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诗歌>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时间:2024-07-11 11:26:21 诗歌 我要投稿

(必备)诗歌鉴赏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1

  只是夜尚未宁静黎明前散去的雾也正浓

  远方有光亮许多关于古老历史的哀曲正沉默着

  ——等待倾听孤独的旅人

  只是月尚未息敛光芒夜也柔和清凉

  森林深处的溪水也潺缓着一段梦的的余音

  ——在那里落下像坠下的松子般

  在死寂的湖里荡起一圈圈诗韵

  你不知道谁在等候也不知道自己期盼着什么

  正如我知晓梦亦深谙幻想的虚无

  飘舞在萤火虫中的并非是你

  身衣霞光渐渐淡没在海边的也不是

  你只是作为梦和夜相识的影子在水的`倒影里

  ——羞颜初露而后沉入记忆的深渊

  只是夜未归于宁谧不安的心也躁动不宁

  月只是躲在树影之后风拂不动思恋的烛光

  我只守候着黄昏——雨后的故乡小径里

  ——每一束带有你气息的霞光都仿佛出自晨曦

  我只等候着黎明——汪洋中独自浮荡的小舟

  ——每一个熹微的蜃景都指引一个走向你的远方

诗歌鉴赏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A

  15、B

  16、评分说明:按如下三个方面评分。一、镜湖女的身份和形象特点如年轻美丽(外貌)、活泼可爱(性格)、热爱生活(态度)等;二、作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用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浅显直白的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生活气息、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等;三、结合例子作具体分析。

诗歌鉴赏3

  夏梦阑珊

  夏阑珊,楼榭前,

  碧青小荷芳华现;

  蜻蜓舞,空盘旋,

  自由自在好悠闲;

  忆郎君,池塘边,

  清清碧波映红颜;

  情缠绵,歌声炫,

  唱出人间好姻缘。

  /

  梦阑珊,夜难眠,

  春雨秋风莫相残;

  云覆月,抚灯盏,

  红花亦去黄昏晚;

  坐窗前,观镜面,

  心中惆帐苍老颜;

  思郎君,歌凄惨,

  梦断愁肠何时还?

诗歌鉴赏4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1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11. (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www.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12. (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诗歌鉴赏5

  一、解题要点及鉴赏术语:

  ⒈了解格律知识:对仗、押韵、平仄、词牌、曲牌、句式。

  ⒉诗歌体裁: 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现代诗歌。

  ⒊依题材分类:咏史、咏物、送别、爱情、讽喻、边塞、山水田园、思乡怀远、哲理。

  ⒋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经历、风格流派。

  ⒌诗歌内容:何人、何事、何景、何情。

  6、把握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常见意境):清新明快(自然)、幽静萧瑟、恬静淡雅(恬淡闲适)、凄楚哀婉、生机勃勃、高昂、低沉

  二、诗歌语言风格:平淡自然、清新淡雅、明快浅显、工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浑悲壮、雄奇、奔放、豪放、婉约、诙谐、讽刺、口语化。

  三、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

  1、分析表现手法:对比(对比反衬)、衬托、渲染、烘托、比兴、细节描写、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事抒情、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心理刻画等。

  [情感角度的变化,常见于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也叫对写法。如高适的《除夜》、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 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排比、顶真)。

  3、把握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 描写:实景、虚景、远景、近景、正面、侧面、 动景、静景、乐景、哀景、工笔、白描 、 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观察角度的变化。视觉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空间角度: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等。 )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用典抒情、叙事抒情)

  4、行文构思(结构特点):

  一句一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象相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欲扬先抑 、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铺垫、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①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中寄予着诗人的情感。 ②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③虚实相生、想象联想: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实际相结合。 ④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手法。 ⑤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⑥细节描写:细微之处(动作、神情、情节等)真实、准确、传神。比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⑦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⑧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⑨使用叠词:增加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修辞手法主要有:①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②借代:以简代繁,以特征代其物, ③比拟: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④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⑤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⑥反问:加强语气。 ⑦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⑧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 ⑨比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诗歌鉴赏6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关于诗歌鉴赏的常见考察范围

