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1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心。
学情分析:本文内容较长,词语较多,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解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引发学生兴趣,熟悉内容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教师先作示范,让学生模仿。
教学目标:1、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3、尝试做一回小记者,同学之间合作学习。能成功地进行一次人物访问,锻炼自己搜集资料、取舍资料的能力,能围绕采访主题设计问题,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2、熟悉课文内容,尽己所能提有价值的问题,做一个合格的小记者。
课前学习: 1 自学“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观摩央视名记的人物采访节目,揣摩学习。
2 熟悉课文,试着从内容到形式发现本文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最喜欢哪一种艺术?文学还是音乐?绘画还是书法?雕塑还是舞蹈?有青睐建筑艺术的吗?
介绍贝聿铭:以学生介绍为主,师适当补充。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曾获得美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
二:阐释课题:华夏,我国的古称。
华 古代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
第二种说法是:“华”含有红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
第三种说法是:“华”是由中国的古称“华夏”简称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国是奴隶制的“夏”,建国的民族就叫“华夏族”,所以中国有“华夏”之称。“华”是美丽的意思,“夏”有广大之解,两字组合成“华夏”一词,是说又大又美。据《左传》记载,“有利益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这个解释便把“又大又美”上升到一个高精神文化,高物质文明的境界。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
三、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解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答记者问的方式梳理课文内容。
(一) 学生结合预习,交流成功的采访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 采访前要对采访对象作尽可能多的深入细致的了解,还要对采访对象的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不说外行话。
2 要能设计被采访者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要具体,有特点,要能打开被采访者的心扉。
3 要讲究谈话艺术,热情诚恳,营造融洽的氛围。
4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放松、随机应变等。
5 要记好采访笔记。
(二 )学生合作学习,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人物采访活动,采访对象: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活动步骤:
1 自由结合组成采访小组。(基本上以同座为伴)
2 利用教材、网络查找贝聿铭的资料,进行资料的汇总、删选,确立采访的主题。
3精心设计采访问题,进行角色分工。
4现场采访表演。(注: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给予学生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点和帮助,可将学生忽略的一些重要问题提醒学生思考,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小组学生活动的质量高低,参与一些小组的准备。)
(三) 学生现场表演人物采访:与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面对面
(教师要根据前面的观察选择表演小组,考虑问题设计的互补性、个性,表演的质量。)
教师示范:
在美国的建筑界初露头角
记者: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1】相关文章:
梦回华夏文化作文05-05
关于魅力的作文:说魅力08-20
魅力09-01
展示自己作文03-02
风采展示口号12-10
军训展示作文08-24
倾听的魅力08-25
康乃馨的魅力08-23
细节的魅力04-18
魅力的作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