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人生励志>经典人生励志故事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

时间:2024-10-10 13:47:13 人生励志 我要投稿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优秀]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1

  且慢下手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优秀]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本来紧张得要死的坏份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他那里是个能人嘛!根本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四个月过去,就在真正努力为新主管感到失望时,新主管却发威了--坏份子一律开革,能人则获得晋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月表现保守的他,简直像是全然换个人。

  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过三巡之后致词:

  「相信大家对我新到任期间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著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访,进门大吃一惊的问:

  『那最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竟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蔟;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它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

  「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为如果这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都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2

  22岁的麦吉刚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毕业,他聪明英俊,踢美式足球及演戏剧都表现突出,正是意气风发的好时光。

  一个晚上,一辆18吨重的车从第五大道第34街急速驶来……等麦吉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加护病房,左小腿已经截去!他问自己:难道就这样在轮椅上躺一辈子吗?你的人生只能如此了吗?他使劲摇了摇头。

  麦吉立志要把自己锻炼成全世界最优秀的独腿人。在康复期间,麦吉饱受疼痛折磨,但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在失去左腿后不到1年,他便开始练习跑步。随后他又去参加了10公里赛跑,然后是纽约马拉松赛和波士顿马拉松赛——他的成绩打破了伤残人士组纪录,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

  之后他进军“3项全能”:要一口气游泳3。85公里、骑脚踏车180公里、跑42公里的马拉松——这对只有一条腿的麦吉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告诉自己,如果坚持不懈地去做,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就在麦吉参加“3项全能运动比赛”时,骑着脚踏车以时速56公里疾驶、群众夹道欢呼之际,突然间,一辆黑色小货车朝他直冲过去……其时,比赛场地周围的马路几乎全部已被封锁,几个未封锁的路口也有警察把守,不知何故,这辆小货车竟然闯了进来!

  麦吉在之后回忆时提到,记得当时群众尖叫,然后自己的身体飞出了马路,一头撞在电灯柱上,颈椎“啪”地发出折裂的声音……

  从此刻起,麦吉的四肢彻底瘫痪——那时的他才30岁!

  上帝究竟是在考验他?还是戏弄他?麦吉一度近乎绝望。

  但最终,他还是说服了自己:“我还这么年轻,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他想,“当然我也不想四肢瘫痪,但既然无法改变这事实,那就学会好好活下去。”

  身体既然近乎死去,精神更应该好好活着。如果在精神上放弃了自己,那自己便是个真正的“废人”了。麦吉时刻不忘激励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并不一定是那些难题,而是“自己”,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激发出生命的潜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麦吉的四肢因颈椎折断而失去功能,但四肢尚有一点感觉,使他坐在轮椅上的身子可往前倾一点,手臂能稍做一些简单动作,双腿有时能抬起两三厘米。

  在内心意念的激励下,麦吉进行了艰苦锻炼。终于,他能自己洗澡、穿衣服、吃饭,甚至开经过特别改装的车子——在医生看来,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医院对脊椎重伤病人的治疗,好似施行酷刑。他们会给麦吉装上头环:那是一个铜环,直接用螺钉装在颅骨上,然后把头环的金属撑条连接到夹在麦吉身体两侧的金属板上,以固定麦吉的脊椎。而且安装头环时只能局部麻醉,当医生将螺钉拧进麦吉的前额时,麦吉痛得直惨叫。

  两个月后,头环拆掉,麦吉被转送到一家康复中心。在他那层楼里,住的全是四肢或下身瘫痪的病人——原来有那么多人和自己命运相同!而眼前的处境也并不陌生,伤残、疼痛、失去活动能力、复健、耐心锻炼——所有这些他都曾经经历过。

  于是,过去那顽强不屈、永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又回来了。麦吉对自己说:“你是过来人,知道该怎样做。你要拼命锻炼,不怕苦,不气馁,一定要离开这鬼地方。”

  麦吉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昂扬斗志,在其后几个月中,他的`康复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脖子折断之后6个月,他便重返社会,再次独立生活;大约又是6个月之后,他再一次出现在“3项全能运动员大会”上,并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

