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话题作文>成长的作文

成长的作文

时间:2025-01-29 10:00:51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成长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长的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长的作文

成长的作文 篇1

  在人生的大海边,有着一片名叫“成长”的海滩。成长的海滩;有许许多多的沙粒。烦恼是灰色的沙子,快乐是黄色的沙子,伤心事黑色的沙子……

  成长,是会伴随你一生的。从婴儿到儿童,那是成长。从儿童到青年,那是成长。

  从前的我,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去与人相处的人,就连客人来了,也只打声招呼而已,连杯茶都想不到倒。妈妈说我不懂礼貌。可现在,我会老练地待人接物,我感觉我成长了不少。

  对人对事,如果做错了,我已习惯说声“对不起”。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原因是小时候的我,眼睛跟没长似的。例如,我们家卫生间的门是半透明的,到了晚上,我一个人吃桔子,手弄脏了,要上卫生间去洗,结果头就被撞了一个大包,虽然我曾多次向妈妈解释过,但妈妈始终认为我是因为没开灯而撞到门了。以至于我会经常不小心碰到别人,然后,我会自然而然地说声“对不起”,以前的我,可能不会这样做,所以我觉得我成长了

  还有,就是在家中的表现。以前,用我妈妈的话就是:“你看看你,房间跟狗窝似的,饿了,只等别人来做饭。”确实,从前的我比我妈描述的'还糟糕。而现在的我,由以前的不会叠被子,现在学会了,房间我几乎每天都收拾,那也是成长。为了不让自己“饿死”,我还特意跟爸爸学了几招,我现在会做好几个拿手菜,所以我觉得我成长了。

  说了上面那些,我也觉得我前后变化十分大呢!成长是彩色的,它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成长的作文 篇2

  12月13日,很荣幸聆听到了上海市浦南幼儿园林剑萍园长《以有效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彩讲座。说实话,在听讲座前,对林园长这个人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她在早期阅读上很有研究,听了她的讲座以后才知道原来林园长是那么一个智慧、知性的园长。

  林园长的讲座一开始就解释了什么是“园本教研”,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园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一“在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强调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服务。二“是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立足本园,确立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在智慧碰撞和互动对话中,最终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建构属于教师的实践思想。三“是为了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以幼儿发展为本,研究本园幼儿,尤其要解决本园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林园长的这些信息中,我强烈地感悟到了我们的园本教研要追求“适合”这两个字。

  一.园本教研要适合自己的园所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园所有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盲目随从。虽然我们非常明白园本教研要“立足本园”,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会一不小心就会偏离跑道。特别多的时候是,看到别的幼儿园有什么新的做法,就会觉得人家有创新了,我们就要向她们学习,对本园的适合性考虑甚少。另外,我们常常为办不出自己幼儿园的特色而苦恼,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突然明白,只要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客观地寻找自己园所的真正问题,结合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才能走出属于自己园所的特色之路。

  二.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教师

  首先,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水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知道,给予孩子的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那么教师也一样,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只能定位在教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位子,不能超越她们的能力水平太多,否则,只能让教师们丧失信心。第二,要考虑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是最有话说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们选择的教研内容要与教师当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紧密结合;第三,要考虑教师的层次性。教师之间有能力的差异、有年龄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差异,所以在园本教研的形式上我们可以更多样化点,可以让有特长的老师来主持她擅长方面的问题研讨;第四,要考虑教师的主体积极性。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研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孩子

  园本教研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园本教研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我们的研讨是否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发展而服务的,我们所作的研究是否是孩子发展所需要的。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吧,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我们的'孩子有一半是外来民工的子女,受各地习俗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所以,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了我园最突出的问题。于是,我园的园本教研就定位在孩子的集会、用餐、卫生、礼貌问好等这些行为习惯问题的研讨上。

  引用一句经典老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我深刻的感悟到,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应该做到“适合”,适合自己的园所、适合本园的教师、适合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园本教研才是最好的。

成长的作文 篇3

  “成长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呢?能够承担起自己的,他人的生命能够直面真实的生活……”

