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高考作文>高考作文:何必杜撰虚假故事

高考作文:何必杜撰虚假故事

时间:2024-07-05 06:54:44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何必杜撰虚假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何必杜撰虚假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作文:何必杜撰虚假故事

  有一位登山者,他正在攀登一座高山。突然,他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雪。大风呼啸,雪花飞舞,他感到寒冷刺骨,几乎冻僵了。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到一个避风处,否则就会被冻死在这里。他拼尽全力往前走,但由于寒冷和疲惫,他的腿已经无法迈开了。就在这时,他的脚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他费力地扒开积雪,发现那是一个冻僵的人。登山者陷入了犹豫之中: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帮助这个陌生人?他的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最终他下定决心,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紧急救治,冻僵的人渐渐恢复了知觉和行动能力。登山者也因此感到了一丝温暖,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两人互相扶持着,艰难地走出了困境。也许并非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生死抉择的情境,但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那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决策呢?这需要我们深思熟虑,从内心寻找答案。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放下自己的利益,关注他人的需要;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冒险一试,放手一搏。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我们都应该以善良和同情心为基础,用心灵去选择,去行动。因为只有通过心灵的选择,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真正的满足和成长。

  我当然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并且坚信大多数甚至所有考生都会“选择”救人。我还可以想象,考生们会如何引用经典文献来论证登山者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甚至从“搀扶着走出雪地”这个例子引申出互相帮助往往会带来“双赢”的论点。如果考生熟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其相关资料,他们肯定能够信手拈来并且巧妙运用。

  我觉得那个登山者的选择当然很“高尚”,相信世上也确实有这么伟大的人。但让我困惑的是:如果登山者选择不救人,难道就不高尚吗?这位登山者自己已经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如果选择救人,显然是很危险的决定;而救人既花费时间又耗费体力,这显然是冒着更大的风险。更关键的是,那个冻僵的人能否救活、即使救活能否站起来行走也是个未知数。两种可能明摆着:如果不救人,他自己还有比较大的生还希望;如果救人,最大的可能是同归于尽。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种想法是自私的逻辑,是怯懦的借口。他们可能会指出,最后这些人并没有真正同归于尽。我想就这一点来谈一谈。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个故事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你能想象一个人在严寒中冻僵了,仅仅通过按摩就能在同样的严寒中复活吗?你能想象一个刚刚还僵着的人立刻站起来,并与其他人相互搀扶着走出暴风雪吗?很多有野外经验的人已经指出了这一点。

  我并不是要辩论登山者是否应该选择不救人,而只是想表达,在那种情况下,救和不救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可以找到理由。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救援,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但在自身难保,再耽误时间就等于自找死亡的情况下,出于求生本能,不去救人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能因此谴责其为“不道德”———如果真的遇到那种情况,我敢说,选择不救人的人会占相当大的比例。

  也许有人会认为,作文题并没有强制要求考生选择救人。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是题目的意图是明显的。为了获得高分,救人显然是明智的选择。然而,又有多少人会真心实意地选择救人呢?

  我明白,命题者之所以要在道德上做文章,是因为他们认为时势需要。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编造一个如此严肃的伪命题,对十七八岁的孩子进行心灵测试和道德拷问。其实,即使要配合时势,也没有必要编造如此不合情理的虚假故事,因为生活中就有许多真实且鲜活的事例可供评论。

【高考作文:何必杜撰虚假故事】相关文章:

一个杜撰的故事08-20

虚假与真实作文05-31

虚假动听的话08-04

大器何必晚成08-17

何必远方作文06-06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02-27

何必执念作文08-21

没有梦想,何必远行08-14

开卷何必有益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