  任厄运之神频频光顾自己,一再摧毁自己健全的身体,一再企图摧毁自己的意志,麦吉始终没有被眼前如高山一般的障碍所吓倒,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英雄,每次在他危难的生死一瞬间便会提供强大的力量,给他无穷动力,这就是内在激励的强大动力。

  没有比激励更能使自己永保信念的方法了,这是一种恒久的、时刻占据你心灵且指挥你行动的信念。

  某位英国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其实成功也是一样,你认为你行,你就能行;你认为不行,那就真的不行。学会自我激励,给自己输入一股源源不断的生命原动力!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3

  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 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点评

  如果让你的'老板觉得你已经可有可无, 那你已经站在即将离去的边缘。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4

  35岁那年,由于事业失败,乔·吉拉德的生活陷入窘境,有一段日子,他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经朋友介绍,他走进了一家汽车经销店,经销店的经理哈雷先生对眼前这个胡子拉碴的人一点兴趣都没有。

  “你曾经推销过汽车吗?”他问道。

  “没有。”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胜任推销员这份工作?”

  “我推销过很多东西,比如报纸、房子、食品等。我明白,想要推销产品首先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我自信的秘密就是我能很好地把自己推销给客户。”乔·吉拉德看起来信心满满,虽然他已经35岁了,但是他觉得,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不会比那些年轻的销售员差。

  “你说得是有些道理,不过现在正是严冬,是汽车的销售淡季,假如我雇用你,其他的销售员会向我抱怨的,而且我们这里也没有足够的暖气房间给你用。”

  “哈雷先生,如果您不雇用我,您将犯下一生最大的错误。我不需要暖气的房间,我只要一张桌子以及一部电话。请您相信我,两个月内我将打破公司最佳推销员的纪录。”虽然说得信心十足,实际上乔·吉拉德并没有多少把握,只不过生存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对自己树立起强大的信心。

  终于,哈雷先生在公司的某个角落给乔·吉拉德安排了一张满是灰尘的桌子和一部电话。面对新工作,乔·吉拉德不停地对自己说:“万事开头难,要把第一辆汽车销售出去总是最艰难的,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有信心,一旦成功,以后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好。”

  通过一本泛黄的电话簿,乔·吉拉德开始不停地寻找客户,在寻找客户并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他悟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信心会产生更大的信心。”

  在这个真理的引导下,奇迹发生了,连哈雷先生都无法相信,在两个月内,乔·吉拉德真的实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他打败了公司所有推销员的业绩,还偿还了6万美元的负债,同时也挽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自尊。后来,乔·吉拉德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乔·吉拉德将所有的委屈咽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为自己拼来了一个辉煌的人生。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5

  初中未毕业的日企翻译

  她是我一个朋友的妹妹,五年前,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就辍学来广州打工。起初只是广东佛山某家电子厂流水线上一名普通的工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月薪不足千元,但她坚持了下来,直到攒够学一门外语的费用。

  她打工的是一家日资企业,经常见到日方的工作人员进驻工厂。有一次,大陆市场的翻译不在,日方负责人因为无法准时传达一份总部的通知而紧张不已。

  她的梦想突然有了方向,回到湖南进入一所中专学校,专攻日语。

  一年多以后,她用日语给原来公司的中方老总写了自荐信。她的明确目的性和准确的日语表达,让中方老总欣喜异常,马上给她打了电话,邀请她重新回到公司来。

  后来,她成了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惟一从打工妹成长起来的专业翻译。月薪8000元。她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何明月。

  小学毕业生创手工编织神话

  她是我的同学,小学毕业后就没有再进学堂。她喜欢编织各种各样的.毛衣、围巾、手套、帽子等。因为善良,她经常成为别人请求帮忙的对象,最多的时候,一个冬季,为全村30多个老太太织过帽子。

  和同村女孩子不同的是,她把有限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中。别人进行分片、长短、大小时是凭感觉,她是凭数字。该10针就10针,该5针就5针,不多不少。18岁,她就成了村里首屈一指的编织能手。

  后来,手工编织风吹起,不断有人慕名找她编织。80块钱一斤的羊毛线,对方愿意给她200块的手工费,理由很简单,“她的心细,活好,穿着比店里卖的羊毛衫舒服。”她的“单”接不完,就组织了几个赋闲在家的小姑娘成立了一个手工坊。她对每一种毛线进行分析,有的下摆要400针,有的只要200针,有的袖洞要大很多,有的要小很多。每件毛衣都有她精心计算的数学题。

