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通用5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1
一、教学目标
1、细菌的发现史;
2、 细菌的 形态结构;
3、细菌的生殖方式。
二、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 结构, 细菌的生殖。
三、 教学难点
细菌的 形态 结构 ,细菌 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 细菌分布 广泛 的原因。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细菌的发现
荷兰人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但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用实验证实了细菌的存在,认为细菌是现有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的形态结构
细菌个体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和附属结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附属结构包括荚膜和鞭毛,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鞭毛可以使细菌在水中运动。
细菌的结构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3、细菌的生殖
细菌通过分裂生殖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成两个。
当环境不好时,细菌会变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当度过不良环境时,芽孢又萌发成细菌。
六、课后反思
上完《细菌》这节课后,听了各位老师给予的教学反馈,我觉得受益匪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发现自己很多不足之处,对我今后的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为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继续努力。
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对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细菌的生殖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资料,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开展思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内容,这课内容包括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生殖三部分。由于细菌个体十分微小,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平铺直叙的讲解恐怕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根据他们喜欢上网、动手实践强的特点,对教材作认真的解读和适当的重组后,教学内容重新分为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细菌的休眠体——芽孢六个小内容,层层推进,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力求通过互联网中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知识直观具体化,降低学生认知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特点。
难点: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菌的生殖。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与本节课有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接着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到舒肤佳的广告视频、“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动画、细菌形态图片、“细菌的营养方式”视频、芽孢形成和萌发视频、细菌生殖图片、细菌生殖过程视频。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舒肤佳的广告视频。
生:观看、产生好奇为什么要洗手。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勤洗手?”;“手上的细菌肉眼能看到吗?”
引入课题:细菌(二)交流合作、探究讨论
1.细菌的发现
师:提出问题
①谁最先发现了细菌?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
②细菌的来源,谁给出了正确解释?
③巴斯德怎样演示了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之父”为什么?
⑤通过巴斯德的这个科学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讨论交流细菌的发现、细菌的来源、巴斯德实验的过程、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原因。
师:巴斯德曲颈瓶试验FLASH演示
师:小结荷兰人列文虎克最先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对细菌的来源给出了正确解释: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的形态
师:提出问题
① 细菌的个体特点?用什么观察?
② 细菌有哪些形态?
③ 细菌是独立生活还是共同生活?
师:小结展示电镜下几种细菌形态、引导学生观察并识别细菌的.三种形态。
3.细菌的结构
师:提出问题
①细菌的结构有哪些?
②细菌是否由细胞构成? 如果是,它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
③回忆动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
④比较细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异同?
⑤完成课本P60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小题
师:出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师:小结细菌的结构特点: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有遗传物质──DNA。
4.细菌的营养方式 师:提出问题
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
生:推测和交流细菌的营养方式的原因。
师:播放细菌的营养方式视频
师:小结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5.细菌的生殖
师:提出问题
①细菌靠什么进行生殖?
②完成课本P61技能训练
③日常生活中如何搞好个人卫生?
师:展示细菌的生殖视频,推测细菌的繁殖公式1个细菌繁殖的数目=2n(n为细菌分裂或繁殖的次数)
生:完成课本P61技能训练
师:小结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要养成搞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6.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师:提出问题
①在极度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细菌会不会死亡?
② 由芽孢萌发成细菌是一种生殖吗?
③细菌有哪些结构使它无处不在?