  2、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

  导学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

  以刚刚做过的段考题为导入,向学生们说明鉴赏诗歌是一定要抓住诗中关键字的提炼。再者以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等人的名句来说明诗歌中炼字的重要性。

  二、高考要求

  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2、古诗词鉴赏考查范围

  三、真题回放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

  【精讲】(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步骤二)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步骤三)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迁移训练)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

  “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迁移训练)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即呜咽之意,“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使山林显得阴冷。(第二步)“咽”、“冷”两字运用使动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第三步)

  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

  四、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

诗歌鉴赏7

  尽管我不被人所爱

  但我还是努力把别人爱着

  -------题记

  无论爱你或是爱我

  都是心灵与心灵

  相互碰撞结出的花朵

  所以不管最后结局如何

  都不要相互怨恨仇视难过

  雾霾满天河水断流地震来了

  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回忆过去的开心与欢乐

  一起走过的甜蜜岁月

  曾经千里之隔不分你我

  既然爱是折磨

  恨也是一种折磨

  何不对一切一笑而过

  只要你过的`幸福和快乐

  我愿意成全即使焚为烈火

  让我们的爱洁白如玉阳光温和

  宽容大度做为一路最爱的高歌

  请把美好善良付出微笑铭刻在心窝

  用真情温暖去滋润呵护平凡的生活

  这样世间就会永远流淌着一条美丽的河

诗歌鉴赏8

  一

  站在秋天

  树木的窗口

  看着一棵棵的`绿树斑白

  看着一片片的黄叶婆娑

  看着一枝枝的条儿懊丧

  二

  伫立秋天

  人生的窗口

  瞧着一绺绺的秀发花白

  瞧着一处处的皱纹横竖

  瞧着一双双的眼睛渐陷

  三

  看着,看着

  人生

  潸然泪下

  瞧着,瞧着

  秋树

  黯然神伤

  四

  别哭泣哟

  别哭泣

  子粒

  在山野奔驰

  别神伤哟

  别神伤

  花朵

  这大地微笑

诗歌鉴赏9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注解】

  [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

  [2]丝:与“思”谐音。……

  [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4]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评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诗歌鉴赏10

