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优秀作文>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时间:2024-11-06 18:45:41 优秀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通用【1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通用【14篇】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而在我的老家山东,年年除夕都要包饺子。

  除夕为什么要吃饺子,可大有来历呢,传说与女娲有关。女娲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娲就在耳朵上扎个眼,用线伸进去,而另一端则放在人的嘴里。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就包起饺子,用面包成人耳朵的形状,里面包上“线”。

  吃饺子代表着幸福美满、团圆福禄。不同的饺子也有不同的.寓意:白菜饺子代表着财源滚滚,韭菜饺子代表着长长久久,元宝形代表着招财进宝┈┈而我们家每逢过年都包韭菜饺子和元宝。

  除夕这天下午,有些亲戚会来我们家一起包饺子。做好准备工作后,第一步就是擀皮。这一步对我来说很简单,只要动作协调起来,一会儿就擀好了。

  第二步,就是包馅。我拿了一张皮摊在手心上,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大勺馅放在皮上。那些馅像调皮的小精灵:我刚把左边的皮包好,馅又从右边跑出去。而我把右边的皮包好,馅又从左边跑出去,总在和我作对。这时,姥姥提醒我:“你把馅少放一点不就好了吗?”我又小心翼翼地舀出一半,再一包,大功告成。这次按照姥姥的建议,包得果然好了很多。后来,我一鼓作气,又多包了好几十个饺子。

  晚上饺子煮好了,一盘一盘端上来,看起来像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小胖墩,排列整齐;闻起来香味诱人,让人恨不得马上咬一口;吃自己包的饺子时,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味道就是不一样,别提有多好吃了。

  当然,山东人在吃饺子这方面也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每盘只能盛12个饺子,不能多,更不能少,因为这寓意着六六顺。在吃饺子时,一定不要吃中间那个。若是吃完了其他的,可以再去添11个饺子,吃不了,也不要紧,毕竟这代表着年年有余嘛!

  饺子的味道,是一种淡淡的咸味,是一种幸福的象征,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家乡的年味吧!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2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成端午节。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把粽叶弄成三角形体,然后,妈妈放一些糯米、豆子、花生……再包裹起来,我和妈妈配合可好了,妈妈包完一个,我立刻把另一个三角形体的粽叶传给妈妈。就这样,我们不一会儿就包完了。绿油油的`粽叶包着雨点那么小的米、露水那么大的豆子、玻璃球那么大的花生,好看极了!

  刚包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煮粽子,我等啊等,怎么还没有煮好呢,妈妈说:“得放高压锅里煮一个小时才能煮好”。我惊讶的说:“要煮那么长时间呢,真想马上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妈妈说:“别着急,是急不来的,糯米比较难煮,粽子必需煮熟了,才能好吃”。

  这个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等的花了都要凋谢了,我一直在看表,表上的分针为什么走得那么慢,等啊等啊,终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我就急着让妈妈拿出了一个,刚出锅的粽子端上了桌,我剥开粽叶,立刻闻到了糯米的香味和粽叶的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粽子,美极了。

  下午,我带了很多亲手包的粽子送给了班主任,她课下拿到办公室请全办公室的老师品尝。结果第二天早上她告诉我;:“谢谢你包的粽子,非常好吃。”

  我感觉好极了,这个端午节过的特别有意义!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3

  孤身异乡,每逢佳节思念亲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春节到了,在外打工的大家要赶快回老家过年了。在我们的家乡——磐安,也有祭祖活动,这是千家万户举行的民间习俗。

  在我国,祭祀祖先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跟一个村子结伴而行,有的跟同姓结伴而行,有的跟一家人结伴而行。只要是祭祖的日子,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到村里的'某个地方祭祖,只是我们老家祭祖的方式不一样。

