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明湖居听书》

《明湖居听书》

时间:2022-08-16 17:43:15 高中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明湖居听书》

《明湖居听书》1


点击浏览该文件

《明湖居听书》2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我选择了《明湖居听书》,希望能够贴近二期课改的要求。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五班是特色班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事物,但喜看表象,难识本质;他们对记叙文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明湖居听书》虽然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从美文的角度节选的。本文想象丰富,语言绚烂;大量使用比喻,成功运用映衬,把王小玉说书的魅力传递得淋漓尽致,是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鉴赏能力的良好素材。

  2、学习目标

  基于对学情和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位为:

  1)知识目标

  根据“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揣摩文中特殊比喻句的作用就是本课的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反复诵读,自然感悟语言的魅力,体现课堂的“语文味儿”。

  3)情感目标

  感受传统说唱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文学音乐艺术的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揣摩文中特殊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依照“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借鉴情景探究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我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欣赏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贯穿教学始终,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我播放了一段音乐 。“能说说听到音乐的感受吗?”学生可能往往只能用“优美”、“舒服”等话语来描述,于是我就做如下引导: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为中非一部落的土著居民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感动得如醉如痴!一千一百多年前,当仕途失意的白居易夜闻琵琶语时“江州司马青衫湿”,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历经千年而不褪色!我们也被音乐打动着,感染着,激扬着。但,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如何才能把这过耳的美丽留住呢

  通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那就让我们来看晚清的刘鹗,他是怎样用文字为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

  2、整体感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基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明确了第5段正面描写了王小玉说书,对王小玉说书的魅力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3、品读重点语段,赏析语言与音乐的美

  (1)请学生散读第5段,思考:说书可以分为几个环节?

  要求学生用文中的原话,锻炼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

  初不甚大——起始

  越唱越高——发展

  陡然一落——跌宕

  忽又扬起——高潮

  人弦俱寂——结束

  (2)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学生圈划文中的语句,并在旁边加注欣赏的理由,然后读给同桌听。

  全班交流,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小结:作者创造性地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描写声音的`好方法,即以画面来表现声音。这些描写音乐的句子大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涩为灵动,化平淡为丰富。

  (3)“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既是对文章内容的熟悉,也是审美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在散读、品读后,我要求大家齐读第5段,学生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在这次的诵读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形成了人文的互动。

  4、同形训练,拓展思维

  叶圣陶先生认为训练“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这个“变”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知识的再建构。依据学生习得心理,我再次播放了音乐,让学生闭目倾听,并故意在音乐结束后留下半分钟的时间空白让学生品味,而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手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下自己对音乐的印象。

  5、小结

  王小玉说书是美的,更美的是刘鹗的生花妙笔,它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赋声以形,赋声以色,留其风韵至今日今时,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通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只笔,那么,你能用这只笔去继续书写生活么?

  6、布置作业

  (1)短短的40分钟帮助学生感知到了文学的魅力,但印象初浅,美文的陶冶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于是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反复诵读并至能背诵第5段,进一步感知文章的美。

  (2)表达:有人说,因为能够倾听,所以感到幸福。你听,琅琅的读书声,操场的喧哗,师生的交谈,迅急的风雨,悦耳的鸟鸣??仔细倾听和体会周围的这种声响,借鉴课文的描写手法,记录和描绘你的感受与想象。

《明湖居听书》3

  一、教学分析

  教材情况:《明湖居听书》是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主题是“技艺超群”。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神乎其神的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心灵手巧的特点,这是一笔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本文虽然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从美文的角度节选的。本文虽然选自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是它虽有人物描写,却主要不是向读者昭示人物性格,虽有情节结构,却主要不是告诉我们有多么曲折的故事,虽有环境描写,却只是作为音乐的布景。它就象一篇描写音乐的散文一样,堪称一篇美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妙不可言,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把王小玉说书的魅力描写得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为此,我大胆把其上成一堂音乐、文学欣赏课,集中力量听音乐、评语言、写音乐,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学生情况:我所教授的是初一(1)班,他们聪明、思维活跃,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是语言感知、感性体味能力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然感悟语言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说唱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文学音乐艺术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近我们学校在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本班也有好几个参赛的同学,但本班有部分同学并没有去现场,如果让你向没有去的同学描绘你唱的歌曲,你会怎么说?(请同学起来说)

