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时间:2024-09-10 17:03:56 规章制度 我要投稿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合作医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效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患者转诊等待时间,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2.保障质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质量监控,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强化协作:促进医疗机构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4.控制成本:合理分摊费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疗系统的经济效率。

  5.适应变化:在医疗政策调整、技术进步等环境下,制度能灵活调整以应对变化。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一、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理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和落实情况检查。

  7、明确各级人员的冈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

  二、放射科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1、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减少差错的产生。

  3、检查时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4、差错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5、差错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医院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抢救。

  6、差错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封存有关资料以备鉴定。

  7、差错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全科室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改进工作。

  8、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及时记录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补救措施及后果。

  9、差错事故发生后不得隐瞒真相,不得涂改或销毁有关资料。

  三、放射科辐射防护制度

  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主、副防护应达2.0和1.0铅当量),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7、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

  8、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术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1、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

  12、科室设防护监督员,定期检查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

  四、放射科受检查者的防护原则

  1、医师应对X线检查的适应症与合理性进行评价,确定适当的检查方法,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采用放射性检查诊断技术,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2、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检查操作技术,并根据被检查者具体情况制定照射条件,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提高射线质量,减少被检者接受剂量。

  3、放射科必须建立和健全X射线检查者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及病人转诊等原因使受检查者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4、严格控制各种健康体检中的常规胸部X线检查;控制X射线检查的间隔时间,接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5、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特别是婴幼儿、少年儿童;不得使用有防护缺陷的X射线机进行X线检查。

  6、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射线检查。确有必要者应做好周密的防护措施并进行知情告知。

  7、放射科医技师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受检者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8、候诊者和防护人员(病人必须需被搀扶才能进行检查的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听情况下在机房内停留。

  9、科室应规划安全区域,确保候诊者不受射线辐射。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

  一、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整理上报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

  二、各业务部门应注意收集正在经营的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的信息。上报给质量管理部门。

  三、 质量管理部门集中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对经营品种做出调整,提醒业务部门注意。

  四、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隐情不报者,根据情节严重,在考核中进行处理。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4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营的核心部分,旨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安全及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引进与评估

  2. 技术应用与标准化

  3. 技术培训与人员资质

  4. 技术监管与质量控制

  5. 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

  6. 技术风险管理

  7. 技术评价与反馈机制

  内容概述:

  1. 技术引进与评估:涉及新技术的筛选、评估标准、审批流程及引入后的效果监测。

  2. 技术应用与标准化:制定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服务的一致性和标准化,防止误操作。

  3. 技术培训与人员资质:规定技术人员的.培训要求、资质认证及定期考核,提升专业技能。

  4. 技术监管与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监控技术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5. 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鼓励技术创新,规范研发流程,推动医疗技术进步。

  6. 技术风险管理:识别技术风险,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

  7. 技术评价与反馈机制:设立反馈渠道,收集医生、患者意见,持续优化技术应用。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5

  为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按照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完成各项医疗指标的'控制、分析工作,诊疗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现、整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二、医疗质量控制内容

  科室质量控制包括医疗指标、规章制度、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部分。

  (一)医疗指标

  1.麻醉人数≥医院对科室的医疗指标的要求;

  2.麻醉死亡率≤0.02%;

  3.临床及药物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3.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4.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5.甲级病案率≥90%;

  6.药品比例≤28%;

  7.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8.完成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9.各种神经组滞成功率≥90%;

  10.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11.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率≤0.04%;

  12.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

  13.非危重病人死亡率≤0.02%;

  14.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15.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率<10%;

  16.“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17.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18.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

  19.硬膜穿破发生率<0.6%;

  20.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21.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22.麻醉机性能完好率100%;

  23.麻醉效果评级100%。

  (二)规章制度

  1.落实科级质量管理组织建设制度

  (1)科室质控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全面评价科室质控工作。

  (2)不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应包括本科室医疗指标完成情况、遵守本科室诊疗、操作常规和执行核心制度情况,本科室医疗质量隐患分析、持续改进措施和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2.执行核心制度:医务人员应做到熟知核心制度内容,按照制度要求规范日常医疗工作。

  (1)首诊负责制:及时完成接诊、处置及治疗,及时完成病历书写。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时及时联系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做进一步处置,并认真及时记录会诊意见。

  (2)查房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及时查房。负责麻醉者,在手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麻醉方式。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沦,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3)病例讨论制度:复杂特殊的患者应当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4)会诊制度:严格按照我院会诊制度的要求执行,急会诊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院内普通会诊24小时内完成;强调履行会诊人员资质;会诊申请单书写符合医院要求;我院专家到院外会诊、邀请外院专家会诊应在医务处履行相关手续。

  (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严格按照我院相关制度执行,强调危重患者抢救一般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组织并主持,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并及时报告科主任;重大及特殊病例的抢救应按照我院规定及时上报医务处等部门。抢救中应遵循诊疗常规、医嘱制度,并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本科室危重患者抢救流程,抢救器械及药品完好率100%。

