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精选7篇]
在现在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1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拖布及一切卫生用品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传染病患者及感染性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4、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换手术室专用鞋、帽、口罩、工作服,要求自己的衣服、头发与口鼻不能外露,手术人员工作鞋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洗。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手术衣、手套等物品放入手术间指定位置,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5、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手术室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在开包前应再次检查有效期,符合无菌要求方能使用,术中均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各种无菌溶液,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棉花、棉签、纱布、酒精、络合碘尽可能使用小包装。
6、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消毒供应。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8、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9、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分别安排,以免交叉感染。若条件不具备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一类手术不得接在二类手术后进行。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时门窗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和在室内走动。
11、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12、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3、手术废弃物品应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于不同包装袋(盒)内,有专人收集并运送到指定地点,并做好交接登记手续。
14、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并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2
一、组织机构
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管理办法
1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使培训率和考试合格率达90%
2各科室不得擅自收治传染病患者,对确因病情危重,需在我院抢救治疗的,要报告医务科和感染管理科,并请传染病医院专家会诊,写明会诊意见,做好病程记录,带病情稳定后转往传染病医院,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周.
3科室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感染管理科,每日有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进行传染病网络报告。
4科室医生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不得漏报误报迟报
5各科室要严格执行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6对在我院抢救治疗的传染病患者,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时须穿工作服、戴口罩、鞋套,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立即进行手的消毒和清洗,科室要做好医护人员工作服护、口罩、鞋套、手套等的消毒
7对需要手术的传染病病人,各科室应在该患者的手术通知单上注明传染病患者及传染病名称,手术室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手术所使用的手术材料及器械等尽量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对重复使用的,由手术室与供应室做好交接,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9对发生传染病感染的科室,由医务科邀请传染病医院专家会诊,感染管理科负责从流行病角度对医院感染推测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化验室检验结果,写出调查报告,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10医院感染管理协同护理部负责指导传染病隔离消毒工作,控制交叉感染,并对发生传染病的病房进行消毒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1做好传染病隔离病房的生活垃圾的管理,对其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3
一、一般制度
(一)手术室入室制度:
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衣、帽、裤、鞋,不准带私人用物进入工作区。
2.入室人员进入限制区必须戴圆顶帽、戴口罩。
3.工作人员每年一次体检,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入室工作。
4.手术病人入室前,必须更换清洁衣、裤、戴帽及穿脚套。
5.进入手术室的推车轮须经消毒后进入半限制区。
6.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工作衣、帽、裤、鞋。
7.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随时准备接受急症手术,不得擅离。
(二)手术室参观制度:
1.凡本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或外来参观者,必须凭手术参观牌或医务科的介绍信,方可进手术室参观。科主任及手术指导医师除外。
2.参观者需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3.参观者须更换手术室备有的衣、口罩、帽子及鞋方可进人,外出时更换外
出鞋,穿外出衣。
4.参观者只得参观指定的手术,不得任意出人其它手术间。
5.参观时应遵守无菌原则,距离手术无菌区域33.3 cm以上。
6.保持室内清洁、安静,不准吸烟。
7.参观后离开手术间前应将参观用物归原。
8.凡系直系亲属手术,一律不准参观。
9.晚夜班谢绝参观。参观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每台进修生2人,实习生1人。主管护师、护士长、巡回护士有权管理。
10.除本院及进修人员能上台手术外,其余(包括国内专家能上台手术者)人员一律需要医务科批文,方可进人手术室。
(三)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严格遵守三通道原则,手术间按无菌、非无菌、污染手术分室。
2.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
士手指培养一次,要有据可查。
3.浸泡液及酒精,每日测比重,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毒液1?2次,要有记录。
4.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便打开。
6.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