  我们都知道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如何能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那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晚清的刘鹗,他是如何用文字给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现在请把书翻到三十二课,继续来学习刘鹗的《明湖居听书》。

  (二)文本研读

  1、听同学朗读第五自然段,并在听的过程中,圈画出声音的变化。

  (1)初不甚大:演唱开始

  (2)越唱越高:演唱发展

  (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

  并绘出声音的变化示意图:

  2、那么在声音变化的过程中,它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请你找出正面描写音乐的句子。

  人参果:舒畅 熨斗熨:伏贴

  钢丝:尖细、高亢、有力 登泰山:险、奇、不断升高

  黄山飞蛇:轻快、回环、多变 东洋烟火:形色兼备,多姿多彩

  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婉转清脆、多姿多彩

  小结:

  (1)用感觉设喻 (2)用视觉设喻 (3)用容易体会的声音设喻

  3、同形训练,活学活用。

  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目倾听,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手法,先总体上把握音乐,再运用比喻等手法,描写听觉。之后,师生共同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视觉、味觉、等感官来描绘听觉的能力

  4、课堂总结。

  王小玉是幸运的,在那个科技手段不发达的年代里,她遇到了知音听众刘鹗,刘鹗将王小玉美妙的说书用他那支生花妙笔写出来,流传后世。那赋声以形、赋声以色、赋声以味的风韵让今天的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咋舌、去叹为观止。但是,通过最后的实践,我发现,其实你们也有这样的一支笔,这只笔就在你们的'心里。

  五、板书设计

  用感觉设喻

  用视觉设喻

  用容易体会的声音设喻

  六、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在初一(1)班开了一节《明湖居听书》的公开课,现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本文结构并不复杂,学生梳理起来并不难。但其中的音乐描写,才是本文的精彩之笔。本教案删除一切旁枝,不讲通感夸张,略讲烘托渲染,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拟用一课时完成三项任务:分析文中的音乐描写方法,欣赏一段音乐,学习描写音乐。以音乐导入课文,以分析音乐描写方法为课堂重点,以欣赏品评音乐结束本课教学。

  首先,立足于文章的音乐描写,作者准确地把握了白妞演唱的节奏,因此我让同学们先找出音乐的变化阶段,并在黑板上画出变化图。“初不甚大”——演唱的开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陡然一落”——演唱的继续发展;“忽又扬起”——演唱的高超;“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五个阶段,完整地表现了演唱的全过程,这样就便于同学们整体上把握白妞说书的全局。同时这样的一个环节也让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其次,评析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多角度生动设喻。音乐本是听觉上的感受,但作者却通过其他的各种感觉来表现的,化无形为有形,十分生动形象。在整体把握音乐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更细致地品味语言,感受其说唱的魅力。

  最后,将音乐描写的方法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听节选的二胡名曲《赛马》,并用文字描绘你所听到的音乐。这一环节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所选音乐节奏感强,变化明显,便于学生描绘。

  当然在授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本课时是第二课时,主要分析第五段。但却没有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加以复习,直接分析本段,较为突兀。第二、朗读不够。朗读是学习文言文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授课中,虽然有学生的朗读,但还不够。第三、在最后描绘音乐的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较为仓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同时也没来得及朗读同学们写的语段。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明湖居听书》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特殊的比喻——通感在摹写声音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描写声音的几种方法。

  三、教学方法:

  赏析式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播放大鼓评书,引出作者。

  (二)简介作者

  刘鹗(1857-1909)

  ,原名孟鹏,字云抟,后字铁云,发表《老残游记》时署名“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在算术、治河、医道上家学渊源。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因为设平粜局赈济饥民被逮捕,流放新疆,后病死迪化,时年五十三岁。

  (三)简介《老残游记》及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最早发表在1903年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绣像小说》第9号上,刊至十四回,翌年改在天津《日日新闻》上发表至二十回,成单行本,后又续九回。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我同哭同悲者焉!”因名为“老残”。

  四大谴责小说:

  刘鹗《老残游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曾朴《孽海花》

  (四)提问讨论

  1.白妞出场前,作者主要描写了什么?

