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生物教案>小学自然教案>教案淀粉的踪迹

教案淀粉的踪迹

时间:2024-09-12 09:16:06 欧敏 小学自然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案淀粉的踪迹(精选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淀粉的踪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淀粉的踪迹(精选6篇)

  教案:淀粉的踪迹 1

  教材分析

  本课活动有两个:“寻找淀粉踪迹”与“淀粉消失了”。其活动的大致设计,一是观察比较淀粉和滑石粉,让学生自己设计区分的方法(外观、手捻、触摸、用碘酒),二是比较不同配比的淀粉和滑石粉混合物滴上碘酒的反应,(淀粉数量逐步减少)让生猜测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怎样?从实验中让生发现:这些方法不仅可检验物质里是否有淀粉,还能据蓝色的深浅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而后是一个“米粉老鼠”的游戏,起到激趣作用。再次是用碘酒鉴别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先猜后做为好)“淀粉消失了”是本单元最后一个内容,具体的实验是分装“三瓶淀粉糊,一瓶滴碘酒,另一瓶加唾液,摇匀后滴入碘酒再观察,讨论为什么有不同的现象?教材中有思考帮助引导,教师要加以应用。“淀粉消失了”的问题,要注意的是:

  A、时间可能不够。游戏“米粉老鼠”可不做,其构建的意义与联系与别的活动不大,可省。

  B、注意唾液的收集有讲究。

  《淀粉的踪迹》一课是以淀粉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对淀粉的探究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1)、“寻找淀粉的踪迹”的第一个实验是观察和比较不同配比的淀粉和滑石粉滴上碘酒后的反应。在实验中孩子们会发现:不仅可以用碘淀反应检验滑石粉里有没有淀粉,还能根据蓝色的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

  “寻找淀粉的踪迹”的第二个实验是用碘酒来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会有淀粉。让孩子们先进行预测,再进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淀粉消失了”这一活动,让学生在淀粉糊加入唾液,摇晃之后再滴入碘酒,杯中的液体不再变蓝了,让学生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淀粉和滑石粉的区别。

  (2)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并根据蓝色的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利用碘淀反应可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科学探究目标:

  (1)会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淀粉和滑石粉的区别。

  (2)在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学习运用预测;在观察淀粉糊加入碘酒后发生变化时,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科学事实,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开展找淀粉的探究活动的过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

  淀粉碰到唾液后消失了

  活动材料单:

  每个小组:(淀粉、滑石粉标上1、2)、碘酒、滴管、玻璃杯、白纸5张、牙签2支。书法轴联(题目、评价语)

  学生自备:蔬菜、水果、米饭、馒头、肉食品等。题目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 小魔术导入,引出本课研究的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好吗?魔术:出示一张书法作品(这是一张白纸)。请一学生为全班同学朗读。大家认为这张纸上没有字,是吗?老师可以让它变出字来,你们相信吗?此时我让学生用碘酒在纸上进行涂抹,让纸上的文字得以显示。纸上写的是什么字呢?谁能说一说字是什么颜色的?

  2.那么,你能提出几个有关这个小魔术的问题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课件:板书:淀粉+碘酒→蓝色)

  3、小结:原来我们用碘酒可以找到找到淀粉的踪迹的。太高兴了,我也为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看到的现象,更高兴。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一)观察和比较淀粉和滑石粉。

  情景:老师买了一袋淀粉和一袋滑石粉。想请同学们帮忙区分区分,愿意帮忙吗?

  1、在观察以前,小组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已经学过的方法?

  2、讨论后小组交流方法。(每袋贴标签1、2)鼻、手、眼、碘酒。

  3、同学们一定是满载而归吧。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方法及发现。

  4、观察和比较不同配比的淀粉和滑石粉混合物滴上碘酒后的反应。如果将淀粉与滑石粉混合在一起,并逐步减少淀粉的数量,滴入碘酒,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怎么做这个实验?要主意什么?滑石粉的量及碘酒的量。)(板:滑石粉 + 碘 → 不变色)

  (二)用碘酒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景:我们知道碘淀反应会变蓝色,还知道淀粉的含量不同遇碘变色的深浅程度也不同。老师有一个想法,猜测老师想什么样?(学生猜测)我们把这一知识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怎么样?

  (1)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食物,猜测这些食物是否含有淀粉,把认为含淀粉的食物放在一堆,不含淀粉的食物放在另一堆。(你是凭什么来猜的?)

  (2)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用滴碘酒的方法验证。学生实验操作。

  (3)学生表述。

  探究活动二、做淀粉消失了的实验

  情景: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更有趣的魔术。 放1、2、3、4个透明的杯子,加一些淀粉糊,搅拌。快速地在2号中加唾液,不让学生发现。

  (1)1号杯加碘酒,猜测,仔细看,有什么变化?变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魔术好吗?可是我们在这儿找到了淀粉。

  (2)2号杯加碘酒,猜测,摇晃几下,发现什么?不变蓝告诉我们什么?这淀粉到哪儿去了呢?

