证"。

  所以,正确的礼仪姿态可以展示自我,表现出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为人处世观。要做好,很难,但是不做,那就是失礼!用好了,是一剂良方,用得不当,就变成一副毒药!正确的礼仪可以向别人展示你的人格魅力,而不当的礼仪方式会让你受到失礼的强大“杀伤力”。

社交礼仪论文1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尽管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成大势所趋。可是礼仪教育,还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礼仪课程。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造成一些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家长,教师,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老师把分数看成是“法宝”,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这种只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功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分,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

  第二点:社会的转型。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伦理,道德,观念,都处系乱状态之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大学生,也是难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学城已非伊甸园般的净土。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会里出,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在。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断奶”历程,如何判断真、善、美,是他们的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

  第三点: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的泛滥,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

  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

  其实,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亲切整体的仪容,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

  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文明礼仪呢?即:人与人社会交往时,把待人接物的内心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从社会交往来说,文明礼仪不仅是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门待人交友的学问。每个人只要置身于社会,无论从政还是经商,日常工作还是出入重要场合,居家还是外出,均离不开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无处不在,他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还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

  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想要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人,不单单只要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乱扔废弃物,尊老爱幼,这些都是最根本的。

  社交礼仪论文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先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做客有不同情况: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少给主人带来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礼节。

  (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

  (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

  (3)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

  (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声“谢谢”,若敬烟,作为学生应婉言谢绝。

  (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

  (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

  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关于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社节虽是小生活小节,但在某些场合却代表着个人、单位甚至民族、国家的形象,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它也是衡量人们的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向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仪态大方、彬彬有礼、举止庄重、不卑不吭 ,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行为.以前没学社交礼仪的时候,对社交基本上不懂,总以为做那些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但是学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社交礼仪还是挺重要的,就象前面所说的那样小则代表个人,大则代表国家代表民族,所以社交礼仪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个人是国家的形象。就比如商务交往中的着装问题,要注意三点:首先要注意“三色原则”,即全身颜色不多于三种颜色,其次要注意“三一定律”,即鞋子,腰带,公文包三个部位保持一种颜色,再次要注意“三大禁忌”,即袖子商标没拆,袜子出现问题,领带打法出现问题。同时我还了解到职场着装六个不准问题:

  1、过分杂乱

  2、过分鲜艳

  3、过分暴露

  4、过分透

  5、过分短小

  6、过分紧身,虽然说没有法律来约束某人的行为,但是在商务场合,如果你违反了商务礼仪道德准则,那么你就要受到人们不同眼光的对待、受到人们的指责,也就是说你会同那个社交圈子脱离关系,因为你不注重那样的规则。比如名片索取是现实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从事商务方面工作的人才,更要知道这一点,像我是学电子商务的,我觉得学习这方面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索取名片时要注意

  1、遵守交递方式

  2、交换时说“能否有幸得到你的名片”

  3、要谦恭

  4、要平等,注意这些会帮助你很容易得到你想要的名片,因为你索取名片的人认为你很有诚意、很有礼貌、很懂得人情社交的规则,那样他自然而然的就愿意和你交友,因为在他的脑海中你是个不错的人。再比如上车座次的问题,就拿双排座轿车举例,在社交场合座次是非常重要、非常有讲究的:

  1、要是主人开车,那么副驾驶座为上,要是两人同是要上车,则与主人有更密关系的到副驾驶座上,

  2、公务接待,那么后排右座为上。有人就较劲了我非不那样不行吗,回答是‘可以’,但是你要知道那样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没有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行为已经是对你的客人不尊重的表现了,试想客人会高兴吗,再向你们的合作会愉快吗?我在社交礼仪课上学到的东西举不胜数,在此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在课堂学的是理论知识,那么要想把学到的知识合理利用,就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那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以上是我学习社交礼仪的一点小小个人感想,希望在以后还能更好地、更深入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为现在是商业时代,在商业圈子里不懂礼仪规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社交礼仪论文】相关文章:

社交礼仪论文06-08

社交及商务礼仪论文08-05

社交的礼仪09-24

社交的礼仪03-31

社交礼仪电话礼仪04-28

社交中烟茶酒的社交礼仪09-26

商务社交礼仪07-31

淑女社交礼仪07-31

男性社交礼仪07-31

坐车社交礼仪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