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舌尖上的年味作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

时间:2024-10-02 08:26:16 作文大全 我要投稿

(推荐)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舌尖上的年味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5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

  过年啦,满城皆挂红灯笼,洋洋的喜气弥漫开来,其中总是浸满各种菜的香味,这便是年味。民以食为天,为使这个新年年味更足些,我做了一道“宫保鸡丁”的名菜,让我们全家人的舌尖上也充满浓浓的年味。

  “宫保鸡丁”这道菜的发明者是丁宝桢,他在光绪年间曾任四川总督,烹饪很有研究,受酱爆鸡丁还有一些川菜的'吸引,他发明了一道新菜——将鸡丁、红辣椒和花生米下锅爆炒的菜肴,没错,就是宫保鸡丁。

  这回,我便要做一道宫保鸡丁。

  首先,让我们清点所需配料:一份酱好的鸡丁,一根新鲜的黄瓜,一根鲜嫩的胡萝卜。清点完毕后,开始备菜,一根绿色的黄瓜,如何将它变成人见人爱的配菜呢?很简单,跟着我做,打开水,放上去,搓一搓,切掉头,切掉尾,切成丝,好了。

  别觉得简单,我在切时便是提心吊胆,一方面怕切坏,因为那黄瓜很脆,还有一方面是源于对21世纪由合金与钢融合成的德国产的冷兵器——菜刀的恐惧,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很难克服,只能用动作弥补。切好后,这黄瓜丝便如小草一般养眼让人内心一下子便充满生机,令人欣喜。切胡萝卜也是相同的,只不过切好的胡萝卜相比黄瓜更加热情,将两者放在一个碗里,再将切好的葱,蒜放在另一个碗里,备菜就完成了。

  随着蓝色火焰缓缓燃烧,真正的烹饪便开始了,一盘有弹性的鸡丁跳入锅中,在油中缓缓凝实,铲子左右拨动,上下挑动,鸡丁的颜色渐渐泛黄,体态渐渐娇小,透明度渐渐降低,终于散发出香味。我倒了些辣椒进锅中,为了追求鲜味,我倒的是家里磨的辣椒。待味道散发开来,我便将鸡丁盛入碗中。

  锅中的油不用倒出,继续炒配菜,葱姜蒜爆一爆,配菜倒入,上下左右翻炒,锅中黄色、绿色、白色构成一幅美丽的画,等到熟后,倒入已炒熟的鸡丁,继续翻炒,然后倒入醋,料酒,酱油,糖入味,啦啦啦终于盛盘啦。

  拿起筷子尝了下,因为醋放多了,不免有些酸,我便倒了水又回锅炒了下,总算好了,妈妈尝后说很好吃,但我知道,就算再难吃,妈妈也会说好吃,因为我知道母爱便是这样。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2

  有人说,年味是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是守岁时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也有人说年味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而在我看来,年味就是凝结在人们舌尖上过年时的美味佳肴。

  每年腊月一到,在我母亲的老家诸暨挨家挨户就开始上演打年糕的戏码了。

  自家婶婶们将早早泡好的糯米洗干净,放入锅灶中蒸煮。家里的叔叔伯伯们则排着队开始打年糕。只听一声叫唤“出锅了!”婶婶们将煮熟的糯米放入石臼。只见叔叔立马抡起木槌,捶向石臼中的糯米,旁边的伯伯需要配合着翻动糯米团。你一锤,我一翻,如此默契,如此和谐。

  我看得入神,不知过了多久,一颗颗粗糙的糯米在木槌的造化下,变成了一个个俊俏的白面书生。光滑的糯米团从石臼中被请到了案板上,下面的活儿就要交给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双手不停地搓,揉,按,面团好像和他很投缘,乖乖地随他折腾。等到圆鼓鼓的面团化身成长长的条子,只见他拿着一根细细的白线,用力拉紧后,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糯米团拉成了几块大小、长度、宽度一模一样的年糕。