  就年纪而言,我也不小了,而我爸老说我长不大。他说的也对,我高一才学会骑自行车,在此之前,不会骑自行车像我的一块心病,它老让我觉得我像小孩子。而事实上在我成功学会骑车以后,我爸仍然说我是小孩子。

  “成长”这个词太过于抽象,写作文时我们常用的桥段:“当我……,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我似乎懂得了……”对我来说,实在不能想象一瞬间长大这种事。成长明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的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而杂志上那些不负责任的码字者常以流于表面的温情故事用廉价的感动赚取读者不明所以因而深信不疑的眼泪,最后在添上一个以“成长”为结束语的长篇大论。

  而我现在所处的阶段似乎更加矛盾。失去了孩童时的天真无邪,也没有已为成年的豁达稳重,正是开始学会斤斤计较,无端猜疑,默默记恨的年龄,也是还没学会隐藏情绪,海阔天空的'年龄。一句无心的玩笑,一段默默的对话,甚至是不经意的一瞥都会在另一个人眼中放大再放大,无端填补上一些莫名的含义,然后添油加醋再广为流传。直至所有人都深信不疑。茶余饭后想起这个人时,还会附带着加上他那些被艺术加工过的表现,成为不朽的谈资。

  还记得语文读本上有篇成长的文章,主人公叫英子。文章的内容已经忘了,但最后一句话却无比深刻的记了下来“爸爸的花落了,而英子也长大了”。无数次地想问英子是怎样坚强的面对父亲的去世的。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长大了。

  翻一翻日历才发现我已经挥霍掉许多日子了。我的十六岁也即将远去了。

  是不是意味着我不能和我弟弟一起看《海绵宝宝》,不能再蛮不讲理的挑食了?虽然我认为《海绵宝宝》很好看,菠菜很难吃,但我不能只感受自己的感受了。我要在顾及自己的同时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也许,这就是成长。

成长的作文 篇4

  饭后,我正坐着读报,爸爸走过来说:“要去学围棋啦!”我愣了一下,又忽然反应过来——那段日子已经结束了,爸爸在与我开玩笑呢!

  不知为何,这一句话顿时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心里酸酸的。八年前,我还是个幼稚的小屁孩,在棋院里这儿看看,那儿瞧瞧,似乎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八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初中生,而在这八年间经常去的地方,从今往后也许不会再去了。

  还记得我第一次来到棋院时,又害怕又惊慌,看着周围一张张完全陌生的面孔,嚎啕大哭。老师让我独自听课,我却死活不肯,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想让她陪着我共同听课。老师和妈妈都没办法,只好由着我。如今回想起那时的情境,真是觉得可笑至极。现在我是再也不会那样了——这也是我的成长吧!

  这八年间的每周二晚上,我都会准时来到棋院。但有一点很奇怪,无论我来得多早,终究还是比老师晚。这个奇怪的问题伴随了我整整八年,直到现在还是没能找到答案。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教了我五年的老师了。他是个很有特点的.人——光头。每当他在局中遇到难题时,他便会挠挠头,这样做好像会有一股神力,不一会儿,便有了主意。

  一直以来,他对学生都很和善,只是有一次,他骂了我。那天下棋,我完全不在状态,连下臭棋,最终输给了一个比我小三岁的孩子。他在一旁看着,眉头紧锁。终于,他看不下去了,训了我一顿。此前,我一直对他“怀恨”在心,但现在我终于明白,他是为我好。

  围棋是我所学时间最长的项目。八年,让我懂得了坚持,懂得了不能半途而废。它带给我无限的快乐,它愉悦了我的精神,活跃了我的思维。一晃八年过去了,八年间的一幕幕,依旧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似乎离我很近,又似乎很远……

《成长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成长的作文】相关文章:

成长作文_关于成长的作文04-29

成长的味道作文 成长作文05-06

成长_关于成长的作文04-17

成长_关于成长作文02-15

关于成长的作文:成长03-12

成长路-成长作文02-15

成长回眸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02-25

成长的背后-关于成长作文02-15

成长的路上_关于成长作文02-15

成长的烦恼_关于成长的作文02-15

在线咨询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成长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长的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长的作文