  两年后,她带着六个村里的姑娘来到城市。更多人从别人身上穿戴的手工品找到了她。一个不懂英文,不懂网络,话话带着浓重乡音的女孩子,创造了手工编织的神话——她叫刘慧娟,现在江苏徐州,有自己的洋房和小车。

  月入过万的品牌质量总监

  他是我姐夫,因一分之差,与大学绝缘。跟着高中一帮同学南下深圳,进入一家服装公司打工。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哪怕是一根小小的接线,总是千方百计做到不露痕迹。因为认真坚持,他的收入一直是组里面最低的,但他的产品返工率也是最低的!

  他的严格自律很快引起了车间主任的注意,在后来的组建中,他因为产品零返工而成为同批进厂的第一个组长。

  他一干五年,直升到车间主任的职位,很多客户都说,他负责质量的单子可以免检。因此,他在服装加工行业逐渐有了名气,没有人知道,他没有学过一天服装,没有参加过一天的专业培训。

  20xx年,他受邀去了上海,进入一家国际大品牌服装公司从事质检工作。因为是空降兵,很多人用质疑的眼光看他。就连邀请他加盟的副总,为了安全起见,规定他的工资一半以正常渠道发放,另一半视情况以“红包”形式发放。

  几年过去了,他成了那家大公司的品牌质量总监,公司给配了小车,薪水已达两万。前不久见到他,他说:“和别人的追求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从小田伙计到田会长

  他是我的邻居,34岁。14岁时从湛江来到广州,跟一帮老乡干水磨工,是最小的伙计。期间的酸辣他不曾提起,只说那段岁月让他开始思考人生。

  17岁参军。30岁的时候,他再次来到了广州,选择创业。

  当时的电视购物市场还是一片混乱,国内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组织和发展平台,凭着粗浅的认识,他认准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他决定创办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令行业的人士交流,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

  据他了解,当时很多企业对电视购物一无所知,韩国乐扣所创造的销售神话无疑令国人振奋,但如何去做,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难题。他南下北上跑遍了当时国内电视购物市场做得最好的13家公司,大胆提出成立广州电视购物博览会的想法,并呈上了详细的发展方案。因为珠三角特殊的资源和地理位置,很快获得了这些知名企业的支持。

  如今,一年两届的电视购物博览会已经成了行内不可或缺的盛会。他,是被千人簇拥的田会长。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6

  他出生在常州,家境贫寒,相貌平平的他只读到初中毕业。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本钱,他只得在粮管所谋了一个保管员的工作,但还是没有逃脱下岗的命运。此后,他接连找了两个月的工作都没有着落,连买米的钱都要向父亲借,令他沮丧的是从父亲那里只拿到了一点泡菜。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有一辆三轮车上卖盒饭,因饥饿他停下来,买了两角钱的米饭,然后就着泡菜吃,没想到就这两角钱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从卖盒饭的摊主那里知道,卖上一天的盒饭,居然能赚到他下岗前半个月的工资,这让他看到了希望。

  1993年6月,他决定不再找工作,开始自己单干,他借了一辆三轮车,第一天他和妻子从凌晨4点忙碌到下午1点,收入了110元,这使他备受鼓舞。从此,他每天起早贪黑,骑着三轮车到处卖盒饭,在旁人眼里,他是低微的生存者。

  由于他的生意是游击式的活动,他的三轮车经常被城管没收,每次都要花上一笔钱赎回三轮车,对于他来说要辛苦好多天才能赚回来这些钱,还要受那些城管人员粗暴的训斥,这种屈辱和难堪,让他做梦都想有一间自己的店面。

  后来,他终于拥有了第一家店面,只有12平方米,地处常州市丽华小区,他的店就叫“丽华快餐”。店面地处偏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他想到了用散发小广告的办法,为他的“丽华快餐”作宣传,但是失败了。苦思冥想之后,他又发现了新的商机,他找到了那些大的快餐店对偏远的、楼层高的地方不送餐的空隙,他认为这是上天留给他的市场,别人不愿做的,他来做,他想他有的是力气,所以这些客户都成了他的服务对象,就是要一份,他也保证送到,十层、二十层的高楼,他一样承诺送到,凭他的吃苦精神和质量保证,他的“丽华快餐”很快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并且借用他的送餐优势,又在市内开了几家连锁店,通过了两种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小小的盒饭能获得这两种认证,在省内同行业还属于首家。