  流水线似的工序还没有完结,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就要交给我了。我拿起刻有福字的印章,沾上红水轻轻地印在年糕上。阳光下,洁白的年糕镶着鲜艳的福字,寓意来年日日高。

  大人们憧憬着来年美好的愿望,而馋嘴的我却抓起一块没有成形的热气腾腾的年糕,往芝麻糖碗里重重地沾了一下,急切切地放入口中。小嘴巴包着年糕,用力地咀嚼着。年糕的韧劲有道,芝麻的唇齿留香,好吃得让我无法忘怀,希望来年甜甜蜜蜜。

  而在我父亲的老家安徽,又有着不同的年味。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糯米圆子的.香味,寓意团团圆圆的圆子可是过年时举足轻重的一道美食。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们,这天可一下子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们都等着吃呢!我也被这美味深深地吸引了,流着口水伸长了脖子,盼着圆子早点出锅。炸好的圆子黄亮亮、圆滚滚、香喷喷的,咬在嘴里,美在心间,这就是年的味道。

  舌尖上的年味凝聚着家的味道,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地长大了。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3

  新的一年又如约而至。那古朴的村庄比起城镇更添了些许年味儿,村口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院子外传来阵阵鞭炮声,家门口的春联也已更新……但在我们小孩子眼里,年味其实是凝结在舌尖上的。

  虽说今年的春节有些特殊,但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年是必定得吃上一顿饺子的。今天我们家包饺子,我自告奋勇要求参加,妈妈负责调饺子馅,奶奶负责和面,我在边上帮忙。奶奶先是将一些面粉倒入盆中,又端来半盆水,就准备开始和面。奶奶一边将水一点一点的倒进面粉中,一边用手不断的挤压、揉捏、捶打、翻转,没过多久,只见奶奶的手中出现了一个胖胖的面团。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和面,几分钟后我的手已经微微发红,忙活了好半天才将面团揉成形,此时我的手也早已酸痛。为什么要自己和面做饺子皮呢?不直接买饺子皮呢?我将心中的这个疑问对奶奶说了,奶奶应声道:“年味、年味,不是自己做的怎么能称作年味呢?”

  和好面以后,奶奶又把它分成一个个的小面团,再用擀面杖将这些小面团擀成一个个圆圆的饺子皮。此时妈妈的饺子馅也已经调好了,开始包饺子啦!我自告奋勇地说:“我也要包饺子!”“好,好,好!”奶奶乐着点点头,又手把手地教我:“首先拿好饺子皮,然后舀一勺馅放在皮子中间,注意,不能放太少,太少不好吃。也不要放太多,太多包不住,搞不好饺子皮还会破掉……”奶奶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

  得到奶奶的真传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准备一显身手了。一个、两个、三个……我发现我做出来的饺子不是馅太少,像个干瘪的.瘦子,就是馅儿太多包不住,好似一个吃撑了的胖子,又或者是口捏不紧。哎,那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饺子排着歪歪扭扭的长队,惹得大家哭笑不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没过多久,热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咬破饺子皮,那浓浓的肉香和纯美的汤汁就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在我的舌尖上打转,跳起了“华尔兹”。让我的味蕾与饺子相撞,来了个亲密接触,不禁让我胃口大开,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那热气腾腾的饺子,那厨房里传出的阵阵笑声,那全家围坐在一起的幸福,伴着我进入今夜的梦乡……

  那浓浓的年味儿,以其特殊的方式,伴着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渐渐长大……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4

  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过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纪录片了吧,在今天上映的《舌尖上的年味》相信还有很多朋友没有来得及看吧。那么今天我就向你们讲述一下我家舌尖上的年味吧。

  在新年的时候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来做饺子,今天我决定我也要参与其中。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大师手法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5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吃”是一大爱好,喜欢搜罗各种美食,即使搜到一幅“美食图”也是乐的。对于“吃”的记忆也是敏锐的。放假了,有时间会回到以前常去的“美食店”或小学门口去找寻记忆里的味道。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时光。