成长的作文 篇1

  在人生的大海边,有着一片名叫“成长”的海滩。成长的海滩;有许许多多的沙粒。烦恼是灰色的沙子,快乐是黄色的沙子,伤心事黑色的沙子……

  成长,是会伴随你一生的。从婴儿到儿童,那是成长。从儿童到青年,那是成长。

  从前的我,是一个不知道如何去与人相处的人,就连客人来了,也只打声招呼而已,连杯茶都想不到倒。妈妈说我不懂礼貌。可现在,我会老练地待人接物,我感觉我成长了不少。

  对人对事,如果做错了,我已习惯说声“对不起”。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原因是小时候的我,眼睛跟没长似的。例如,我们家卫生间的门是半透明的,到了晚上,我一个人吃桔子,手弄脏了,要上卫生间去洗,结果头就被撞了一个大包,虽然我曾多次向妈妈解释过,但妈妈始终认为我是因为没开灯而撞到门了。以至于我会经常不小心碰到别人,然后,我会自然而然地说声“对不起”,以前的我,可能不会这样做,所以我觉得我成长了

  还有,就是在家中的表现。以前,用我妈妈的话就是:“你看看你,房间跟狗窝似的,饿了,只等别人来做饭。”确实,从前的我比我妈描述的'还糟糕。而现在的我,由以前的不会叠被子,现在学会了,房间我几乎每天都收拾,那也是成长。为了不让自己“饿死”,我还特意跟爸爸学了几招,我现在会做好几个拿手菜,所以我觉得我成长了。

  说了上面那些,我也觉得我前后变化十分大呢!成长是彩色的,它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成长的作文 篇2

  12月13日,很荣幸聆听到了上海市浦南幼儿园林剑萍园长《以有效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的精彩讲座。说实话,在听讲座前,对林园长这个人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她在早期阅读上很有研究,听了她的讲座以后才知道原来林园长是那么一个智慧、知性的园长。

  林园长的讲座一开始就解释了什么是“园本教研”,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园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一“在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强调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服务。二“是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立足本园,确立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在智慧碰撞和互动对话中,最终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建构属于教师的实践思想。三“是为了本园的”——园本教研必须以幼儿发展为本,研究本园幼儿,尤其要解决本园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林园长的这些信息中,我强烈地感悟到了我们的园本教研要追求“适合”这两个字。

  一.园本教研要适合自己的园所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园所有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盲目随从。虽然我们非常明白园本教研要“立足本园”,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会一不小心就会偏离跑道。特别多的时候是,看到别的幼儿园有什么新的做法,就会觉得人家有创新了,我们就要向她们学习,对本园的适合性考虑甚少。另外,我们常常为办不出自己幼儿园的特色而苦恼,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突然明白,只要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客观地寻找自己园所的真正问题,结合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才能走出属于自己园所的特色之路。

  二.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教师

  首先,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水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知道,给予孩子的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水平,那么教师也一样,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只能定位在教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位子,不能超越她们的能力水平太多,否则,只能让教师们丧失信心。第二,要考虑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是最有话说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们选择的教研内容要与教师当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紧密结合;第三,要考虑教师的层次性。教师之间有能力的差异、有年龄的差异、有兴趣爱好特长的差异,所以在园本教研的形式上我们可以更多样化点,可以让有特长的老师来主持她擅长方面的问题研讨;第四,要考虑教师的主体积极性。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研活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园本教研要适合本园的孩子

  园本教研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园本教研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我们的研讨是否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发展而服务的,我们所作的研究是否是孩子发展所需要的。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吧,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我们的'孩子有一半是外来民工的子女,受各地习俗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所以,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了我园最突出的问题。于是,我园的园本教研就定位在孩子的集会、用餐、卫生、礼貌问好等这些行为习惯问题的研讨上。