  1997年,随着连锁店的开张,只是初中毕业的他感觉到了知识的贫乏,管理水平跟不上,然后,他又不顾劳累利用周末报名南京大学学习管理知识,学习中认识了很多职业经理人,让他思路开阔又发掘了新的机会,他想到了,人人都要吃饭,人越多的地方越需要盒饭,北京人多,他又把“丽华快餐”开到了北京。一个外来者,只能利用他的“塞缝式”的送餐服务,做那些大的快餐店不做的散客户,还是别人不愿做的,他来做。为了方便快捷地让客户按时吃到盒饭,他采取了像肯德基一样的经营方式。因为北京的'房租高,他就在北京城的小角落里密布了他的“丽华快餐”连锁店,总工厂的制作、加工设在哪里呢?他冒着风雪一趟一趟求人,手脚都冻裂了,费尽周折寻找到了中科院电子所的食堂,然后用面的把加工好的盒饭送到各个小连锁店。

  从开业的那一天开始,他的“丽华快餐”的员工在他的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制度下,即使节假日、三伏天的中午,每一份盒饭都能保质、准时地送到客户手中。因此,他的“丽华快餐”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北京市场。

  “丽华快餐”以独特的两证优势,竟然一标中了1999年建国X周年国庆大会工作人员工作餐的竞标,让他在北京城声名远播,自此他的“丽华快餐”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大型活动的供餐业务,并且100多家大使馆都用上了“丽华快餐”的盒饭。

  他勤劳、执著,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开拓,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从借三轮车卖出第一份盒饭,到拥有第一家店面到两家、三家店面,然后又开到北京城的多家店面,全凭他的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思想。

  当初,没有人能想到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靠卖盒饭这种让人瞧不起的低微工作,在十年以后,能在北京城共有22个配送点,日销量达到五万份左右,上海、广州、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都有了“丽华快餐”的响亮招牌。他从一个初中生,后来读了南京大学,又读了人民大学的MBA,他的管理团队也有数十位博士和硕士,这其中的辛勤汗水,艰难和辛酸又有谁能体会呢?

  在“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他以不起眼的卖盒饭起家,名列第325名,资产达10亿元,他就是江苏常州市的企业家蒋建平。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7

  第一眼看到孟非,你必定觉得他很通俗——他穿最通常的衣服,剃着光头,跟大家一路挤公交车。

  可是如果你真把他当成平头人民,那就大错了!他是南京人最喜爱的新闻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要他,他敢说“不”;他还作为全国地方台的主持人唯一入选2004年“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他俨然就是南京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不过如果我告诉你,这位主持人只是名高中生,他曾经打过5年工,在流水线上作业时,他的双手甚至差点被机器卷走,你信任吗?

  在世人瞩目的孟非传奇的面前,是一个坚强的人不绝超越自我的打拼故事!

  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

  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庆市一个通俗市民家庭。他的爸妈忠厚实在,对唯一的儿子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12岁时,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孟非一家迁居南京。此后,孟非先后在南京市第三中学和南京市第一中学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但收获很不理想。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收获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收获却缺乏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复读,但找了许多学院,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收获单,就连忙摇头拒绝。他也想过出去找工作,可一个高中生哪里有人要。在家里呆的时候一长,孟非着急了:往后怎么办呢?当时正逢南下淘金热兴起,为了搜索出路,他就和一帮同学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实际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连续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马一直蹄地随处奔波,但一无所得。

  眼看带的钱没了,孟非只好从小招待所搬出来跟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破烂不堪的简易房里。在那里,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搜索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孟非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一个月后,他终于谋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

  那种搬运工是暂时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不只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一个星期后,孟非终于最先考虑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院生活来。

  搬运工只干了一个月,孟非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南京。在回程的火车上,他抚慰自己,从头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印刷小工差点儿手残废