  除夕是祭祖的日子。在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在自我牺牲。只要吃完午饭,他们就会开始做很多事情。首先是在自己家里祭祖,因为祭祖是从近到远的。于是先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到家里,让他们坐在椅子上。接着,外婆把他们最喜欢吃的猪头肉、豆腐等摆在桌子上,外婆说是给玉皇大帝的。他们吃完了就好了!”他们吃完了,奶奶拿出香,点上香,给我三根,我说:“要不给我六根?”六根就是六根。六六来年吉祥,这时,旁边的阿姨说:“大姑娘,连数字都不吉利!”我当时很疑惑,但也没有多说。

  不一会儿,家里的祭祖就结束了。之后,我去祭祀祖父母的祖父母。那段时间,我和奶奶折了很多金元宝。折好后开个玩笑,莫名其妙折了个小船。 ”妈妈也笑着说:“送他们一条船,去海上世界玩好不好?说完,一阵大笑,我的脸顿时红了。祭祀祖父母的爷爷奶奶和以前的爷爷奶奶很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家”在山上,我们要走几千米才能到。没有瓜果,只有钱。妈妈说:“只要他们有钱就行!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所以我没有带。我走了啊走啊,终于到了,我们家的祭祖活动马上就结束了。”

  这次祭祖活动让我回味无穷。不仅让我了解了家乡祭祖活动的方式,还让我吃到了好吃的!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4

  “余冻雪出乾,初晴日骤喧。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经过除夕夜一整宿的守岁后,村子里过节的气氛更加浓郁了。一夜的疲乏似乎抵挡不住村里人的热情,他们大清早就开始串门拜年。这也是老家武汉的重要新年习俗。

  这不,当公鸡开始打鸣时,家家户户就热闹了起来。奶奶已经开始忙着打算各种小零食,打算迎接客人;叔叔和爸爸也踏上了他们拜年的征途。鞭炮声彻底唤醒了这个暗藏生气的村子,大年初一的拜年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村里顿时热闹起来,村人彼此的问候声道贺声传遍村头村尾。

  我揉了揉蒙胧的双眼,听到了几声清脆的脚步声,还处在懵懂中。十几秒过后,有人到奶奶家拜年了。两位中年男子携手走进了我们的家门。只见他们径直走到客厅,看到了奶奶,双手合十,深鞠了一躬,用带着浓重的武汉方言向奶奶道了一声――“新年好!”他们的面容丝毫没有因昨日一宿没睡而憔悴,反倒是洋溢着新春的激情。这声问候中夹杂着一年不见的喜悦,恭贺新年的激动,以及衷心的祝福之情;当然也蕴含着晚辈对长辈的牵挂和尊敬。随后奶奶十分自然地从装零食的盘子里抓起一大把糖果递给了两位来访的客人,以示主人的礼仪,随后便开始了叙旧。

  鞭炮声炸响长空,但这丝毫不影响武汉人的“大嘴巴”特色,院子里充满了问候的声音。这一大早就有三四十家来拜访我们了,但却不见几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其乐融融的氛围好似少了点什么。听奶奶说,拜年的习俗很早就在农村广为流传。人们守完岁之后,就会从村头开始挨家挨户地喜迎新年,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会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尤其是小孩,可精神可热闹可气派了!先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拜年,再邀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三五成群地到村子里其他人家齐声吆喝:“拜年了!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脸,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春节和拜年的`享受。

  可是,此刻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青少年,不愿出家门,而仍在认真拜年的也多剩下那些中年人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村子里的人逐步走向了城市?或是小朋友对习俗的淡漠?或是……

  我的家乡拜年的习俗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但作为后代,我们有义务要挽救这危在旦夕的习俗,不仅只是找回拜年的情趣,更多的是对家乡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5

  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6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人偏爱甜食是出了名的。在我的家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有吃重阳糕的风俗。每当提起重阳糕,我自然会联想到重阳节以及王维的那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就是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背景,写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据记载,吃重阳糕的习俗源自于唐朝并一直沿袭至今。传说九月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这便是古人九月做糕之意。明朝的状元康海曾用糕来庆祝自己中了状元。