④细菌无处不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生:讨论交流细菌在极度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生存的原因、细菌无处不在的原因
师:播放细菌形成芽孢视频
师:小结细菌在极度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加上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所以细菌几乎无处不在,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学生课堂效果测试:
(1)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3)细菌的形态有__________ 状,__________ 状和____________状。
(4)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________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________。
(5)大肠杆菌的结构与桃树细胞相近,都有细胞壁,但大肠杆菌与桃树的营养方式却截然不同,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A.是独立生活 B.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能否进行呼吸作用 D.生命活动是否消耗能量
(6)细菌是以什么形式来对付不良环境的()
A.冬眠 B.遇到不良环境死亡 C.形成芽孢 D.形成生殖细胞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生:讨论交流,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1、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
2、细菌的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
3、细菌的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5、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6、细菌的休眠体——芽孢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取得很好的效果,选题上面向实际教学问题,突出重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网络提供的资源,自主探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拓展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有效获取与加工,重视师生间基于信息的交流互动,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准确说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理解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图片和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合作探究细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
细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细菌特殊结构的功能。
理解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变质食物的图片,提问:“是什么让食物变质了呢?”引导学生猜测是细菌的作用,从而引入课题。
2. 细菌的形态(10 分钟)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的细菌图片和电镜下的真实影像,让学生描述细菌的形态,教师总结并讲解细菌形态的多样性。
3. 细菌的结构(20 分钟)
展示细菌结构模型,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集中区域)和特殊结构。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并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归纳。
4. 细菌的营养方式(15 分钟)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细菌的异养方式(腐生和寄生),如沼气池中的细菌是腐生,人体内的致病菌是寄生,引导学生理解细菌获取营养的`途径。
5. 细菌的生殖方式(10 分钟)
播放细菌分裂生殖的动画,讲解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繁殖,让学生计算在适宜条件下细菌数量的增长情况,理解细菌繁殖速度之快。
6.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10 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细菌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方面,如酸奶制作、疾病传播等,教师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双重关系。
7.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 分钟)
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制作细菌知识卡片。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细菌形态图片、细菌结构模型、细菌分裂生殖动画
课后反思
这堂《细菌》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激发学生兴趣
从生活中常见的变质食物现象入手导入课程,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 多样化教学方法
运用直观教学法,如展示细菌的图片、模型和动画,使抽象的细菌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在讨论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以及细菌与人类关系时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
二、不足之处
1.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没有充分照顾到学习能力较弱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导致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可能有限。
2. 部分知识点讲解深度不够
在讲解细菌特殊结构的功能以及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说明在这些知识点的讲解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三、改进措施
1. 关注个体差异
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层次化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
2. 深化重难点知识讲解
针对细菌特殊结构和物质循环等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增加一些实例分析和类比讲解,或者利用课外拓展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重点内容。同时,可以在课后设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细菌的发现历程,认识巴斯德的贡献。
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和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体会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正确看待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
2. 难点
细菌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机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 细菌的`发现(5 分钟)
讲述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和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发现的历程和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2. 细菌的形态(10 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的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形态的图片和电镜下的影像,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师总结细菌形态的多样性。
3. 细菌的结构(20 分钟)
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讲解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集中区域等基本结构和荚膜、鞭毛等特殊结构。
对比动植物细胞结构,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细菌结构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共同总结细菌结构的独特之处。
4. 细菌的营养方式(15 分钟)
介绍细菌的异养(腐生和寄生)和自养方式,举例说明,如肺炎双球菌是寄生细菌,硫细菌是自养细菌,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细菌获取营养的途径。
5. 细菌的生殖方式(10 分钟)
播放细菌分裂生殖的动画,讲解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在适宜条件下繁殖速度极快,让学生计算简单的细菌繁殖数量,加深理解。
6. 细菌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10 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细菌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方面,如制作泡菜、导致疾病等,以及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教师总结归纳。
