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错字小议》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写错别字的危害,并了解消灭错别字的三点措施;
2.掌握本文语言使用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2.难点: 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词语补释:
*校勘:用一本书的不同版本或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定文字的异同,确定原文的真相。校jio
*就教:向人请教。
*纳闷:指心里觉得奇怪。闷: 心烦,不痛快。
*执教:①担任教学任务;②当教练。
*琢磨: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
国计民生: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大海捞针: 海底捞针,比喻非常困难。
解题:
吕叔湘同志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工作。十年动乱后,出版发行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写作编辑队伍也有了一批新生力量,但由于经验不足和缺少严谨的态度,致使书籍报刊出现一些错别字。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发表在1982年2期《读书》杂志上。“错字”专指书籍报刊中印错了的字, 不是写字中出现的错别字。
“小议”表示简短的议论,“小”既有自谦之意,又有随便的意思。但本文很严肃认真。
课文简析:
根据思考和练习一,划出全文段落。
第一部分(1自然段)错字的来源。(提出问题)
指出严重程度: “天天看见错字”,不仅是质量问题,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有关人员、有关部门思想作风上的问题。──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清楚明确。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分析错字来源。(总分,分析问题)
1.作者笔误;2.排字误认;3.排校错误;4.编辑改错。
利害: 利益和损害。 厉害: 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对第四种举例)
第三部分:(“错字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到“……而是常字”) 对各种类型的错字列举和分析。(分析问题)
⑴一望而知的“透明的错字”。
“末落”(应为“没落”: 衰败,趋向灭亡)
“隐姓埋居”(“居”应为“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分析结构,1、3 字同义,2、4字同义)
“闻世”(应为“问世”: 指著作出版跟读者见面)
“婉啭”(应为“婉转”: [歌声、鸟声等]抑扬动听)
⑵形近、音近造成的错误。
┌就教: 向对方请教。
形近┤
└执教: 担任教学任务;当教练。
┌发现: 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音近┤
└发展: 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⑶引用古籍疏忽造成的错误。
简文(之)时义 为人性辟(僻)耽佳句 韩千(干)
⑷造成与原意不符的错字。
“考核合格”阅读全文,应为“考核不合格”。
“不通”应为“可通”之误。
⑸令人难以发现和辨别的错误。
把“张师傅”印成“赵师傅”。
10月是11月之误。
1930是1730之误。
⑹正误共处令人诧异的错误。
“十六个字”,标题却是十二个字。
启示: 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启事: 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⑺校勘中发现的错误。
“孙儿懑”应为“孩儿懑”(即“孩儿们”,内容是对晚辈的嘱托, 孩儿们泛指所有的晚辈)。
“她是常到交易所的她,叫做刘玉英。”应为“她是常到交易所的,她叫做刘玉英。”
“昝们儿”应为“昝们城”(“昝”: “咱”的异体字)
“天下当无事则已”应为“天下常无事则已”──“当”在这句中只能作“在”讲,古代汉语中,这样用是多余的;而“常”理解为“照常、平常”,符合句子原意。
角度: 这七类错字都是从给阅读造成困难上来谈的。
这是由写作对象确定的,主要面向“写稿子的、编稿子的、排字的、校对的”。这一部分是“议”的核心,列举大量的例子。
第四部分(倒数第二段)号召大家向错别字宣战,提出三条具体措施。(解决问题)
这部分所提三条措施是对前面意见的补充。作者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完全集中到最后,而是能分散的便分散到对问题的分析中去,边分析边解决,既便于读者接受,也节省许多文字。
第五部分(最后一段)补记,文章发表后,往集子里收时补写的。
补充了一个错字的例子:
广告将书名《李秀成自述原稿》印成《李自成自述原稿》。
之所以要补记: 1.因为错得够意思(严重);
2.这些问题未引起有关人员重视,错误正在继续,更加严重。
小结:
一、语言亲切自然,多使用商讨语气。
如“一个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班毕业的同志怎么会到一个师范学院去‘就’教呢?该是‘执’教吧。(形近?)‘发现’也不能跟‘基础’相对呀, 大概是‘发展’之误。(音近?)”如话家常,如商讨问题,虽是批评,却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易于接受。
另外,文章的语言幽默含蓄,带有一定的启发性,如“这个‘不’字可是少不得啊! ”“这可叫人纳闷儿,这位德祥师傅究竟姓张还是姓赵呢? ”“连标题带正文,两个‘启示’,四个‘启事’,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都说得很风趣,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关于文中几处标点符号的使用:
1.文中的括号用得较多,除了用以注明例子的出处外,还有以下用法:
⑴用以注释和说明:
(形近?)、(音近?)、(这三个字分别是“之”、“僻”、“干”。)、( 这部书的纸型在十年动乱中损失了,正在重排)等。
⑵用以表示选择,有“或者”的意思:
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
2.括号中的问号:
如(形近?)、(音近?)、(编者?校者?)是用以表示是一种推测,显得不武断,有一种研究商讨的意思,这样就会让人易于接受。这是一种活用标点的艺术,是值得学习的。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错字小议》】相关文章:
改正错字的历史_800字02-22
小议慈善作文08-17
小议“垃圾”作文07-08
小议宽容作文04-09
小议勤作文08-18
怎一个错字了得08-21
正字国与错字国的较量作文07-13
小议公关课程的开发08-18
小议修养高中作文07-04
小议“放弃”优秀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