  情景:老师想带徒弟。你们猜测原因。充分展开,学生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A摇晃。学生试第三个杯来排除。B 变成其它东西了。变成什么?老师用什么办法?学生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个瓶子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

  释疑:含有淀粉的食物,被人吃进嘴里后,经过牙齿的细细咀嚼,淀粉还在吗?

  三、拓展环节:

  这节课我们去寻找淀粉的踪迹,找到了,又让他给跑了,同学们有兴趣吗?研究后的收获都很大,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样?但时间有限,对于淀粉,你们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呢?同学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自己课外去研究新的问题。因为淀粉与食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老师建议大家自办一份食物与人的小报,充分展示你们的才华。

  评价:学生用碘酒液喷。

  四、作业。“米粉老虎”游戏;写一份童话。

  板书:

  淀粉的踪迹

  淀粉 + 碘 → 变色

  滑石粉 + 碘 → 不变色

  淀粉糊 + 碘 → 变色

  淀粉糊 + 唾液 + 碘 → 不变色

  教案:淀粉的踪迹 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淀粉和滑石粉的区别,根据碘淀反应时颜色变化的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

  2、在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学习运用预测;在观察淀粉糊加入碘酒后发生变化时,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事实,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淀粉、滑石粉、两把勺子、盆子1、盆子2(馒头、年糕、白菜、冬瓜、萝卜、马铃薯、蒜头等)、碘酒、滴管、记录表

  教师准备:淀粉、滑石粉、两把勺子、盆子、碘酒、滴管、三个小瓶子、淀粉糊、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淀粉和滑石粉的比较

  1、同学们看一下桌子上的两袋粉是不是一样,你们有办法进行区分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

  4、那么我们的判断对不对呢?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

  5、学生用实验进一步证明

  (二)淀粉和滑石粉混合后,加入碘酒后会变色吗?

  1、猜测:你们认为会怎么样?

  2、混合时你准备用多少淀粉,多少滑石粉?

  3、学生实验操作

  4、汇报

  大家也发现混合粉变色了,和刚才淀粉变的颜色一样吗?还有什么发现?

  (三)寻找淀粉的踪迹

  1、你们知道哪些食物里含有淀粉,请你们想办法把含淀粉的食物找出来。

  2、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呢?

  学生猜测

  3、实验验证

  4、交流汇报

  (四)淀粉会消失吗?

  1、猜测:淀粉和唾液混合在一起,淀粉还会继续存在吗?

  2、怎么研究?

  3、实验验证

  4、引导学生继续提出新问题

  (五)总结延伸:

  对于新的问题,引导课外继续学习研究

  教案:淀粉的踪迹 3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知道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这一特性。

  了解淀粉在生活中的常见来源。

  2.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 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与淀粉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能够运用淀粉的这一特性检测食物中的淀粉。

  2. 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检测淀粉。

  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碘酒、淀粉、各种常见食物(如面包、土豆、苹果、鸡蛋等)、滴管、小盘子、筷子等。

  2. 多媒体课件:展示淀粉相关知识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美食的视频,视频中出现各种富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面条等。提问学生这些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淀粉的.话题。

  2. 知识讲解(7 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淀粉的相关知识,包括淀粉的来源(如谷类、根茎类等)、在人体中的作用等。

  重点讲解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这一特性。

  3. 实验演示(10 分钟)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在淀粉中滴入碘酒,让学生观察淀粉遇碘酒后颜色的变化,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4. 学生实验(20 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

  让学生选择几种食物,分别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5. 实验结果交流(10 分钟)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展示实验记录。

  全班一起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哪些食物中不含淀粉。

  6. 拓展应用(7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如可以检测食品是否含有淀粉,判断一些假冒伪劣食品等。

  简单介绍一些无淀粉饮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淀粉与健康饮食的关系。

  7. 总结(3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以及实验操作的要点。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科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淀粉的特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滴管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同时,可以在拓展应用环节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淀粉的踪迹 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淀粉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掌握淀粉的检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淀粉的检测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

  淀粉溶液

  碘液

  试管

  滴管

  白色瓷盘

  热水

  食品样品(如土豆、米饭、面包等)

  试管架

  玻璃棒

  2.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验视频或PPT)

  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10分钟)

  提问引入: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成分吗?今天我们将探讨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淀粉。

  展示视频:播放关于淀粉的来源和用途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理论讲解(15分钟)

  淀粉的性质:

  介绍淀粉的`化学结构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

  讲解淀粉的检测原理:淀粉与碘液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

  淀粉的应用:

  讨论淀粉在食品、工业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3. 实验环节(30分钟)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土豆、米饭、面包等食品样品切成小块,放入白色瓷盘中。

  2. 检测淀粉:

  使用滴管取适量淀粉溶液,滴加到每个样品上。

  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3. 使用碘液: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滴加几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碘液接触皮肤。

  观察时要仔细,记录每个样品的反应情况。

  4. 结果分析(15分钟)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样品中淀粉的含量。

  让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结论。

  教师总结:

