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1
为了规范我厂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采购、使用管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根据国家新修订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厂管辖范围内使用特种设备的各生产车间以及为我厂提供服务的单位,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二、特种设备及其附件的计划与采购
1、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采购计划必须注明规格型号、主要安全技术指标等参数。
2、所采购的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其生产单位必须具备国家颁发的特种设备资格证书,必须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不得采购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到货验收必须提供以下安全技术资料:
(1)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生产许可证明;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3)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安全技术检验证书和检验报告;
(4)特种设备的新产品、新部件、新材料,必须提供型式试验和能效测试报告。
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报我厂装备处审核,主管领导批准,并告知所在地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方可施工。
2、特种设备的现场制作、安装、改造、维修,必须提供特种设备生产制作、维修单位的资质证明和操作人员资质证明,经主管部门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
(1)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2)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3)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和安全保证措施;
(4)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3、特种设备的制作设计和安全附件的安装设计必须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要求,不得设计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和人员必须具备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质(公众号:泵管家),设计技术资料齐全。
4、特种设备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必须做好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监督管理。
5、特种设备的现场制作、安装、改造、维修完工后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做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必须在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和验收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使用
1、使用车间必须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接受工作,认真核对到货验收单和安全技术资料,并将资料原件移交档案室,使用单位留有资料复印件备查。
2、凡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必须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登记证和使用许可证。
3、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责任制度,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节能全面负责,并做好落实工作。
4、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安全技术资料。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5、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点巡检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6、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各使用单位持证上岗人员要做好岗中的培训考核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7、做好特种设备及其附件的定期检(校)验工作,特种设备本体、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其有关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校验,保持校验合格的连续性。
8、按照公司能源管理制度做好特种设备的'能耗统计分析工作,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9、各使用单位要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预案,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按照公司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程序和事故处理办法执行。
10、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11、各单位使用外租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等要与提供单位签定使用合同,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必须具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具备从事充装活动资质和条件,供给使用的压力容器、气瓶及其安全附件必须在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并做好记录;到公司现场进行充装的(如灭火器)的人员必须具备操作资质,设备必须完好,并做好紧急处理措施。
五、检查与考核
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与考核。
六、其它
本制度未尽事项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执行。
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2