  为了养活自己,一回到南京,孟非就朝人才市场跑。不久,他辗转听说南京一家报纸的印刷厂招工人,连忙跑去报了名——当印刷小工虽然薪水不高,但可以免费看报纸,已经逐步务实的孟非注重的'就是这个。1991年12月,孟非成了一名印刷小工。

  当印刷工人也不容易。孟非所在的那家印刷厂的印报量为每周400万份,机器需要从周二到周四不绝工作,而真正操纵印刷机的,只有他和另外三名小工。孟非从周二早上8点钟上班,一向到周四晚下班,平均每分钟要从机器上取下1112张报纸。在不分昼夜的一连3天工作时候里,每10个小时,他才干歇息一次,时候仅为1个小时。这样的工作跟打仗没什么区别,而且要是拳脚稍微慢一点,在规定的时候完不成流水线作业,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会受到班组长的一顿大骂。

  第一个月忙下来,孟非拿到了仅为23元的工资,但是他仍然禁不住激动地泪流满面,不容易啊!

  不干活时,孟非就抓紧时候学习。他在日记本中写道:“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想换好工作,就得有知识。”

  孟非选择了成人高考。再拿起书本,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工作强度越大,修业的欲望就越强烈。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一边打工一边上课,孟非的生活节奏蓦地加快,歇息时候更是少得可怜,他没有星期天,更没有节假日,边打工边读书仅仅2个月,他的体重就减轻了将近8公斤!

  但孟非从不叫累,他憋足了劲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来!为了学习,他尽量压缩睡觉时候,一有空就多看书。实在熬不住了,就把头浸在冷水里泡一泡……他每天都对自己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啊!拼

  但是幸运之神并没有降临到这个用功得不要命的小伙子头上。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孟非实在太累了,他一不留神,取报纸的时刻手竟被机器卷压进去了!全厂一时惊慌,连忙终止了工作。

  后来因为抢救实时,他的手总算保住了,但是这件事却引起印刷厂向导的极度不满——这次工伤事故是建厂以来最大的一路事故,印刷车间的向导们因此受到上级指摘,因而迁怒于孟非。1993年过新年前,孟非就被印刷厂骂了一顿,然后自己辞职了。

  孟非抑郁地走在南京街头,欲哭无泪……

  电视台里的一名暂时工

  为了生活,他最先不间断地打些短工:送水、拉广告、做保安……后来听一个友人说开家超市挺挣钱的,孟非就随处借钱,开起了小型超市。但因为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小超市最终照样于1994年初被动关门。血本无归的孟非心情沮丧,他觉得仿佛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该怎么办呢?是坐以待毙照样奋起自救?倔强的孟非选择了后者。他又一次最先随处搜索招工信息,他信任,必定能找到自己的宇宙!

  1994年2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孟非眼前一亮,自从在报社的印刷厂工作之后,他一向对媒体心神驰之。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可照样去报了名。这一次,孟非打工的经历帮了他,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暂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无关紧要的工作,是200多名暂时工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员。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疑惑,他忧心忡忡: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我要做一名记者

  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此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主意:我为什么只能打杂?我也要做一名记者!

  有了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运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暂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成,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记载自己每天学到的东西。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最先了“感情投资”,他跟前跟后,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时候一长,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最先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特别开心,当成优等大事来做。

  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逐渐多了。后来,向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刻,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暂时记者的机会了!

  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悉数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时刻,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同等明朗极了!逐渐地,有一些比拟大的题材向导也最先交给他做了。那个时刻,孟非的工资照样只有200多元钱。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8

  《每天进步一点点,奇迹就会发生》

  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但能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表演各种杂技。面对这条创造奇迹的鲸鱼,有人向训练师请教训练的秘诀。训练师说,在最初开始训练时,我们会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之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通过一次,鲸鱼就能得到奖励。渐渐地,我们会把绳子提高,只不过每次提高的幅度都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这样鲸鱼不需花费多大的'力气就有可能跃过去,并获得奖励。于是,这条常常受到奖励的鲸鱼,便很乐意地接受下一次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逐渐上升,最后竟然达到了6.6米。

  人生感悟:

  每次让它进步一点点,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起来,天长日久,便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9

