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劝学》 2
</Script>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
【《劝学》 2】相关文章:
劝学诗08-22
《孙权劝学》说课稿06-29
劝学教学反思02-16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04-20
劝学语文教案01-12
语文教案劝学03-15
劝学读后感2篇09-20
《孙权劝学》读后感2篇08-24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08-19
高三语文劝学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