  小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咸的味道。让我垂涎的'是小学门口一位大叔卖的鸡蛋卷饼。那饼煎得焦黄焦黄,里面裹点蔬菜加点火腿,再一卷起,撒上葱花,滴上香油。不管怎么看,都令人口水直流。再配上下午放学的悠闲时光,绝对的幸福。背着书包,手拿金黄可物。一边吃一边悠回家。烦恼、忧愁就这样一跳一跳的撒在路上。还有,卖臭豆腐的,虽然家长一再告诫不卫生,但一看见它们,那些叮嘱就化成了耳边的风。卖臭豆腐的是个老奶奶,真是十分慈祥。对小孩子很和气,卖的臭豆腐也质量上乘,炸得外焦里嫩,五毛钱三片。买一碗五毛的足够了,拌上辣椒。这一碗快乐就是我的了。哗……这样想还有好多,卖炒粉的、卖豆皮饭的、拌菜……全部一下子在头脑中复活起来了。真想一一找他们来叙叙旧,可它们太调皮了,谁也不肯出来见我一面。一定是它们以为我忘了,所以他们不肯来见我了。

  记忆里“甜的味道”也不少。

  一到夏天,门口就有一个蹬着三轮车卖冰淇淋的小伙子。价格也是极为便宜的,五毛一杯。他有一个白色大箱子,一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冰淇淋,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味道。小孩子喜欢什么色,他就用圆勺子在那一块刮几下,一个好看的大圆球就出来了。在炎炎夏日下,端着一杯小圆球躲着太阳,是别有一种乐趣的。秋天与冬天,门口会有卖烤煎饼与小蛋糕,这个看上去高级一些,所以是一块钱一袋。小蛋糕小小的,胖胖的,装在袋子里鼓鼓的一满袋,满足感迅速将心充满,一口一个,十分爽呀。偶尔也会买一两支棉花糖,白白的围满竹签一群,像精灵飞速旋转留下的轨迹。只是吃的时候有点麻烦,总是一脸的糖,黏黏的回家。快乐被我黏在脸上,招摇过市,妖魔鬼怪绝不敢靠近的。有这些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各色糖,圆球大粒泡泡糖,狗骨头糖,石头糖,大支黑色的糖……全围着我手拉手的转呀转。

  慢慢地,我长大了,而这些卖各类小吃的大部分也消失了。有的被城管队的大叔吓走了;有的嫌小本经营,没什么赚头吧;还有几家残存的也多偷工减料,失去了昔日的美味。我只能在记忆中来回味这甜美的味道了,也追忆着那快乐的时光。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6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俗称“小年”,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活起来。随着排气扇的声音一停,母亲端上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年糕,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嘿嘿,没想到我也成‘糕富帅’了啊。”我开起了玩笑,夹起一块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里送。热气腾腾的餐桌、柔软黏牙的感觉,顿时让我回忆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厌的“年味”来。我的童年是在平江县城度过的,每到岁末,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糖果、炒货、红薯干、炸肉、酸萝卜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种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满了果露酒。由于平时很少吃到这种高级糖,所以我们吃酒心糖时,都是小心翼翼地撕开金色的糖纸,顺便将粘在糖纸内面的巧克力屑添干净,然后舔着巧克力,当快要舔到里面的`空心部分时,将糖塞入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顺着舌尖流入喉咙,好不痛快!

  炸肉并不是把肉放入油锅炸,对于80年代的小县城来说,大块吃肉也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大人们把加入鸡蛋的面粉揉成团,里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葱,再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出锅。我最喜欢在大人们做炸肉时,站在一旁看着,一旦有炸肉出锅,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过来,一边吹着烫手的炸肉,一边咬着炸肉最外面那层脆脆的金色面皮,吃完脆皮,里面的面团又白又嫩,就像鸡肉一样,再加上碎肉末和葱香,那感觉,比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好吃多了。