  (6)值班与交接班制度:按照我院相关制度执行,杜绝脱岗现象,及时有效处理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出现的各种情况;遇有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在及时处置的同时通知上级医师;每日值班人员按照科室要求在交接班记录本汇总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6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安全、有效、持续改进的核心机制,涵盖了医疗技术、服务流程、患者安全、人员培训、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

  内容概述:

  1、医疗技术标准:设立临床诊疗指南,规范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行为,确保医疗技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服务质量管理:涵盖预约、就诊、住院、出院等环节的服务流程,强调患者满意度和人性化服务。

  3、患者安全制度: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预防和处理医疗差错,保障患者权益。

  4、人员培训与发展:定期进行医疗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5、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准确和及时,推动电子病历的应用和信息共享。

  6、质量监控与评价: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设立内部审计和外部评审机制,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7

  为了规范本公司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人员的健康状况,特制本制度:

  一、办公场所卫生

  1、卫生进行划区管理,责任到人;

  2、搞好办公场所的卫生,陈列医械及文件的橱窗应保持清洁和卫生,防止人为污染。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安静。室内所有设备摆放整齐;文献、书籍和文具在使用后一律放回原位;在工作时间内,不得用电脑玩游戏、放音乐;

  3、门窗、墙壁、桌椅、地面洁净,无尘垢。照明、取暖或降温设施保持完好,空调过滤网及墙角半月清一次;各工作场所内,均须保持整洁,不得堆积足以发生臭气或有碍卫生之垃圾、污垢或碎屑;

  4、保持用具以及用品器材的清洁卫生。

  二、库房环境卫生

  1、库区内不得种植易生虫的草木;

  2、窗前、窗内无污物;

  3、货物摆放整齐,保持包装箱、盒干净整洁;

  4、定期检查仓库五防卫生,库房内墙壁、顶棚光洁,地面平坦无缝隙,库内每天一清扫,每周一大扫;

  5、库房门窗结构紧密牢固,物流畅通有序,并有防火、防鼠、防虫、防潮、避光等设施,以保证其有效可靠;

  6、库内设施设备要定期保养,不得积尘污损。

  三、人员的健康管理

  1、本管理规定适用于经营一次性或无菌产品或植入及阶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的.管理;

  2、在岗员工应着装整洁,勤洗澡、勤理发;

  3、行政人事部每年定期组织一次健康体检。凡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员工必须依法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的项目内容应符合任职岗位条件要求。新聘员工先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验收、养护岗位人员还应增加视力程度和辨色障碍等项目的检查;

  4、健康体检应在当地卫生部门认定的法定体检机构(区或县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预控制中心等)进行,体检结果存档备查;

  5、经体检如发现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皮肤病或其它可能污染医疗器械的患者,立即调离原岗位或办理病休手续,病患者身体恢复健康后应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6、行政人事部负责建立直接接触医疗器械员工的健康档案;

  1)健康档案包括:“人员健康体检表”,“人员健康体检汇总表”“体检合格证”

  2)员工健康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8

  医疗文书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良好的医疗文书管理制度能够:

  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准确、完整的'医疗记录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决策。

  2.保障患者权益:文书记录患者病史,是维护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和诉讼权的重要依据。

  3.防范医疗风险: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防止信息泄露,降低医疗纠纷风险。

  4.提升工作效率:规范化的流程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5.符合法规要求: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因文书管理不当引发的法律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9

  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机构有效运行、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规范体系。它涵盖了医疗服务质量、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医疗安全、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包括诊疗流程、医疗技术标准、患者满意度评价等,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人员管理:涉及医务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以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

  3. 设备设施管理:涵盖医疗设备的采购、维护、使用及报废,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医疗安全管理:包括预防医疗事故、药品管理、感染控制等,保障患者安全。

  5. 财务管理:涉及预算编制、成本控制、收入管理,保证机构的经济健康运行。

  6. 信息管理:涵盖医疗记录、信息系统维护、数据安全,保护患者隐私并提高工作效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0

  医疗放射管理制度是一项旨在确保医疗放射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防护及患者安全的重要制度。它涵盖了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操作规程、安全检查、事故应对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 设备管理:包括放射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校准和退役等全过程管理。

  2. 人员培训:确保所有涉及放射工作的人员接受必要的放射知识和安全操作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

  3. 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规定放射设备的正确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性能检查和工作环境辐射水平监测。

  5. 事故应对:设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放射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1

  一、检验科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同时,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和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依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二、检验科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室(组)二级技术质量管理组织,适当安排兼职人员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目标、计划、指标、方法、措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反馈信息,定期向上级报告。

  三、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标本质量,制订并严格执行标本送检与接收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按要求妥善保管。

  四、制订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及维护规程,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检验科各专业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如实记录室内质量控制各项数据,定期分析小结。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积极参加全国和/或浙江省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量水平。

  六、重视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实验室有专人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和检验报告的签发,发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室联系。

  七、加强检验科的信息控制与文件管理,建立完善各种质量和技术记录。

  八、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保证检验科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九、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十、制订技术质量管理发展计划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2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2、医院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足病人的需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4、质量管理以控制预防为主的思想。