  《秋日心境》

  一整个秋天

  我都站在窗前陷入冥想

  浩荡的悸动被拒之门外

  在秋风中流亡

  有一双眼睛,永远的注视着我

  注视我背后的虚空

  无奈又断然的`手势

  举过头顶

  比虚幻的艺术还要虚幻

  一整个秋天

  季节让我成为孤独的王者

  唯一的王者

  满怀渴望,并咬破指头

  让流血收拾一场梦境

  让脆弱与失落

  滚出门外

  可叹今晚的明月

  只照亮无穷的苍白

  而伊人笔下的字迹

  泛出白霜

  她用黄金的手指

  敲痛我的心灵

  一大堆形容词,就这样

  从背后蔓延过来

  秋天在我的眺望里

  灿烂得无边无际

  你月月开放的精神

  打动了我绝望的心境

  坐在烂漫盎然的深处

  我没有了命运的痛

  娇艳的光芒

  散发无尽的力量

  此刻,谁要坐在月菊中

  谁就会抵达

  花朵绝美的天堂

诗歌鉴赏11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诗歌鉴赏12

  在你无法选择色彩的时候,请你

  大胆地选择黑,因为,黑色不会出卖一个人的

  浅薄。同样,黑夜

  是黎明的潜伏

  在你无法选择色彩的时候,请你

  大胆地选择黑,因为,黑色的煤,能够

  温暖一个冬季。煤的晶透,正如煤矿

  工人的心一般纯洁

  在你无法选择色彩的时候,请你

  大胆地选择黑,因为,黑色是

  融合万物的结果,更是

  洁白颜色的衬托

  在你无法选择色彩的时候,请你

  大胆地选择黑,因为,黑能分出人的秉性

  不是么?穿红的女人选择一个穿黑的.男人,构成

  一部经典的小说。穿黑的男人去选择一个穿红的女人

  构成一场横祸。而对穿黑的女子,不要去碰,因为她野心勃勃

  我,始终没有发现

  黑色,能够将我如何

  我不知道,我该如何选择……

诗歌鉴赏13

  【原因】

  再长的夏,不过眼前流云

  我们站在云端可以漫步

  可以相爱,就是不肯向前

  只一步

  就要对身边的人说抱歉,

  说五月的长久根本不顾这是一个

  相爱的季节

  【状态】

  你在大朵的白里呼吸

  你如此沉静

  你完全可以想像,当我微笑着

  询问你的婚期,那笑容里

  会显出多少心神的

  不宁

  那么五月,我还要痛多少

  才会以衰老的方式

  把这段遗憾淡忘

  【痛】

  是到了最后离别的时候

  就连新发的枝叶都一再地对风

  挥动着双手

  仿佛留恋的人不只是我

  而是整个五月

  它随时都在准备着

  手一伸,握住繁花的命脉后

  再狠狠一抽

  【祝福】

  请原谅——

  我不能原谅,但我一直理解

  我一直自私着,埋怨你不曾抛弃那枚

  诱惑你的'“金”苹果

  属于我们的路上,夜还太黑

  你就要不留一丝痕迹

  从黎明轻轻飞过

  我除了替你挥挥翅膀,我还能

  替你做些什么

  【别后】

  你走后,假设那些你留下的

  残余,要从我的心灵跌入回忆

  又假设,你奔去的那些快乐

  原本就为

  刺伤我

  假设我继续等着,继续不曾躲

  继续在下一个五月练习飞翔

  你都要记得:这一切

  都不如假设我快乐

  所以我快乐,但这一切

  也只是假设

诗歌鉴赏14

  枪杆闹革命,

  惊雷南昌楼.

  起义红旗,

  高擎猎猎震神州.

  建立红色政权,

  人民当家做主,

  献身岂为候.

  井冈大会师,

  风云占熬头.

  长征路,

  遵义火,

  金沙流.

  延安灯塔,

  华夏大地报国仇.

  三大战役胜利,

  北京和平解放,

  将士不言酬.

  正义缨在手,

  功绩照千秋!

诗歌鉴赏15

  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登岳阳楼①

  萧德藻

  不作苍茫②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③客,一挖④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①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唐丞相张说谪岳阳时所造,为登临胜地。②苍茫:旷远无边的样子。③夜郎:唐置县,今湖南玩陵西。④挖:同”舵”,这里指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抒发感慨,颌联写自已经历,多年夜郎为客,今日泛舟洞庭之上。

  B.颈联写洞庭湖的秋色,白鹭、远山,画面开阔;以动衬静,境界多变。

  C.尾联变换视角,由舟中转楼上,既点出题目,又引人想象,意味深长。

  D.这首诗,避开前人所写的角度,把大量笔墨用在登楼之前,独辟蹊径。

  16.这首诗蕴含着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

  15.B【解析】“以动衬静”错,应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

  16.①偏居一隅,不得自由的`慨叹:诗人多年夜郎为客,被俗世所累,不能尽情邀游,只能在湖南游来荡去。②游览洞庭湖的喜悦心情:诗人身在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细察鹭飞,宏观天末,兴致勃勃,但仍觉意犹未足,所以登上岳阳楼。(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相关文章:

诗歌的鉴赏02-18

《诗歌鉴赏》08-16

诗歌鉴赏06-24

语文 -诗歌鉴赏08-16

诗歌鉴赏范文02-24

诗歌鉴赏作文07-27

《塞下曲》诗歌鉴赏05-08

古代诗歌鉴赏08-16

经典诗歌鉴赏——梦08-24

如何鉴赏诗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