7.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
8.手术间紫外线要求:功率》30W/m3灯距地面v 2.5m,配有紫外线反光罩,辐射强度〉70uw/cm2时间也可使用调动的循环空气消毒机,按设定的时间和功率进行室间表面物体和空气的消毒。
9.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查肝功能、乙肝全套抗原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对待。
二、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设专用通道,区域间有实际屏障和标志,避免交叉感染。
2、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制一张手术台。
3、手术室环境的卫生学管理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配备流动水等洗手设施,严格手卫生管理。洗手刷/海绵块、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戴手套前后应洗手及手消毒。
(2)墙壁、地面光滑、吴裂隙,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洁和消毒。
(3)手术间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2.5米。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4)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抹布、拖布应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5)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周期性更换,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
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6)接送手术病人的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一人一换。
4、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特殊污染(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器械按高水平消毒—清洗—灭菌程序进行。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获准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外带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清洁、消毒灭菌。吸痰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干燥或无菌保存。
6、患者手术前应做有关传染病筛查,其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传染病患者或其他需要隔离患者应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手术。设施手术时严格执行隔离措施,设施标准预防,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7、手术后废弃物管理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三、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感染手术后必须消毒处理,其目的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感染器械的再使用以致交叉感染,污染手术处理,根据感染程度,细菌种类不同而分四类方法处理。
(一)一般感染手术(如脓肿切除)
1.术中所用一次性器械及敷料,以医用污染垃圾作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2.更换手术台及推车上的床单、被套等另行消毒处理。
3.手术间按常规清扫并消毒。
(二)感染范围广泛手术(如急性脓疡、大面积烧伤等)
1.护士在术前根据手术的需要尽可能将的品准备齐全,以免外出而以引起交叉感染。
2.术中所用一次性器械及敷料,以医用污染垃圾作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3.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消毒液拖地,空气净化处置。
(三)烈性感染手术(如气性坏疽、破伤风)
此类手术尽量在就地病区作,若送手术室,则须放在简易而小的手术间内进行,以利隔离。
1.术前准备用物,力求简单并选较差的器械为宜,尽量少用布类(用以一次性为佳),含有脓血的物品则尽量控制在手术台上,勿随意放置。
2.术前尽量将不需用的物品放到室外,配备2名护士,室内、外各一个。
3.术中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全部焚烧,非一次性物品必须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4.凡手术中未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注明标鉴后,行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处理,推车用消毒液擦拭。
(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术后处理
1.手术通知单上注明阳性,即做好术前准备。
2.术中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全部焚烧,非一次性物品必须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3.凡术中未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注明标准后,行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处理。
4.手术间按常规消毒处理。
(五)特殊感染(如:HIV)手术处理
1.就地手术为原则,对无价值的用物多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集中处理,手术期间门口挂上警示牌,做好隔离措施。
2.术中纱布、敷料、以及一切可燃烧的物品均集中封霜打包送往焚化处理。
3.有价值的非一次性物品用后立即用有效氯浸泡1小时,再用流动水初步冲洗器械表面的血污,放置有明确标识的器械收集霜,收到供应室再彻底用有效氯浸泡1小时,清洗、打包、高压灭菌,注意在清洗该类器械的时候必须穿戴防护服以及防护面罩。后必须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4.凡术中用过的布巾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注明标识后,区别于其他布巾送到洗衣房单独处理。
5.术后所用的手术室床、无影灯、室间墙壁、物体表面等有效氯擦拭,地面用有效氯拖擦消毒。如无特殊情况,该室间一般无安排接台手术。
6.室间的空气彻底消毒,开窗通风,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待到有效时间方再使用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4
洁净手术部的医院感染管理达到除了一般手术室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一、严格执行20xx年《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xx》、《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二、洁净手术室的建筑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xx》的要求。
三、布局合理,严格执行手术室的“三通道线路,单向流程,洁污分流,明确分区、标识明确,避免交叉污染。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避免引起感染与交叉感染。
四、环境管理