  阿平是同学之中家境最好的人。

  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没话说,没怎么努力读书,就考上不错的学校。

  在很多男同学连摩托车都买不起的时候,他已经开跑车来上班了。他家里开印刷厂,父母也舍不得亏待他,大学毕业每个月给他5万元,要他留在家里工作。

  由于印刷厂的客户和业务量很稳定,阿平显得无所事事,每天以玩股票当正业。

  没几年,父亲因病中风在床,工厂业务每况愈下,股票更经历了长达七八年的惨淡期。

  阿平一直没出去找工作,靠着家里几间出租的房子维持还算宽裕的'生活,但心里还是空的。

  人会不会成长,反应力、记忆力和理解力未必能帮上什么忙。

  重要的是追求成长的动力。

  人生是打混不得的。

  曾有一位EMBA教授,在演讲时出了一道数学题:

  “一的十次方等于多少?一点一的十次方是多少?零点九的十次方又是多少?”他让同学们回答。

  一点一的十次方,同学们都猜得太少。零点九的十次方,同学们都猜得太多。

  一点一的十次方,是二点五九。零点九的十次方,只有零点三五。意义何在?这就是打混的代价。

  每天多尽点力,多走几步路,经年累月,你就会有数倍成长。

  每天打混,十年后功力不到三成!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10

  《在最不经意的小处跌倒》

  哈特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练习心算,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算大师,人生励志故事。他能够在别人刚刚说完需要计算的数字之后,马上说出正确无误的答案。即使是面对特别难的混合运算,哈特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偏差。为此,哈特感到十分自豪。他也经常受到各地的.邀请,前去进行心算表演。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无论去什么地方参加表演,哈特从来都没有怯过场,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这一次,他同样信心十足地站到了台前进行心算表演。台下的大多数人都是带着小型计算机来的。他们一方面是想验证一下哈特的心算技能,另一方面也想感知一下人脑与电脑哪一个反应更快。在表演期间,人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为哈特出题。上台出题的人们尽可能地出一些运算更为复杂、数字更为庞大的题目,显然他们既为哈特的心算技能所折服,又想出其不意地难倒这位从来都没有失误过的心算大师。但是他们都没有难倒他。哈特看到他们一个一个心服口服地走下台去,心里更加得意。

  就在哈特倍感得意之时,又有一位女士走上台来。这位女士其貌不扬,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很严肃。看到这位女士,哈特想:“眼前的这一位肯定又是想来难倒我,可是这只是一场游戏,何必那么认真呢?”(励志电影 )女士缓缓说出了要出的题目内容,励志《人生励志故事》。

  “有一列火车要开往某一个地方,在始发站上一共有6089人上车,在经过第一个车站时下车22人,上车84人;下一个车站又下了13人,上了61人。”

  听到这里,哈特不由得在心中轻笑了一下,“如此简单的加减运算题,真是幼稚得很。”

  女士依然在不紧不慢地说着自己的题目,“下一站又下了48人,上了39人;再下一站下了64人,上了76人;再下一站下了94人,上了77人;再下一站下了59人,上了162人;再下一站下了195人,上了67人。”说到这里女士停了一下,哈特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但是他愿意装作谦虚大度地对女士说:“您还可以接着提问的,请问还有吗?”

  女士仍旧是一副不慌不忙的严肃样子,她说,“当然有,火车一直向前行驶,到下一站又下去295人,上来24人;再下一站下去82人,上来35人,再下一站下去673人,上来15人。”

  女士又停了下来,此时哈特真希望她能说出一点更有难度的题目,因为她的题目几乎不能让哈特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心算才能。但哈特依然表现得相当有礼貌,他对这位女士说,“如果题目到此为止的话,我想我现在就可以说出火车上剩下多少人了。请问您的题说完了吗?”女士看了看哈特说,“只剩下最后一句了”,然后她大声地说:“我要问的是这列火车沿途一共经过了多少站,而不是火车上还剩下多少人。”听到女士最后的这一句话,哈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为什么大风大浪都已顺利走过,小小阴沟里却经常翻船?其中的原因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面对大风大浪人们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而对于小小阴沟却少了几分小心,多了一些大意。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11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锦标赛时,自以为稳操胜券。在决赛,他遇到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当对打到了中途,搏击高手意识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够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搏击高手惨败。