  5、系统管理的思想。

  6、标准化管理的思想。

  7、科学性与实用性统一的思想。

  8、对新招聘来院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育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育。

  9、开展全院性质教育。每季度由院长在院周会上通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表扬质量好的科室和人员批评差的科室及个人。各科要传达到每位职工。

  10、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11、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育。

  二、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办事机构在院分级办公室。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1、医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度

  (1)根据医疗、护理、总务、财务等实际情况及上级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标准。

  (2)研究提高质量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3)对各科室、各部门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随时对各种质量进行分析定期向院长汇报。

  2、(1)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每月统计本科室完成情况上报医院分级管理办公室。

  (2)随时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3)收集对质量进行分析向科领导汇报。

  (4)收集对质量控制手段以提高质量方法意见和建议并与医院分级管理院办公室联系。

  三、医院护理、医技质量管理方案

  1、全院实行在院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建立医疗、护理质量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由业务职能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科室应根据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结合岗位职责把质量目标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抓质量、讲质量,把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3、各级各类专业人员尤其是各级干部要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作为医疗临床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抓好医疗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检查达到质量管理的优化目标。

  4、开展全员性质量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5、医院根据分级管理要求制订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及考核评价办法下发科室执行。

  6、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病案、控制院内感染等项的质量。

  7、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院医疗护理质量委员会会议,按照标准与指标对各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研究改进措施。

  8、每季度由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组织一次全院医疗质量检查评比并将主要结果向院领导汇报。

  9、每季度由院长将全院医疗情况通过院周会等方式反馈科室通报全院。对医疗质量好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扬鼓励,差者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提出改进和强化质量管理要求。

  四、医疗质量主要标准

  (1)诊断质量标准

  正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的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有效。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应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分类法为准。及时对急、危、重病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可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

  (2)疗效评判标准

  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外伤创口愈合。好转病人症状减轻,器官功能较首认明显好转。

  (3)护理质量标准

  按照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标准评定。

  (4)技术操作规程

  按照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颁发的'有关技术操作常规与规程以及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和我院编印的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5)病历书写标准

  按照陕西省卫生厅印发的《病历书写规范》及我院病历书写制度执行。

  (6)工作质量标准

  各项工作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健全并能认真执行。患者、本院职工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在要求的指标以上。

  五、医疗质量教育方案

  1、坚持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

  2、院、科二级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健全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3、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4、医院要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参加质量管理活动对新进人员上岗前教育要包括质量教育。

  5、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

  6、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病历及控制院内感染。各级管理人员要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后勤部门要为医疗第一线服务。

  7、质量的检查结果与评价、奖惩相结合并纳入医院评审。

  六、医疗质量监督、检查、评价方案

  1、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小组对院科医护、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由院办、医务科组织具体实施。

  2、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一次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月一次由科主任和护士长监督实施。

  3、医疗护理、医技质量监督、检查、治疗、评价按医疗质量标准与指标执行。

  4、医疗质量检查每月一次由院长及业务副院长在院周会上向科主任反馈。

  5、认真评价医疗质量

  (1)评价标准按医疗质量标准包括诊断质量标准、疗效评判标准、护理标准、技术操作规程、病历书写标准。

  (2)评价方法采用病例评价与统计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病例评价主要由科室进行由科主任、护士长掌握。

  A、病历评价要按病历质控标准进行主要评价内容包括诊断是否正确、全面、及时治、医疗缺陷等。

  B、医技科评价内容包括整体工作质量和每个病人报告是否及时、准确。

  C、统计指标评价包括诊断质量指标、治疗质量指标、工作效率与质量指标、医院感染控制等医疗质量指标。

  D、药剂科要对所购进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评价不购进“无三证”、霉变、污染、过期等物品。

  E、临床检验科要开展室内质控与空间质控。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3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6.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接受咨询,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4

  1、对危重的孕产妇抢救必争分夺秒,及时到达,展开急救施治。

  2、对危重的孕产妇抢救的医师和护士必持执业证书,具备单独处理危重症孕产妇的`能力,对疑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危重孕产妇的伤害,及时把危重孕产妇的情况上报科室和医生。

  3、对所有需要抢救的危重孕产妇,要无条件进行紧急救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及时上报医院。

  4、对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记录要及时完成,对因进行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的各种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书写应具体到分钟,一式两份,及时上报科室和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5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高效,它涵盖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与治疗标准:建立统一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

  2、患者安全:预防医疗差错,减少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3、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4、医疗设备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5、人员培训:持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6、数据与信息管理: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和准确。

  内容概述:

  1、临床路径管理: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降低不必要的医疗成本。

  2、 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防止滥用和误用。

  3、感染控制:制定严格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4、病历管理:规范病历记录,便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追踪。

  5、患者投诉处理: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及时解决患者问题。

  6、医疗质量监控: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12-14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选编重要性08-18

医疗质量工作计划02-18

医疗管理制度04-13

医疗质量自查报告09-23

医疗质量自查报告02-04

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总结07-11

医疗质量自查报告09-10

医疗质量的自查报告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