1、进入洁净手术室清洁区、洁净区域内的人员应通过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和屏障,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
2、医务人员应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有可能对空气产生污染的操作选择在回风口侧进行。
3、洁净手术室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清洁,并进行纪录。消毒气体、麻醉废气应单独系统排放,不可回风进入循环。
4、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0oC~25oC;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min开启。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对非洁净区的静压差为10Pa;
5、室内物品精简,位置相对固定,摆放规范、整齐,不用的物品均归还原处或放在精密仪器室,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6、每天早晨湿式擦抹手术物品,湿式拖地,洁净手术室的清扫在每天下班前、手术结束后进行。
7、洁净用房的清洁、消毒工作应在每次开机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净化空调系统应连续运行到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Ⅰ~Ⅱ级用房为完成后不短于20min,Ⅲ~Ⅳ级用房不短于30min。
7、清扫用拖布、抹布不要用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一般可用长纤维材料或聚胺酯海绵。为防止交叉感染,不同级别的手术室使用各自专用的拖把,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8、不同级别洁净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拖布、抹布)、专用的清扫用品应分别设置,不应混用。拖布、抹布应使用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拖布应使用片状形式,用后应立即洗净、消毒、烘干。每月对手术室内空气洁净度和物体表面进行细菌监测,及时分析、处理。
9、手术结束后,工人及时清理所有的衣物及垃圾,通过污染传递窗送入污物通道,并湿式清洁地面。用过物品湿式擦抹。手术废弃物品应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于不同包装袋(盒)内,由专人收集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五、人员管理
1、收发室设专人管理,严格控制入室人员。手术人员按“手术通知单”上名单,经专人核对后进入手术室。一台手术参观人员不得超过2人。洁净手术部的现场工作人员数量宜符合GB
50333的要求。观摩手术人员,应穿有明显标识的隔离观摩服,一般只允许参观半限制区及经走廊参观限制区,正在实施手术的手术间禁止参观,并限制室内人员走动。
2、所有手术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进入手术室时,按要求更衣(衣服要遮盖全身皮肤,最好能穿扎紧裤口的裤子),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戴有吸附作用的手术口罩,覆盖整个口鼻部。避免大声说话交谈。当手术衣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术患者一律穿干净病员服,经病人通道入室。设立对接车严格区分室内车、室外车,病员进出必须更换交换车。
4、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无菌区内的人员应当更换手术部专用的产尘少的工作服;并更换手术室的专用鞋帽、口罩等。
5、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6、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在无菌区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其为污染。
8、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
9、医务人员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10、限制手术台上翻动病人。必要时也要轻柔,减少浮游菌沉降于手术区。病人应在麻醉准备间麻醉后送入洁净手术室。
11、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六、物品管理
1、手术室的器械消毒灭菌应严格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并经中心供应室专业化处理,以确保消毒灭菌达标。
2、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耐热、耐湿物品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菌法);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或用品可选用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低温等离子体)。小型快速灭菌器不能替代常规的压力蒸汽灭菌方法。
3、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无菌物品必须定点、定位、按消毒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分类放排列,标记清楚。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得使用过期无菌物品。
4、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接触病人的麻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5、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的物品或肉眼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
6、获准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应按手术器械的性能、用途做好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后方可使用;
7、大件物品、仪器设备在半限制区内先进行清洁后才能进入洁净区。一次性及小件物品先除外包装后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净化系统停止运行期间,不允许把大件物品、仪器搬入手术室。
8、物品的灭菌过程:严格按照20xx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执行,有灭菌效果监测的措施。
9、无菌物品的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应分类放置于洁净区的不锈钢架子,顺序发放使用。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标识、灭菌日期、有效期、包装的完好性及执行者的签名。护士长及质量控制人员定期检查其工作。
10、无菌物品的使用:应以保持其无菌性和完整性的方式打开、配置和传递。无菌物品应直接由刷手人员取出或安全的放置于无菌区内。无菌物品一经打开必须保持其在视野范围内,确保其无菌性。
11、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两者的流向应严格区分,污染物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类处理。特殊污染(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器械按高水平消毒—清洗—灭菌程序进行。
12、接送病人平车应用交换车,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一人一换。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用后严格消毒。
13、患者手术前应做有关传染病筛查,其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实施手术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手术结束后,应当对手术间环境及物品、仪器等进行终末消毒。