  明确: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议论,以此烘托白妞的高超技艺。

  2.写戏园的盛况是为什么?

  明确:说明济南掀起白妞热/

  说唱艺术雅俗共赏/

  演前嘈杂反衬演中肃静

  3.写琴师丑为什么?

  明确:先抑后扬,为后面的伴奏埋下伏笔。

  4.写黑妞的外貌是为什么?

  明确:写黑妞是为衬托白妞,又可省去后文写白妞装束的文字。

  5.如何写白妞的出场的?

  明确:外貌——“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眼神——

  一顾一盼,鸦雀无声

  6.如何写白妞说书的?(板书)

  说书的过程:“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

  说书的反应:(见课本)

  7.如何写声音的?

  用通感手法,赋声于形。

  (五)、知识平台

  通感的概念: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

  (钱钟书《谈艺录》)

  /通感也叫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受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渲染并深化试问、诗文意境的积极的修辞效果。

  /通感分“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两类”。

  例:*他一下子掉进冰窟里。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结合练习二讲讲通感的作用)

  (六)、知识迁移

  问:这段文字怎样写音乐旋律的变化情况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节录

  (七)、布置作业

  听《二泉映月》,写一段文字摹写此曲。

  [附]板书:

  赏乐

  乐外境

  ○通○感

  乐内韵

  品文

《明湖居听书》5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鹗( ) 偌( ) 铮纵( ) 羯( )

  啭( ) 坞( ) 看坐(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屏气凝神:

  ②轰然雷动:

  ③回环转折:

  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明湖居听书》节选自《 》第 二 回,作者是 ,字铁云,笔名 ,清末小说家本文为显示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巧,作者在其出场前采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通过有关场景描绘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主人公演唱技巧的精湛鲁迅认为刘鹗的《老残游记》“ ”

  4.指出下边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仔细品味,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①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②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③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 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明湖居听书》6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描写说书前书场的盛况。书场盛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众多,到得早。“说书”十二点半钟以后才开始,可是“不过十点钟”,戏台前的“一百多张桌子”,“已经坐的满满的了”,以至“老残看了半天,无处落脚,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有的人甚至饿着肚子早早地赶来占个座位,使得戏园子里竟然有一二十个卖烧饼油条的。二是观众身份多样,代表性广。有“做生意”的,有“读书人”,还有许多官员以及他们的家人。三是气氛热烈。有人在进场,有人在找座,有人在打招呼,有人在说闲话,有人在叫卖叫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指向,即听白妞说书。

  第二部分(3—5段),描写琴师、黑妞的精彩表演和人们的反应。首先是琴师演奏三弦子,初不觉怎样,“只是到了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挑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很有特色。再是黑妞说书,从衣着打扮写到动作表情,进而描写黑妞的`演唱清脆宛转,高低徐急,富于变化,既有“字字清脆,声声宛转”“或缓或急,忽高忽低”的直接描述,又有“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的生动比喻。然后是观众的议论,知情懂行的观众将黑妞和白妞进行比较,“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突出了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白妞的出场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6—8段),着力描绘白妞高超的说书技艺。这是课文的描写重点。第6段描写了白妞的衣着相貌、动作表情,特别用特定镜头描绘了白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是那样清澈纯净,明亮润泽,美丽传神。第7段写白妞说书歌声的高亢,第8段写歌声的低回和变化。这两段描写白妞说书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声音初不甚大——声音越来越高,回环转折,雄浑高亢,字转悠扬——声音陡然一落,回旋激荡——声音悠远、细弱——声音扬起、诸声并发——突然收结。作者在描写白妞说书的节奏时,运用了很多贴切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借助实体形象来感受到声音的美,让人们体会到白妞技艺的高超。

  第四部分(9段),以观众的议论来点明白妞说书的艺术魅力。

《明湖居听书》7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无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唱了十数句之后,不禁暗暗叫绝。 ( )

  ②满园子里便都听得见。 ( )

  2.找出文段中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仿写下面的句子。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仿写:

  4.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句话是怎样写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初看傲来峰愈险愈奇!这句话是怎样描绘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用‖给文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

  层意:

  7.本文和《口技》描绘声音的手法有什么相同点?