  对于小孩子而言,美食的诱惑力自然是无法抗拒的,更何况是甜食。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长辈们忙碌地打算着制作重阳糕的食材:糯米粉,米粉,玉米粉,白糖,各种干果等。我也蠢蠢欲动,打算届时敞开肚子大吃一顿。望着摆在桌上的各色的果仁,馋虫便被勾了起来。

  可是制作重阳糕偏偏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儿,我实在等不及了,便也来帮忙一起和面。两只小手上沾满了白色的糯米粉和米粉,粘粘的`甩都甩不掉,可还是照样卖力地揉捏着,宛如要把这和谐欢愉及祝福也一同揉进面团里。可是,妈妈却每每对我说:“快去玩吧,别把粉弄得一身都是。”我听到这话,便匆忙跑到镜子跟前,望着镜子里一头一脸一手的白色,对着镜子扮起了鬼脸。

  玩了一阵子,又来看看做糕的进度,此时我发明白色的糕胚被装进了模具里,最下层的是白色,中间夹着一层红色的豆沙,最上面的那层似乎最吸引人:有红色的大枣,金黄色的板栗,绿色的果脯,还有浅黄色的核桃仁,光是看这颜色就使人直咽唾沫。

  过不了多久,就闻到了从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我就知道已经在蒸糕了,不多会儿就能把它装进饿得咕咕叫的肚子里,心里不断盘算着到底要吃几块。重阳糕最终出笼了,冒着阵阵的白气,夹杂着果仁的香味,我恨不得爬上桌来,把肚里的馋虫给压下去,再也顾不得妈妈在一旁的劝阻,挑了一块果仁多的,对着它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吐舌头,呼呼地往外吹气。

  “别净顾着自己吃,快给外公送一块去。”我赶紧奔向外公的房间:“外公,外公,快来吃重阳糕吧,我今天也一起参与做糕了,您快来尝尝好不好吃。”

  传承至今,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在这一天,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充满美好祝福的重阳糕,小辈们往往会为长辈们做一件事,以表示自己对长辈的一片孝心,这也非常符合我们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兴许我们应当珍惜和牢记这份经历了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文明的产物,因为这是专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荣耀。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7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家乡,不管是柔情似水的江南,还是粗犷豪迈的东北,不同地方都有不同民俗民风,傣族有泼水节,彝族白族有火把节。而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小县城,它就是具有“千年古县”和“三圣之乡”之称的――汤阴县。

  可能大家并没有听说过这座小县城,没关系,下面就请大家尾随我去感受一下我们家乡的乡风乡俗吧!

  说起庙会大家都并不生疏,相信每个地方都有新年庙会,而我们家乡每年都会为了纪念岳飞在岳庙街,举办热闹非凡的'庙会。在这一天整条街上都会热闹非凡,这么热闹当然不会少了民俗节目,跑帷子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背阁抬阁小车旱船等各种民俗表演活动让你眼花缭乱。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也会携亲伴友走上街头品美食,欣赏节目,在充满快乐的节日氛围中感受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

  最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当属汤阴“帷子舞”。它是活跃在豫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舞蹈表演,又称经纬舞,家里人都叫它“跑帷子”。听家里老人讲,跑帷子是春秋战国时代将士为纪念齐桓公的爱妃长卫女而举办的祭祀活动,这一王室祭祀活动不断发展而演变为摹仿排兵布阵的娱乐活动,而后又被发展为宽泛的乡民求神拜庙,欢庆节日的娱乐性活动。

  跑帷子活动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表演者会手持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杆,顶端扎上帷帽,四面挂上五彩缤纷的彩带及铜铃,100名舞者随着鼓声不断变换出百余种阵势,气势磅礴。舞蹈表演时,帷子手踏着鼓点屈膝微蹲做小步跑,有节奏的来回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彩带河铜铃就会颤动一下,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舞前“龙头”开道,舞后“凤尾”告终,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呈祥”不谋而合。20xx年以来,汤阴县加大了对帷子舞的保护力度,并且于20xx年2月“帷子舞”被河南省政府批准成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便是我家乡具有特色的民俗节目,只是听我讲大家肯定无法感受到它的魅力,假如有时间,期望大家能够走进我的家乡,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8

