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藤野先生》导学案
《藤野先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
二、整体感知
1、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在东京,见藤野先生前。
第二部分(第 段)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相识。
第三部分(第 段)离开仙台,深切怀念藤野先生。
2、理解人物
1、外貌描写(白描)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表现出先生的( )
2、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什么精神性格。
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
B、为“我”改正解剖图。( )
C、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
D、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
3、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这种态度,最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 A、“匿名信事件”
讥刺“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对此的愤恨和抨击;后半句写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B、“看电影事件”
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呜呼,无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C、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侧重?
匿名信事件——弱国国民受人歧视。
看电影事件——中国老百姓的愚昧、不觉悟。
2、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能够做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给予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3、文中还写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国人?
清国留学生、“我”。
4、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
运用比喻、夸张、反语,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
5、文中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藤野先生》导学案】相关文章:
《藤野先生》说课稿08-22
藤野先生缩写08-22
藤野先生阅读心得08-24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08-25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02-04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02-26
《藤野先生》教案(精选9篇)07-16
《藤野先生》写作技巧08-12
《藤野先生》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03-08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14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