  答案:

  .1.①比喻 ②夸张

  2. 满园子里都听得见响,从侧面烘托出王小玉出场引起的轰动。这时台下雷动,从侧面烘托王小玉演唱的巨大感染力。

  3.略。

  4.运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上的感觉与各种感觉沟通起来,把无形无味的声音写得有形有味,把美妙动听的境况写得具体生动,活灵活现。

  5.运用通感手法,以视觉印象来写听觉印象,以有形写无形,生动地写出了那节节高起,反复出奇的艺术境界。 6.①‖②③ ①写白妞的出场。 ②写白妞的演唱。

  7.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明湖居听书》8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肺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刘鹗《明湖居听书》

  20.有关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着力描写王小玉的演唱艺术,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B.忽又扬起俱来并发一句有关王小玉演唱高潮的描写,与《琵琶行》中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有异曲同工之妙。

  C.选文调遣了各种表现手段,绝妙的比喻、奇特的联想、精到的评论,把王小玉的演唱技艺表现到了极致。

  D.王小玉的表演形式丰富,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21.对选文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小玉的`出场主要使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B.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写王小玉仪表秀雅。

  C. 用博喻的手法描绘王小玉的眼睛,活画出了她双眸神采照人,富于青春活力。

  D.就这一眼,满园子便鸦雀无声这句话写出了观众对王小玉演唱的期待。

  22.对攀登泰山的景象愈险愈奇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王小玉的演唱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特点。

  B.巧妙地以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感受。

  C.此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D.融情于景,更好的表现自然美和艺术美。

  23.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残游记》与《官场现形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合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B.鲁迅对《老残游记》的评价为叙景状物,时有可观。

  C.《老残游记》写的是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课文反映了清朝末年的黑暗社会现实。

  D.课文在王小玉出场之前,层层烘托,步步蓄势,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参考答案:

  (二)20.B 21.A 22.D 23.C

《明湖居听书》9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楚州)。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原题为“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作者清末刘鹗,(1857~1909)笔名洪都百炼生。《老残游记》借一个不愿做官、奔走江湖行医的名士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当时官吏昏庸残暴的行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现出作者反对革命运动,主张维新图强、科学救国的政治态度。这部小说刻画人物、描写自然景物比较生动形象,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这部作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明湖居听书》便是“可观”的一节。记叙文中纵使记述静物,有时也要加入动态的叙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听书》是很典型的例子。

  “明湖居听书”故事缘由是这样的:老残来到济南府(今山东济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游玩,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着“说古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么事情。路上听得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日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了,来听书吧。”又听得铺子里板台上有人说到:“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去的,明儿书应该我去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中很诧异。回到店里向茶房打听这件事,茶房介绍说:这说鼓书,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打鼓”,演说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什么稀奇,自从王家出了白妞、黑妞两姐妹就不同了。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岁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昆腔小调种种腔调,运用到大鼓书的调儿里,经过二三年工夫,创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调,“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的说书,无不神魂颠倒”。明儿上午一点钟开唱,如上午十点钟去,便没有了座位,要听还要早去。老残听了茶房的话,也不甚相信,次日九点钟便去明湖居听书。可以说,在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为白妞说书作了渲染铺垫,那属“耳闻”;进入课文之后,则属“目睹”了。

  《老残游记》(刘鹗)、《官场现形记》(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孽海花》(曾朴)并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明湖居听书》】相关文章:

听书优秀作文09-02

以夏夜听书为题的诗歌08-24

听书法讲座心得体会05-05

四明湖作文05-21

大明湖作文08-16

济南大明湖07-29

昆明湖作文03-28

大明湖作文03-23

大明湖的作文06-02

四明湖作文(精品)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