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丰碑》课堂教学结构赏评

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丰碑》课堂教学结构赏评

时间:2022-08-16 08:19:40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丰碑》课堂教学结构赏评

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丰碑》课堂教学结构赏评

如果说音符因结构而成为音乐,砖瓦因结构而成为建筑,文字因结构而成为篇章,课堂也会因结构而成为艺术。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处于一种流变状态。但是无论怎样变,真正的一堂好课,其课堂结构一定是和谐的,所谓和谐的,就是说课堂的每个环节符合一定的逻辑联系,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配合得适当而匀称,能给人以美感。五
            ? 一节前夕,宜昌市夷陵区教研室组织小学语文专家组成员来我县交流, 王莉丽
            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就是一节结构和谐、能给人以美感的好课。课堂上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浓浓,老师引导学生围绕“丰碑”这个“文眼”展开了一系列有效的对话和探究,其课堂结构体现出首尾呼应的整体美、动静交错的节奏美、由浅入深的层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一、题文联系,浅知“丰碑”。

            师:“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诗是写什么的?

            生:写红军长征克服了无数的困难。

            师:对,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请看屏幕。(.课件播放红军翻越雪山时的镜头)谁来谈谈体会?


            生: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生:红军战士真了不起!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红军翻越雪山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丰碑)谁知道“丰碑”是什么意思?

            生:字典上说是“高大的石碑”的意思。

            师:那么在课文中指什么呢?大家能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

            (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第 12 自然段,读“风更大了 ……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生:“丰碑”在课文中指“军需处长”。

            生:“军需处长”是个人,怎么会是“丰碑”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多好,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一遍课文。

            [赏评]一上课教师就用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诗句引入课题,接着用.课件展示红军长征中艰难万状的几个镜头,奠定了整节课的感情基调,营造了浓浓的情感氛围,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题,题文联系,引出了关键的一问:“军需处长”怎么会是“丰碑”呢?从而引发了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引导可谓丝丝入扣,不露痕迹。


            二、人景对照,感知“丰碑”。

            师:大家读了课文之后,应该弄清楚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说说?

            生:写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的感人事迹。

            生:课文主要写了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行军时,一位军需处长因穿得太少而英勇牺牲的故事。

            师:说得好!课文是怎样描写军需处长的呢?请一位同学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指名读课文第 7 自然段,学生评价)

            师:大家再把这一段浏览一遍,在文中画出关键的词说一说,军需处长是不是因为穿得少而牺牲的呢?

            生:是因为穿得太少而牺牲的。从“冻僵”、“单薄破旧”、“贴”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贴”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写出了衣服的单薄。

            生:还有衣服的小。

            生:衣服也许被雪水浸湿了,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更增加了冷的程度。

            师:对,当时红军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行军的?

            生:天气很冷。

            师:请同学们看书,画出关键性的词语。用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

            (学生自读 1 、 2 自然段,画重点词)

            生:从“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呑掉”等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很恶劣。

            师:“冰坨”是什么意思?

            生:水或含水的东西冻结成的硬块。

            师:对!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人要生存下来,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要保暖。

            生:要棉衣。

            师:军需处长在部队是管给养的,衣服、干粮等都要经过他的手。他有没有条件满足自己?

            生(齐):有。

            师: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

            生:部队装备很差,缺少物资。

            生:因为棉衣少,他就让给了别人。

            师: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他让给别人的岂止是棉衣,那是生的希望啊。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感人的品质!请同学们朗读第
            7 自然段。

            (学生朗读)

            [赏评]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直奔重点,在具体环境中去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的可贵,披文入情,简捷明了。

            三、反复揣摩,感悟“丰碑” 。

            师:将军发现了已经牺牲的老战士,从不知道他的身份,到弄清楚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的神态有一个变化过程,请大家默读 8 - 12
            自然段,读后请一些同学来谈谈你要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收获。

            (学生默读 8 - 12 自然段)

            生:课文为什么写将军的神态变化?

            师:如果你就是将军,当你看见自己的战士因衣服太单薄而被冻死的时候,你心里会怎样想?

            生:非常愤怒!

            师:对谁愤怒?

            生:军需处长。因为他不负责任。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将军愤怒的神态

【课堂因结构和谐而精彩——《丰碑》课堂教学结构赏评】相关文章: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探究08-18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08-23

英语高效课堂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交互转换08-18

选准突破口 优化课堂结构04-27

句子结构08-23

结构篇:用结构的“新瓶”装思想的“老酒”08-18

宋代社会结构08-17

花的结构教案06-07

调研报告的结构07-26

结构实习报告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