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舞记》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舞记》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舞记》说课稿1
点击浏览该文件
《观舞记》说课稿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我的说课分为七个板块:(出示幻灯片)
第一板块
(播放多媒体)本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第四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观舞记》、《安塞腰鼓》中舞蹈艺术。本课《观舞记》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现实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板块: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为:
本文对舞蹈艺术的描写优美生动。
第三板块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语言技巧及写作的特色,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以朗读法为主,点拨法、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播放多媒体)
我之所以确定以“朗读法为主”的原因是朗诵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四板块
我认为: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播放多媒体)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优美的语言。
第五板块
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文字转换为画面,更加直观的、形象的理解课文。
第六板块
新课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更体现在评价方面。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需要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本课时的教学我采用两种评价方式:
1.教学语言梯度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应的评价。使用“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等有梯度的语言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行为评价:采用鼓掌方式或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评议。
第七板块
“精导妙引——整体感知——研讨赏析——拓展延伸”。
我之所以这样确立,是因为我一直都信奉的这样的一句话:“一棵树苗,或生长在荒凉的沙漠,或生长在茫茫盐碱地,或栽种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学生就犹如是树苗,我们的课堂就犹如是培育树苗的地域,而只有民主的、和谐氛围才是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土壤。
(一)精导妙引
(播放多媒体)(4分钟)
现场情景展示:教师多媒体放错,尴尬万分的say“sorry”,立刻神情紧张的纠正,
没想到却频频的出错。
恢复正常说:“其实刚才是我为同学们特设的一个现场情景,”(播放多媒体)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对刚才的情景进行描述。
目的在于为了让学生在体会并学习冰心描写舞蹈艺术语言优美,先行演练,而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会自主地将自己口述的语言与冰心的语言进行比较,以达到更好的体会优美语言的目的。
(展示课题,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初读课文,谈谈初读体验。
这部分要明确:飞动的“美”。
具体体现在:服饰、动作、眼神、表情……
(在学生归纳之后,多媒体放映印度的婆罗多舞)
三.研讨赏析(11—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勾划出自己认为写的精妙的句、段,以着重号“△”标出,细心品味、大声朗读并加以积累。提示学生在选择语段旁就“感情、语气、语速、轻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号的标注。
学生先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形式特点)
四、拓展延伸(8--10分钟)
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要求学习冰心奶奶用优美的词语来表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谁先写好,谁就优先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放飞学生想象。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五.结束语。(1分钟)
作者多处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了卡拉马姐妹二人精湛的舞艺,这舞蹈是心灵之舞,而这“心灵之舞”又植根于本民族深远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希望同学们细细品味,多渠道的去接触、吸收、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化,从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同时也要学习大师高超的语言技巧,去描述生活中精彩的画面。
最后,老师衷心的祝愿每位同学每天都如这舞蹈一样活的精彩。
说课结束语: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应是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构、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师生自然地结为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学习共同体。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观舞记》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观舞记》”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程序”等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积累字词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一;同时,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作为本课的知识目标之二。
2、能力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新课标强调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观舞记》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绝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课的情感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二、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根据单元学习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为:“学习作家冰心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视觉形象的写作手法,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教学难点:同时,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运用语言描述视觉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三、说教法:
1、诵读法:新课标要求各个学段
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美读和朗读挑战等途径深入品课文味。
2、联想想象法。《观舞记》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在读课文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美丽形象,深入体悟语言的内涵,主要运用在“自主学习——读雅句”等环节。
四、说学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我将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充分预习:通过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问题,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学生按综合素质等方面搭配,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和全班交流。因为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课文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共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五、说教学手段:
1、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激情四溢的印度舞蹈视频和图片,可以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2、中国舞蹈的视频资料:结尾播放精致典雅的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悟中外文化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从而获得人生启迪。
六、说教学评价:
1、小组擂台积分榜:为了更好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软件评价。比如在“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等环节,都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为该小组加上一颗五角星予以奖励,最后根据小组积分情
况给予口头或操行分的鼓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2、教师的语言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实际情况,我将给予形式多样的语言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如“太好了,聪明的阿凡提都比不过你!”、 “像***这样的学习态度,特别好,不但理解,还有自己的见解!”、“你的回答很精彩,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等。