  搏击高手愤愤不平地找到师父,一招一式地将对方和他搏击的过程,再次演练给师父看,并请求师父帮他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他决心根据这些破绽,苦练出足以攻克对方的新招,决心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方。

  师父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搏击高手在不能擦掉这道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师父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道线就变短了。师父说道:“夺得冠军的重点,不在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道线一般,也就在相比较之下变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在夺冠的道路上,人们通常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夺冠之路是侧重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不少的人,都喜欢直接找出最速成的方法,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击高手,欲找出对方的破绽,给予致命的一击,用最直接、最锐利的技术,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条夺冠之路是侧重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就是故事中那位师父所提供的方法,更注重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變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使许多以往令人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其实,这两条夺冠之路并不是完全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12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过了一年,父亲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前去参观,儿子又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在这栋阁楼里?”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这个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二十年后,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出息的。是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也是父亲让我认识了黑人并不卑微,通过这两个人的经历让我知道,上帝没有轻看黑人。”

  这位父亲是聪明人,在他没带儿子参观两位大师的故居之前,儿子是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的。这当然不能怪孩子,多数同样境遇的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别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光环。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13

  今天一早,老家习水的表妹给我发信息讲高考成绩,408分,她心情十分沮丧,离她的期望太远太远。想想十年寒窗,竟如此收场,个中的辛酸可想而知。我给她回了一句:人生没有失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我很喜欢这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失败。只有在失败中,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本领。一个人想超过别人的话,就更应记住:要乐观地对待失败。

  曾记得一篇文章,让理想转弯,高考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可以转弯。翻看自己的经历,高考我也没有考好,在复读一年后仍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当我踏上军营的时候,我仍没有放弃,在部队也很努力,结果只差一分便可读军校,人生处处充满了遗憾,但人生没有失败,只有锲而不舍的努力。

  时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自己的时运不济,我也曾在人生低潮的时期,受挫的阶段悲观过、痛苦过,可我深知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生命的极致必将来自于拼博。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正因为有一次次失败的相伴,生命才演绎出绚丽的色彩。没有失败就没有珍惜,没有失败,就没有拼搏的'勇气。总之,没有失败的人生是苍白的,这一点,我坚信不移。静静地品味一下你的生活吧!你会发现人生没有失败。

  看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朋友们:让我们带着微笑上路,带着进取的力量前行;带着坚定的信念出发,我们会看见成功的曙光。只要不放弃: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14

  开始写小说是在她25岁那年,她在某个网站发了一些关于自己这些年所经历的故事,不料引起巨大反响。就是那一刻她决心想要写成为一名作家,想要写尽这底层人们的酸甜苦辣。

  活了整整25年,她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梦想,只想努力的赚钱,未曾想过未来要怎样。就在她开始写故事的那一天,她才觉得人生突然有了意义。

  25岁,她在网上更新文字一百多万,与平台签约,用文字赚下第一批稿费。

  那一天,她在朋友圈里写下,原来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人生依然有无数可能。没有学历的她,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遇见了很多困难,词汇量不够,标点符号用不准确,错别字太多。因为这些被很多人攻击,夜里她躲在被子大哭。人总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停下来,放弃所有。

  苏醒消沉了一段时间,直到某天她收到一个读者的来信,信中说:“苏醒,我相信你可以成为作家,我总能在你文字里找到力量。”

  她把那封信来来回回看了几十遍,终于再次鼓起勇气,重新开始。苏醒再次归来,网站里的读者欢饮鼓舞,苏醒才知道,还有人没有放弃自己。

  那天之后,苏醒再次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她把自己放进书海里,除了工作,大多时间都在看书学习,用最笨拙的方式,来抗争着命运,给自己博取未来。

  在生活里她依旧还是那个不出众,不出色的普通女孩,可是她知道自己人生早已改变。那一天她突然想起那一句,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苏醒想原来有梦想就是有了灵魂,有了人生的意义。

