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
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言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本文抓住景物及季节特征,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语言精练,思路清晰。
教授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学习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动静结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加强对文章的朗读、欣赏,体味,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情景导入,分三步。
(1)师:到过哪儿?给大家谈谈。
设计目的:可就班内广西或外省如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的学生,让他们简单描绘家乡或到过的风景名胜,实现能力目标的听、说训练,并调动学生积极性。
(2)师:是否到过长江三峡?说说三峡是哪三峡?简介其风光。
假如末到过,背诵描写长江或三峡的诗歌。
设计目的:仍训练听、说能力。设置“到”与“未到”,可给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空间。
引导学生背诵《黄鹤楼送盂洁然之广陵》或与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关的《朝辞白帝》后,伺机介绍地理学家郦道元,引出《三峡》。
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峡美景,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一步。
(二)播放《三峡》光盘,其间教师背诵课文,做到有感情,有节奏。
设计目的:这一步骤中,背诵结合光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增强兴趣和感性认识,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二步和为培养听、读训练打下基础。
(三)抓住优美的文言写景散文以朗读为重点进行训练。
(1)听教师朗读,要求学生听出节奏。
设计目的:训练听的能力。
(2)让学生大声地朗读,圈出的难字难句可借助注解、工具书在小组内交流或与巡视的老师交流。教师估计或就学生提出的疑难示
例,如:
节奏: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以词义为单位);
难字:曦、虽、属等;
难句:“虽乘奔欲风,不以疾也”等。
设计目的:这一形式的朗读,第一,体现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第二,体现老师占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改精神;第三,老师可视学生提问帮助他们解决难字难句,除了以上提到的,譬如还有“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清荣峻茂”等词句,通过质疑解疑,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三步。
(3)学生集体朗读,教师指正他们读音、节奏。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感知课文。
(4)开展朗读比赛:从每组中请一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四个自然段,并请其余同学指出优缺点,评出最佳选手。估计同学们会指出参赛者在读音、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的不足,然后可让点评同学示范朗诵并简谈朗读秘诀。
设计目的:实现能力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四)编解说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意见,教师巡视,解答疑难,然后视情况请若干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介绍三峡风光,同学点评,教师指导评出最佳小组。
设计目的:初步突破本文写景特点这一难点,并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将比较枯燥的文言文翻译生动化,同时培养学生高度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课文怎样写景。
(五)分析写景的顺序。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写景顺序及层次,山——水;季节:夏——春冬——秋冬。配合讲解,可同时展示三峡的简单游览路线图。然后伺机提出哪些句子写得最优美,给大家分析一下。因为学生已有朗读解说的基础,他们自然会提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等佳句,教师适时提出景物描写动静结合,并为他们补充对“素、绿、飞、荣、茂”等词的欣赏,使他们理解这些词的妙处。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品读作品,读出情景交融,在感受美景中获得情感的熏陶。
(六)练习:(1)、(2)为堂练,(3)可课后练。
(1)背诵,请学生挑选喜欢文段试背。
(2)再播放《三峡》光盘片段,让学生描绘某一画面,并命上漂亮的名字或谈谈读《三峡》看《三峡》的感受。
(3)动笔练习:把“写”与上面“听、说、读”结合起来,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悬泉瀑布、回清倒影”,空谷传响“五词语描写一山川名胜或家乡四季景色变化图,自己命题目。
设计目的:进一步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中。
【《三峡》的】相关文章: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反思08-20
三峡的作文03-22
三峡之旅作文08-24
游三峡作文08-07
关于三峡的作文10-21
三峡大坝作文10-20
三峡教学反思01-04
《三峡》教学反思03-20
游玩三峡作文05-01
《三峡》语文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