  又到端午,我马上把目光投向奶奶。她微微一笑,苍老的脸在此刻熠熠生辉,发出万丈圣光,恍若菩萨下凡。要知道,对我而言,端午不仅有可恶的大扫除,还有奶奶制作的“专属甜品”。

  糯米,混合姜汁、白糖,搓成片状放入锅中,在中间用筷子捣个小洞,便可把火打开,将它们交给时间。奶奶完成这一切时,我总会在一旁看着,咽咽口水,彷佛那团子已经进到嘴里了似的。

  老蒸锅喷出一大股蒸汽,把奶奶笼罩住。她的身影若隐若现,好像下一秒就会消失一般。糯米的清香萦绕在厨房内。奶奶一定是糯米仙子吧。我如此坚定地想着。尽管知道这想法万分幼稚,但一看到她被蒸汽环绕的,平静祥和的脸,便内心无比宁静——她像是有魔力,让人急不起来。

  糯米团子出了锅,我立刻夹起了一块,顾不得烫,马上塞进嘴巴。饱满充实的糯米,无伤大雅的姜味。甜滋滋,软糯糯的.,没什么特别。可这家家都能做的普通糯米团,却令我无比眷念,以至于每到端午便纠缠奶奶。

  她说,在我们家里,糯米团加姜,再捣个洞是种特殊的祝福。可以保佑儿孙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受妖魔鬼怪的伤害,体内的糯米团可以为儿孙挡下一切。

  我对此只得失笑,根本就不信。可奶奶的固执远超我想象,我也只好听她老人家的。渐渐地,我习惯了这份端午“专属甜点”,每次端午都会和它“亲热”一番。

  今年,奶奶上山养老去了。我只好自己做一份糯米团。动作、时间……一切都把控得完美无缺,但,却没了那个味道。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9

  “燎疳了燎干净,一年四季没病了!”春节到,“燎疳”也就到了,印象中的春节,必不可少的就是跳火节。

  正月二十三天黑尽时,家里人就开始着手准备跳火,小舅大舅清早就去山上拾柴,一筐一筐的新柴堆在院儿的一角,而另一角,也有一堆柴,只不过大多是旧柴。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有柴还要拾柴?妈妈说:“这新柴,晚上可是有大用处呢!”

  晚上黑的早,六七点就已经没有光亮,待在下院,一大批的人都朝着村里秃树旁大片空地走去,妈妈在耳边也忙不碟:“快走啦!‘燎疳’喽!”小舅大舅也背着柴火筐一同去了那儿。

  刚到那儿,那热闹壮观的场面一下映在我眼前,红得透亮的`火苗熊熊燃烧,早上那筐柴已被大火点燃,全村的人都围过来了,有的拍手叫好,有的坐在小凳上嗑着瓜子,而我这个没见识的小孩儿,目瞪口呆,怔怔地站在那儿,妈妈笑眯眯地说:“咋样?气派吧!我小时候每年都跳呢!你姥爷老给我们几个讲‘燎疳’的故事呢!‘远古时代,十分野蛮,玉帝下人间探究情况,发现人间竟是这样的,一气之下想重建人间。突然口渴,就找了一个老妇人家,当时十分缺水,可老妇人把家里最后的水给了玉帝,于是玉帝让老妇人在家门口点一堆火。夜黑尽时,天降大火,只有老妇人家没着火。’所以呀,每到这天,人人都点堆火,后来就变成跳火堆了!”