  “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拿到压岁钱了,我们男孩子就喜欢买些香烛鞭炮,跑到外面燃放,运气好的可以碰到挑着担子卖炸馓子的老头。炸馓子是筋面粉放油锅里炸出来的,我没见过怎么做,但是卷起来像铁丝一样一大盘,咬起来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炒米,将晒干的米饭放入油锅内炒,加入黄豆、芝麻、盐巴等,香气逼人。看春晚时,左手一把炸馓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不知觉间,我眼镜上已是雾蒙蒙一片,我连忙用手挡住年糕的热气,擦干净眼镜。而那舌尖上的年味,那过年的回忆,却永远无法拭去。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7

  离除夕还剩两天了,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奶奶又开始了她的美味大制作,其中一项便是老家的传统美食:龙门面筋。

  奶奶虽然七十多岁了,可是她心中挂念的人很多,因此这面筋也成了她用美味去馈赠亲情和友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这一次,我想给奶奶做一下帮手,并仔细地探究一下这美味的由来。

  龙门面筋,顾名思义,最重要的是面筋的制作。可惜的是,奶奶前一天就已经把面筋粉预备好了,我没有亲见这一制作过程。据说这面筋是要在水里反复揉洗,经过很多遍后,才会有又滑又嫩的口感。

  于是,我的工作就从帮奶奶制作面筋的馅料开始了。馅料的制作,最重要的当然是食材的选取了。首先,必须是地道的土猪肉,除了保证新鲜,还要肥瘦适中,用刀反复的剁成细沫。其次,笋干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奶奶说这笋全是从自己家山上挖来的.黄泥笋晒制而成的,所以特别的好。笋干在水中浸泡变软后,也剁成细块,然后再加上葱,和鲜肉馅均匀地揉合在一起,足足的一大盆。这品质上佳的馅料才算制作完成了。

  准备好馅料后,终于可以开始包面筋了。先从一大团面筋粉上,用手指分成小块抠下,捏成一个个小团团状,然后再把这小团状的面筋在手掌里揉成一张圆圆的薄饼形状,用调羹将馅料放入,包裹严实后再把它搓成一个个的小圆球。这看似简单的活,却因为皮薄馅多,充满着技巧。在奶奶手把手的帮教下,我终于不再“露馅”,渐渐熟练了起来。

  不知道包了多久,感觉手很酸了。终于,这一大团面筋粉和这一大盆馅料,在我们的巧手中,有机地结合成了美味的雏形:一个个圆滚滚的小球。我数了一下,足足有三四百个。

  接下来,奶奶升起灶台,支上一口锅,再倒入了许多油。等油开始沸腾的时候,我先把一部分小圆球们倒了进去。刹那间,锅里好似翻江倒海,伴随着不绝于耳的嗤嗤声响,一个个小圆球的表皮上冒起了无数的泡泡,颜色也渐渐地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看上去又酥又软。恰到好处的是,此时浓郁的香气也开始四溢,毫无遮拦的扑面而来,让我不由自主地吞起了口水。

  终于,第一锅地道正宗的龙门面筋出炉了。一个个金灿灿的表皮,泛着油光,伴随着热腾腾的香气。我急不而耐的夹起一个送进了嘴里,那鲜美的味道,刚刚触碰到舌尖的时候,仿佛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征服了!也仿佛已然感受到了那浓浓的年味,竟是如此的美好!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8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伤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伸筷子夹几次,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弟弟。后来,长大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肚后,年味就慢慢淡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不觉中,新年钟声敲响,狗年来临。回顾春节,年味蕴藏在其中……

  每到大年三十,爸爸都会炸一些肉丸子来为年夜饭做准备。他先把一大块肉放在砧板上,切细后不停地剁,肉片也随着“咚咚”声变成了肉泥。爸爸要我准备6个鸭蛋、6小包饼干、2匙面粉,我一边搅拌着鸭蛋,一边不解地问爸爸:“往年不都是用鸡蛋吗,今年怎么改成了鸭蛋?”他笑着说:“这是乡下来的土鸭蛋,比鸡蛋粘稠,营养更好,炸出的肉丸更松软漂亮。”我恍然大悟。

  爸爸把饼干切成碎末,放入搅拌好的鸭蛋中,再加入面粉、少量水和盐等调料拌匀,最后放入肉泥再快速搅拌,肉泥表皮涂上了一层均匀的黄色,肉蛋交融变得浓稠、飘香,让人不禁想象炸出后的美味。