1.目的作用
为了使设备的检修管理科学化、高效率,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达到公司对设备管理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设备的检修工作分为公司和车间二级管理。年度大修、中修和二级以上的保养由公司统一安排,具体由设备动力科作出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二级以下保养及日常使用过程的检修由各车间负责组织实施。
3.设备修理的原则
3.1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备修理必须坚持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实行专群结合、群管群修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好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产品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和增长,为生产的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
3.2修用结合的原则企业领导在下达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下达设备的检修计划,检查生产计划的同时,检查检修计划。在生产与设备维修时间上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合理安排。在设备检修中,操作工人要紧密配合维修工人,坚持“修用结合”的方法。
3.3修理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要对职工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培养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及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在搞好群众性维护保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修理质量和修理工修理效率,缩短停歇时间,降低修理成本,使设备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4.设备在中修、大修前的检查
4.1设备预检设备在中修、大修前必须进行一次检查,一般称预检,在修前三个月左右进行。修前检查要列人月份检修计划内,可以结合二级保养工作进行,不列人周期结构中,以尽量简化周期结构,减少计划人员的繁琐工作。修后检查要查明下次计划修理时需要修复的缺陷,确定修理内容,为下次修理做好准备。
4.2设备的清洗和油箱的换油设备的清洗和油箱换油是根据设备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及油箱换油的周期进行的。清洗和换油工作可结合一、二级保养同时进行,不单独安排计划。
4.3精度检验精度检验一般是在精密机床和精加工设备中进行,应按照技术标准定量进行精度检验,在检验时如发现精度超差,能调整消除的`应由修理工及时调整消除,如工作量较大,可以在最近一次计划修理时消除。
4.4设备的预防性试验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对受压设备(包括动力管道)、电气设备(包括电力网路)及超重设备进行的。一般在计划检修时或定期地、季节性地进行预防试验,以防止事故发生。
5.检修计划的编制及修理工作的统计
5.1检修计划的分类及内容
5.1.1按完成时间、进度的安排分:
a.年度检修计划一安排全年的检修任务。
b.季度检修计划一按年计划,安排季度检修任务。
c.月份检修计划一按季度计划,安排每月的检修任务。
5.1.2按修理的程度和内容分:
a.年度大修理计划(包括年度贵重关键设备的局部大修计划)。
b.年度中修、二级保养(预防性试验)计划。
5.2设备年度技术状况的普查鉴定设备技术状况的普查鉴定,是编制年度检修计划的重要依据,设备技术状况普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如下:
5.2.1每年第三季度由设备科提出全厂设备普查工作的计划安排及要求,报设备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同意后,在全厂安排进行设备普查工作,具体工作由设备科组织。
5.2.2各车间的普查工作,由各车间设备副主任负责组织有设备技术员、工段长、班组长、维修工人参加的车间普查小组查清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情况。由设备技术员填写“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表”,提出下年度需要修理的设备申请项目,同普查表一起报设备科。
5.2.3设备科由主管科长负责组织成立设备普查鉴定小组,由预修计划员、设备管理员、技术人员及修理工,会同各车间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工人对设备普查提出大中修的设备逐台进行技术鉴定。初步确定大、中修项目,并由设备科普查鉴定小组技术人员填写普查表内的有关部分。
5.3计划的编制
5.3.1为了保证修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年度检修计划最迟应于年前两个月编制完成。
5.3.2年度检修计划应包括:年度大修计划(包括精、大、稀设备的局部大修)、中修、三级保养预防性试验计划等部分。
5.3.3设备科计划预修组、设备普查鉴定小组根据全厂设备的普查资料对各车间提出申请大、中修设备技术鉴定意见,以上述各项编制为依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提出下一年度的设备大、中修计划草案。二级保养计划草案由车间自行编制,报设备科归口。
5.3.4年度大、中修和二级保养计划草案编订后,分发各车间征求意见。各车间应根据下年度的生产任务以及各方面情况对草案提出修改意见。
5.3.5设备科根据各车间的意见和要求、机修车间生产能力、各车间自己维修能力以及技术准备情况,进行综合平?,编制正式的年度设备大修、中修、二级保养计划,并分车间、分季度编制计划明细项目和各季度的检修台数和修理复杂系数的考核指标。
5.4检修计划的审批及下达
5.4.1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编制后,中修报设备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审批,大修需转报总经理批准。计划批准后,由设备科发送各有关部门(生产、计划、财务等)和设备各职能组以及各有关车间和单位执行。
5.4.2车间维修有能力承担中修及二级保养的,则计划下达到车间;如车间维修只能承担二级保养而无能力承担中修的,则中修任务由机修车间承担;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合作完成的中修项目,计划分别下达到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
5.4.3预防性试验计划由设备科下达到动力车间执行。
5.5建立设备检修文件资料设备检修必须建立修理卡片,修理卡片是编制修理工作和编制修理计划的主要资料,由设备科计划员填写(承担车间存一份)。其内容包括设备修理周期、周期结构、历次修理时间、实耗工时、停歇天数及设备每次的开动台时。
6.设备检修前生产技术准备
6.1修理图册来源
6.1.1设备大、中修所需图纸由设备科主管技术员提供。