  我听得入了迷,这时,小舅率先走到火堆前,一鼓作气,跳了过去,嘴里还念着“燎疳了燎干净,一年四季没病了。”一片掌声;有的小小孩,在火堆前徘徊,有兴奋,也有害怕,刚跨了一只脚,又缩回来,最后大人们抱着跳了过去;还有那些对火没有认识的小孩,好奇于火为什么那么红,伸手就去碰火,被烫了,委屈地屁颠屁颠跑回来,抱着妈妈……轮到了我,我看着熊熊大火,一闭眼,跳了过去,嘴里还学着陕北话。

  最后,便是扬火观花看年成。跳完火,姥爷就把余下的火渣用铁掀扬起来,让我们看到扬起来的火花。有的大如糜穗,有的小如谷粒,还有的散如荞面……

  跳火节,寄托了人们消灾解难的希望,是一个美好又好玩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0

  说到冬至,你了解吗?你又知道有关冬至的多少事呢?

  冬至这一天在12月22日左右,是最早制定的一个节气。冬至过后,白天会越来越短,而晚上会越来越长,所以在这一天大家都会早早睡觉,迎接寒冷的日子。过了冬至,白天会越来越长大,大地也会越来越越暖。冬至也是个吉祥的日子,是一个有福气的日子,应该祝贺。在古时候的这一天,朝廷不上早朝,军队不打仗,商店也关门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在唐朝和宋朝的时候,冬至要祭祖先,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为什么呢?因为皇帝是天子,他觉得这个皇帝职位是天赏赐给他的.,所以要穿上最隆重的衣服去祭拜。那么祭拜的地方,在哪儿呢?现在的北京天坛,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

  这一天,老百姓们要祭拜祖先,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晚辈还要给长辈送棉袜,送棉鞋,富裕人家会给长辈棉袍子棉衣。这一天还要吃馄饨,传说以前有个医生叫张仲景,看到百姓耳朵冻烂了,心疼百姓,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切碎的羊肉煮熟,放入辣椒面和发热的调料,包上面皮,让百姓吃,也就是俗话说的“冻耳朵”。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叫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望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十天之后天气回暖,春天就到来了!冬至还有三候,分别是一候蚯蚓结,蚯蚓在这一天冻僵成了一团,像绳子。二候麋鹿解,什么意思呢?就是麋鹿的角向后长,冬至的时候开始回暖了,麋鹿感觉有些暖和了,就开始解角。三候水泉动,泉水开始温热流动,地下的水开始冒热气了。我们家在冬至这一天会吃饺子,在饺子里加入切碎的羊肉,葱、生姜等调料,吃了暖暖的。吃饭前还要祭拜祖先呢。

  冬至是个特殊的节气!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1

  是谁来了?城市被装饰得五彩缤纷;是谁来了?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是谁来了?街道变得热闹非凡。啊!是我最喜爱的春节。

  腊月的初旬,家家户户都开始熏腊肉,那从铁皮中跑出来的袅袅青烟,飘散到每家每户的门口,仿佛在向人们贺年。把熏好的腊肉洗净,切开,那一片片色泽鲜亮、色香美味的腊肉怎能不叫人垂涎三尺?

  不久,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要祭灶王,家里人会做一大桌子菜。奶奶告诉我:“今天送灶王上天,拍拍灶王的马屁,灶王就为咱家给玉帝说说好话,不让他给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煞是有趣呢!

  过了二十三,除夕眨眼就到了,大人、孩子都在买新衣,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

  大人们等着,孩子们盼着,除夕终于到了。此刻,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兴奋的。回老家的路上,我和妹妹一直念叨着买鞭炮,毫不夸张地说,把爸爸妈妈的耳朵都念出茧子来了。

  回到老家,经过一天的久久等待,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桌上摆着的各种美食,光是看看,就令人垂涎欲滴,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碗饭。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在屋子里玩耍的弟弟妹妹们,立刻兔子似的地从屋子里跑出来,争先恐后地说:“这盘是我的,谁也别抢!”“哇,看起来好好吃啊!”‘’哈哈,今天我要吃两碗饭。‘’说完,又望向桌上的美食,口水咽了又咽。吃饭时,孩子们这个抓卤翅膀,那个抢红烧肉,一片欢声笑语。爸爸端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一边说着贺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一边举杯畅饮,屋子里一片祥和,团圆的景象。