七、说教学程序: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以“情景导入——说舞蹈”、“自主学习——读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延伸提高——用妙语”、“课堂小结——谈感受”等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1、情景导入——说舞蹈(3分钟):
以多媒体展示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导入,使学生直观感觉到舞蹈的优美,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感兴趣的、容易回答问题为开端,由此引发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轻松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读雅句(13分钟):
放手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由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情况提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词,再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实现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不足之处由老师补充。
学生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者段落,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朗读挑战”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在这一环节中实现两个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印度舞蹈的特点”“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这样可以让零散的朗读演变为对有效信息的整理。
3、合作交流——解困惑(14分钟):
学生课前已充分预习,在此环节中我将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预计主要有这样的几个问题:(1)“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假如’?”(2)“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3)“‘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在作者观看时,即看不懂,为什么会起共鸣?”(4)“文中说: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
在师生的互动中,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心得,此时让学生自由发问,师生共同合作解决疑惑。如果有需要掌握但学生没有提及的问题,老师可以灵活地提出,组织学生解决。以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4、延伸提高——用妙语(7分钟):
学生观看中国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有了感悟再来动笔按照要求进行写作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晶,也可以很好地体会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后全班交流,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准确优美的文笔以及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5、课堂小结——谈感受(3分钟):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本课的感受,再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引导,并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
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以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付诸实践的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开拓其思维;对学生多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让新课标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最后,请允许我以本课的结束语作为今天说课的结束语: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因为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谢谢!
《观舞记》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38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舞记》,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选的是反映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而本课则是在学习过《社戏》、《安塞腰鼓》、《竹影》之后的一篇课文,它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本文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作者对卡拉玛姐妹高超舞技的由衷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面: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积累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如“静穆”、“惆怅”、“颦蹙”、“粲然”等;
2、情感目标: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要在本课的学习中,感受优美的舞蹈艺术,提高审美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应为:“欣赏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仍然采用我一直以来惯用的清怡中学的六环节教学法,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盘点收获”、“达标测试”,对于学生来说,以导学案为载体,根据设计好的由浅入深的'问题进行提前预习,这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在课堂上又能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把不太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上通过相互解答,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的导入,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播放印度舞蹈的形式,给学生以清新直观的感受,在播放之前先给学生提出要求:细心地观察,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引出本文。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产生一种共鸣,对舞蹈艺术有初步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在导学案上有清晰地呈现,在上课的时候,只用让班长再一次宣读,进一步地明确即可。
3、自主学习:本环节主要有:作者、生字词、整体感知三部分的内容,都是由学生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作者简介,可以由学生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同学们之间相互补充,最后强调需要识记的部分。生字词是在学生自读课文时自行解决,整体感知的问题可设计为:文中哪一部分是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在作者看这是一种怎样的美?设计此题的目的,一是把握文章的结构,二是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4、合作交流:本环节着重于小组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织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根据导学案上提供的由浅入深的问题进行探究,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稍后在班内进行解决,可以在展示点拨这一环节中相互质疑、相互解答,只要班内有一名学生能够解答,教师便退居其次。本环节设计的问题有:
(1)在文中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观舞后的感受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两姐妹的优美的舞蹈?找出来,读一读。
(3)你认为两姐妹的舞蹈美在哪里?
(4)她们为什么能表演出这么优美的舞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优美的舞蹈艺术和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其中。
5、展示点拨:本环节主要是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班里进行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质疑或解惑,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采用小组计分的方式,激励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
6、盘点收获:这一环节是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小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论述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只要敢于表达,便是可贵之处。
7、达标测试,本环节的内容在导学案上有显示,学生在课堂的结束前独立完成,而后由小组长对本小组的学生的题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及时反馈,达到堂堂清、人人清的理想效果。题目紧扣目标,是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检测,要求人人达标。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为自读课,在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展现本课的思路,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本课的内容,在展示点拨的同时,边点拨边板书,设计如下:
服饰
飞动的美 身体 心灵之舞
神态
【《观舞记》说课稿】相关文章:
观舞记教学反思08-25
《观舞记》教学设计08-18
《观舞记》教学反思03-15
观舞记初二作文08-20
《观舞记》教学反思15篇03-17
观舞记作文08-20
观舞记作文05-17
初中七年级语文《观舞记》教案08-17
观舞记读后感07-08
观舞记读后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