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

《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

时间:2022-08-15 03:44:14 一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

  《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现在是金秋时节,景色宜人,有两个小孩子在一个小山村游玩,你看,他们一边走一边说,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他们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说。

  二、揭题:

  有一位叔叔把这美丽的景色编成了一首童谣,叫《一去二三里》,(板题)

  三、出示前置性作业

  学生自由读童谣,把生字圈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四 、认字:

  1、逐个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yí  qù èr  sān l ǐ sì w ǔ  liù  qī  bā  jiú  shí 一 去  二 三 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指名读,你认真听,如果他读得对你就跟读,读错了就举手帮助他改正。

  3、出示一三五七九的卡片,读后小结,这是单数。

  出示二四六八十的卡片,读后小结,这是双数。

  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找出整体认读音节的生字。

  5、游戏:

  出示课文图2,让学生辨认哪些是阿拉伯数字,哪些是汉字?

  指名男同学拿单数的阿拉伯数字,女同学拿双数的阿拉伯数字,逐个找朋友。在下面的同学拿出与之相应的汉字互相对应。

  四、朗读:

  1、范读,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刚才学过的生字。

  2、同桌互读课文,如果你的同桌读错了,就教一教他。

  3、指名个别读,请同学们发挥想像,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美丽。

  4、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指着相应的画面。

  五、拓展

  1、比赛读绕口令:(看哪个同学读得又快又准)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要分清四和十,必须认真读一读。

  2、仿创童谣:

  例:一去二三里,飞鸟四五群。小树六七棵,八九十只鸭。

  六、故事表演(根据古诗意思编故事)

  教学反思:

  一、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来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通过利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美丽的插图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

  整节课的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游戏的参与中学会知识。其次,新课标除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外,更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如何把新课标所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

  三、注重创造性教学。

  新课标除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外,更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是一种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和发现规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旧中求新,常中求变,实中求活,是一个动态过程。此环节更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做到学以致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加对古诗的理解。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诵、同桌互读等,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强化了对古诗的印象,学生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古诗的教学并不是一蹴就成的,诵读、理解诗意还需要多次的教学才能很好地落实下去,尤其是朗读,怎样读出韵味,还需要深究探讨。

【《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一去二三里古诗09-13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08-24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03-25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5篇04-21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4篇03-30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4篇03-26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3篇03-26

小学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04-10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15篇04-08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