  吃过年夜饭,大人们开始观看春晚,孩子们才不管其他的,一直嚷嚷着放鞭炮,甚至在饭前就分配好了‘’这个是你的',这个是我的‘’。就在这个漆黑的小院里,燃起了火龙一样五彩缤纷的鞭炮,一炮接一炮,点燃了夜的激情。天空中,仿佛有一条条五颜六色的流星,划破夜幕,把新年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天空之上。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是旧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是一年里最热闹、最美好、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2

  我们这里的春节,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准备,这天,我们要祭灶王,要把甜东西祭给他,这些甜东西是叫他上天给我们讲好话的。在腊月二十四到腊月二十七左右,是人们扫房子的时间,老年人要在这段时间做好馒头、豆包子、菜包子、枣馒头、黑馒头等面食,等着自己的儿女回来过年。

  在腊月二十八或者腊月二十九这天,我们会赶集,安排这么一个集呢,就是为了让我们把家里缺的东西买上,集市上的摊点可多了!有卖对联福字的,有卖水果的,卖菜的,卖零食的,卖小吃的,卖烧纸的,卖清洁用品的,卖锅碗瓢盆的',卖衣服的……现在禁止买卖烟花爆竹,人人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如果放在往年,还有卖烟花爆竹的……几乎样样都有,集市上的东西其实并不便宜,但是集上照样车水马龙,好不热闹,你在这里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提醒人们出示健康码的扩音机的声音,显得吵闹、拥挤,但人们乐此不疲。

  到了除夕,要回老家祭祖,然后晚上全家人要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很热闹也很幸福,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会吃饺子,饺子要吃白菜馅儿的,里面有豆腐,寓意有福。

  初一这天我们要拜年,初二要回姥姥家,初三初四会走一下亲戚家,初五初六会出去爬爬山,欣赏一下大自热的风景。

  等到了正月十五,这也是热闹的一天,在这天我们要吃元宵,看花灯,有的灯缠绕在树上,树木便发出了不一样的颜色,眼花缭乱,有的弄上点星星之类的装饰品,一闪一闪的,也非常漂亮,还有灯谜,各种各样的灯谜,只可惜我一个也没有猜出来。

  这些灯到了十七这天才会拆,因为十七这天,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上学了,年也就过完了。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3

  我的家乡在济南的西郊,虽说都是济南人,但,有一些习俗却不一样。咱们这,除夕那天要去买个猪头,鱼、鸡、肉等,还要买好多鞭炮。

  除夕下午3点钟,就开始包饺子了。在5点左右,要去请家堂(祖先)。小的时候。我不喜欢过年,请加堂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我5、6岁时,弟弟还没出生,我就代替。有两根筷子,插在胡萝卜上,再用烧的黄纸,写上字。有一个是“先父李学善之位”,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我爷爷。还有三个,我也不知道是谁。把写好的堂位放到个盘子上,带上一小挂鞭炮,就去村头请去了。

  到了那,我看见几个人也在请。咱们必须跪下,爸爸又用木棍画了个圈,把带来了鞭炮放那里面点燃,说什么是把祖先的魂请来。我那时很害怕,然后,还要让祖先们先进去,还要用个长棍,把大门压住,还说什么别把别别的鬼引来。爸爸还让我找个棍子,面对漆黑黑的.院子,本来胆小的我,更害怕了。不过父命难逆,天啊!这么大的院子,让幼小的我上哪找去啊?!当时,吓得我拿了把刀,又拿了个手电筒。小声嘀咕:“鬼啊!我不怕你!我手里有刀,你要敢来咬我,我、我、我就杀了你…。”边说,还边打哆嗦。好不容易容易找到了长棍,抓住就跑。心里还挺害怕。耶!跑到了灯光下,鬼害怕喽!我开心的笑了。我爸长棍给了爸爸,压好后,又去屋里磕头。爸爸先磕的,然后是叔叔,最后是我。

