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等级――分贝(dB)
三、噪声危害
四、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实验探索 交流讨论 演示验证 应用举例 测评小结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提问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有哪些特性?
思考、回答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
●导入新课
今日说法:由一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学生说法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生活现象往往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
●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1.4-1噪声的波形。(见教材)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阅读26页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三、噪声控制
学生实验:课本上没有实验的,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或将闹钟置于空纸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
学生阅读课本图1.4-4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的实例。
举例: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
环境保护的教育
测评与小结
课堂小测试
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请学生小结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控制
环境保护
布置作业
学生练习
观察、直觉思维、理解。
讨论5分钟,举手发言,讲述噪声的来源。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讨论2分钟,举手发言。
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5分钟)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
做5分钟测试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噪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分析
[1] [2] 下一页
总结问题的能力。
思维发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去发现噪声控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反馈,共同矫正。
最后的归纳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本节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
上一页 [1] [2]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03-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精选11篇)10-08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二年级物理上册教案08-27
中高考期间控制噪声污染的工作总结08-24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06-06
《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05-31
《海藻和海豚》教学设计08-24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06-04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08-24
《竹影》教学思考和教学设计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