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8课《橘颂》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8课《橘颂》

时间:2024-04-07 14:02:30 八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8课《橘颂》


                            28   橘颂
【教学构想】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整首诗节奏感强,文辞优美,但语言较为深涩,而且还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进行:
 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疏通文字,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作者思路、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
   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理解诗歌主旨。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把握橘树的精神,理解作者借对橘坚贞品质的赞美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橘树的精神以及作者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他遭谗被疏时,以南国的橘树作为自己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咏物名篇一一《橘颂》。
   2.介绍屈原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通过教师的导入和介绍,可以渲染气氛、加强体验、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注意语气。    
   2.由学生提出应该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且进行范读。
   3.同学们根据朗读标准进行点评,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3. 全班齐读。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中的词句,为疏通文意做准备)
三、学习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查找工具书,试着理解课文,疏通文意。将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划出来,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2.分小组讨论,逐段翻译课文。四人一组,由一人负责翻译全文,其他三人边听边记下和自己理解不一致的地方。
3.在讨论时,学生将阅读所得、所感以及困惑提出.与小组同学进行相互交流。    
4.全班探讨问题,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提出小组讨论时难以理解的句子,共同解决。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
5.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直至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课后练提出的问题。
(将课后练习作为作业让学生思考,是为下一节课分析课文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师出示重点词句,学生解答
1.重点字词。
徕服      壹志      曾枝剡棘       抟       文章       类
姱        廓        淑离           师长     置
2.重点句子翻译。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3.检查背诵。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字、词、句,检查背诵课文的情况,使学生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
二、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诗中哪几句写了橘的生长习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2.在下文中作者又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颂橘的?
具体从橘树的外形美丽动人和美好精神两个方面来歌颂。
3.从哪些方面写了“橘”的外形美?
①读课文,从中勾画出描写“橘”外形的句子。
②将找出的句子进行归纳提炼。
叶一绿;花一素;枝一曾;棘一剡;果一形抟、精色、内白
4.这些外在美又表现了橘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在文章的后半段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课文原句:“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说明了“橘”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豁达正直的精神品质。
5.作者仅仅只是在颂橘吗?这种通过颂橘来表达自身品性的.写作方式是什么?
作者看来是句句写橘,但不是仅仅在颂橘,而是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赞美。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6.作者是如何言志的?(结合课文分析)
无论是对橘树的描述或对橘树的颂扬,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言志。用橘的特性表达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和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盼内容层次,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了解全诗主旨、作者.写作意图和精神追求。)
三、拓展延伸
1.屈原作为一个爱国、追求崇高人格的诗人.借橘的特性表达了自己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么,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具有“橘“的精神品质?
(学生在此环节往往很活跃,很多学生都会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一些名人和革命英雄的故事,以此展开话题,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2.选择一种植物,模仿本文的手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抒情短文。
(本文学习了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后记】
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教学大纲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针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l。“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多种,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通过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琅琅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教师一面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使学生有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我在教学时从以下两方面人手:一方面,让全班同学把各自不懂的字、词、句指出来,分组讨论,教师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但不把结论强加给学生,允许有遗留问题,鼓励学生课外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就课文内容,旬、段的含义,作者的思想感情、<a class=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8课《橘颂》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8课《橘颂》】相关文章: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3课《黄河颂》08-1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0课《懒惰的智慧》08-1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4课《故事三则》08-16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08-1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7课《怀疑与学问》08-1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1课《特别营救》08-1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15课《七根火柴》08-1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08-16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集第22课《古代神话三则》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