7. 课堂小结与作业(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细菌的小短文,介绍细菌的一个方面。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细菌发现相关图片、细菌形态和结构图片、细菌分裂生殖动画
课后反思
上完这堂《细菌》课,我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了如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情境导入的有效性
通过讲述细菌发现的故事,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以科学史为背景的导入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源,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2. 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展示生动的图片和动画,使抽象的细菌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如细菌的形态和分裂生殖动画。讨论法在分析细菌结构特点和与人类关系等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注重将细菌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无论是细菌的营养方式还是与人类的关系,都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认识到生物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不足之处
1.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在细菌与人类关系的讨论环节,由于学生参与度较高,讨论时间有些过长,导致最后的课堂小结略显仓促,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回顾和强化重点内容。
2. 对学生反馈处理不够及时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在当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解答,只是简单记录,准备在后面统一讲解,这可能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3. 实验教学环节的缺失
对于细菌这一微观生物,虽然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了其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但如果能设计一些简单的模拟实验或观察实验(如模拟细菌分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深刻。
三、改进措施
1. 优化时间安排
在今后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更加合理地估算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控,确保重点内容的讲解和总结有足够的时间。同时,也可以灵活调整讨论时间,避免出现时间过长或过短的情况。
2. 及时反馈与互动
在课堂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尽量及时解答,对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全体学生一起讨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3. 增加实验教学元素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增强他们对微观生物的感性认识。例如,可以用简单的材料模拟细菌的结构,或者利用视频资料展示更详细的细菌观察实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
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5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特点。
理解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知晓细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细菌的图片和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设计简单实验模拟细菌的繁殖,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认识到细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繁殖方式。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作用。
2. 难点
细菌特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理解细菌繁殖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联。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展示一些细菌导致的现象图片,如龋齿、食物发霉等,提问学生:“是什么引起这些现象的呢?”引出细菌话题。
2.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0 分钟)
展示细菌大小与常见物体对比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菌的微小。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球状、杆状、螺旋状等形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3. 细菌的结构(20 分钟)
展示细菌结构模型和动画,讲解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集中区域等基本结构和荚膜、鞭毛等特殊结构。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差异,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4. 细菌的营养方式(15 分钟)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如腐烂的水果、人体内的病菌等,讲解细菌的自养和异养(腐生、寄生)两种营养方式,让学生理解细菌获取营养的不同途径。
5. 细菌的繁殖方式(15 分钟)
播放细菌分裂生殖的视频,讲解细菌繁殖方式及速度。
组织学生分组设计简单实验模拟细菌繁殖,例如用纸片代表细菌,每过一定时间增加一倍数量,然后汇报实验设计思路。
6. 细菌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10 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细菌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方面,如制作酸奶、产生疾病,以及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教师总结。
7. 课堂总结和作业(5 分钟)
回顾重点知识,布置作业:制作细菌科普小海报。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细菌模型、细菌相关图片和视频
课后反思
本次《细菌》课程教学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导入引发兴趣
从生活中常见的细菌引发的现象入手,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细菌产生好奇,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导入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知识就在身边。
2. 教学方法的运用
直观演示法在讲解细菌的结构和繁殖方式时效果显著。通过展示模型和动画,将抽象的'细菌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菌的微观结构和繁殖过程,尤其是细菌分裂生殖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细菌繁殖的快速,印象深刻。
小组合作探究法在讨论细菌结构差异和设计繁殖模拟实验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
二、不足之处
1. 内容深度与时间的平衡
在讲解细菌特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细菌繁殖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时,由于希望学生能深入理解,花费了较多时间,导致后面细菌与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讨论环节有些仓促,学生未能充分展开讨论,部分学生可能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够全面。
2.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在小组活动中,虽然大部分小组表现活跃,但仍有个别小组参与度较低,部分学生在理解复杂知识时表现出困难,但在课堂上未能及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1. 优化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时间。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精简内容或采用更高效的讲解方式,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开展,又不影响整体教学进度。
2. 关注个体学习情况
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尤其是在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参与度不高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可以在课后为这些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资料或单独答疑,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果。
【细菌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教学反思03-06
细菌教学反思04-21
课后教学反思02-08
课后的教学反思03-01
课后的教学反思05-15
教学课后反思05-22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反思04-17
秋天课后教学反思01-28
音乐的课后教学反思03-22
观潮教学课后反思02-23