6.1.2设备二级保养一般由车间设备技术员提供,如有特殊情况无法提供图纸,经设备科同意后,可由设备科提供。
6.2对修理图册图纸的要求
6.2.1图纸要有统一的编号。
6.2.2图纸的大小、绘制方法及符号、标记等要符合国家标准。
6.2.3图纸要清晰,一律标注公称尺寸。
6.2.4图纸上的公差、热处理等技术条件要标注齐全。
6.2.5型号相同的设备,因制造厂和出厂年份不同,零件尺寸可能不同,应与实物校对。
6.2.6设备改进或改装后,图册应及时修改。
6.3修理图册的管理
6.3.1设备修理图册和未成册的图纸(包括底图),由厂资料室保管,生产车间和设备科可保存一份复制的图纸和图册。
6.3.2图纸如有变更或修改应在底图上同时修改或注明。
6.3.3凡设备制造厂的图纸,一律用原制造厂的图号。
6.3.4自制设备、老旧设备和无制造厂图纸的设备应按厂里统一编号。
6.3.5严禁将图册中的图纸拆下作为加工、外协等用。
6.4设备修理的技术准备
6.4.1预检:在大修前三个月左右进行,也可结合大修前一次的二级保养同时进行,由设备科编人计划。主修技术员、大修人员及车间设备技术员预检,内容有:
a.设备主要精度及性能的检查。
b.查清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确定修理项目。
c.电气部分检查。
d.根据设备磨损情况和资料分析,拆卸分解必要的部件,了解内部情况,确定更换或修复零件,以便编制缺损明细表。
e.测绘必要的图纸,核对已有修理图册和有关资料。
f.研究关键零件部件的修理方案和制造工艺。
6.4.2复检:在大修拆机时进行,由主修技术员、修理车间工艺员、维修人员及使用车间设备技术员参加,对预检作核对和补充。
6.4.3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在预检测绘后,由主修技术人员编制“修理技术准备书”,其主要依据是设备的历史情况(指历次大、中修、事故损坏和改装情况等)、修前的设备技术状况和送修车间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预检记录等,主要内容是:
a.编制缺损件明细表,绘制修换零件图纸。
b.编制修理方案,包括改装方案和重要零部件修复方案。
c.编订修理后验收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
d.其他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修理技术准备书一式三份,经会签后分别交使用车间、承修车间和设备科设备管理员存档。
7.设检修后的验收及移交备
7.1设备二级保养后的检查验收
7.1.1二级保养后的检查验收由生产车间组织设备技术员、维修工人和操作工人执行,填写检修记录,交车间设备管理员存档。
7.1.2二级保养后应对所修部位进行检查、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
7.1.3精密设备进行二级保养后,对修理后的有关精度必须进行测量并记录,交车间设备管理员存档。
7.2设备中修后的检查验收
7.2.1设备中修后由设备科组织设备主修技术员、车间设备负责人、设备技术员、检验员、主修工人、操作工人参加验收。验收后,由设备主修技术员填写设备修理完工验收单,一式四份,送设备科、设备使用车间、财务科和生产计划科各一份。
7.2.2进行外部质量检查和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技术性能试验。
7.2.3检修部位应按技术准备书中所规定的内容和项目进行检查,检查部位的主要精度应能达到最低工艺要求。
7.3设备大修后的检查验收
7.3.1设备大修后由设备科组织设备主修技术人员、车间设备负责人、设备技术人员、检验员、主修工人、操作工人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修理完工验收通知单”一式四份,送设备科、使用车间、财务科和生产计划科各一份。
7.3.2设备大修后,应全面恢复原设计能力,技术性能及精度应达到大修质量标准,配齐安全装置和必要的附件。
7.3.3对老旧设备和原制造质量较差设备,在保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精度标准。
7.3.4长期用于单一工序的设备与加工工序无关的精度项目,也可适当降低精度标准。
7.3.5大修后,应进行外部检查、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对动力设备应进行耐温、耐压等必要的技术性能试验。
7.3.6验收后由计划员将有关的修理资料(包括设备送修移交单、大修技术准备书、缺损件明细表、精度检验记录、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设备修理完工验收通知单等),收集整理交设备管理员存档。
7.3.7验收投产三个月内,由于修理质量造成故障,由原承修人员负责返修。
7.3.8验收中交接双方意见不统一时,应由设备动力科长组织研究并作出决定,任何一方不得拖延。
7.4设备修理的移交安排机修车间大修的设备验收结束后,由送修车间设备员填定“设备移交单”(一式三份),设备科、机修车间、送修车间各存一份。
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3
1.总则
1.1为了加强SF6设备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和检修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SF6开关设备是指以SF6气体作为灭弧或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组合电器(GIS)、SF6断路器、SF6负荷开关等设备。
1.3本规定编制依据:
1.3.1国家电力行业标准(DL/T603-1996) 《气体绝缘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
1.3.2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20xx]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xx);
2.运行基本技术要求
2.1运行人员经常进入的户内SF6设备室,每班至少通风一次,换气15分钟,换气量应大于3-5倍的空气体积,抽风口应安装在室内下部;对工作人员不经常出入的设备场所,在进入前应先通风15分钟。
2.2运行中GIS对于运行、维修人员易触及的部位,在正常情况下,其外壳及构架上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36V。其温升在运行人员易触及的部分不应超过30K;运行人员易触及但操作时不触及的部分不应超过40K;运行人员不易触及的个别部位不应超过65K。
2.3 SF6开关设备巡视检查,运行人员每天至少一次,无人值班变电所按照省电力公司《无人值班变电所运行导则》规定进行巡视。巡视SF6设备时,主要进行外观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并作好记录。内容包括:
2.3.1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接地开关的位置指示正确,并与当时实际工况相符。
2.3.2现场控制盘上各种信号指示、控制开关的位置及盘内加热器是否正常。
2.3.3通风系统是否正常。
2.3.4各种压力表,油位计的指示值是否正常。
2.3.5断路器、负荷开关、避雷器的动作计数器指示值是否正常。
2.3.6外部接线端子有无过热情况。
2.3.7有无异常声音或异味发生。
2.3.8各类箱、门的关闭情况是否良好。
2.3.9外壳、支架等有无锈蚀、损伤,瓷套有无开裂、破损或污秽情况。
2.3.10各类配管及阀门有无损伤、锈蚀,开闭位置是否正确,管道的绝缘法兰与绝缘支架是否良好。
2.3.11有无漏气(SF6气体、压缩空气)、漏油(液压油、电缆油、机油)现象.
