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 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亦或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二、整体感知,复述故事。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题目是文中谁说的一句话? 明确:父亲。 那是父亲对谁说的呢? 明确:对儿子说的。
父亲在什么时候对儿子说的这句话?
明确:当儿子在半山腰,即不能上又不能下的时候,父亲对儿子说: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各抒己见,请一个同学小结几个同学的发言。)
回顾记叙文的六要素,并板书: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根据六要素来复述课文。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老师教你们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具体运用!如果老师一开始说,要大家复述课文,很多同学可能不会这样熟练地说出。现在,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老师利用文中父亲教儿子的方法,一步步分解,最后完成。多么容易啊!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要这样,先抓主要的人物与事件,再配上时间地点等具体的东西。大家完成的很好,我们感谢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化整为零”的好方法! 三、精析课文。
1、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2、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那句话体现出来了?
明确: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3、 题目的含义该如何去理解呢?
4 、教师小结: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是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地走下去。
四、品读课文。
1 、我之所以能脱险,是因为父亲得帮助,他的帮助使我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读课文18-21 自然段)
教师小结,并板书:
有了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脱险)
2 、“我”被弃悬崖,内心充满的全是害怕,但文中却无这个词,哪些词语表现了“我”的这种感受?读8-15 自然段,找出这些词语。
教师小结,并板书:
(遇险)毫无信心
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文中最生动、最细腻的就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得恐惧感。这种用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 、读课文16-21 自然段,思考: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如果是生活中你的父亲,他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父亲,他深知孩子的路还得靠自己去走,不合适得“扶”是害而不是爱,孩子需要的是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父亲用心良苦边鼓励边指导的做法终于获得了成功。
4 、分角色朗读16-21 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指名点评。
五、小结。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进入初中,在这人生新的起点上,我们只要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会有收获。希望“ 山的那边” 永远召唤着你,通过“ 走一步,再走一步” 到达理想的彼岸。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篇有关“坚强与坚持”的文章,摘录或背诵其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示例:这是 一位父亲面对自己那陷入困境的儿子说的一番话:“ 你知道水是怎样流出大山的吗?”“ 水遇到大山,碰撞一次后,不能把它冲垮,不能越过它,就学会转弯,绕道而行,借势取径。记住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 即使流动过程中遇见了深潭,即使暂时遇到了困境,只要我们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就一定能够找到出口,柳暗花明。”
遇见困难,努力了,无法消灭它,不如像流水一样,在大山旁边寻找较低处突围,也一样能够走出困境,达到远方,实现梦想。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03-27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反思04-2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08-19
走一步再走一步08-24
走一步,再走一步08-24
走一步,再走一步06-08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文04-09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04-08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08-10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