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第二次被选进高中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鼓励人们_____,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_________体散文,是__________记录的__________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
二、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俟,音sì 莫,音mù 甫,音fǔ
由也/为之 求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
三、学生质疑,解决疑难词义,学生接力翻译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由于。
四、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五、研讨性学习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澳?赫撸?悍?瘸伞??蕉?椤!?nbsp;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哂之
冉有:谦虚——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惜之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文的理解会有一定帮助的。
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论。
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皙的回答吧。
“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
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
六、课后练习(略)
十堰一中 刘会文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第二次被选进高中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教学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新课前,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字词的学习情况。
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
率尔而对 助词,……的样子
铿尔,舍瑟而作 同上
求,尔何如 你
方六七十 方圆
且知方也 礼义
如或知尔 如果
如会同 或者
吾与点也 赞成
唯求则非邦也与 同“欤”,助词。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大致内容
(1)这篇文章选自哪里?《论语》
(2)《论语》是哪个学派的经典著作?儒家学派
(3)《论语》这部书是什么体裁?语录体
(4)语录体的特点是什么?文字精练、质朴含蓄、概括力强。
(5)“精练”等于不等于“简单”?不等于。“简单”就是容易流于肤浅,而“精练”则不同。我们刚学过《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从中知道,精练的文字同样能够描写复杂的典型环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是《论语》里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篇。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怎样运用精练的文字塑造人物形象的。
二、齐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分析,以学生读、说为主。
(1)本文共提到了哪几个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孔子。
(2)按课文题目顺序来分析,先看子路。
子路有何性格特征?
直爽、豪放、自负。(夸耀、善于渲染气氛、语气果断)
通过副词“率尔”就可看出。不假思索。说明他素怀大志。
(3)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子路的话,要把他自负的神情态度读出来。
(4)曾皙、孔子很赞赏他的志向。作品特意把他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先说“异乎三子者之撰”。如果本文是一篇小说的一个片段,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悬念抑制法。在散文里,这种手法叫欲扬先抑。目的一样,引起读者的兴趣。
(5)他怎么谈自己的志向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试着把握一下人物的特点。
(6)子路与曾皙做一下比较,性格上有何不同?(讨论)
子路比较性急、直爽,而曾皙就显得文质彬彬,非常洒脱。
(7)找一下哪些动词能体现曾皙的洒脱?
舍、作、浴、风、咏。
(8)曾皙的回答不同于其他几位,没有直接豁达自己有什么才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非常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大同世界,悠闲自在。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淡泊的情怀。
(9)再来看看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两有个共同的特征:谦让。
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张了,可能会引起孔子的不快,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
公西华更为谦虚。我们知道他是个外交家。但他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望能有学习的机会。(此处可把中西文化进行比较,谈谦让)
由此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并且有才干的。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10)孔子这个人大家怎么看他?他有没有谈自己的志向?从他的问志、评志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个怎么
【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相关文章:
曾姓的名字03-27
曾走过作文03-19
让坐的作文08-20
大台门·石子路·小溪08-19
他曾教过我08-24
曾小贤语录08-23
曾胡治兵语录08-24
我曾走过作文09-08
坐缆车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