  爸爸打燃灶火,向锅中倒入大量的油,等到油逐渐升温,接二连三地冒出小泡泡,发出“吱吱”声响,就可以开始炸肉丸了。他用左手从大碗中抓起肉糊,用力握拳,挤出一个小球,用勺子一刮,轻轻放到油锅里。一个个肉丸汇聚一堂,蹦蹦跳跳地跳起了舞。不一会儿,等肉丸外表金黄,便用筷子夹出,这样,肉丸就做好了。厨房里香气四溢,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粒,外酥内嫩,美味极了。

  爸爸将几颗肉丸放在炖好的杂烩汤中,给平凡的汤画上点晴之笔。不一会儿,年夜饭也完成了。丰富的菜肴,缤纷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垂涎三尺。全家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赞赏爸爸的厨艺,特别是肉丸子,独具特色。饭后,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嗑着瓜子,一边谈论着今年的节目,一边分享着抢红包的战果,房间里洋溢着温馨、祥和的气氛。

  年味如油,在爱中升温;年味如肉丸,在爱中灿烂。有人说,过年不像从前那样热闹、有人情味了。但我不这样认为,年味只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从短信、电话祝福变成了QQ、微信祝福,从送纸质红包变成了抢微信红包,方式变了,但情意不变,过年最重要的还是家人团聚、享受亲情啊!

  电视里,主持人齐喊着“3,2,1,过年好!”霎时间,五彩缤纷的烟火在窗外接连绽放。爆竹声中,年的味道深深地藏进我的每瓣味蕾里。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0

  把愿望写在春联上,把年味留在记忆里。

  ——题记

  天波易谢,寸署难留。一年一度的春节如约而至,我不禁感叹时间流逝之快。近年来,无论是身边的熟人还是网络的陌生人,总报怨感觉不到年味,似乎我也被带入了这个引人思考的问题:那么年味究竟是什么呢?我总认为啊,年味就是写在春联上的愿望,年味就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丝丝家的味道。

  酸

  说起酸,许多人脑海中立刻想到柠檬一类的水果,但你好像忽略了一种以酸闻名的菜品——酸菜鱼,那可是老妈的拿手好菜,清白的汤,拌上绿绿的酸菜,那芝麻下掩盖嫩白的鱼肉,再有几个红艳艳的辣椒掺杂其中,有种节日的喜庆,让人立刻垂涎三尺。吃到嘴里先是芝麻的酥香,再是鱼肉的滑嫩,随着鱼汤进入口中,酸辣接踵而来,每当吃到这道菜,我就会想这不仅是鱼的味道,而是生活的味道,酸辣的鱼汤就是我们遇到的困难挫折,直面它终将尝到滑嫩的鱼肉,年味就是这酸菜鱼中的一丝丝酸。

  甜

  说起甜,想必大家嘴中嘴中不禁生出一种甜腻的感觉,而我记忆中的“甜”是妈妈的爱与呵护,记得我不开心,回到家中,妈妈总会耐心教导,安慰,还会精心烹制一道每逢过年过节都少不了的`糖醋里脊,一块块滑嫩的里脊肉在高温油炸后变得格外酥脆,再裹上妈妈精心熬制的糖浆,最后注入灵魂——白芝麻,香嫩的里脊肉一入口我的心就暖暖的,每每春节和妈妈烹制糖醋里脊,家人一起享用,年味就是这舌尖上的甜。

  苦

  一提到苦,不少人开始抗拒,可是没有苦哪来的甜,当爸爸工作累的时候,当我学习感觉累的时候,当妈妈为了生活琐事感到烦心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每逢佳节忆苦思甜的法宝—–苦瓜水。不要小看这苦瓜水,它还具有开胃,消除疲惫的神奇功效。春节的大鱼大肉之后怎能少得了它呢?