2.3.12接地是否完好。
2.3.13压力释放装置防护罩有无异样,其释放出口有无障碍物。
2.4对气动机构三个月或每半年对防尘罩和空气过滤器清扫一次。防尘罩由运行人员处理,空气过滤器由检修人员来做,运行人员应及时作好联系工作。空气储气罐要每周排放一次积水。运行人员负责每二周检查空气压缩机润滑油油位,当油位低于标志线下限时应及时补充润滑油。做好空气压缩机的累计启动时间和次数记录。空气压缩机寿命一般在20xx小时,记录该数据可作为检修的依据。若在短期内空气压缩机频繁起动,说明有内漏,运行人员应及时报检修进行消缺。
2.5对液压机构应每周打开操动机构箱门检查液压回路有无漏油现象。夏季高温期间,由于国产密封件质量不过关易发生泄漏的,应特别加强定期检查工作。做好油泵累计启动时间记录,平时注意油泵起动次数或打压时间,若出现频繁起动或打压时间超长的情况,需要及时与检修人员联系进行处理。
3.维护、检修基本技术要求
3.1 SF6设备维护、检修包括:定期维护检查(小修)、临时检查(临修)及大修。
3.2 SF6设备维护、检修原则:国产SF6断路器,除临时检修外,一般情况下每隔1-2年进行机构小修维护,每隔5-6年机构大修一次;对同类型、同一时期出厂的SF6断路器,每隔10-13年对灭弧室进行抽样解体(与制造厂协商),视状况确定检修范围。中外合资(设备主件进口)、进口SF6断路器,按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检修。只有当运行时间较长(10年以上)且生产厂家有明确规定需要时,或运行中出现事故、重大异常情况时,方考虑进行解体大修。
3.3 SF6设备定期维修检查(小修),除操动机构外,不对SF6设备进行分解工作,内容包括:
3.3.1对操动机构进行详细的维修检查,清扫设备本体,处理漏油、漏气或某些缺陷,更换某些零部件。
3.3.2检查辅助开关。
3.3.3检查或校验压力表、压力开关、密度继电器或密度压力表。
3.3.4检查传动部位及齿轮等的磨损情况,对转动部件添加润滑剂。
3.3.5断路器最低动作压力与动作电压试验。
3.3.6检查各种外露连杆的紧固情况。
3.3.7检查接地装置。
3.3.8必要时进行绝缘电阻、回路电阻测量。
3.3.9油漆或补漆工作。
3.3.10清扫GIS外壳,对压缩空气系统排污。
3.4SF6设备临时性检查(临修):断路器达到规定的开断次数或累计开断电流值时;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或GIS内部发生故障时;GIS处于全部或部分停电状态下,对断路器或其他设备进行的分体检修,其内容与范围应根据运行中发生的问题而定,这类分解检修宜由制造厂负责完成。
3.5检修人员应按制造厂要求定期更换空气压缩机润滑油。
4.SF6气体的质量监督
4.1 SF6新气的质量监督
4.1.1 SF6新气到货后,应检查是否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气瓶编号、净重、生产日期和检验报告单。
4.1.2 SF6新气到货后,充入设备前应按GB12022验收。抽检率为十分之三。同一批相同出厂日期的,只测定含水量和纯度。
4.1.3国外进口的新气,亦应进行质量复试,可按IEC新气标准或生产厂的国家标准验收。
4.1.4 SF6气体在充入电气设备24小时后,方可进行试验。
4.2运行中SF6气体的监督
4.2.1
SF6设备补气:如遇不同生产厂家的气体需混用时,符合新气体的质量标准的气体均可以混合使用;补气时应注意接头和管路的干燥。在运行或检修中,若发现SF6设备内部的.SF6气压有异常降低或报警(经温度变化曲线校正后),应首先查明漏气点并将缺陷处理完毕后,方可补充SF6气体,并作好记录。
4.2.2
SF6气体泄漏检查(检漏试验):泄漏测试可分为定性、定量检漏两种方式,定性检漏仅作为判断试品漏气与否的一种手段,是定量检漏的预检。原则上优先推荐采用定量检漏(包括挂瓶法、局部包扎法),其标准为年泄漏率小于1%。若生产厂家有明确保证不必定量检漏,则可用灵敏度不低于10~6毫升/秒的定性检漏仪测试,若有报警现象,则必须采用局部包扎法进行定量检漏。
4.2.3
SF6气体湿度检测(微水试验):SF6断路器、负荷开关内部(有电弧分解的气室),SF6气体含水量标准为:交接和大修后不大于150ppm,运行中不大于300ppm;其他设备内部(无电弧分解的气室),SF6气体含水量标准为:交接和大修后不大于250ppm,运行中不大于500ppm。试验中须特别注意连接管路和接头的干燥,以防止将潮气带入设备内部。同时填写记录时须注明试验当时的温度、使用的仪器型号,因为环境温度不同、使用仪器的不同,对同一台设备测试的结果会产出一定的差异。