14、手术后的废弃物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15、手术敷料应采用不脱落纤维与尘粒的织品。
七、日常管理
1、对洁净区域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
2、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系统应在手术前30min开启,术前的风速、压力、湿度等指标应符合GB50333中关于手术级别的要求,术前应有相关数据记录。
3、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min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过滤致病性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表冷器下的水盘和内部滤芯清洁。
4、特殊感染手术的消毒与管理
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各科室应提前与手术室联系,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名称,以便合理安排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应在专用负压手术间进行,手术间挂隔离标志,前缓冲室备有专用消毒用品及浸泡桶,门口备隔离(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套、鞋套等。
八、质量监测
1、洁净手术室投入运行前,应当经有资质的工程师质检部门进行综合性能评定,并作为手术室基础资料存档。
2、洁净手术室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细菌浓度和空气的气压差。检测方法和标准符合相关规定。
3、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每月对各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室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每月测噪音、温湿度、空气、物表、手培养监测后记录在案。
6、每半年对洁净手术室进行一次包括尘埃粒子、高效过滤的使用状况、测漏、零部件的工作状况等在内的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监控并记录。
7、每半年对洁净手术室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九、洁净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二者之间需设置缓冲区或传递窗,做到洁污分开、人流物流分流的原则。
二、凡进入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统一穿手术专用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衣,并换鞋或穿鞋套。
三、严重呼吸道感染者,一律禁止入手术部,必要时戴双层口罩,方可入内;手术间应分感染手术间、洁净手术间和污染手术间,洁净手术应放在污染手术前做。
四、感染手术必须在指定的感染手术间做,同时必须按感染手术常规处理房间及一切物品。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必须严密消毒。
五、感染手术一律谢绝参观,并设两名巡回护士完成手术间的内外供应工作。
六、手术部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七、接送病人的手术平车必须注意及时换轮或消毒,并保持清洁,平车上的铺单应一人一换。
八、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九、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配制及使用方法,并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十、无菌物品的存放应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十一、手术部清洁用具必须严格分区使用,不得混用;手术部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
十二、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消毒时间、操作人员签名等项目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登记。
十三、每月必须对手术室物表、消毒剂、灭菌剂、医护人员的手和室内空气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
十四、手术部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标准预防措施作好个人防护。
十五、所有手术后的垃圾,必须按照《芜湖市中医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社会。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5
为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医院性感染的发生,传染病病人或特殊感染病人的手术都应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和标准预防原则。
一、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手术:
(一)霍乱、破伤风、结核、绿脓杆菌感染者的手术。
(二)艾滋病、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各类病毒性肝炎、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手术。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手术。
二、传染病或特异性感染手术的'应急程序
(一)传染病及特殊感染病人需手术时,需提前手术室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准备专用手术间,搬出手术间内多余物品,备齐必备物品,室外需挂“感染手术”警示牌。
(三)各类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标准预防原则。
(四)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防护膜、护目镜、口罩、防护鞋或鞋套。
(五)室内、外各设一名巡回护士、严格控制入室人员。
(六)手术人员皮肤应无破损,参加手术人员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护目镜,门口放置充满消毒液的地垫。
(七)内巡回护士随病人进入手术室,平车留在手术间内。
(八)术中一切物品均室外护士供应、传递,室内人员不得随意外出。
(九)手术完毕,由外巡回护士将病人送至病房,平车仍放回手术间。
(十)手术人员脱去帽子、口罩、隔离衣、手套、护目镜,速干手消毒后更换拖鞋,离开手术室。
(十一)手术间空气、物品、手术器械、医疗废物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严格处理。
(十二)手术间空气净化消毒关闭,待空气、物表监测合格后开放手术间。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6
一、指导思想
二、组织结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
(1)院前救护组:由院前救护队、急救车队、担架队及现场指挥人员组成,责任现场伤员的救护、运转工作,并及时将伤员情况向总值班交通事故创伤办报告,为医院抢救做好准备。
(2)院内抢救组:由内急外急内外妇儿科病房、药剂科、检验科、手术室、输血科等组成,负责伤员的院内抢救工作.医务处、院总值班负责协调、指挥抢救工作
(3)创伤管理组:由交通事故创伤、急救办组成,负责与交警、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作安排。
(4)后勤保障组:由器械科、总务科、和动力科组成,负责伤员抢救中所需器械、物资的供应及急救设施的正常运行。
(5)疏导保卫组:由保卫科、治安办人员组成,负责伤员现场抢救的人员疏导,医疗秩序维护.