  辣

  说起辣,是不是会立刻想起火红的辣椒呢?其实,春节我们家辣的味道来自香辣土鸡,从我的记忆里每年春节定居农村的爷爷总会精选一只土鸡供全家享用,和家人一起卤制好土鸡条,放在盛有麻辣酱汁的菜盆中,加入葱花和油酥花生米一起搅拌均匀,装盘后撒上葱花点缀。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舌尖上的年味”又悄然上桌了。

  在这举家团圆的春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尝着亲手准备的年夜饭,是何等的享受?春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家的味道。酸、甜、苦、辣,不仅是菜的味道更是生活的味道,记忆的味道。我们应将春节传统流传下去,将这舌尖上的年味化为经典传承下去。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1

  小时候,外婆总是在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在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在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在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在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在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在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像“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在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作文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时王安石的《元日》中,描写的当时过年习俗。

  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美食都不一样,家乡的年味也自然是独特的,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家乡莆田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种美食——红团。

  红团是蒸食,由皮与馅做成,馅料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做成不同的材料。现在一般是香甜软糯的'糯米馅或甜而不腻的绿豆馅。两种不同的馅,口感也不同,糯米馅吃在嘴里又粘又软,绿豆馅在口中则是满腔绵密,比较有嚼感。

  还有的人喜欢吃咸味馅的,那么只要在糯米中拌上肉、香菇与花生即可。

  再说皮吧,先用开水灌入糯米粉,揉成面团。制作过程当中,要先加入一种可以食用的红色粉末,这样蒸出来才会是鲜艳的红色;水一定不要放太多,否则整盆都是白色浆糊,遇到这种情况还得再加面粉,一直到能揉成团而不粘手为止。然后,从揉好的面团中,揪出一块,捏成巴掌大小,把搓好的馅放在皮的中间,小心翼翼的包好,绝对不能露馅。包好后在面粉当中打一个滚,这样红团不会粘在模具上。然后在模具里一按一敲,垫上叶子就完成了。

  介绍完毕,我准备亲手尝试制作了。

  面团、叶子、馅料、模具都已经准备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开始制作。

  由于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萌新”,所以在做面皮时就栽了跟头。

  我和好的面团粘糊糊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沾上了一层面粉。我掌心托着裹好面粉的面团,一只手轻轻地压着,压出来的皮与饺子皮一样薄,我只好再加了一些面团,这下可好了,“饺子皮”变成了春卷皮。我意识到自己压的太用力了,只好重新再做,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克制着力度,终于捏出了一张像模像样的饼皮。

  接着我用手拿起了一个捏好的糯米团,刚把它放到皮的中间,它就不听话的粘在了我的手上,我迅速把他用皮严严实实的包住,然后裹上一层面粉,甩进模具里一压,轻轻一抖,一个红团掉了下来。

  最简单的就是剪叶子了,只要目测估好大小,用剪刀沿着边沿剪好就完成了。再上锅蒸十来分钟后,香喷喷、红艳艳的红团就可以出锅了。

  红团象征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还代表着幸福快乐。

  这就是红团一一莆田特色美食之一。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3

  小时候,外婆总是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似“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4

  有人说:“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这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孩子们过年期待的莫过于三件事:假期、压岁钱和美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年的味道永远是在舌尖绽放。

  每当开始倒计时大年初一时,老一辈们亲手制作的汤圆就已经甜在我的心里。看到包着乌黑发亮的芝麻馅的生汤圆丢进冒着袅袅白烟的锅里时,一股畅快之意涌上心头。捞上来时,衬着水泽的汤圆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舀起一粒汤圆,轻轻一咬,馅就流了出来。它在我的嘴里流淌,瞬间感到满嘴的香甜。

  大年初一的主餐,登场的“主角”一定是海鲜。为了能让我们大快朵颐,外婆烧的一般都是新鲜的大鱼大虾。因此,每当看到灶炉上跳动的火苗,心就不由得激动起来。家里做的海鲜大多都会放些辣椒,上菜时我总会埋头“苦”吃,虽然辣得满头冒汗,满嘴冒烟,但还不舍得停下来,吃得裤子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吃到扶墙为止,才开始狂喝开水,来浇灭嘴里的“火焰”。这“一战”让我味蕾爽到极致,犹如在火焰上跳了一支优美的华尔滋。

