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6 12:23:32 初中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快速检索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的准确、生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上课前请同学听两首熟悉的歌谣轻松一下,欣赏欣赏大自然美景。)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游戏:看这样几幅图片,根据图片上的题写自然风光的诗句,我们能判断出这是什么季节吗? 如果没有这些题诗,我们只根据图片上的自然景色还能判断出来吗?真是奇怪,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 难道大自然也有用来传递信息的语言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 《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 我们 解释其中的道理。

  (将学生的旧知识、旧经验和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相联系)

  2.作者简介。

  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

  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

  献的领域之一。这篇课文就作了很好的证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字词的预习)

  1.组织 学生 快 速 默 读课文 , 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 3 分钟内读完。

  2.这篇课文介绍 的是 什么知识?“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

  3.——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老师要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看得快,又找得准)

  教师指导:概括得很好,你能说说这么多的内容,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四点重要信息的?(老师看到他认真在圈点勾画,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圈点哪些语句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找 提问式语句 :提问式语句有的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 找总结句 :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 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 (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4、课文除了介绍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还介绍了哪些内容?(运用刚才同学介绍的方法画出重点句,概括回答。)

  ⑴物候和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⑵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着重要性⑶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

  (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课文结构)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通过圈点总括句的方法,熟悉了课文内容。作者条理清楚,通俗易懂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主持讨论 : ①、全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

  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 (可不可以先写古今差异?)

  讨论并明确:文章是按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层次。 )

  讨论归纳: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这样条理就很清楚。 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 又是一种条理。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课文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竺可桢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大自然语言的呢?

  —我们在说明文学习中对说明文语言感受最突出的是什么呢?(就是准确性,因为准确是说明文的生命和灵魂)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的语言你觉得还具备什么特点呢?(比如课文的1、2节)(板书: 准确、生动 )

  2、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同学们是想体会其生动性呢,还是准确性呢?

  英雄所见略同,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两篇说明文老师印象特别深刻《看云识天气》,让我对天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成了业余气象预报员,而《大自然的语言》又让我拥有了什么呢?一双灵敏的耳朵,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读读、品品这写在清山绿水间,摇曳多姿的大自然语言。告诉同学们,你听到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读懂它们了吗?

  生动( 课文1、2节 )

  1、朗读第一节

  ——原来大自然一年四季有如此丰富的语言,作者生动的描写带给了我们无穷的联想。

  2、边轻声读边勾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会联想到哪些物候?于是,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联系《春》“ 东风来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 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 蜜蜂嗡嗡”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同学们丰富的想象把无声的语言转化成了几幅生动的画面,体味得好。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其他你喜欢的词语。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 ——涌动春的希望。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草木破土而出,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节变换的显示器。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傲雪的迎春,火红的山茶,嫩黄的迎春争奇斗艳。(山顶千门次第开)让我们想象,在牧童的短笛里,一朵花睁开了眼、两朵花、三朵花,一万朵花,那是花的山,那是花的海。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歌《小燕子》,透露出喜爱之情。

  “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为什么不是一片片?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无意的天使。

  “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大地沉睡了。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穿越时间和空间,春夏秋冬不断循环。正如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是“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4、朗读并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喜欢,可见第一节的每一个词语都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四、总结课文,拓展练习:

  本文是竺可桢先生对于物候、物候学知识的介绍,文章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语言生动、形象而准确。

  练习 ,读《大林寺桃花》请你用课文中的知识来解释诗中的现象。

  要求学生课后作一次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你发现还有哪些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试举例说明。(农谚也行,但要做适当的解释。) 激 学生将课外实践和课内学习相结合

  五、仿照课文,运用语言:

  下面我们请同学用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告诉大家北方秋天里有哪些典型的物候现象:听蛙鸣虫啼,看鸿雁南飞,树叶转了颜色,

  “……北方的秋天来了”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8-22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3-18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8-23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语文教案02-13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15篇04-08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讲评教学设计08-23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07-05

大自然的语言诗歌03-25

最新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精选3篇)08-22

《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