(6)消毒预防感染组:由院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人员组成,负责医务人员自身防护、场所消毒、传染病人的隔离、转运等。
四、医疗救援应急及报告程序
1、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呼救命令或呼救报警后,迅速派救护车和救护队前往事故发生现场,同时报告医院总值班、急救中心主任、主管院长、院长、文圣区防疫站、市卫生局值班室。
2救护队接到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要迅速将伤员运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国家标准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人员死亡人员进行标识,扣系在伤病员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实施医疗救治的过程中,救治人员既要积极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3急救中心主任接到急救报告后,要立即来院或赶赴事故现场,在市卫生局和医院的领导下,负责整个救治的全面指挥工作。院前救护队、车队、担架队、总值班、副总值班、120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在突发事件救治期间都要接受和服从主管院长急救中心主任的同意指挥和调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制度
传染病防控工作,采取疫情监测报告,做好传染病管理和控制,预防控制医院内传播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2各科医生在工作中,严格首诊负责,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行就地隔离、就地治疗避免疫情播撒。‘
3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传染病的相关制度,操作规范,安全防护,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给予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和医院感染。
4各科室要严格执行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5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定期对全院各科室传染病进行检查和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的扩散和流行.具体检查措施:
1每天有专人,定时到化验室收集传染病相关情况2随时收取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3每月不少于三次到各科室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的检查4随时监督,检查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情况
5对有缺陷的科室按医院千分赛要求给予相应处罚
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
1传染病报告迟报,每例对科室按千分考核进行处罚扣科室0.5分,责任人全院通报批评按扣分情况进行经济处罚。
2传染病报告漏报,每例对科室按千分考核进行处罚扣科室0.5,责任人全院通报批评按扣分情况进行经济处罚。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每例对科室按千分考核进行处罚扣科室0.5,责任人全院通报批评按扣分情况进行经济处罚。 4科室擅自收治传染病患者,不向医务科感染办报告,每例对科室科室按千分考核进行处罚扣科室1分,责任人全院通报批评按扣分情况进行经济处罚。
5按千分赛要求,科室无传染登记本或记录不及时内容不详细,对科室罚款100元。
6传染病消毒隔及个人防护工作做得不到位,对科室罚款200,因为工作不到位造成医院传染病传播,除罚款为还追究科室和当事人的责任。
7传染病隔离病房的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未按照医用垃圾管理的科室,除按千分考核扣分外,对科室罚500。
8对传染病报告及时、传染病登记不全、传染病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工作到位、传染病隔离病房的生活物品规范的科室,按千分管理规定各加0.1分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交接制度
1各临床医生为责任报告人,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要认真、详细、准确。需按《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写,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报告卡填写必须完整规范,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应尽可能写工作单位,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
2结核病应报疑似结核,填写肺结核三联单. 3感染科设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工作。
4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科室按规定时间向感染管理科报告,不得漏报、迟报和瞒报.
5病房的传染病报告卡由病房报到感染科。
6专职负责人对收到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
7在录卡前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重卡检查。
8各科室在报卡时携带传染病登记,感染接卡人签字,以防报告卡丢失.