  初一的美食不光“主角”惊艳出色,“配角”也毫不示弱。外婆烧制的蜜枣汤,总能让我从嘴甜到脚跟。除枣肉外,它的汤汁在冰藏过后也可以当餐桌的饮料来享用,甜而爽口。因为这蜜枣汤都是一大锅一大锅煮的,所以它自然成为过年最货源充足的.饮料。

  要说过年主食,少不了的就是我最爱的炒年糕。因为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所以它也是来年美好的代名词。那糯糯的年糕,再加上一些笋丝、肉丝、小青菜等配料,味道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当我把年糕放在桌前,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本已兴奋的味蕾又更加骚动不安,不得不咽下好几口口水。放一片在口中,外焦内嫩,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可以说炒年糕唤醒了新一年的胃。

  也许是美食的影响,我仿佛忘记了耳边从未间断过的新年鞭炮、门口新贴的对联、身上穿着的新大衣、枕底排不过的压岁钱,还有一个又长大一岁的自己。

  的确,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年味就是美味,它是那样令人向往、垂涎和久久回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5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倏地心头涌起一股温暖的感动,突然想起过年这个老话题,在我的记忆里占据了多少分量。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原本只是家长们的一句调侃,却也是个大实话。不过,和现在的孩子相比,除了玩得更加自由,便是从此有了打牙祭的盼头。

  不必是名贵的吃食,那些家家户户必备的手工制作各色干粮足以担当。进入腊月,围绕过年的准备便开始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母亲学会了熬糖,不再需要请邻居帮忙便能完成。一家人围着一口大锅乐呵呵地涎着脸,盼着锅里翻起的浪花快点凝结成糖饴,也好先入口为快,早些感受到逼近的年味。

  母亲用大大的锅铲捞起浓厚的糖饴,看那流动的线条,确定灶膛里该留什么样的火候。差不多了,母亲退下锅台,由父亲顶了上去,盛出部分糖饴,直接往锅里倒入早就炒好的胖嘟嘟白花花的泡米。

  这是熬糖和切米糖同时进行。以前母亲不会熬糖时,有时是用买来的白糖块作为粘合剂。自己熬糖可能要费些柴禾和功夫,但这些在乡下人眼里算不上成本,却能省下点钱。而对我这样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从头至尾亲眼见证不起眼的麦芽和大米怎么变成了令人垂涎的白糖。当然,最后会每个人轮流品尝一下锅里盛出的糖饴,那浓烈的甜味以从未有过的冲击力直达心底,感觉到全身都在享受着那一刻的快意。

  除了熬糖切糖,准备其他的炒货吃食也是等同视之的.隆重和热闹。炒泡米的时候,一定会一同炒些玉米、蚕豆、花生、山芋角等干粮。这些吃食,花生数量较少,算得上过年吃食中的上品,一般不给小孩子任意搬弄,而只在有客人来时才端出来,这时倒可以趁机吃到一些。

  乡下人没什么营养保健方面的讲究,过年里对孩子吃零食基本不加干涉,从除夕之夜起,那些准备已久的零食正式对孩子们开放。有了这些精灵般的东西,孩子的小嘴总是没得闲着,早晨出去便不见了踪影,家人也不急着喊回来,反正口袋里装得满满的出去,定不会饿着。时常在暮色里赶回家,才发觉中间少了一餐,却奇怪怎么不觉得饿呢?这是年饱。母亲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趁过年多吃些鱼啊肉的,却不知不觉中被这些粗糙的零食占据了胃的大部分,总有心不甘情不愿的一丝悔意。可出门前总还是不忘带上一些,那可是一年里只在这个时候才有的。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04-23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03-20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经典】11-11

(精选)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2-24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通用)01-01

舌尖上的年味优秀作文08-16

[精选]舌尖上的年味优秀作文08-16

【通用】舌尖上的年味作文04-24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5篇)03-21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