  今年苏醒27岁,她白天上班,夜晚在公司的电脑上码字,银行卡里的数字不断增加,她终于有了能力给父母更好的生活。

  在公司因为工作认真上进,听说老板要提她做财务总监了,听着这个消息,苏醒笑了。整整十一年,她用尽全力就是为了这一天。

  苏醒的生活看似没有任何改变,依然骑着小黄车上班,住在城农村的黑房子里。其实她的生活已经改变,家里的房子终于翻新了,给妈妈换上了智能手机,给父亲买上了电动机车。妈妈的老寒腿有了钱吃药,再也不用饱受病痛的折磨了。他们原本弯了的腰好像直了起来,想到这些苏醒就笑了。

  她在她的故事里写道:“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并不能变成公主,但是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做这个世界的女王。”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15

  先行者未必是最好的,却是最出彩的

  22岁时,学设计专业的他来到北京创业,由于没有名气,很难从现有的设计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一天,他到北京的香河家具城去买一个衣柜,当他问老板有没有家具的宣传画册拿来看看时,没想到对方却说没有。

  原来,当时整个北京家具市场里没有一家家具店有宣传画册,也没有一家设计公司愿意替他们设计和制作宣传画册。他灵机一动,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于是他便说道,那我帮你做一个宣传画册吧,保准会带动你的销售量。但没想到老板摇摇头说,我们没有这笔预算。他说,你不用花钱,用家具换就行了。老板一想,说那好吧。

  果然,当宣传画册设计出来并且分发给消费者后,这家家具店的销量上升了不少。很快,其他家具店开始主动找他帮着设计画册。不久后,整个香河家具城里70%的.家具店的宣传画册都是由他做的,让他狠赚了一把。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居然之家”的老总汪林鹏竟然亲自打电话找到他。原来,当时居然之家在挑选入驻的家具企业时,好多企业的宣传画册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这让汪林鹏大为惊讶,便想见见这个厉害的人物。但等他来到居然之家时,没想到汪林鹏对他说,听说你设计做得不错,那就给我做一个名片吧,当时一盒名片只有20元钱,但他却干脆地答应了。第二天当他把名片送过来时,汪林鹏看后非常满意。但是他却说,汪总你们的CI(企业标志)设计得不好,汪林鹏一愣,说,那你给我们重新设计一个吧。就这样他接到了居然之家这个100万的设计单子,今天的居然之家就出自他之手。

  此后,他跟“居然之家”合作了十几年的时间,他也因此被业界称为“家具设计策划第一人”。

  2008年10月,他计划策划和组织一届中国品牌节,但是如何选择举办场地却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场地既要有档次,又不能太贵。很快,他便想到了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馆。电话一打过去,对方说行呀,一天100万。挂上电话,他心凉了半截。但他又一想,收费这么贵,说明国家体育馆肯定是急于收回前期投入。

  机会来了,他约到了时任国奥投资的董事长张敬东,聊天中他问,国家体育馆后期如何才能把之前的巨额投资给回收起来呀,张说,这正是自己一直感到头疼的问题,便请他帮着想想主意。他趁机说,如果能让中国10 000名企业家、1 000个财经记者、100个活动组织策划高手同时走进这里,那无疑是最大的宣传。张说,但是没有那么多钱去请啊,也不认识这么多人呀。听到张这样表示后,他心中暗喜,说,我搞了一个活动,规模很大,联合了一百多个活动组织策划高手,上万名企业家,还有近千名媒体记者。张马上表示那太好了,你得要到我这搞。他说,你们那100万一天,搞不起。张立即表示,不用不用,你来,只要能把国家体育馆的商业活动宣传出去。

  2008年10月1日,第二届中国品牌节主会场在国家体育馆隆重举行,共1。6万多人参加,创造了国家体育馆赛后上座率的一个新纪录,成为赛后大型体育馆商业利用的典范,他也只象征性地交了些水电费。

  他就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的秘书长王永,被认为是中国品牌事业的新领军人物和未来领袖。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涉足同行未涉足的领域,整合自身的资源,王永为自己搭建了一座事业和财富的珠穆朗玛峰。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人生励志故事_励志故事02-25

人生经典的励志故事01-07

人生励志故事01-01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经典)09-10

经典人生励志故事08-23

人生励志小故事02-16

适合人生励志故事09-27

人生启迪励志故事11-02

关于励志人生的故事04-16

经典的人生励志故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