  除夕那天,咱们这儿再吃年夜饭前还要拉上一挂鞭炮。晚上还不能关灯,我要守岁,不过我撑不过11点。

  大年初一这天,还不能把客人吃剩的东西倒掉,不能把垃圾倒掉。好像全是“钱”。必须初二才能倒掉。

  大年初二下午5点左右,端着有家堂的盘子出去,把长棍拿开,又去村头上拉上一挂鞭,把牌位放到鞭炮中,再磕上几个头,就完成了。

  现在,我有了那两个弟弟,我就不用去了。

  这,就是咱们家乡请家堂的习俗。

  我检查了3遍,有0处错。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篇14

  我的家乡在萧山——坐落在大山脚下的农村。那里的人情和风俗,让人怀念。

  我一年才回去一两次,乡邻送来自养的土鸡、鸭子、鸡蛋或自种的菜,笑呵呵地说:菜吃完了,尽管去他们田里挖。热情、淳朴的村民,让我印象深刻。

  每到佳节,萧山有吃圆团的习俗。圆团倒着读是“团圆”,象征全家团圆。把糯米洗干净,风干后加工成糯米粉,包上馅,蒸熟后就可以吃。

  爸爸小时候最期盼过节,过节就有圆团吃。那时,家里条件不好,但每逢过节,总能吃到美味的圆团。他守在灶边,望眼欲穿。掀开锅盖那一刻,热气直往脸色冲,奶奶笑着先给他盛一大碗。

  端午能吃到两样好东西。一大早,爸爸跟爷爷去山上砍桃叶枝,绑在门口辟邪。奶奶砍了棕叶洗净,用浸好的糯米和腌好的猪肉包粽子。煮粽子时顺便蒸提前做好的圆团。到处香气弥漫,爸爸跟伙伴坐在大树下,听纳凉的老人讲故事。忠而见疑的屈原不愿蒙受污名而投江,百姓不忍其遗体被鱼吃掉,就做粽子投入江中。吃着喷香的'粽子和圆团,爸爸懂得:高洁的品行让人尊敬。

  冬至、除夕吃圆团,驱散寒冷,享受家人团圆的快乐。

  弟弟出生后,奶奶住到上海,方便照顾我们。每逢过节,她就让爸爸网购糯米粉做圆团,希望我们牢记家乡习俗。

  馅料可甜可咸,也可酸。老家山上有鲜嫩的春笋,地里种着紫红的苋菜,野外有碧绿的马兰头,包出的圆团美味、健康。

  为了让我们品尝家乡美味,爸爸每年春天都回老家挖笋。看到竹林里的土有裂缝,把周围的土挖空,挖到底部的根露出来,锄头横着用力一撬,笋就挖出来了。把笋洗净,带回上海,切成丝。

  买不到新鲜野菜,奶奶就腌咸菜:把白菜切成小丁,放入盆中。把盐和辣椒撒在白菜上,来回揉搓。汁水出来后,移到大缸里,放入棕叶和竹条,既能保持白菜新鲜度,又能防止最上层腐化。再用大石头把菜压实,放15天。

  老家的笋丝和奶奶腌的咸菜、肉丝炒在一起,做成鲜美的馅。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不沾手了,揪下一截做成小碗状,不塌下来,才能开始包。否则,太黏太软,圆团就不成型。奶奶说家乡食材来之不易,要把圆团做得既好看又好吃,才对得起它们。

  我们围坐着包圆团。奶奶包得既快又好,小小圆团像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巍然屹立在桌上。我稍微包得好看点,奶奶就大加鼓励。她希望我能传承家乡的美食技艺。

  咬一口煮熟的圆团,糯米皮包裹着满满的菜馅儿,香浓咸鲜,让人心满意足。

  吃圆团的风俗,让离乡打拼的萧山人尝到家乡美味,更有奋斗的动力。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的家乡05-15

(精选)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3-21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10-04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2-06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6-27

家乡的风俗的优秀作文02-06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10-02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8-07

关于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优秀04-06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