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 6

时间:2022-08-16 08:01:30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羚羊木雕》 6

《羚羊木雕》 6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意的启示。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你在悄悄的长大,对许多事情已有了主见,有时候,对某些问题,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样一个故事,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二、        整体把握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我最要好的朋友万芳,被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很伤心。]

    要感知课文内容,就要朗读,朗读有助于体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由发表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有主动的、独特的感受,随时加以肯定。

  [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精读赏析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读后进行评价。

教师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

①     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②     文章结构顺序能否调整

    (过渡)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发现、有感悟,进而有创作。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①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

    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②文章结构顺序

    调整后不好。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体验反思

    (过渡):同学们在悄悄地长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对与父母的分歧,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也许是唱出和谐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①     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样处理?

②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学生处理矛盾的方法有差异:有的学生非常冲动,甚至以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有的则非常理智地考虑如何避免这样的矛盾出现。教师这时要因势利导,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出现文中的矛盾冲突。

作业: 确定自己代表的人物——父母、“我”。 准备辩论提纲。

第二课时

辩论。辩论30分钟,评议10分钟,评议先由学生发言,最后教师小结,尤其肯定摆事实讲道理,并掌握好说话分寸的同学。

教学反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与亲人、友人关系。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远不是个体的独立行为,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孩子对父母,对师长必须为命是听,似乎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到今天,开放、交流、改革成为社会的主题曲,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当然会随之而行。课文中孩子交往的多层性,主体意识的朦胧觉醒,甚至于那木雕送人都可以看成社会文化变化的例证。课文的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不就是孩子轻轻的反击吗?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6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www.fwsir.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羚羊木雕》 6】相关文章:

羚羊木雕作文03-23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8-25

语文《羚羊木雕》教案08-28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1-28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04-05

《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08-22

羚羊木雕主要内容06-08

《羚羊木雕》语文教案05-27

羚羊木雕语文教案06-01

《羚羊木雕》语文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