传染病报告自查核对制度
1建立传染病疫情等及报告制度,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程序和方式报告。
2科室传染病管理小组负责检查并做好本科室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及登记工作.
3感染管理科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及检查工作。
4感染管理科由专职人员每日对检验科、放射线、内门、儿门、及皮肤性病门诊等科室传染病登记本进行检查,每周对各病房传染病登记本进行核查,以防止漏报。
5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日收到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应对报告卡进行严格的审核,检查内容填写完整情况,由缺漏项及填写错误时,应及时补充、修改、核实确认后进行网络直报。
6对发现的传染病漏报、迟报及填报内容不详细等情况,将按照千分考核准给予相应科室进行处罚,给以责任人全院通报批评按千分赛考核标准进行积极处罚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1医院对发现的传染病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内容及时限,程序和方式进行报告. 2各科室医护人员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立即向医务科和感染管理科报告,同时由经治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科室传染病登记本。
3医院感染管理科有专职人员,每天对各科室送交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进行传染病网络直销。
4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科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要立即向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5医院主管院长为医院传染病报告责任人,各科室主任为科室传染病责任人,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为医院传染病报告人。
6任何人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不得隐报、谎报、缓报,横不得瞒报和不报违者将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罚.
传染病诊断制度
1各科室医师必须严格执行《医师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2各科室医师严格执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度。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3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就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引导就诊病人首先预检分诊处,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在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防疫措施
6对住院的疑似传染病患者,科室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并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邀请传染病医院专家来院会诊,对确诊病例,专往传染病定点医院治疗科室要做好终末消毒。
7要合并有传染病病例,病情危重确需在我院抢救治疗的,可是要做好消毒隔离,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及时上报医务科邀请传染病医院专家制定诊疗方案.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1着装整齐做好防护进入分诊。
2分诊护士在分诊病人时,要简单询问病史、流行病史、流行病调查测量体温、填写《传染病病人就诊登记表》
3如是发热病人,为患者发放口罩。患者戴好口罩后陪送通患者由患者通道进入诊室,按顺序就诊。
4随时消毒体温计,定时更换体温计消毒液。每日4次,时间为:7:00 11:00 16:00 22:00或随时更换。
5分诊室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小时,0.5%过氧乙酸喷雾2次,用量20毫升,每次封闭房间30分钟,地面0.1%过氧乙酸湿式拖扫,每日2次,门把手用0.5%过氧乙酸每日4次喷洒,或擦拭,桌面用0.2%过氧乙酸擦拭,每日2次。
6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执行,做到一人一用消毒。
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
一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传染病分诊工作,对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做到标识明确,分诊点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二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三经预检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就诊点,同时对接诊处采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科室就诊.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亲密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六重症病人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转让将病例资料复印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七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1各级医师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不得漏报和迟报.
2各科室不得擅自收治传染病患者,对确因病情危重,需在我院抢救治疗的,要报告医务科和医院感染科,并请传染病科室专科医院会诊,写明会诊意见,做好病程记录。
3科室要做好隔离及消毒工作,待病情平稳后将患者转往传染病院,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
4各科室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日由感染科专职人员进行传染病网络报告。
5各科室要严格执行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医护人员要自身防护。
传染病首诊负责工作制度
1各位医生必须严格执行《医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行首诊负责,做好本职工作. 2门诊医生对就诊的传染病患者,应书写门诊病志,填写传染病登记,建议转让传染病医院就诊。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院感科进行网络直报。
3住院医生对住院的疑似传染病患者,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报告医务科组织会诊,对确诊病例传染病医院治疗。同时做好传染病登记,并上报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4任何人对发现的传染病疫情不得隐报,谎报和缓报,更不得瞒报和漏报。
医疗废物职业防护及培训制度
一防护制度:
1各科室应按照医疗废物的有关规定,做好医护人员和运送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在职业操作中的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物对人体的伤害.