  强调淀粉的检测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10分钟)

  回顾知识点:总结淀粉的性质、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家中寻找含淀粉的食物,并记录其检测结果。

  五、 评价与反思

  学生评价:通过实验记录表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淀粉检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后续课程的内容和实验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淀粉的知识,特别是其在不同食品中的含量和作用。

  教案:淀粉的踪迹 5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学生能准确说出淀粉遇碘会变蓝的科学现象。

  理解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测食物中淀粉的存在。

  2. 科学探究

  学会正确使用滴管进行滴加液体的操作。

  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检测不同物质中是否含有淀粉。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3. 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

  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谨、细致、耐心的科学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与淀粉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准确判断物质中是否含有淀粉。

  2. 教学难点

  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能举一反三。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碘酒、淀粉、馒头、土豆、白菜、胡萝卜、香蕉、橘子、一次性滴管、白色瓷盘、标签纸、记录表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5 分钟)

  展示一个魔术:将碘酒分别滴在一张白纸上和一块面包上,白纸上没有明显变化,而面包上出现了蓝色的斑点。

  提问学生:为什么碘酒滴在面包上会出现蓝色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淀粉的踪迹。

  2. 知识讲解(5 分钟)

  简单介绍淀粉的概念,告诉学生淀粉在生活中的常见来源,如谷类、薯类等。

  讲解淀粉遇碘会变蓝的特性,这是本节课实验的科学依据。

  3. 实验操作指导(10 分钟)

  详细讲解实验步骤:

  将各种实验材料(馒头、土豆、白菜、胡萝卜、香蕉、橘子等)分别放在白色瓷盘上,并贴上标签。

  用滴管吸取碘酒,然后逐一滴加在各种实验材料上,滴加时要注意滴管不要接触到实验材料,每滴加一种材料后要及时清洗滴管。

  观察实验材料的颜色变化,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碘酒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避免碘酒接触到皮肤和衣物;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桌面整洁;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材料和工具整理好。

  4. 学生实验(20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5 人。

  各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实验结果交流与讨论(10 分钟)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展示记录表。

  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哪些食物中不含淀粉?为什么有些食物中含有淀粉而有些食物中不含淀粉?

  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淀粉的食物的特点,如口感比较粉、在生活中常作为主食等。

  6. 拓展延伸(5 分钟)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教师补充:如在食品检测中,可以检测食品是否含有淀粉;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检测植物细胞中是否含有淀粉等。

  7. 课堂总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结果等。

  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鼓励其他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参与度很高。通过实验,学生亲身体验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并且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在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但也有个别学生在使用滴管时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拓展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淀粉的性质和应用。

  教案:淀粉的踪迹 6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认识淀粉,了解淀粉在常见食物中的分布。

  明确淀粉遇碘变蓝这一科学现象。

  2. 科学探究

  能够运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食物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探究,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3.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淀粉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掌握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学会用碘酒检测食物中淀粉的方法。

  2. 难点

  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来检测淀粉。

  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解释与归纳。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碘酒、淀粉、面包、土豆、黄瓜、大米、玉米等食物样品、滴管、小盘子、镊子等。

  2. 教学资源:相关食物含淀粉情况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3 - 5 分钟)

  播放一段美食制作的视频,其中包含了各种面食、土豆制品等。提问学生这些美食主要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引出淀粉的话题。

  2. 认识淀粉(5 - 7 分钟)

  展示淀粉的样品,让学生观察淀粉的颜色、状态等。

  简单讲解淀粉在生活中的'来源,比如从哪些农作物中可以提取淀粉。

  3. 淀粉遇碘变蓝实验演示(7 - 10 分钟)

  教师拿出淀粉,将碘酒滴在淀粉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淀粉遇碘变蓝这一特性。

  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如碘酒不能滴太多,避免洒出等。

  4. 学生分组实验(15 - 20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的食物样品和实验工具。

  学生用镊子夹取食物放在小盘子里,然后用滴管滴碘酒在食物上,观察并记录食物是否变色以及变色情况。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尝试。

  5. 实验结果汇报与讨论(8 - 10 分钟)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展示他们记录的哪些食物变色了(含有淀粉),哪些没有变色(不含淀粉)。

  全班一起讨论,总结出含有淀粉的食物的特点,如土豆、面包等都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而黄瓜等蔬菜淀粉含量较少或者几乎没有。

  6. 生活中的淀粉(5 - 7 分钟)

  展示图片或者讲述生活中淀粉的应用,比如浆洗衣服、制作手工等。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淀粉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7. 总结与拓展(3 - 5 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即淀粉的特性以及检测方法。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回家找一些其他食物,用碘酒检测是否含有淀粉,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验操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验,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滴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验工具使用的训练。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淀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案淀粉的踪迹】相关文章:

春天的踪迹作文03-05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01-08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热】12-31

【热门】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12-31

【荐】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12-31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精】01-02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优)01-15

关于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02-18

寻觅春天的踪迹话题作文02-22

【精】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