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成华区李建荣名师工作室 叶春艳(成华小学)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热情活泼,喜欢学习语文,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课前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预习能基本读通顺课文,在学习中,绝大多数孩子能与同伴合作,并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在朗读课文中,喜欢以引读的方式朗读,孩子有一定的朗读技巧,但需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5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3 、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大象贴图、船、演示曹冲称象过程。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 出示大象贴图)
生:哇,好大!
师:打个招呼吧!
生:大象好!
师:老师给它请到黑板上,再热情地打个招呼。
生:大象好!
师:看着孩子们瞪大眼睛,老师知道你们很喜欢它,是不是?其实三国时期有一位军事家曹操在带着一群人第一次看见大象看见这头大象时比你们还兴奋,因为大象生活在离他们很远很远的热带地区,大象对他们来说太珍贵了。看到这么大的一头象让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还是它到底有多重呢?决定把它称一称,咱们今天一起走进课文“称象”去瞧瞧,读课题
生:称象、称象
师:称象的“称" 是后鼻音,再读。
[ 在出示图片时介绍大象的生活背景既唤起学生对大象的喜爱之情,又让学生了解到大象的珍贵,为后文理解宰割大象称出重量的不合理性做下铺垫]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生自读
师:孩子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你喜欢的办法去解决它,遇到难读的句子你就多读几遍。
生认真读课文。
2 、检查读词卡
师:课文会读了吗?
生:会。(充满自信)
师:课文中的词语娃娃要考考你们,打打招呼。( 出示词卡:像堵墙 议论 一杆秤 反驳 宰割 一艘船 沿着 船舷 重量 官员)
3 、齐读课文
师:调皮的词语娃娃要跳回课文考你们,怕不怕? 咱们试试( 把书立起来,不用手指,眼睛看课文读)
生齐读课文。
4 、相机指导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师:字音基本准确,特别要注意黑板上的词语(一杆秤、船舷、秤杆、割)
学生齐读。
5 、同桌合作检查读课文
师:同桌的孩子一人一个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竖起耳朵听,听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顺没有?
生合作读课文。
[ 应当说“读通课文”在阅读教学全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位置,学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创造基本条件。]
三、 精读课文
1 、 检查自然段,感知主要内容
师:同桌合作读课文读得好!谁想出了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生:曹冲
师:谁能把刚才咱们说的连起来说说。
生:曹冲想出了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2 、体会大象的大
师:要称的这头象是什么样子?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生: 2 自然段
师:默读二自然段,拿出小铅笔用“——“画出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生勾句子。
生汇报: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象四根柱子。
师:你勾对了吗? 引读:课文说这头象怎样?
生:又高又大(没有读出大象的大)
师:多大呀!男孩子再读。
男生读。
师:到底有多高多大
生: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确实很高很大,再次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看这又高又大的大象。
全班齐读。
[ 把感受大象的形象与感情朗读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实践中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读的层次分明,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递升。此时学生在读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大象的庞大]
3 、感知三种称象办法
师引读:太大了,使得曹操带领的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生:这么大的一头象,到底有多重?
师引读:于是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有人说(……)
生读: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师:又有人说(……)
生读: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师:曹冲站出来说(……)
生读: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然后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至画线的地方。在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有哪些办法?
生回答:造大称 宰大象(师相机贴词)
师:这两个办法是官员想出来的(板书:官员)官员的办法行不行?
生摆手:不行。
(1) 砍树造称
师:为什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办法为什么不行。
生: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造的秤呢?
师:没有这样的大力士。贴词(大力士)造大秤也麻烦,砍一棵大树太浪费了。贴词(大秤 )难怪这个办法一说出来,立刻有人
生:反驳 (师出示:反驳)
师:什么是反驳呀!
生:就是不同意。
师:不仅不同意,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怎么反驳的,找出句子练一练,读出反驳的语气。
生练读。
(2 )宰割象
师:第二个办法呢?为什么又不行?
生1:太残忍了。
生2:曹操那么喜欢这头大象,如果宰了太可惜了。
师板书:割成块
师:难怪曹操听了会直摇头,坚决不同意。
[ 引领学生读懂课文是阅读教学之根本。因此,老师 在引导学生了解三种办法时,以引读的方式读出三种办法,让孩子先有一个整体感,在根据课文内容分析每个办法时,注重让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主了解前两个办法的不合理并说明理由。同时,在情景中巧妙出示“反驳”,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与朗读相结合更使该词在学生头脑中形象化,加深了理解]
(3) 曹冲的办法
师:曹冲的办法是什么? 在哪个自然段? 请默读4 自然段,用“——”勾出来。
生认真默读勾句子。
师: 对照小黑板,你勾对了吗? 一起读读。( 眼睛看小黑板)
生齐读: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然后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至画线的地方。在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曹冲想出的办法是这样,先把
生: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师:这是第一步。(师标上步骤番号。)然后 。总共有几步?再引读。第一步是……第二步是……
师:照着这个办法我们也来称一称。我要请一个能干的孩子来当我的小助手。(师请一个学生一起演示)先干什么?
生: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师手指黑板说:老师准备了一艘船漂浮在水面上我来赶大象,大象上船,船会怎样?
生:会下沉(老师和小助手一起沉船)
师:然后呢?
生: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
师:请个小朋友上来画
请上来的小朋友沿着水面在船舷中间画线。有小朋友说画错了。
师:错在哪里?
生:不能画在中间,要画在边上。
师:在这儿( 指画线的地方) 与水一样平画线就是沿着( 说重音) 水面画线。画在中间也可以,明白吗?第一步完成。
师:又干什么? 老师请一些孩子加石头,老师和小助手沉船。
(老师提醒下面小朋友看清楚石头一直加到什么时候?老师故意将船沉至画线以下,学生指出错了)
[ 学生光凭文字难以理解称象的具体过程,与演示相结合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先 通过齐读、引读,标上步骤番号让学生熟悉曹冲称象的过程,再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演示称象过程,学生的兴趣浓厚,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注重演示与理解语言文字相结合。如: “沿着”的意思比较抽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
师:再称一称船上的石头。这就是曹冲的办法,结果怎么样? (读5 自然段)
师:曹冲的办法它不需要造大称,也不需要大力士,更不需要把大象割成块,瞧,他用这艘大船代替了官员需要的大秤(取下大秤词卡贴在船上)他用水的力量替代了力大无比的大力士,不可以把大象割成块,但我们可以用一块一块的石头来代替。
师:小小年纪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你想说什么?
生:曹冲很聪明,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生:我很佩服曹冲,我要向他学习。
生:曹冲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还能将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师: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向曹冲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
总评: 该课的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在充分考虑学情,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扎实初读,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课文,凸现教学重点,在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时,教师把课堂建构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充分参与其中,主体性真正得以发挥,呈现了学习过程的层层递进,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该课还以“递进朗读”为副线,在老师有意识的引领下,学生读通了文,读出了意,读出了情。整个教学中,学生在读中探究,在探究中朗读,层次分明,步步递进,堪称阅读教学之优秀设计。
反思: “ 读通课文”在阅读教学全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位置,学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创造基本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 扎实初读,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层次。继续运用随文识字策略将感情朗读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然后再回到文中指导感情朗读,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字形,了解形声字的表音、表义功能。在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时,因为比较抽象,因此利用了贴图的方式进行演示,并与语言文字的理解相结合。 通过这堂课,使自己真正明白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实施。
【《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称象的教学反思04-14
《称象》教学反思02-06
称象教学反思02-15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08-18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08-24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09-22
《称象》教学反思15篇04-02
曹冲称象的教学反思02-05
称象教学反思15篇04-14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