2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为防止有感染性废物的刺伤引起疾病感染,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预防措施进行操作,操作中必须带口罩,脱掉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3医护人员在操作时,病人的血液、体液可能飞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医护人员可戴防渗透口罩,护镜或穿防渗透的隔离服. 4为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可使用有安全性能的抽血注射器,用后的针头放在利器盒中.
5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上报院感科,并进行局部处理,可用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洗粘膜,如有伤口要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水,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6根据损伤情况应尽早实施预防用药,可根据情况选择疫苗注射,抗病毒或细菌药物,一般应用应在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
二培训制度:
1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相关知识培训班,并贯彻落实培训精神.
2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运送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组织进行考试或以口头形式进行随时培训,强化个人防护意识.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7
一、布局与流程要求
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介入手术室的整体布局要符合手术室的无菌要求,还要有适合X线机工作的环境。
2、按照手术室要求划分三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限制区包括机房、手术室、无菌物品放置间;半限制区包括控制室、洗手间、导管冲洗间、敷料器械准备间;非限制区包括更衣室、办公室、候诊室、污物处理间。
3、设医务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及污染通道。卫生间要远离机房、控制室、计算机室,有利于保持机房的湿度在正常范围内。
二、环境管理要求
1、日常清洁工作:手术室内物品必须保持整洁无尘,地面清洁无污渍。每次手术前后用清水湿式擦拭各种设施物表、地面,局部被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量小于10ml时可用清水擦拭干净,再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量大于10ml时,先将污染物、排泄物吸附掉后再清洁和消毒。辅助用房及走廊每日湿扫2次。
2、不同区域的保洁工作(抹布、拖把)应分开使用,每次用后清洁消毒后悬挂晾干(最好使用不易掉纤维的织物)。
3、接送患者推车每日清洁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被污染及时更换。
4、配备与手术间大小相匹配的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2次消毒,并记录。每周对室内物表、门窗、动态消毒机风口彻底清洁,每月清洗动态空气消毒机滤网和空调滤网。
5、肿瘤患者介入手术最好与心脏介入手术分室进行,不能分室的应分时段进行。
三、工作人员感染管理要求
1、凡进入介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换鞋、更衣、戴帽子,进入无菌区戴口罩,要做好自身防护。
2、患者入室应在清洁区换鞋或由推车经患者通道进入手术间。
3、限制其他人员进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4、手术者操作前应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法洗手,手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其他人员做好卫生洗手;不应再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用物,坠落在手术器械台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视为污染。
5、手术结束后,脱下手套、手术衣放到指定位置,洗手后离开。
6、使用后铅衣用95%酒精碰擦,有污染物及血渍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7、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终末处理,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每天交接登记。
8、有传染病或需隔离的'患者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按照其疾病的隔离要求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手术结束后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物品、环境的消毒处理。
四、手术器械及一次性物品管理
1、所有器械包、敷料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严禁采用浸泡消毒方法灭菌。
2、无菌物品包和一次性用品分类放置,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
3、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包内指示卡和灭菌有效日期,如有疑问不得随便使用。
4、所有灭菌手术器械包外信息、植入物(支架、起搏器等)使用后有关条码应贴于病历便于追溯。
5、凡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由医院统一采购,包装符合要求,有灭菌方法、批号、有效期标识,一次性物品应当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6、一次性物品存放要求:放置在阴凉干燥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屋顶≥50cm。
7、导管分类放于专用柜内,专人保管,做好登记,使用后导管作为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五、监测和记录
1、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毛巾、湿化瓶、吸引瓶等应当每天更换、测试含氯浓度并记录。
2、每季度进行手术间空气菌落数,医务人员手表面、物表菌落数、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并记录。
3、科室内成立感控小组,每月有质量检查记录,每季度有活动记录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
4、有空气循环风动态消毒记录和过滤网清洗更换记录。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09-26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7-12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8-06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02-12
手术室管理制度12-13
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2-24
(通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5篇07-26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5篇[合集]08-13
【优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5篇08-06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3篇[合集]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