  引用一句经典老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听了林园长的讲座以后,我深刻的感悟到,我们的园本教研也应该做到“适合”,适合自己的园所、适合本园的教师、适合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园本教研才是最好的。

成长的作文 篇3

  “成长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呢?能够承担起自己的,他人的生命能够直面真实的生活……”

  就年纪而言,我也不小了,而我爸老说我长不大。他说的也对,我高一才学会骑自行车,在此之前,不会骑自行车像我的一块心病,它老让我觉得我像小孩子。而事实上在我成功学会骑车以后,我爸仍然说我是小孩子。

  “成长”这个词太过于抽象,写作文时我们常用的桥段:“当我……,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我似乎懂得了……”对我来说,实在不能想象一瞬间长大这种事。成长明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的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而杂志上那些不负责任的码字者常以流于表面的温情故事用廉价的感动赚取读者不明所以因而深信不疑的眼泪,最后在添上一个以“成长”为结束语的长篇大论。

  而我现在所处的阶段似乎更加矛盾。失去了孩童时的天真无邪,也没有已为成年的豁达稳重,正是开始学会斤斤计较,无端猜疑,默默记恨的年龄,也是还没学会隐藏情绪,海阔天空的'年龄。一句无心的玩笑,一段默默的对话,甚至是不经意的一瞥都会在另一个人眼中放大再放大,无端填补上一些莫名的含义,然后添油加醋再广为流传。直至所有人都深信不疑。茶余饭后想起这个人时,还会附带着加上他那些被艺术加工过的表现,成为不朽的谈资。

  还记得语文读本上有篇成长的文章,主人公叫英子。文章的内容已经忘了,但最后一句话却无比深刻的记了下来“爸爸的花落了,而英子也长大了”。无数次地想问英子是怎样坚强的面对父亲的去世的。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长大了。

  翻一翻日历才发现我已经挥霍掉许多日子了。我的十六岁也即将远去了。

  是不是意味着我不能和我弟弟一起看《海绵宝宝》,不能再蛮不讲理的挑食了?虽然我认为《海绵宝宝》很好看,菠菜很难吃,但我不能只感受自己的感受了。我要在顾及自己的同时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也许,这就是成长。

成长的作文 篇4

  饭后,我正坐着读报,爸爸走过来说:“要去学围棋啦!”我愣了一下,又忽然反应过来——那段日子已经结束了,爸爸在与我开玩笑呢!

  不知为何,这一句话顿时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心里酸酸的。八年前,我还是个幼稚的小屁孩,在棋院里这儿看看,那儿瞧瞧,似乎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八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初中生,而在这八年间经常去的地方,从今往后也许不会再去了。

  还记得我第一次来到棋院时,又害怕又惊慌,看着周围一张张完全陌生的面孔,嚎啕大哭。老师让我独自听课,我却死活不肯,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想让她陪着我共同听课。老师和妈妈都没办法,只好由着我。如今回想起那时的情境,真是觉得可笑至极。现在我是再也不会那样了——这也是我的成长吧!

  这八年间的每周二晚上,我都会准时来到棋院。但有一点很奇怪,无论我来得多早,终究还是比老师晚。这个奇怪的问题伴随了我整整八年,直到现在还是没能找到答案。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教了我五年的老师了。他是个很有特点的.人——光头。每当他在局中遇到难题时,他便会挠挠头,这样做好像会有一股神力,不一会儿,便有了主意。

  一直以来,他对学生都很和善,只是有一次,他骂了我。那天下棋,我完全不在状态,连下臭棋,最终输给了一个比我小三岁的孩子。他在一旁看着,眉头紧锁。终于,他看不下去了,训了我一顿。此前,我一直对他“怀恨”在心,但现在我终于明白,他是为我好。

  围棋是我所学时间最长的项目。八年,让我懂得了坚持,懂得了不能半途而废。它带给我无限的快乐,它愉悦了我的精神,活跃了我的思维。一晃八年过去了,八年间的一幕幕,依旧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似乎离我很近,又似乎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