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十一 背影 (八年级上)

十一 背影 (八年级上)

时间:2022-08-16 09:56:56 八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十一 背影 (苏教版八年级上)

十一  背影  (苏教版八年级上)

教学目的
一、 理解课文以背影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记事写人的结构特点。
二、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
三、 理解作者所表现的真挚的父子之情,认识尊长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教学设想
一、《背影》这篇传统名作,现在编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要求不能过高,须紧扣单元教学要求,加强语言的基本训练。
二、安排两教时。教学中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参阅注释预习一遍,查词典正音。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交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时间因素;结合.写作背景讲读最后一段;正音释词;理清文章结构;研读第一段到第四段。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苏的扬州、浙江的温州、宁波和上虞当中学教员。1925年暑假以后到北平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28岁。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在行动上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由一个爱国者走向人民,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自清为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他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这一段有些语句今天初一的学生较难理解,先学这一段,既可扫除难点,又弄清了.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前文的内容。教师用讲读法进行讲解。)
  这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写了作者的感受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这对学习课文前面的内容是有帮助的。
  二、正音释词。
  出示小黑板,学生注音,师生共同释词,有的看课文注释。
  [交卸(xiè)]解除职务,向后一任官吏交代。
  [奔丧(bēnsān)]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踌躇(chóuchú)]犹豫。
  [迂(yū)腐] [颓(tuí)唐]
  [琐屑(xiè)] [晶莹(yíng)]
  [差(chāi)使] [狼藉(jí)]
  [簌簌(sùsù)] [赋(fù)闲]
  [游逛(guàng)] [栅(zhà)栏]
  [举著(zhù)]
  三、自读课文,按第七练习题的要求概括段意层意;注意第一第二段所指的时间;提出疑问。
  四、讨http://www.fwsir.com/论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板书如下:
   
  五、研读第一、二、三段。
  1.第一段的"二年余"指什么时间?第二段的"那年"是哪一年?
  --第一段的"二年余",指1923年到1925年,第二段的"那年"是1917年,因为第四段中提到"其实我那年已20岁"。从第二段开始是回叙往事。
  2.第二段写徐州见父,为什么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怎么院子里会满是"狼藉的东西"?父亲的那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包含着什么意思?
  --父亲卸职失业,不得不打点行囊回家,因此院子里乱七八糟的,作者看到这种凄凉的景象,再想起祖母的去世,眼泪便禁不住簌簌地流下来了。这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比儿子更加悲伤愁苦,可是,当他看见儿子流泪的时候,便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是多么的体贴、爱护。
  3.为什么说"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父亲在徐州当烟酒公卖局长(在旧社会被认为是一种肥缺)不仅没有发财,还要借了钱办丧事,变卖典当了家财去偿还亏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父亲的为人。父亲失了业,又背了债,悲和愁相交煎,所以说"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
  这两段写家中困顿的处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4.教师范读第一段,学生齐读第二三段,要求读时注意速度、语调和感情。
  六、研读第四段。
  1.这一段为什么写南京"游逛"只用"勾留了一日"五个字一笔带过,而写父亲是不是亲自送行却用了不少笔墨?
  --当时父子俩对游逛没有心思,而且它对写父亲也没有什么关系,用一句话交代一下就可以了,重点是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
  2.这一段是怎么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的?文中哪些地方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自己送行?父亲"踌躇"了又"踌躇"说明了什么?
  --照理父亲可以不必亲自送行,因为:第一,他"事忙",急于谋事;第二,有熟识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车;第三,"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可是,父亲还是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对茶房"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踌躇了一会",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3."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的,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贴。这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4.齐读第四段。
  七、口头表达训练。
  1.复述第二三四段,复述时把以下词语用进去。
  交卸 祸不单行 满院狼藉 簌簌 天无绝人之路
  亏空 惨淡 勾留 嘱咐 仔细 妥贴
  踌躇 再三 终于
  2.课后朗读课文两遍。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加强朗读和复述的语言训练,进行造句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并订正。
  交卸 差使 狼藉 亏空 惨淡 游逛 勾留 妥贴
  嘱咐 熟识 踌躇
  2.复述二到四段,把听写的词语用进去。
  二、研读第五段。
  1.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两句话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仅没有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
  2.进站上车,父亲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呢?
  --文中两个"忙着"说明父亲全然不顾自己,只想着为儿子劳神费力。一个"嘱我",一个"嘱托",说明父亲像慈母一样对"我"关心体贴。即使是找一个坐位,他也要认真地"拣定"进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细致入微,用心良苦。
  3.指名朗读或齐读第四第五段,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
  三、研读第六段。
  1.买橘送行,具体写父亲的背影,很感人。这一段是分几层来写的?
  --分四层:第一层写父亲执意自己去买橘子;第二层写父亲过铁路买橘;第三层写买橘回来;第四层写依依惜别。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儿子的旅途生活既单调又口渴,于是要去买些橘子给儿子。为儿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3."他往车外看了看",后来"我"也看了,两人看的是不是一样?为什么对父亲的看写得很简略,而"我"的看却写得较详细?>>>--父亲只是看看有没有橘子可买的,而"我"呢,不仅看到有卖东西的人,而且看到过月台,穿铁道,爬上爬下很不容易。本来想不让父亲去的,可是"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一层写出了父亲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拳拳爱心。
  4.第二层写看见父亲的背影,描写了父亲的感人形象。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这一层主要写了父亲的穿戴和一系列的动作。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一身素服,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里。接着具体描写父亲是怎样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的。"蹒跚地走"、"慢慢探身",显示了父亲行动的不便;手攀、脚缩、身子倾,形象地写出了吃力的样子,看到父亲不辞辛苦为自己买橘子,"我"怎能无动于衷,因此,"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写第一次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
  教师范读一二两层,让学生感受体会。
  5.第三层写买橘回来,父亲放好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其实,这段时间父亲的心情并不轻松,穿过铁道,爬上爬下也确实比较艰难,但是为了消除儿子可能产生的不安,便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安慰儿子。尽管这轻松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但也表明他为儿子劳累也是心甘情愿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父亲的慈爱是多么感人,多么崇高!
  6.最后一层写依依惜别。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

【十一 背影 (八年级上)】相关文章:

背影八年级作文07-15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11-09

八年级语文教案《背影》03-12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反思03-29

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12-29

八年级语文教案《背影》08-22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反思03-24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15篇11-11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学反思05-10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15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