5.电气试验
5.1 GIS出厂试验项目
5.1.1外壳压力试验;
5.1.2接线检查;
5.1.3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绝缘试验;
5.1.4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机械试验和机械操作试验;
5.1.5电气、气动的辅助装置试验;
5.1.6主回路导电电阻测量;
5.1.7密封性试验(SF6泄漏试验,空气泄漏试验);
5.1.8局部放电试验;
5.1.9主回路及辅助回路耐压试验;
5.1.10终检。
5.2 SF6断路器和GIS交接时预防性试验项目
5.2.1 SF6气体湿度试验及气体的其他检测项目;
5.2.2 SF6气体泄漏试验;
5.2.3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绝缘电阻测量;
5.2.4主回路耐压试验;
5.2.5辅助回路及控制回路交流耐压试验;
5.2.6断口间并联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电容量和tgδ;
5.2.7合闸电阻值和合闸电阻投入时间;
5.2.8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特性;
(若制造厂家有明确质量保证不必测量速度,则现场试验可免测分、合闸速度)
5.2.9断路器分、合闸不同期时间;
5.2.10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
5.2.11导电回路电阻测量;
5.2.12分、合闸直流电阻测量;
5.2.13 SF6密度监视器(包括整定值)检验;
5.2.14压力表校验(或调整),机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整定值校验,机械安全阀校验;
5.2.15操动机构在分闸、合闸、重合闸下的操作压力(气压、液压)下降值;
5.2.16液(气)压操动机构的泄漏试验;
5.2.17油(气)泵补压及零起打压的运转时间;
5.2.18液压机构及采用差压原理的气动机构的防失压慢分试验;
5.2.19闭锁、防跳跃及防止非全相合闸等辅助控制装置的动作性能;
5.2.20 GIS中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试验;
5.2.21测量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
5.2.22测量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值;
5.2.23 GIS的联锁和闭锁性能试验;
5.3大修后试验项目:5.3.1~5.3.23,其中5.3.9、5.3.10、5.3.15、5.3.18适用于机构大修后。
5.4定期检查维护试验项目:5.3.1、5.3.3、5.3.6、5.3.7、5.3.10、5.3.11、5.3.16、5.3.17
6.设备评级和缺陷管理
SF6设备评级和缺陷管理按有关规定进行。
【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11-09
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09-20
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05-11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08-07
企业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09-06
[精华]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15篇09-20
消防设备器材维护的管理制度05-29
设备的维护管理制度合集(15篇)09-20
检修维护工作自查报告12-26
设备维护述职报告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